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指南.docx

上传人:老朋 文档编号:9419925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指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体要求35 生态风险评估程序36 风险识别37 暴露评价58 效应评价99 综合生态风险表征12附录 A(资料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污染生态受体、评价终点和测定终点14I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指南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评估程序、风险识别、暴露评价、效应评 价、综合生态风险表征。本文件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2、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792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HJ 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技术导则HJ 25.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68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 710.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HJ 710.10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土壤大中型动物HJ 804 土壤 8 种有效态元素的测定二乙烯三胺五乙

3、酸浸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 96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 1111 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SL/Z 467 生态风险评价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土壤生态风险评估 soi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1通过收集、组织和分析环境数据来评估土壤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微生物和植物个体、 种群、群落以及特定生态系统的风险的过程。3.2证据权重法 weight-of-evidence (WoE)在评估中通过组合、评估和整合证据进行技术推断的过程,在评估中证据-权重法能够用来定量估算、模型选择或得出定性结论。3.3

4、生态暴露评价 ecological exposure assessment对生态系统暴露于土壤环境中化学性因素的暴露量、频率及持续时间进行估计或测量的过程,也包 括对土壤环境中化学性因素的来源、暴露途径、暴露生态系统和特征及不确定性的分析。3.4生态效应评价 ecological effect assessment对生态受体随不同程度风险源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分为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 等多个评估水平。3.5生态风险表征 ecological risk characterization定性或定量分析在特定暴露条件下,目标生态受体暴露于土壤环境中化学性因素而发生有害效应的 可能性及

5、其不确定性的过程。3.6土壤重金属化学风险 soil heavy metal chemical risk评估区样点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总浓度及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有效态浓度超过对照区的概率或可能性。3.7土壤重金属生物累积风险 soil heavy metal bioaccumulation risk评估区样点重金属污染土壤在生物测试中模式生物的污染物组织累积量超过对照区的概率或可能性。3.8土壤重金属生态毒理学风险 soil heavy metal ecotoxicological risk评估区样点重金属污染土壤在生物测试中模式生物的生物标记物响应与对照区相比出现显著差异的概率或可能性

6、。3.9土壤重金属生态系统风险 soil heavy metal ecosystem risk评估区不同空间位置基于野外实际生态调查的生物群落水平以上生态效应与对照区相比出现显著2差异的概率或可能性。3.10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 bioavailable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 in soil土壤中在植物生长周期内能够被植物根系吸收的元素,即能够被 DTPA 缓冲液浸提出来的土壤重金属浓度。来源:HJ 804-2016,3.13.11生态受体 ecological receptor暴露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物胁迫下的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4 总体要求4.1 场地特异性土壤

7、污染物暴露与效应关系除了与污染物性质密切相关以外,还与生态受体的生命和生态特性、土 壤性质、环境条件等具有场地特异性的性质参数有关。4.2 评估过程分级递进生态风险评估需要采用分层级递进的方法,有助于节约成本,并能够有效、精准的识别危害和表征 风险。4.3 多尺度适用性生态效应评估中,生物个体以下生物水平的毒性效应,宜考虑地块或微观界面尺度的生态效应,生 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的毒性效应宜考虑地块或区域尺度生态效应。4.4 证据权重法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采用证据权重法保证生态风险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及可操作性,需要构建由证据链、证据组及证据 三个层级所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及采用多标准决策分析(MC

8、DA)对权重进行定量化。5 生态风险评估程序生态风险评估程序见图 1。6 风险识别6.1 一般规定6.1.1 风险识别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资料收集、污染识别、生态受体确定。6.1.2 风险识别的目标是确定是否存在土壤污染。如受到污染时,应明确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潜在 的生态受体等。6.2 资料收集36.2.1 污染识别所需要收集资料宜符合 HJ 25.1 规定的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要求。6.2.2 资料收集方式可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必要时可进行现场采样。图 1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程序6.3 污染识别6.3.1 布点采样方式及要求宜符合 HJ 25.1 初步采样分析计

9、划的要求及 HJ 25.2 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的要求。46.3.2 监测的指标包括重金属的浓度数据及土壤 pH、有机质、土壤质地等理化性质数据。6.3.3 应根据调查数据及当地土壤背景值确定污染源地块土壤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6.4 生态受体确定6.4.1 生态受体确定应根据评价目的及目标、污染地块及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后确定。6.4.2 林草地的生态受体应包括关键/目标物种及土壤养分循环功能等。6.4.3 农用地(耕地和园地)的生态受体应包括作物、菌根、土壤养分循环功能等。6.4.4 建设用地的生态受体应包括代表物种如景观植物和草地物种、土壤养分循环功能等,具体如资料 性附录 A

