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旅游景点导游词(十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辽宁旅游景点导游词(十二篇).docx(6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辽宁旅游景点导游词(十二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信任很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辽宁旅游景点导游词篇一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情欢迎!今日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今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运用过的宫
2、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其次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终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闻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今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
3、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顺着大清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台正中便是气概雄伟被称作“金銮殿”的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殿顶盖为黄琉璃,非常壮丽。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玺” 彩绘,给人以高洁高雅之感。殿内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龙蟠柱,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和太平有象等装饰之物。殿前有大月台,月台东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水
4、灾。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所以又被称作是“祥瑞缸”。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点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实行。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
5、,康熙二十年重修。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每层深广各三间,四周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奇妙。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闻名的景观。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过了凤凰楼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后宫了。正中是清宁宫,清宁宫原叫“正宫”,是五间十一檩硬山式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正中隔一间璧,把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室“端座无疾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西四间为皇帝祭神、行礼的神堂。清宁宫庭院
6、的东南角有一根朱红色木杆,木杆顶端有锡斗,这木杆叫索伦杆,满族人称它为神杆。锡斗内放米谷碎肉来喂乌鸦。 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觉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深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二是宫高殿低,清宁宫及其四所配宫均高于皇帝议政的崇政殿和东路的大政殿。这是因为清朝夺取政权前,满族是一个牧猎民族,受生活习惯的影响,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处,以防野兽和洪水的侵袭。这与北京故宫恰好相反。 清宁
7、宫高台之后是“后苑”,也叫“御花园”,内有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后宰门等建筑,是皇帝膳食的供应区。并有地下窨道与清宁宫相通。 传闻:早年,努尔哈赤在明朝总兵李成梁手下做勤务兵时,因他脚下长有红痣,认为他是将来夺取大明江山,有帝王之相者,便要除掉他。努尔哈赤闻讯仓皇逃跑,李率兵疾追,就在即将发觉他时,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在乌鸦的掩护下,才得以生还。努尔哈赤数年后成为后金之主,为感谢乌鸦救命之恩,告喻全族,永不屠鸦。所以索伦杆饲鸦便持续下来。 辽宁旅游景点导游词篇二 北陵又称清昭陵是清朝其次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
