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建筑空间结构防火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建筑空间结构防火技术规程.docx(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建筑空间结构防火技术规程目次- 2 -1 总则12 术语和符号12.1 术语12.2 符号23 设防要求24 材料性能54.1 一般规定54.2 保护材料热工性能55 耐火验算65.1 一般规定65.2 荷载(作用)效应与抗力75.3 判定准则及方法86 防火保护设计96.1 一般规定96.2 屋盖保护范围117 防火构造117.1 构造要求117.2 构造样式127.3 公共建筑气承式膜结构137.4 其它膜结构148 施工与验收158.1 一般规定158.2 监理及验收要点159 维护与监督179.1 维护要求179.2 服役性能判别179.3 监督要求1810 鉴定与修复1810.1 一
2、般规定1810.2 防火保护的损坏鉴定1910.3 防火保护的修复2011 应急救援2011.1 救援设计2011.2 处置方法2111.3 失效预警21附录A 气承式膜结构的失效判别方法23附录B(资料性附录)典型建筑铝材的涉及高温性能23附录C(资料性附录)典型索材及配件的涉及高温性能24本规程用词说明26引用标准名录27附:条文说明29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symbols12.1 Terms12.2 Symbols23 Fire fortification requirements24 Material Properties54
3、.1 General requirements54.2 Thermal properties of protection materials55 Fire resistance bearing capacity verification65.1 General requirements65.2 Load effect (action) and resisting force75.3 Judgment criteria and methods86 Design of fire protection96.1 General requirements96.2 Roofing structure pr
4、otection zone117 Fire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117.1 Configuration requirements117.2 Configuration patterns127.3 Air-supported membranes in public buildings137.4 Other membrane structures148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158.1 General requirements158.2 Essentials of surveillance and acceptance159 Mainte
5、nance and fire supervision179.1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179.2 Service Performance Judgment179.3 Supervision requirements1810 Appraisal and restoration1810.1 General requirements1810.2 Appraisal of damages1910.3 Restoration of fire protection2011 Emergency rescue2011.1 Design for rescue2011.2 Disposa
6、l method2111.3 Failure warning21Appendix A Failure judgment method of air-supported membrane structures23Appendix B(Informative appendix)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typical building aluminum alloys23Appendix C ( Informative appendix )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typical ropes and assemblies
7、24Explanation of wording26List of quoted standards27Addition: Explanation of standards291总则1.1.1 为合理进行建筑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的防火设计并与灭火应急救援战术制定相结合,鼓励空间结构创新发展,确保施工质量,规范验收、日常维护及防火监督,指导灾后屋盖结构耐火性能鉴定及修复,保障人员及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1.1.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公共建筑中覆盖大空间场所的空间网格结构、索结构、膜结构和排架、刚架结构的防火设计、审查、施工、验收、日常维护、防火监督、灾后鉴定及修复和灭火应急救援。1.1.3 涉及本