10、 所示。7 暴露评价7.1 一般规定7.1.1 暴露评价包括土壤化学风险评价和生物累积风险评价。7.1.2 当化学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不存在风险时,评估过程终止。7.1.3 当结果显示存在一定风险时,继续下一阶段生物累积风险评价。7.1.4 化学风险和生物累积风险评价采用风险积分,见 7.2.4 及 7.3.4。7.2 化学风险评价7.2.1 数据获取7.2.1.1 宜以污染源地块边界向外延伸 1km-2 km 作为评估区域。7.2.1.2 污染地块内布点宜符合 HJ25.1 及 HJ25.2 的规定,外延区域布点宜按照 200 m 200 m 网格布点。每个网格采集 10 m10 m 混合土壤样

11、品,采样深度为 0cm20 cm。7.2.1.3 监测指标宜包括重金属总量及有效态含量,土壤 pH 值、有机质、土壤质地、阳离子交换量(CEC) 等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测定宜采用 HJ 804。7.2.2 对照点选择7.2.2.1 对照点选择宜符合 HJ 25.2 的规定。7.2.2.2 土壤污染物总量及有效态含量的参考值宜选择对照点土壤样品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及有效态浓度。7.2.3 化学风险指数7.2.3.1 采用相对风险指数法计算重金属污染化学风险指数,见公式(1)。𝐻= , 1.32.6 + (, ).(1)式中:化学总量/有效态()=1=1𝑅

12、2.6i6.3 中识别出的目标重金属污染物;j研究样点;5HQ 化学总量/有效态(j) 样点 j 的重金属污染物总量/有效态含量的化学风险指数,样点 j 的总化学风险 指数为总量和有效态含量的化学风险指数的平均值;RTRw(i, j) 经权重和 Z 值校正后的样点 j 中污染物 i 相对累积指数;N样点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相对累积指数 RTRw 在 1.3-2.6 之间的总数;M样点中重金属污染物的相对累积指数 RTRw 超过 2.6 的总数;7.2.3.2 RTRw(i, j) 计算见公式(2)。𝑅, = 总量/有效态(,) , (, ).(2)()式中:对照总量/有效态C 对照

13、总量/有效态(i) 重金属污染物 i 土壤总浓度或有效性浓度的参考值;C 总量/有效态 (i, j) 样点 j 中重金属污染物 i 的实测土壤总浓度和生物有效性浓度;Z (i, j) 样点 j 与对照之间重金属污染物浓度 i 的差异指数,与显著性水平 p 有关;w(i, j) 样点 j 重金属污染物 i 的权重。7.2.3.3 Z (i, j) 计算见公式(3)。Z(i, j) =1,3.5 50 (, ),0 0.050.05 0.06.(3)0.2 (, )0.3275,0.06 1式中:p(i, j)样点 j 与对照之间污染物 i 浓度差异的显著性水平 p。注:若野外调查及实验室分析时缺

14、少重复,则默认 Z 为 1。7.2.3.4 权重 w(i, j) 计算过程宜根据研究样点土壤生态阈值数据的频率分布确定,并符合以下规定:a) 基于研究样点土壤理化性质,通过生态阈值经验模型估算不同样点中不同重金属的生态阈值。 典型重金属 EC50 估算经验模型见表 1。b) 将生态阈值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自然断裂法,按照频率分布确定权重,平均分值25%、25%50%、50%75%、75%等 4 个区间分别赋予权重 1.3、1.2、1.1 和 1。表 1 基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典型重金属 EC50 估算经验模型EC50回归模型R2测定终点供试土壤EC50(Cr)lgEC50(Cr)=3.4570

15、.492 lgSOM0.890大麦根系生长砖红壤、黑土、灰漠土、潮土、褐土、荒漠土EC50(Ni)lgEC50(Ni)=-0.008+0.366pH+0.824 lgOC0.860大麦根系生长砖红壤、红壤、水稻土、紫色土、塿土、潮土、荒漠土、褐土、黑钙土、灰漠土、黑土、棕壤EC50(Cu)lgEC50(Cu)=0.725+0.227pH+0.964lgOC0.830大麦根系生长同上EC50(Zn)lgEC50 (Zn) = 0.16pH+0.047OC+1.960.922大麦根系同上6EC50回归模型R2测定终点供试土壤生长EC50(Cd)lgEC50(Cd)=0.078pH+0.208lgC

