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9420805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防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传染病防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防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复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传染病防治一、 单选题1.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B) A.3类35种 B.3类39种 C.3类37种 D.3类40种2.甲类传染病有:(A)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3.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D) A.急救中心(110) 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A)制度: A.预检、分诊 B、分诊、消毒 C.预检、隔离 D、消毒、隔离5.对下列那些乙类传染病,应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C) A.艾滋病、肺结核 B.脊髓灰质炎、流行

2、性乙型脑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D.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6.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D)、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 A. B. C. D.7.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C)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A.本单位 B.责任区域 C.本单位和责任区域8.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C) 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 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9.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消毒处理措施为(A) A.消毒、彻底

3、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 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10.传染病现场调查处置的目的是(D)是及时控制疫情蔓延,确定病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保护易感人群救治传染病病人 A. B. C. D.11.国家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C)应当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 A.卫生行政部门 B.电视台 C.新闻媒体12.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A)的质量。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 A.血液、血液制品 B.血浆、血液制品 C.血液制品13.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

4、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A)进行初诊。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A.分诊点 B.诊疗室 C.专科门诊14.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A)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 A县级以上地方政府 B市级以上地方政府 C省政府15.“非典”主要通过(A)途径传播。 A近距离空气飞沫 B食用不洁食品 C蚊虫叮咬16.为防止甲类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及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交通卫生检疫。具体办法由(C)制订。 A.地方政府 B.省级政府 C.国务院17.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控制疫情的需要,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

5、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的是(A) A.县级以上政府 B.市级以上政府 C.省级以上政府18.疫区封锁的解除,由(C)决定并宣布。 A.国务院 B.省政府 C.原决定机关19.紧急措施的解除应由(C)决定并宣布。 A任何人 B任何机关 C原决定机关20.(A)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的宣传教育、疫情报告、志愿服务和捐赠活动。 A.各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21.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A)。 A.销毁 B.消毒 C.两者都是22.经检验,属于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食品,应当予以(C)。 A.封

6、存 B.消毒 C.销毁23.目前,引起亚洲及扩散到欧洲的禽流感是由下面哪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A)。 A.H5N1 B.H7N7 C.H9N224.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竣工后,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的监测机构为(C)。 A.医疗机构 B.卫生监督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5.(A)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26.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C)。

7、A.卫生防护措施 B.医疗保健措施 C.两者都是27.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C)。 A.赔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28.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C),根据情况予以公布。 A.预报 B.警告 C.预警2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对违反了有关规定的最高可处(C)以下的罚款。 A1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下3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 C )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3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B )。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32.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是由(B )进行。 A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33.(C)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34.(B)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

9、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A传染病病人 B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C疑似传染病病人35.(C)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 A.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多选题1.传染病流行的条件有(ABC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毒变异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ABCD) A.有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有流行病学特征 D.感染后获得特异性免疫3.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正确的是(ABCD) A.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当地疾控机构上报。 B.甲类传染病和乙

10、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疾控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C.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控机构报告,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其中人禽流感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报告,城镇应于2小时,农村应6小时报告。 D.在监测区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疾控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4.下列哪些属于丙类传染病(AD) A.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B.淋病、梅毒 C.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毒性肝炎 D.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5

11、.以显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有(ABC) A.流感 B.麻疹 C.狂犬病 D.脊髓灰质炎6.属于责任疫情报告人的是(ABC) A.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 B.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个体行医者 D.车站、码头、机场职工7.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BCD) A.传染病疫情报告 B.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 C.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D.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8.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ABD) A.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B.疾病预防控制机

12、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工作,及时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分析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及时向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9.下列哪些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AB) A.鼠疫 B.血吸虫病 C.白喉 D.麻风病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ABD) A.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法规定的传染病防治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B.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C.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 D.

13、对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11.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ABCDE)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分类管理 D.依靠科学 E.依靠群众12.医疗机构违反传染病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BCD ) A.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B.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 C.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

14、规定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 D.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的; E.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再次使用的; F.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记录资料的; G.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13.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的传染病是( A B )。 A.甲类传染病死亡的 B.炭疽死亡的 C.肺结核死亡的 D.乙肝死亡的 E.以上都是14.下列哪些疾病是乙类传染病(ACE) A.狂犬病

15、 B.流行性感冒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麻风病 E.血吸虫病15.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哪些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AB)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16.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ABCDE) A.隔离 B.控制传播 C.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 D.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E.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17.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在本单位及责任地段内承担下列工作:(AB

16、C) A.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 B.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C.卫生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交付的传染病防治和监测任务 D.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E.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的行为,监督管理18.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派的其他与传染病有关的专业技术机构,可以进入传染病疫点、疫区进行调查(BC) A.监督检查 B.采集样本 C.技术分析和检验 D.疏散居民 E.做好治安19.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ABCD),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治疗 E.早转运20.(AB)应当定

17、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医疗机构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卫生行政部门 E.以上都是三、判断题:1.新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是2004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2.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要围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进行。()3.对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器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4.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5.肠道传染病有:痢疾、伤寒、流感、麻疹、流脑等。()6.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脊髓灰质炎、水痘、风疹等。()7.预防麻疹

18、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8.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9.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10.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1.医务人员可以公开传染病患者的全部资料。()12.接到甲类传染病报告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和艾滋病的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6 h内,农村应在12 h内采取消毒措施,其他传染病按病种不同应在24h至48h内采取消毒措施。()13.国家支持和鼓励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14.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个人合法权益的,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15.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

19、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1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17.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国际合作。()18.对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解除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19.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

20、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2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执行中,外交人员应享有豁免权。()2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2.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3.性传播是世界范围内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24.通过吸入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空气和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器具感染。()25.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

21、防、控制措施。()26.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27.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配合卫生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28.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29.发生传染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可以宣布停工、停业、停课。()30.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31.负有传染病

22、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3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33.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34.医疗机构不要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35.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36.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品可以建

23、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3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38.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不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39.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40.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每个患者之间不必进行更换。()四、填空题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 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乙类疾病。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感染后免疫四个方面。3.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可范围四期,分别是:潜伏期

24、、前驱期、发病期、恢复期。4.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3类39种。5.甲类传染病有:霍乱、鼠疫;乙类传染病有: 、 、 、 、 、 、 、 (列出8种)。丙类传染病有: 、 、 、 、(列出4种)。6.传染病报告人包括义务报告人和责任报告人。7.在传染病由疑似病例诊断为确诊病例或排除等情况下,要作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报告。8.政府将手足口病列入法定传染病的时间为 2008年5月。9.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应当设立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承担本单位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10.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切断传播途径、防治扩散。11.单位

25、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12.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13.乙类传染病中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的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14.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15.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16.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应当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17.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

26、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18.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19.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20.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常见、多发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按照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管理并予以公布,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21.国家对儿童

27、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22.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不少于两人,并出示执法证件,填写卫生执法文书。23.卫生执法文书经核对无误后,应当由卫生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的,卫生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情况。24.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问答题: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答:(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

28、)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是什么?答: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

29、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上级人民政府接到下级人民政府关于采取前款所列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应当即时作出决定。 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3. 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哪些不同?答: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源性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一部分,指在医院实施手术、治疗、诊断、预防等技术措施(如静脉内插管、导尿管、注射针剂、输血、吸入疗法、烧伤治疗等过程中),滥用抗生素以及应用免疫制剂等而引起的感染。引起此类感染常见的微生物有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医药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