8、规程的工程项目,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建筑空间结构 Building spatial structures指建筑内覆盖有大空间场所的屋盖结构,具体包括空间网格结构、索结构、膜结构和排架、刚架结构。2.1.2 空间网格结构 Space frame structures包括网架、曲面型网壳和桁架。本规程中空间网格结构不涉及拉索,无张紧的膜材(或占网格屋盖面积 10 %)。2.1.3 膜结构 Membrane structures包括整体张拉式、索系支承式、骨架支承式、充气式。其中充气式膜结构可采用气承式、气枕式和气
9、肋式。本规程中骨架支承式膜结构的骨架不为空间网格结构,且张紧的膜材占骨架屋盖面积 100 %。2.1.4 索结构 Cable structures包括悬索结构、斜拉结构、张弦结构和索穹顶。其中悬索结构可采用单层索系(单索、索网)、双层索系和横向加劲索系。本规程中由单层膜或气枕与索直接构成的张拉体系屋盖结构,由骨架支承式膜结构与索构成的斜拉结构均视为膜结构。当支承垂直玻璃幕墙的索结构与屋盖索结构无传力关系时,不属于本规程规定范围。2.1.5 大空间场所 Large space sites场所空间水平投影面积不小于 500 m2、可燃物表面与屋盖结构垂直净距不小于 6.0 m 且火灾时门或立面室外
10、窗均可开启的场所。2.1.6 房中房 Rooms in large space sites位于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下方楼面,且与屋盖结构垂直净距不小于 3.0 m的一般尺寸房间(防火单元)。2.2 符号Q 燃烧物在稳定燃烧阶段的热释放速率; H 燃烧物表面与所关注构件间的垂直净距; Asp 大空间场所内首层楼面面积;Tg (0) 起火前室内环境温度。3 设防要求3.1.1 建筑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的防火设计应按照被动防火原则,包括整体屋盖结构及构件的耐火承载能力验算、构件防火保护设计和规定的防火构造。3.1.2 建筑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的防火设计应采取执行“处方式”防火技术要求与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相
11、结合的思路。3.1.3 工业建筑中的空间网格结构,排架、刚架结构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中“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进行构件防火设计。3.1.4 工业建筑中使用气承式膜结构的无机原料仓、工业固体废物仓、储煤 仓、粮仓等大空间场所,内部同时容纳人数不应超过 10 人,并应依据物料、工艺特点配备消防设施。占地超过 15000 m2 或膜面外附着有除索网外的其它附属物时应进行消防安全专项论证。3.1.5 公共建筑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的防火设计按照安全目标分为两类。第一类应同时满足人员安全目标和财产保护目标,包括空间网格结构、索结构和排架、刚架结构;第二类应满足人员安全目标,为膜结构。
12、3.1.6 对于公共建筑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防火设计的功能要求,第一类应满足在设计耐火时间( td )内、全部设定火灾场景下,屋盖结构的竖向变形未达到失效判定准则,构件宜未发生塑性变形;第二类应满足在人员安全疏散及应急救援需求时间( tn )内、对人员安全疏散最不利的设定火灾场景下,屋盖结构坍塌不致引起人员受到伤害的因素。3.1.7 对于实现公共建筑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防火设计的功能要求,第一类应通过整体屋盖结构的耐火承载能力验算;第二类应通过对人员安全疏散及应急救援可用时间( ts )进行预测(执行附录 A 的规定)。且两类空间结构均应满足规定的防火构造。3.1.8 对于公共建筑大空间场所屋盖结
13、构防火设计采用的设定火灾,第一类应包括建筑火灾的全过程(增长、完全发展和衰退阶段),相应的设计耐火时间( td )应为单次建筑火灾全过程的持续时间,且总时长不应低于1.00 h;第二类应包括建筑火灾的增长和完全发展阶段。3.1.9 对于公共建筑大空间场所的设定火灾在增长阶段应符合 t2 火的增长特 点,其火灾增长系数和完全发展阶段的火灾热释放速率 Q 应由对具体场所的安全需求分析、可能起火点位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参考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 - 2017 中第 4.6.10 条和第 4.6.7 条的规定。3.1.10 第一类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防火设计采用的设定火灾场景,不应计