16、EC+0.202lgOC+0.7050.941水稻根系生长砖红壤、水稻土、紫色土、塿土、潮土、黑土、褐土EC50(Pb)lgEC50(Pb)=0.169pH+0.102OC+0.03CEC+1.4150.825大麦根系生长水稻土、紫色土、塿土、潮土、荒漠土、砖红壤、红壤注 1:表中经验模型均以添加外源重金属盐的生态毒性试验数据为基础构建;注 2:有机碳(OC)为无纲量 %;有机质(SOM)的单位为g/kg;CEC 的单位为 cmol/kg。7.2.4 化学风险评价7.2.4.1 基于经权重校正后的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和有效态含量的相对累积指数 RTRw(i, j),分别计算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的

17、风险积分,见公式(4)。Score = %(, )1.3 1 + %1.3(, )2.6 3+ %2.6(, )6.5 9 + %6.5(, )13 27+ %(, )13 81.(4)式中:i6.3 识别出的目标重金属污染物;j研究样点;Score(HQ)j研究样点 j 的风险积分;%(, )样点 j 中处于某一风险等级下的证据数量占所有评估证据数量的比例;7.2.4.2 计算每个样点 j 的化学风险积分为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的化学风险积分的平均值,根据风险积分分级表的级别评价化学风险。风险积分级别分级表见表 2。表 2 风险积分级别分级表相对累积指数RTRw风险积分Score (HQ)级

18、别0RTRw1.3Score (HQ) 100无风险1.3RTRw2.6100Score (HQ)300轻微2.6RTRw6.5300Score (HQ)900中等6.5RTRw13900Score (HQ)2700严重RTRw132700Score (HQ)极严重7.3 生物累积风险评价7.3.1 数据获取7.3.1.1 宜参考 7.2 化学风险评价结果,在 7.2.1 所布置的调查样点中,按不同风险级别分别选取土壤样品供生物测试,每个风险级别的供试样品原则上不少于 3 个,如果样品总数不足 3 个,则全部用于生物测试,多于三个的可以按照最低比例 30%确定数量。7.3.1.2 宜选择敏感生

19、物,如蚯蚓,作为测试生物。77.3.2 参考值确定宜以 7.2.2 所确定的照点土壤培养试验样本数据作为参考值。7.3.3 生物累积风险指数7.3.3.1 采用相对风险指数法计算重金属污染的生物累积风险指数,见公式(5)。=1() = (, )1.30 , (, ) (6)式中:RTR 生物累积(i, j)0 大于 0 的样点 j 污染物 i 相对生物累积指数; 样点 j 中重金属污染物 i 的相对生物累积指数;Z (i, j) 样点 j 与对照之间污染物 i 生物累积浓度的差异指数,与显著性水平 p 有关,计算见公式(3);w (i, j) 样点 j 污染物 i 的权重。7.3.3.3 生物

20、累积(, )计算见公式(7)。样品 , 对照()(, ) =.(7)式中:生物累积对照()B 样品 (i, j) 样点 j 中污染物 i 的生物累积浓度平均值;B 对照(i) 对照点的污染物 i 生物累积浓度平均值;7.3.3.4 权重计算过程宜采用多标准决策分析(MCDA)方法进行量化,并符合以下规定:a) 根据指标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强度,进行定量评价,评价标准见表 3;b) 综合每个指标的 3 项定量评价分值取平均值,归一化后进行频率分布排序;c) 采用自然断裂法,按照平均分值25%、25%50%、50%75%、75%等 4 个区间分别赋予权重 1、1.1、1.2 和 1.3。8表 3 指

21、标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强度的定量评价标准可靠性相关性强度变异系数分值数据获取方式分值RTR(, )分值 , 分值0 %15 %3野外调查/基质试验30.631316 %35 %2人工模拟试验20.60.2210.5235 %1文献资料10.210.517.3.4 生物累积风险评价7.3.4.1 根据重金属污染物 i 经权重和Z 值校正后的污染物相对生物累积指数 RTRw(i,j)的数据分布计算风险积分,见公式 (4)。7.3.4.2 依据风险积分级别进行风险评价,见表 1。8 效应评价8.1 一般规定8.1.1 效应评价包括生态毒理学风险评价和生态系统风险评价。8.1.2 生态毒理学风险指标包括