8、概最雄伟的一座。位于沈阳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巡游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郁,湖水荡漾,楼殿威历,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宏伟、壮美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隆恩门 方城正门称为隆恩门,上有门楼。方城四角有角楼。方城内有隆恩殿、东西配殿、东西晾果房和焚帛亭。隆恩殿后面有二柱门、石五供和券洞门,券洞顶端是大明楼。方城之后是月牙城和宝城,在宝城中心,上为宝顶,下为地宫。宝城后面是隆业山,登山俯视,
9、陵园风光可尽收眼底。 昭陵前部在缭墙外,参道两侧有华表、石狮、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楼。牌楼是前部主体建筑,系青石建成,四柱三层,雕刻得玲珑剔透,精致无双,为罕见的艺术珍品。游罢牌楼,即可至正红门,这是游中部的起先。正红门为缭墙的正南门,层楼高耸,非常庄重,而其两翼所装饰的五色琉璃蟠龙壁,因造形生动,更引人注目。正红门内的参道两旁,有华表、石兽和大望柱,它们两两相对。既整饬又肃穆。石兽中最值得观赏的是大白和小白。这两匹石马形象逼真,栩栩若生,据说是以墓主生前最爱骑的两匹骏马为原型雕琢而成。观赏罢石马,即可至碑亭。碑亭与正红门相对,为颂扬墓主而建,里面所竖碑称昭陵神功圣德碑。 出碑亭即至隆恩门。隆
10、恩门是方城的正南门,与碑亭相对。方城为后部,它建立得犹如城池一般,位于缭墙,仿佛是城中之城。 隆恩殿 游方城先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于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如同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样宏伟。隆恩殿以雕刻精致的花岗岩台阶为底座,以金光闪闪的黄琉璃瓦为屋顶,再加上画栋雕梁、金匾红墙,故又显得异样华丽。隆恩殿后经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宝城在方城北端,为月牙形。宝城又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安置着墓主夫妇的棺椁和陪葬品。登上宝顶,向四下一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如置身于城市山林中,一种恬适之感油然而生。 民国十六年五月 民国十六年五月(1920_年),以陵寝为中心辟为“北陵
11、公园”,如今占地面积332万平方米。其总体规划是以陵寝为中心,分陵寝、陵前和陵后三部分。园内的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其中芳秀园是北陵公园的园中园,总面积4万平方米,种植了近200种植物,呈,各具特色。初春樱花盛开,满园飘香;盛夏荷花竞放,柳浪闻莺;深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苍松挺立。纵观整个园林,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奇花异石,小桥流水,颇有江南之秀。园内建筑与景观奇妙结合,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为一体,构成了一幅自然画卷,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北陵公园拥有3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夏天碧波荡漾,柳岸成荫,乘坐脚踏船、快艇观光游玩,泛舟湖上,
12、别有一番情趣。现在北陵公园已是著名中外的旅游景区。现为国家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古松群 昭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数里的古松群。现存古松二千余棵,松龄达三百多年,摇曳挺立,参天敝日。这些青翠的陵松在金瓦红墙中构成昭陵又一壮美景观,其中的“神树”、“凤凰树”、“夫妻树”、“姐妹树”、“龟树”等更是别具特色。 辽宁旅游景点导游词篇三 中街步行街全长1500米的沈阳中街是沈阳最早的商业街,有369年历史,也是中国第一条步行街,中街是沈阳历史悠久、交易繁华的商业区,自明清开设以来,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了。 明末,辽东开原、广宁、抚顺的马市贸易旺盛,使位于三大马市中心沈阳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1620_年
13、,“大金”迁都沈阳,经济更趋旺盛,四平街(今中街)便形成了。吉顺丝房、老天合绸缎庄等大百货商店,多集中在街路的南北两侧;丰富多采、琳朗满目的小商品德市(市场),都散布在沿衔的胡同里。 这里较闻名的行市有: 夜市:在路南紧靠今长江照像馆东侧的胡同里。每到万家灯火时开市,到夜阔人静才歇。这是小百货、烟酒茶点及卖小吃的喧闹所在。夜晚,人们可在这里买到可心商品,品尝各色风味小吃。 金银市:在今盛京饭店北侧一条狭窄胡同里,是沈城专营的金银首饰市场。每天早晨,金银商人都赶到这里来出售首饰,承接加工业务,生意兴隆。 铜市:在铜行胡同(今中心路二段铜行里),是制作和买卖铜锡器皿的场所。因它位于沈阳故宫身后,恰