14、入场- 25 -所内排烟系统、灭火系统的作用。3.1.11 对于公共建筑中的空间网格结构,当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中“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进行构件防火保护设计时, 认为满足第 3.1.6 条规定的功能要求,可不进行整体屋盖结构的耐火承载能力验算。3.1.12 对于公共建筑中的空间网格结构,在设计耐火时间内、全部设定火灾场景下,当任意 10 s 内,燃烧物正上方钢构件周围的烟气温度均值不超过300 、铝合金构件不超过 150 时,认为满足第 3.1.6 条规定的功能要求,可不进行整体屋盖结构的耐火承载能力验算。T = (20Q + 80) - (0.4Q + 3)H +
15、(52Q + 598) 102 / A + T (0)gspg(3.1.13)3.1.13 在近似立方体大空间场所内,对于由钢网架、桁架结构支承的混凝土屋面系统,当纤维素类燃烧物位于地面中央附近时,屋盖结构构件周围烟气温度可按式(3.1.13)估算:3.1.14 公共建筑中,覆盖有大空间场所的屋盖结构同时覆盖非大空间场所(一般尺寸房间、走廊)时,此部分屋盖结构防火设计使用的温升曲线,应根据场所具体用途,选取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 9978.1 或建筑构件耐火试验可供选择和附加的试验程序GB/T 26784 规定的标准升温曲线。3.1.15 使用标准升温曲线对第一类
16、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进行构件防火保护设计时,应以大空间场所的设定火灾场景中构件表面的全时程最高温度与标准升温曲线下构件表面的温度相等所对应的时刻作为该构件在标准升温曲线下的等效曝火时间 te。3.1.16 商业路演以及增建于单多层建筑屋面的气承式膜结构仅可作为临时结 构,应采取与临时使用功能相匹配的消防安全措施,并应在完成临时使用功能后对结构进行拆除。3.1.17 公共建筑中的气承式膜结构,使用人员应绝大多数位于地面,不应作为体育比赛设施。占地超过 4000 m2 应进行消防安全专项论证。膜面外严禁附着有除索网外的其它附属物。3.1.18 内嵌或覆盖于空间网格结构的膜单元(气枕或单层膜,占网格屋
17、盖面积 10 %),宜通过自身火灾下熔融破裂或辅助自动熔断技术破裂实现大空间场所排烟排热。4 材料性能4.1 一般规定4.1.1 结构钢(耐火钢)的热工性能、高温力学性能(弹性模量、屈服强度) 折减系数应按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 有关要求执行。4.1.2 木材的碳化速率应按木结构设计标准GB 50005、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 50708 有关要求执行。4.1.3 整体张拉式、骨架式、充气式膜结构的膜面材料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1级,且在火灾下不应发生熔融滴落。4.1.4 屋面封闭的公共建筑大空间场所,其索结构屋盖不应使用 PE 索、碳纤维索、冷铸锚。4.1.5 人工时效合金
18、的高温短时拉伸测试保温时间不应低于设计耐火时间。6061-T6 建筑铝材的热暴露效应起始温度应为 175 ,6082-T6 建筑铝材的热暴露效应起始温度应为 160 。4.1.6 6082-T6 建筑铝材经短时热暴露后需要考虑强度损伤的起始温度应为200。4.2 保护材料热工性能4.2.1 防火板材30110011400.83纸面防火石膏板、玻镁板随温度变化热工性能的最低要求值应符合下表规定:相对密度(%)温度()纸面防火石膏板玻镁板5112000.783000.734000.526000.830.467000.810000.80.464502.4525460011.5660370011000
19、11.5比热容(kJ/(kg))温度()纸面防火石膏板玻镁板511.5501.58511007.5122513022160117072001.53001.539094.2.2 防火棉导热系数(W/(m))温度()纸面防火石膏板玻镁板50.250.4500.41000.25/0.122000.163000.144500.126500.12/0.21758000.2710000.530.285硅酸铝棉、岩棉随温度变化热工性能的最低要求值应符合下表规定:相对密度(%)温度()硅酸铝棉岩棉恒定11比热容(kJ/(kg))温度()硅酸铝棉岩棉恒定800900导热系数(W/(m))温度()硅酸铝棉岩棉50
20、.050.0364000.056000.1689000.21000115 耐火验算5.1 一般规定5.1.1 对于公共建筑的大空间场所,在全部设定火灾场景下,高温影响区内的第一类屋盖结构节点(连接部位)和支座(锚固)部位应确保不先于被连接构件发生破坏。当不满足时,应对相应部位进行防火保护设计,且位于大空间场所内的支座(锚固)部位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00 h。5.1.2 进行耐火承载能力验算的第一类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计算边界应从与地面或下部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空间框架房间顶板的连接部位算起。应确保自平衡体系完整及传力路径延伸至支座(锚固)部位。当边界支承于单柱(钢柱、钢管混凝土柱)、单榀框架及
