《2018年新疆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新疆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82018 年新疆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年新疆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中国中国#&教育出教育出*版网版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按答题卷中的要求作答合题目要求,请按答题卷中的要求作答)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酿造食醋 B焚烧垃圾发电C铁矿石炼铁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www.%zzst&e#22018 年 1 月 1 日,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开始实施。下列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是(
2、)A废旧电池回收利用 B大规模砍伐树木C在河床上随意挖沙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3某同学对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A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B家用电器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铁的导热性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4以下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CO2的验满B收集氢气C测定溶液 pHD稀释浓硫酸来#&*源:中教网5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62017 年 12 月,大飞机 C919 在上海浦东机场又一次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
3、有了新突破。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3B+2C+3D+47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2CO2+3H2O则 X 物质的化学式为()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CH3COOHBC2H5OHCC2H4DC2H6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8如图是探究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实验,关于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铁丝需要砂纸打磨中国教育出版&网*%#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来源:&%中教网C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D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9采用下
4、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A白酒和矿泉水闻气味B黄铜和铜相互刻画C纯碱和小苏打加稀盐酸D硝酸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 KMnO4固体B向盛有少量 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C加热一定质量 KClO3和 MnO2的混合物D向盛有一定质量 NaOH 和 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919 分)分)11(5 分)(5 分)抓饭是新疆特色美食。如表是每 200g 某品牌抓饭的主要营养成分抓饭的营养成分营养素每份含量
5、蛋白质29.6g油脂23.5g糖类104.7g维生素 A 等水钙130mg(1)抓饭的营养成分中,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2)“钙 130mg”里的“钙”是指(填字母编号)。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3)人如果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4)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钙离子,一个水分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2(5 分)(5 分)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2018 年在新疆发现我国最大的铍(Be)矿。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核外电子层数为;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是。(3)从
6、Na、Mg 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 Na、Mg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13(9 分)(9 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来源:中教&%*网(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3)A、B、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P 点的含义是;t2时,将 15gA 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g。来源%:中教&*网若 A 物质中含有少量的 B 物质,提纯 A 物质的方法是(填降温”或“蒸发”)结晶。中国&教育出版*网(4)如表是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几组数据:(单位:mL
7、)温度溶解度025507510011.790.7520.4230.3070.2311015.927.144.0952.992.282529.3016.209.716.825.73根据数据分析: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打开代水瓶盖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内的气压(填”“=“或“”)瓶外大气压。(5)配制 5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0.9%的生理盐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溶解溶液装瓶、贴标签称量计算量取三、实验探究题(共三、实验探究题(共 2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515 分)分)14(10 分)(10 分)2017 年 5 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
8、开采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成份是甲烷水合物(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表示为 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CO2,不完全燃烧生成 CO;白色无水 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CO 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 CG 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1)装置
9、A、B 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C 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D、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成立。(3)实验过程中 D 装置的作用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 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5)实验过程中 C、D 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中毒。15(5 分)(5 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
10、化的微粒是、;反应的实质是。来源:*中&%教网(2)如果规定上述反应后溶液的 pH7,显酸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溶液显酸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显酸性四、计算题(本大题共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2 小题,共小题,共 6 6 分)分)16 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 C18H34O2 请计算:(1)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41g 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g。17(4 分)(4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取 12.5 克的大理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 CO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质量
11、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生成 CO2的质量是g。(2)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量 0.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按答题卷中的要求作答合题目要求,请按答题卷中的要求作答)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酿造食醋 B焚烧垃圾发电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铁矿石炼铁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
12、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高粱生产食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焚烧垃圾发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铁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来%源*:中&教网#22018 年 1 月 1 日,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开始实施。下列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是()A废旧电池回收利用 B大规模砍伐树木C在河床上随意挖沙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分析】有利于环境保护要知道对环境无污染,不能污染空气,不能污染水体,不能造成白色污染等方面。【解答】