22、个体及以下水平的毒性效应;生态系统风险指标包括生物种群、群落水 平以上针对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毒性效应。8.1.3 当生态毒理学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为中等风险水平以下时,评估过程终止。8.1.4 当结果显示存在一定风险时,继续进行生态系统风险评价。8.1.5 评价过程包括数据获取、胁迫效应关系(暴露响应关系)分析、权重确定、风险指数计算及 风险分级评价等步骤,风险评价采用风险积分,见 8.2.5 及 8.3.5。8.2 生态毒理学风险评价8.2.1 数据获取8.2.1.1 宜采用 7.3.1 所确定的土壤样品进行生态毒理学生物测试,测试生物宜依据 6.4 所确定的代表物种,如土壤动物蚯蚓。8

23、.2.1.2 测试终点可参考资料性附录 A。8.2.2 胁迫效应关系分析根据测试终点数据与土壤污染浓度数据,宜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指标与土壤污染物浓度(包括总量、 生物有效性浓度及组织残留浓度)及污染程度(如,综合污染指数)之间进行胁迫效应关系分析,筛选出与主导污染物浓度或综合污染指数之间的呈显著关系的指标(p0.05),作为有效的证据纳入到证据链中。8.2.3 参考值确定宜以 7.2.2 规定的对照点土壤培养试验样本数据作为参考值。8.2.4 生态毒理学风险指数8.2.4.1 采用相对风险指数法计算生态毒理学风险指数,计算见公式(8)。9𝐻= (, )0.71 + (, ).(

24、8)式中:生态毒理学()=1=1𝑅1i生态毒理学风险证据链中的有效证据; j研究样点;HQ 毒理学(j) 样点 j 的生态毒理学风险指数;RTRw (i, j) 样点 j 中经过权重、Z 值和毒性指标抑制/诱导阈值校正过的证据 i 的相对生态毒性指数;N样点中证据的相对生态毒性指数 RTRw 在 0.7-1 之间的总数;M样点中证据的相对生态毒性指数超过 1 的总数;8.2.4.2 RTRw (i, j) 计算见公式(9)。 , = 生态毒理学, (,)(,).(9)抑制/诱导式中:RTR 生态毒理学(i, ,j) 样点 j 证据 i 的相对生态毒性指数;Z (i, j) 样点

25、 j 指标 i 与对照生态毒性指标 i 的数据之间差异指数,与显著性水平 p 有关,计算见公式 (3);Th 抑制/诱导毒性指标抑制/诱导阈值,在这里分别设为 0.2 和 0.3,表明毒理学指标响应抑制/诱导分别超过 20%和 30%视为效应显著;w(i, j) 毒性指标权重,生态毒理学风险指数的权重确定过程与生物累积风险权重确定过程一致, 见 7.3.3.4。8.2.4.3 生态毒理学(, ) 计算见公式(10)。𝑅(, ) =样品(,)对照()对照().(10)式中:生态毒理学T 样品(i, j) 研究样点 j 生态毒性指标 i 的平均值;T 对照(i) 对照点生态毒性指标

26、 i 的平均值;8.2.5 生态毒理学风险评价8.2.5.1 根据测定指标 i 经权重校正后的相对毒性指数 RTRw(i,j)的数据分布,计算生态毒理学风险积分Score (HQEcotoxic),见公式(4)。8.2.5.2 根据风险积分级别进行风险评价,见表 2。8.3 生态系统风险评价8.3.1 数据获取108.3.1.1 宜根据 7.2.1 所确定的评估空间范围,参考 GB/T 21010, 选择评估区内农用地(耕地/园地)、林草地和建设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交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等三大类土地利用类型设置生态调查样地,样地尽可能覆盖 7.2.1 中的土壤