21、跨中局部支承于单柱时, 应进行协同分析。5.1.3 整体屋盖结构耐火承载能力验算可采用有限元热力耦合分析法,步骤包括:近屋面空间温度场计算、构件内温度场计算、屋盖结构火灾行为热力耦合计算。5.1.4 屋盖火灾行为有限元热力耦合计算宜进行精细化分析,应计入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宜对特殊部位计入接触非线性。5.1.5 铝合金屋盖结构耐火承载能力验算中,板式节点可视为刚接,应计入杆件的吸热和挡烟垂壁效应对近屋面空间温度场的影响,且应计入材料的膨胀、应力-应变、蠕变性能。5.1.6 木屋盖结构耐火承载能力验算中,木构件应仅计入设计耐火时间对应的剩余截面,且采用碳化前原始线重量。5.2 荷载(作用)效
22、应与抗力5.2.1 火灾作用于建筑空间结构引起的荷载属于偶然荷载。5.2.2 对第一类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进行耐火承载能力验算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计入的可变荷载种类,包括:屋面活荷载、风荷载和雪荷载。Sm =g 0T Sd(5.2.3-1)Sm 、 Sd 为荷载(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g 0T 为火灾下屋盖结构的重要性系数。5.2.3 火灾条件下的荷载(作用)效应组合,应按下列组合工况中的最不利工况确定:1. 上人的平板网架、桁架屋盖结构:Sd =g GT SGk +ST +ff SQk +fq SSkQSSd =g GT SGk +ST +fq SQk +ff SSkQSS =gS+S +
23、f S+f S +f S dGT GkTqQ QkqS SkfW Wk(5.2.3-2a)2. 不上人的平板网架及其它屋盖结构:Sd =g GT SGk +ST +ff SQkQSd =g GT SGk +ST +ff SSkSS =gS+S +f S +f S dGT GkTqS SkfW Wk(5.2.3-2b)SGk 、 SQk 、 SSk 、 SWk 分别为按永久荷载、屋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T 为按火灾下屋盖结构(构件)温度计算的作用效应值;g GT 为火灾下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ff 、ff 、ff 为屋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的频遇值系数;QSWfq 、
24、fq 为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QS上述荷载效应和系数的取值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 的规定。SmRd =R( fdT ) = R( fkT g MT )(5.2.4)Rd 为结构或构件的抗力设计值;fdT 为不同温度下材料性能的强度设计值;fkT 为不同温度下材料性能的强度标准值;g MT 为火灾下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取 1.0。5.2.4 整体屋盖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耐火验算,并应满足如下要求:5.2.5 火灾下,无防火保护钢构件、铝合金构件、索体的温升计算应按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 - 2017 第
25、6.2.1 条执行。对于金属实腹深梁应按照梁高范围内的温度梯度进行温度分区。对于直径 30 mm 的拉索,可直接使用周围高温烟气温度。5.3 判定准则及方法5.3.1 对于第一类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当按照火灾条件下的各荷载(作用) 效应组合工况加载,在一次设定火灾场景下获得的实际耐火时间tm 与设tm td(5.3.1)计耐火时间td 相比不满足式(5.3.1)时,则应判定在此设定火灾场景下屋盖结构耐火性能失效。5.3.2 对于判定耐火性能失效的屋盖结构应对设定火灾场景下高温影响区内的构件(节点)应进行防火保护设计,并应重新评估屋盖结构实际耐火时间tm ,直到满足式(5.3.1)为止。5.3.
26、3 对于第一类大空间场所的不同体系、形态屋盖结构,用于确定屋盖结构实际耐火时间tm 的承载能力判定准则如下:承载能力判定准则屋盖结构体系及形态屋面范围内(无悬挑情况)附加条件空间网格结构(上凸及平板屋面)屋面结构起拱膨胀结束、局部凹陷开始发生的时刻带悬挑屋面:悬挑末端挠度达到悬挑跨度1/200 的时刻空间网格结构(下凹屋面)、悬索结构、张弦结构屋面结构任一点挠度达到短向跨度 1/200 的时刻单根索索体或自锚固(节点)部位失效; 自平衡体系破坏斜拉结构(与拉索的连接部位在屋面室外一侧)屋面结构任一点起拱变形达到短向跨度 1/200 的时刻5.3.4 对于第一类大空间场所中的索结构屋盖,其热铸锚
27、填料临界温度为 250 ,冷铸锚填料临界温度为 150 。临界温度应以填料块体表面任意位置达到该温度计。6 防火保护设计6.1 一般规定6.1.1 第一类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需要进行防火保护设计的构件、节点(连接部位)和支座(锚固)部位应由设定火灾场景下的耐火承载能力验算结果确定且应满足对特殊部位的补充要求。6.1.2 对于大空间场所索结构屋盖,在设定火灾场景高温影响区内的不同方向索节点(末端对接部位)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 h 的防火保护。6.1.3 构件的防火保护设计可采用基于等效曝火时间的耐火试验检测法、大空间局部模拟火灾试验验证法、等效热传导系数(等效热阻)计算法和有限元传热分析