13、解:A、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可以防止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正确;B、大规模砍伐树木,不利于净化空气,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错误;C、在河床上随意挖沙,不利于控制水土流失,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错误;D、生活污水直接,易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错误;故选:A。来*%源:中教网&中&国教育#出*版网3某同学对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A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B家用电器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铁的导热性来源:zzste#p&*.com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分析】A、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
14、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长期过量摄入食盐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正确。来源%:z#z&B、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了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会患高血压等,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4以下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CO2的验满B收集氢气C测定溶液 pHD稀释浓硫酸中国*教#育出&版网【分析】A、据气体的验满方法分析;B、根据氢气的密度
15、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错误;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来源:zzs*#te%C、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故选:C。www.#
16、zz%来源:#&zzstep.%com5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来%源*:中教网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丙中溶液颜色不变。【解答】解:A、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说明了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 A 说法正确;B、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 B 说法正确;
17、C、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中和,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故 C 说法正确;D、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扩散,酸碱中和,乙烧杯中溶液颜色变为无色,丙烧杯内溶液不能与酸接触,颜色不变,故 D 说法错误。故选:D。62017 年 12 月,大飞机 C919 在上海浦东机场又一次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有了新突破。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3B+2C+3D+4【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氮化硅的化学
18、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硅元素显+4 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 x=3 价。故选:A。7某种燃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X+3O22CO2+3H2O则 X 物质的化学式为()ACH3COOHBC2H5OHCC2H4DC2H6www.zzstep*&.com【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www.%z&zst*e#【解答】
19、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X 的化学式中应含有 C 的个数为:2,应含有 O的个数为:22+332=1,应含有 H 的个数为:23=6故可推断 X 的化学式为:C2H6O,即 C2H5OH。故选:B。8如图是探究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实验,关于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铁丝需要砂纸打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金属活动性强弱:FeCuD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分析】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来#*源:&中教网【解答】解:A、铁丝表面容易产生铁锈,因此实验前需要砂纸打磨,该选项说法正确;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液由
20、蓝色变成浅绿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铁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该选项说法正确;D、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9采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A白酒和矿泉水闻气味B黄铜和铜相互刻画C纯碱和小苏打加稀盐酸来源:%中教*网D硝酸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白酒具有酒的芳香气味,矿泉水没有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B、相互刻画,硬度较大的是黄铜,较小的是铜,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C、纯碱和
21、小苏打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D、硝酸铵与熟石灰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来源:%&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 KMnO4固体B向盛有少量 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C加热一定质量 KClO3和 MnO2的混合物D向盛有一定质量 NaOH 和 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分析】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B、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
22、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D、向盛有一定质量 NaOH 和 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待氢氧化钠消耗完,碳酸钠再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最后剩余的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不可能为0,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B、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溶液始终显酸性,pH 不可能大于 7,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
23、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至完全反应,氧气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气体的质量从零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D、向盛有一定质量 NaOH 和 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待氢氧化钠消耗完,碳酸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气体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故选:D。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1919 分)分)11(5 分)(5 分)抓饭是新疆特色美食。如表是每 200
24、g 某品牌抓饭的主要营养成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抓饭的营养成分营养素每份含量蛋白质29.6g油脂23.5g糖类104.7g维生素 A 等水钙130mg(1)抓饭的营养成分中,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2)“钙 130mg”里的“钙”是指A(填字母编号)。来*源%:z#zstep&.com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3)人如果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4)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钙离子2Ca2+,一个水分子H2O。【分析】(1)根据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进行分析;(2)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3)根据维生素 A 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4)根据化学符号的书写方法进行分
25、析。【解答】解:(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来*源%:zzs#tep&.com(2)物质的组成常用元素来描述,“钙 130mg”里的“钙”是指钙元素;(3)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4)两个钙离子可以表示为 2Ca2+;一个水分子可以表示为 H2O;中国%&*教育出版网故答案为:中国教育出#版网&*%(1)蛋白质;(2)A;(3)夜盲症;(4)2Ca2+;H2O。12(5 分)(5 分)核电荷数为 118 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2018 年在新疆发现我国最大的铍(Be)矿。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核外电子层数为2;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Be(
26、OH)2。来&源:z*zstep.co%m(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是递增。w*ww.zzst&(3)从 Na、Mg 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 Na、Mg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解答】解:(1)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4,核外电子层数为 2,氢氧化铍中,铍元素化合价是+2,氢氧根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氢氧化铍的化学式为 Be(OH)2。故填:4