27、调查样点。8.3.1.2 生态系统水平的生态受体选择宜根据 6.4 所确定结果,植物及土壤动物生态调查宜符合 HJ710.1 及 HJ 710.10 的要求。评估区范围内分布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同一土地利用类型总数不少于 3 个。8.3.1.3 生态调查指标宜包括种群、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性状等。8.3.2 胁迫效应关系分析根据生态调查数据与土壤污染浓度数据,宜采用主成分分析、蒙特卡洛模拟、k-Means 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指标与土壤污染物浓度(包括总量、生物有效性浓度及组织残留浓度)及污染程 度(如,综合污染指数)之间进行胁迫效应关系分析,筛选出与主导污染物浓度或综合污染指数之间 呈

28、显著关系的指标(p0.05),作为有效的证据纳入到证据链中。8.3.3 参考值确定宜以对照点的生态调查数据作为参考值。8.3.4 生态系统风险指数8.3.4.1 采用相对风险指数法计算生态系统风险指数,见公式(11)。() = (, )0.7 1 + (, ). (11)式中:生态系统=1=1𝑅1i生态系统风险证据链中的有效证据; j研究样点;HQ 生态系统(j)样点 j 的生态系统风险指数;RTRw (i, j)经过权重、Z 值和指标抑制/诱导阈值校正过的样点 j 证据 i 的相对生态系统效应指数;N样点中证据的相对生态系统效应指数 RTRw 在 0.7-1 之间的总数;M样

29、点中证据的相对生态系统效应指数 RTRw 超过 1 的总数;8.3.4.2 RTRw (i, j)计算见公式(12)。𝑅, = 生态系统(,) (, ) (, ) (12)()式中:RTR 生态系统(i, j)样点 j 中证据 i 的相对生态系统效应指数;Z (i, j) 样点 j 与对照的生态系统效应指标 i 之间差异指数,与显著性水平 p 有关,计算见公式(3);Th 抑制/诱导指标抑制/诱导阈值,在这里分别设为 0.2 和 0.3,表明生态系统效应指标响应抑制/诱导分别超过 20%和 30%视为效应显著;w (i, j) 效应指标权重确定过程同生物累积风险和生态毒理学风险

30、评价,见 7.3.3.4。118.3.4.3 RTR 生态系统(i, j)计算见公式(13)。𝑅生态系统, =样点(,)对照()对照().(13)式中:E 样点 (i, j) 样点 j 生态系统效应指标 i 的平均值;(M)E 对照(i) 对照点生态系统效应指标 i 的平均值;8.3.5 生态系统风险评价8.3.5.1 根据测定终点 i 经权重、Z 值和阈值校正后的相对生态系统效应指数 RTRw(i, j)的数据分布,计算生态系统风险积分 Score (HQ 生态系统),见公式(4)。8.3.5.2 根据积分级别进行风险评价,见表 2。9 综合生态风险表征9.1 一般规定9.1

31、.1 当有效证据链达到 2 条及以上时评估综合生态风险。9.1.2 原则上对每一个调查样点分别进行所有证据链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证据链之间如出现样点不一 致的情况,应选择具备完整证据链的样点进行综合生态风险指数计算,使评估区范围内不同样点之间具 有可比性。9.1.3 为了区别不同证据链之间的重要性,采用每个样点的每条证据链所包含的证据的权重取平均值的 方法,获得证据链的权重。9.2 综合生态风险指数9.2.1 对每一条证据链的风险指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行加权平均后计算综合生态风险指数,见公式(14)。4 ( , (,)() = =14. (14)综合=1 (,)式中:j研究样点;i证据链,包括

32、化学风险、生物累积风险、生态毒理学风险和生态系统风险 4 条证据链;HQ 综合,j第 j 个样点的综合生态风险指数;HQ (i.j)-N第 j 个样点中利用极值归一化处理后的第 i 条证据链风险指数;9.2.2 HQ (i.j)-N 计算见公式(15)。(, ) =(,)()ax HQ() Min(HQ().(15)式中:HQ (i.j)第 j 个样点中第 i 条证据链风险指数;12=1Min (HQ(i)所有研究样点中第 i 条证据链风险指数的最小值; Max (HQ(i)所有研究样点中第 i 条证据链风险指数的最大值; W (i,j)第 j 个样点中第 i 条证据链的权重;9.2.3 W

33、(i,j)计算见公式(16)。式中:W(, ) = ( (, , ) )/n (16)w (k,i,j)第 j 个样点中第 i 条证据链中证据 k 的权重;k每条证据链中的证据;n每条证据链中证据的个数9.3 综合生态风险评价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分级标准进行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综合生风险指数分级标准见表 4。表 4 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划分等级表证据链之间标准差(D)综合生态风险指数(HQ 综合)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评估结论可接受不可接受D0.40.00HQ 综合0.25N, A, R, I0.25HQ 综合0.50A, R, IN, A(存在特殊保护目标)0.50HQ 综合0.75