28、法。6.1.4 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构件防火保护方法的选择需因地制宜,并应满足以下原则:1. 膨胀型与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对于工业建筑场所及不突出结构观赏性的场所,吊顶上方及其它隐蔽部位的屋盖结构构件,需要等效曝火时间大于 1.50 h 的构件均应选用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其它场所和部位宜使用非膨胀型防火涂料。2. 干作业与湿作业耐火隔热保护:支座(锚固)部位宜优先采用预制化程度较高的包覆法干作业防火保护。对于暴露于 0 以下环境,相对湿度大于 80 %、小于 20 %环境时间大于全年 1/3 的支座(锚固)部位,宜选用外包湿作业防火保护。3. 对于自身耐锈蚀或通过工厂处理满足耐锈蚀要求的金属屋盖结构
29、构件、支座(锚固)部位,可使用水系统防火保护。对于混凝土屋盖结构,则不应使用。4. 不应采用构件内注水冷却保护等导致火灾前后屋盖结构(屋面系统)自重增减较大的保护方式。6.1.5 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构件防火保护材料的选择及其组合使用应兼顾场所使用功能、美观及性能造价比,并应满足以下原则:1. 膨胀型防火涂料不宜与其它防火保护材料组合使用。2. 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可与防火板组合使用,不宜与其它防火保护材料组合使用。当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与防火板之间存在空腔时,应折减计入防火板的隔热效果,但按照实际使用的组合方式及固定关系通过国家质检机构耐火性能测试的除外。选用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经过标准耐火测试后外观宜
30、呈致密蜂窝状裂纹, 且未从试件表面脱落。3. 严禁使用水泥含量较高(70 %及以上),质地硬脆,在标准耐火测试中出现炸裂、分层脱落现象的防火板。4. 防火棉毡应与防火板组合使用,自角部拎起时应能承受 1.5 m 长度的自身重量,实际容重不小于 120 kg/m3。5. 防火保护材料产烟毒性危险级别必须为安全级。6.1.6 膨胀型防火涂料与单独施用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的涂覆厚度应按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 - 2017 第 6.2.2 - 1 条、第 5.3 节计算, 且不应小于由国家质检机构出具的耐火性能测试报告中耐火极限达到等效曝火时间要求时所对应的厚度。6.2 屋盖保护范围6.
31、2.1 公共建筑中,当大空间场所内的房中房采用实体屋面并能够达到 1.00 h 耐火极限,且确定其向上投影范围内的屋盖结构不在房中房占地区域外所设定火灾场景的高温影响区内时,此向上投影范围内的屋盖结构构件可不采取防火保护。6.2.2 公共建筑中,当大空间场所内楼面的部分区域不存在可燃物或不存在能够引起火灾的使用功能,且确定其向上投影范围内的屋盖结构不在此区域外所设定火灾场景的高温影响区内时,此向上投影范围内的屋盖结构构件可不采取防火保护。6.2.3 屋面封闭的公共建筑大空间场所,当燃烧物在设定火灾的稳定燃烧阶段热释放速率不大于 5.0 MW 时,与燃烧物表面净高 8.0 m 以上的钢空间网格结
32、构部分或 11.0 m 以上的铝合金空间网格结构部分可不采取防火保护。6.2.4 位于与屋盖结构连接可靠,且满足 0.75 h 耐火极限要求的装饰吊顶上方的屋盖结构构件,可不采取其它防火保护。7 防火构造7.1 构造要求7.1.1 当采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附录列举的特定耐火极限防火构造样式对构件进行保护时,可不再进行构件防火保护设计。7.1.2 采用膨胀型防火涂料保护构件时,涂覆厚度不应小于 2.0 mm。采用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保护构件时,不应小于 15 mm。7.1.3 防火棉毡与防火板组合使用时,应根据构件尺寸将防火棉毡平整地预制填塞于轻钢龙骨内,再与防火板固定。对于各种截面
33、构件,均应确保防火棉毡与构件外表面贴紧。7.1.4 防火板应先通过自攻自钻螺钉固定于轻钢龙骨,再进行对接或垂直顶 接。螺钉距离板边缘不应小于 18.0 mm,钉头宜沉入板内 1.0 1.5 mm 且应使用防火腻子或耐火胶封堵抹平钉孔。对接或垂直顶接处的拼缝宽度不应大于 3.0 mm,且应使用防火腻子或耐火胶嵌缝封堵。7.2 构造样式7.2.1 采用防火涂料、防火板、防火棉毡及其相互组合对大空间场所钢屋盖结构构件、下部单柱、单榀框架构件进行防火保护的构造样式应参照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 有关内容执行。7.2.2 使用水雾对板式节点空间网格结构进行防火保护的构造样式宜按图 7.2.