27、;2;Be(OH)2。(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故填:递增。(3)从 Na、Mg 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 Na、Mg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填: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来源*:%中教网&13(9 分)(9 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蒸馏。www.z%z#step.co&m(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H2+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3)A、B、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P 点的含义是t1时,
28、A、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来源#:%中教&网t2时,将 15gA 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60g。若 A 物质中含有少量的 B 物质,提纯 A 物质的方法是降温(填降温”或“蒸发”)结晶。(4)如表是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几组数据:(单位:mL)温度溶解度025507510011.790.7520.4230.3070.2311015.927.144.0952.992.282529.3016.209.716.825.73根据数据分析: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填“增大“或“减小”)。打开代水瓶盖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内的气压(填”“=“或“”)瓶外大气压
29、。(5)配制 5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0.9%的生理盐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溶解溶液装瓶、贴标签称量计算量取【分析】(1)根据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蒸馏进行分析;(2)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www.%zzstep#*.com(3)(4)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对于
30、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蒸馏;(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2H2+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 点的含义是:t1时,A、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20g,所以将 15gA 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60g;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 A 物质中含有少量的 B 物质,提纯 A 物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4)根据数据分析: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所以打开代水瓶盖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内
31、的气压瓶外大气压;(5)配制 5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0.9%的生理盐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故选:。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答案为:(1)蒸馏;(2)2H2O2H2+O2,分解反应;(3)t1时,A、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60;降温;(4)减小;(5)。三、实验探究题(共三、实验探究题(共 2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515 分)分)14(10 分)(10 分)2017 年 5 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成份是甲烷水合物(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表示为 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来&%
32、源:中教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CO2,不完全燃烧生成 CO;白色无水 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CO 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 CG 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1)装置 A、B 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酒精灯,锥形瓶。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33、22H2O+O2;(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C 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D、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三成立。(3)实验过程中 D 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 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影响检验结果。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5)实验过程中 C、D 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会带出水蒸气。【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
34、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解答】解:【实验探究】(1)是酒精灯,是锥形瓶;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酒精灯;锥形瓶;B;2H2O22H2O+O2。(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C 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说明反应生成了水,D、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说明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由此推断猜想三成立。故填:三。(3)实验过程中 D 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
35、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含有: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 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影响检验结果。故填: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影响检验结果。(5)实验过程中 C、D 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会带出水蒸气,影响对水蒸气的检验。故填: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会带出水蒸气。【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来源:中教网#&%故填:一氧化碳。15(5 分)(5 分)中和反应在
36、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钠离子、氯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2)如果规定上述反应后溶液的 pH7,显酸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溶液显酸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显酸性【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显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显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解答】解:(1)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钠离子、氯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填:钠离
37、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2)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显酸性四、计算题(本大题共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2 小题,共小题,共 6 6 分)分)16 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 C18H34O2 请计算:(1)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9:17:1。(2)141g 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7g。【分析】(1)根据反式脂肪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2)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解:(1)1
38、个反式脂肪酸分子中含有 18 个碳原子、34 个氢原子、2 个氧原子,则反式脂肪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18:34:2=9:17:1,故填:9:17:1;(2)141g 该反式脂肪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141g100%=17g;故填:17。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17(4 分)(4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取 12.5 克的大理石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 CO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生成 CO2的质量是4.4g。(2)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量 0.1%)。来源:zzstep.#%co&m【分析】根据图可以确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答】解:根据图可以确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g。设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xCaCO3+2HClCaCl2+H2O+CO27344100gx4.4g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中国%教*育出版网x=7.3%来%源:#中教*网&答:(1)生成 CO2的质量是 4.4g。(2)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