34、I (R)N, A, R(特殊环保要求)0.750.4, 或者进一步收集数据再次评估0.00HQ 综合0.25A, R, IN, A (存在特殊保护目标)0.25HQ 综合0.50I (R)N, A, R(特殊环保要求)0.25HQ 综合1.00I (R)N, A, R(特殊环保要求)注:N, A, R, I 分别指自然覆被、农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13附录A(资料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污染生态受体、评价终点和测定终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污染生态受体、评价终点和测定终点见表 A.1。表 A.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污染生态受体、评价终点和测定终点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受体评价终点测定终

35、点(证据组/证据)(证据链/证据组)个体及以下水平种群/群落水平林草地关键/目标物种植物生长与多样性DNA 损伤、氧化酶活性、同工酶、自由基含量、mRNA、蛋白质、细胞/组织完整性、发芽率、幼苗芽长和根长种群数量、密度、多样性指数、生物量、盖度土壤动物生长与多样性DNA 损伤、氧化酶活性、同工酶、自由基含量、mRNA、蛋白质、细胞/组织完整性、生长速率、器官衰竭种群数量、密度、繁殖率、死亡率、多样性指数、生物量养分循环功能土壤微生物功能、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碳/氮/磷/硫/铁)土壤基础呼吸、诱导呼吸、微生物量碳、水解酶、氧化酶、腐殖酶、矿化氮、硝化潜势、反硝化酶、脲酶、磷酸酶、芳香硫酸酯酶、丰度

36、、多样性指数、分子生态网络结构土壤蚯蚓生长DNA 损伤、氧化酶活性、同工酶、自由基含量、mRNA、蛋白质、细胞/组织完整性、生长速率、致死率、生物量、运动行为土壤线虫生长与多样性致死率、生物量生长速率、运动行为、细胞/组织完整性、氧化酶活性、同工酶、自由基含量、mRNA、蛋白质种群数量、密度、繁殖率、死亡率、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功能类群指数、生物量14附表 A.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污染生态受体、评价终点和测定终点 (第 2 页/共 3 页)T/ACEF 0652023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受体评估终点测定终点(证据组/证据)(证据链/证据组)个体及以下水平种群/群落水平农用地(耕地和园地)代

37、表物种发芽、生长、光合作用、代谢作用发芽率、根系伸长、产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系统菌根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根外菌丝密度、菌丝量、孢子量、孢子发芽势、丛枝数、泡囊数多样性指数、菌根侵染率、活性(琥珀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菌丝内 P 浓度、P 转运蛋白养分循环功能土壤微生物功能、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碳/氮/ 磷/硫/铁)土壤基础呼吸、诱导呼吸、微生物量碳、水解酶、氧化酶、腐殖酶、矿化氮、硝化潜势、反硝化酶、脲酶、磷酸酶、芳香硫酸酯酶、多样性指数、分子生态网络结构土壤蚯蚓生长DNA 损伤、氧化酶活性、同工酶、自由基含量、mRNA、蛋白质、细胞/组织完整性、生长速率、致死率、生物量、运动行为土壤线虫生

38、长与多样性致死率、生物量生长速率、运动行为、细胞/组织完整性、氧化酶活性、同工酶、自由基含量、mRNA、蛋白质种群数量、密度、繁殖率、死亡率、物种组成、多样性指数、功能类群指数、生物量15附表 A.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污染生态受体、评价终点和测定终点 (第 3 页/共 3 页)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受体评价终点测定终点(证据组/证据)(证据链/证据组)个体及以下水平种群/群落水平建设用地( 商服用地/ 工矿仓储用地/住宅/ 交通/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特殊用地)代表物种植物生长与多样性DNA 损伤、氧化酶活性、同工酶、自由基含量、mRNA、蛋白质、细胞/组织完整性、发芽率、幼苗芽长和根长种群数量、密度、繁殖率、多样性指数、生物量、盖度(路边植物/草地物种/观赏植物)养分循环功能土壤微生物功能、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碳/氮/ 磷/硫/铁)土壤基础呼吸、诱导呼吸、微生物量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