34、2 选用。水雾喷头的启闭及流量控制可通过对板式节点温度或节点域的近屋面空间温度进行分级自动响应。(a)外喷雾保护(b)内喷雾保护图 7.2.2 水雾保护板式节点构造图1 板式节点;2 管路;3 水雾喷头7.3 公共建筑气承式膜结构7.3.1 气承式膜结构内可燃物与膜面净距不应小于 4.0 m,设计使用人数大于40 人时,膜面支承边界距地面不应小于 3.0 m。7.3.2 人员密集场所内至少应沿装有疏散门和气密门的墙边设置疏散缓冲区, 其中:1. 疏散缓冲区水平投影面积不小于 0.25 m2/人,宽度不小于 1.2 m,其所属地面与区域外应有明确的分隔标识。区域内严禁放置可燃物,地面不应设置补、
35、排风口;2. 疏散缓冲区上部应设实体支护结构(挑檐),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00 h, 且应能够承受坍塌膜面的重量。支护结构朝向室内的前端边沿应设置连续指示标识,且紧急状态下应为室内提供疏散照明;3. 疏散缓冲区应采取避免火灾烟气侵入区域内及区域内人员受到焰体辐射侵害的措施;4. 矩形平面场所位于两长边的疏散缓冲区间距不应大于 60 m,圆形平面场所不应大于 80 m,且均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有关疏散的规定。7.3.3 气承式膜结构场所内的疏散指示标识、应急广播系统应与火灾报警联动或手动启动,指引室内人员进入疏散缓冲区,进而疏散至户外。7.3.4 气承式膜结构建筑户外应具
36、备使人员安全疏散至 4.0 m 以外宽敞地带的条件,应配备户外夜间应急照明。7.3.5 火灾探测器报警后,回风系统应联动关闭,机械单元应切换至以事故内压为目标的持续运行状态,且应采取不超过这一压力的措施。7.3.6 火灾探测器报警后 150 s 内应保证疏散门全部打开,且保证一般使用人员能自行打开。宜优先使用气密门有序疏散。7.3.7 气承式膜结构建筑室外附属机电设备(不包括机械单元)应采取防火围护,且与膜面应保持不小于 3.0 m 的水平净距,不足时应增设不燃性竖向连续防火分隔。附属机电设备起火时,相连的地下风道应能自动关闭。7.3.8 气承式膜结构的膜面与有外立面开口的相邻建筑间的防火间距
37、应在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有关要求的基础上增加 3.0 m,或应在靠近室外膜面部位采用高度高于相邻建筑外立面开口上沿 1.0 m 以上的不燃性竖向连续防火分隔。7.3.9 气承式膜结构场所内独立房中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 h 的实体屋面和挑檐,且洞口上方的挑檐宽度不应小于 0.5 m,其它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有关要求执行。7.3.10 支承气承式膜结构边界的房间面向膜结构场所内的立面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50 h 的竖向防火分隔构件,如:实体墙、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A 类或带有水保护的 C 类防火玻璃。7.3.11 对于场所使
38、用功能使内部人员无法全部位于地面的气承式膜结构,应在跨中设置膜面坍塌支护装置,并配备应急避险自救工具。支护装置可与室内其它构筑物共建,且应具备下穿地面排烟、补风以及应急照明功 能。7.3.12 设置于气承式膜结构场所外墙的窗应满足 800 Pa 压力下的气密性和面外抗压能力。7.4 其它膜结构7.4.1 应在整体张拉式膜结构桅杆、柱的末端设置限位装置等安全防护措施, 确保火灾下张紧的膜面发生局部破裂后不致引起整体屋盖结构连续坍塌及造成人员伤害。7.4.2 应通过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索系支承式膜结构在火灾下张紧的膜面发生局部破裂后,屋盖结构的自平衡体系不致破坏而发生连续性坍塌,且不降至人员活动平台以
39、上 2.2 m 高度处。7.4.3 临时搭建于大空间场所内的膜结构方舱,应位于场所内首层地面,舱体高度不应大于 3.0 m,与场所内原非不燃性固定设施间距不应小于 4.0m,并应结合舱体使用功能评估火灾危险性且在舱体间设置临时不燃性竖向连续防火分隔。防火分隔高度应大于舱体高度 0.5 m 及以上。8 施工与验收8.1 一般规定8.1.1 防火保护施工现场的防火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 的规定。施焊作业点周围严禁存放可燃物。8.1.2 第一类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防火保护施工的全部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应低于本规程的规定。8.1.3 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及监理单
40、位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项目特点、防火要点、防火保护材料、防火保护部位、防火保护施工工艺流程、质量关键控制点等并应提供相应记录表模板及填写说明。8.2 监理及验收要点8.2.1 监理单位应对照技术交底文件及产品出厂说明书对进场的防火保护材料进行检验,内容包括:1. 外观:出现孔洞、裂痕、泛出物、翘曲的防火板严禁使用;碎絮状、纤维不连续,指压瘫软的岩棉严禁使用;2. 含水率:受潮或含水率超出产品出厂说明书的防火板和防火棉毡严禁使用;3. 容重(密度):实际容重低于设计单位技术交底文件的防火板和防火棉毡严禁使用;4. 产品说明及质检报告:产品信息遗漏、失效,非持有同批次有效耐火质检报告的涂料产品
41、严禁使用;5. 对于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GB 50156 中重要公共建筑大空间场所屋盖结构使用的防火涂料、防火板和防火棉毡应开展“隔热性能见证检验”。8.2.2 监理单位应对照技术交底文件对防火保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及时控制,主要内容包括:1. 施工工序是否符合技术交底文件规定的施工工艺流程;2. 防火板、防火棉毡的固定和连接部位是否满足封堵要求。对于对接或垂直顶接的防火板,其嵌缝的防火腻子或耐火胶应与两侧板面牢固粘接;3. 防火涂料涂覆完工后的厚度及表观是否符合要求。膨胀型防火涂料成型表面的裂纹宽度不应大于 0.3 mm,且一个节点或构件 1.0 m 长度范围内不多于 1 条,并应符
42、合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 第 9.3.2 条、第 9.3.3 条的规定;4 施工和养护完成后,防火保护材料的厚度平均值与设计值之间的误差对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和防火板材,应为10 %;对膨胀型防火涂料应为5 %。任意10 m2 区域范围内防火保护材料的最大和最小厚度与其平均值的误差不应超过10 %。8.2.3 防火保护材料一致性验收,应主要包括:1. 在阶段性验收中,验收单位对防火保护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防火涂料应进行现场直接抽样,送交国家质检机构进行型式检验,并将检验报告与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耐火性能测试报告进行一致性判别,耐火极限偏差在-10 %以内仍可认为合格。每批次产品抽样不少于
43、 1 件;2. 在阶段性验收中,验收单位对防火保护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防火棉毡应进行现场直接抽样,观察其外观,对其含水率和容重进行测试,并与技术交底文件进行一致性判别。必要时开展“隔热性能见证检验”。每批次产品抽样不少于1 件;3. 在完工验收中,验收单位对已安装的防火板应进行原位取样,并就板材材质、容重、厚度与技术交底文件进行一致性判别。必要时开展“隔热性能见证检验”。9 维护与监督9.1 维护要求9.1.1 对于屋盖结构构件,采用防火涂料保护的应每 3 年进行一次检查维护, 采用防火板和防火棉毡保护的应每 5 年进行一次检查维护。当遭遇地震等意外灾害后应进行检查维护。9.1.2 对于判断失去
44、耐火隔热性能的防火保护材料及发生部位应由日常消防安全责任人明确记录,有计划的安排更换。当使用不同防火保护材料、不同施工工艺时,应交由设计单位进行重新设计并组织专业施工。9.1.3 气承式膜结构建筑的补风(防烟)系统维护保养周期不应超过 2 个月, 其它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应参照膜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8 及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且应有效的维持消防联动工作状态。9.2 服役性能判别9.2.1 对于保护的屋盖结构构件的膨胀型防火涂料,当一个节点或构件 1 m 长度范围内涂料表面出现 2 条及以上大于 0.5 mm 的裂纹或 2 处及以上起层、发泡、脱落、局部变色、粉化时,应认为失去耐火隔热性能。9.2.2 对于保护的屋盖结构构件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当一个节点或构件 1 m 长度范围内涂料表面出现 2 条及以上大于 1.2 mm 的裂纹或 2 处及以上起层、发泡、脱落、局部变色、粉化时,应认为失去耐火隔热性能。9.2.3 对于保护支座(锚固)部位的防火板,当拼缝宽度增加到 5.0 mm,嵌缝封堵材料与一侧或两侧板材粘接失效,或某一边缘出现 2 处及以上板材沿钉孔脱出时,应认为失去耐火隔热性能。9.2.4 对于保护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