14、在老城中心,故有“铜心铁胆”之说。这里出卖的器皿许多,有衣钩、香炉、蜡台及特制的铜火锅、水壶、乐器等。 皮市:在皮行胡同(今中心路二段中和里),旧籍对其经营状况记述不详。经实地调查,这里是皮行制作和交易之处,俗称“东皮行”,买卖的商品有皮衣、皮帽、皮鞋及马具等。 书市:在鼓楼北侧西边的胡同里。这里曾是书本纸张笔墨集中销售之地。民国年间,日商为了赚钱,竞仿造孙中山画像,印刻在书本、铅笔上,欺瞒市民,但有爱国心的人都买国货,使日货销量锐减。 梨市:在钟楼向北的东胡同里(今长安寺旁边),每日都有一些杂货铺和串街小贩来此购货。逢年过节,市内居民也到这里来买过年的糖果糕点及梨、山核、苹果等。 鸟市:在钟
15、楼南路东第一条小胡同里(原名月窗胡同),是当年的鸟市及秋后斗蜕蝉的场地。每天早晨,蜕婢叨卿,百鸟瞅瞅,非常喧闹。 辽宁旅游景点导游词篇四 青山沟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宽甸的北部山区,由“青山湖”、“飞瀑涧”、“虎塘沟”三大景区组成。127平方公里的景区面积,散布着126个大小景点,光瀑布就有36条。在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也堪称佼佼者。 沉睡了亿万年的青山湖风景区,尤如“仙女未出浴”锁在深山人未识,是艺术家超凡的眼光发觉了她。修路、架桥、建村、把这颗埋藏在泥土的“明珠”呈现于世,她是辽宁人的傲慢,也是东北人的骄傲。就艺术而言,画家村的建立,亦是民族的荣耀。 碧绿的浑江宛如两条龙须盘绕青奇峰异石,缓
16、缓流入鸭绿江,山峦间大小瀑布36条,新发觉的“飞云瀑”落差81米,居东北之首,八面威山顶的小天池,至今没人能说清她的奇妙,点缀在128平方公里的奇观圣景,更是神奇莫测。 飞瀑涧景区有:青山飞瀑、仙女潭、水穿石、小石径、镇水石、靖宇泉、将军岭、员外墓等。 虎塘沟景区有:响溪、黑熊碧同石、九曲天水、虎啸瀑、仙姑瀑、黑龙泉、老虎背、虎穴等。 青山湖景区,登船沿江尽览丁香崖、花仙台、钓鱼台、望夫台、白云峰、参王峰、双乳峰、小仙山、千年松神、青铜古堡、蟠桃石、金钟壁、柳花岛、更令人奇妙的是盛夏冰凌奇观。 仙人谷景区,遍布道家踪迹,传闻是神仙住过的地方,有八仙台、聚仙台、五龙泉、三吟泉、鹿鸣泉、道土墓、仙
17、人石、僧帽石、半桃石、夹蛋石、柳抱石、情人松、神水阁、木兰坡。以及至今保留完好的杨靖宇抗击日军的战壕宿营地等。 新加坡慈善家蔡金钟先生捐款修复的青山寺,于96年秋季实行隆重的开光仪式。画家村群体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具有一次可接待180位来宾住宿的规模。 青山湖景区,备有游船、快艇、豪华龙舟,同时能载运300位客人游湖、观瀑、览胜、敬庙、拜佛、垂钓、购买山货。冬季的青山湖、银装素裹、更别有一番北国风情,湖上雪橇载客漫游,观冰上秧歌,听松涛荡谷,品山珍海味,至名家书画,让游客尽得低消费高享受的山野乐趣。 辽宁旅游景点导游词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虎山长城观光旅游。很兴奋能陪大家一起参
18、观,希望大家能在虎山度过一段欢乐时间。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长城的历史:历史上秦汉和明代曾三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丹东就起先修建长城。如今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虎山长城即属明代长城,辽宁境内的明长城也称辽东边墙。 长城是世界著名的奇迹之一。虎山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它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绿江畔,它三面环水。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顶峰高147米,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环视四周,朝鲜的房屋,田地,丹东的鸭绿江断桥一切景象尽收眼底。有敌台三千多个;向北十余里还有六座墙台。丹东境内的这段长城是明长城遗址,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区。
19、 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这里还有一步跨,老虎口,清音洞等多处景区,现开发的就只有长城遗址和一步跨。 今日的 巡游到此结束,希望这次虎山长城之旅能给大家留下美妙深刻的印象。 辽宁虎山长城导游词五篇(三) 青城山山青水秀,风景美丽,文化绚丽、历史悠久,所以有人形象地说,青城山既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才女。美女的特征是一个字“幽”,才女的灵魂是一个字一一“道”。先说幽。 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它象清丽脱俗的仙女,写一下这个“幽”字,就是“山”里藏着“丝丝”,意思就是说,青城山里隐藏着丝丝不断、连绵不绝的生命力呀。 多年来,青城山的平均气温始终都是15摄氏度,特别宜人,年平均降雨量是1300毫米,
20、特别潮湿:也特别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青城山风景区的林木总面积达2350公顷,可以说是植被繁茂,晶类众多,仅木本植物就达110余科、730余种,既有挺立在庙观旁的参天大树,又有丰富多彩的原始森林和壮丽秀丽的大面积人工林,其中的古树名木有银杏,它是世界上稀有的最古树种之一,俗称白果树,最闻名最奇妙的是青城山天师洞银杏,传闻是张天师手植的,高50多米,径围20米,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被四川省林业厅正式封为“天府树王”,它有许多白果笋密集下垂,极为壮丽,是青城山的镇山之宝,是中国道教诞生、发展的见证。另外,青城山还有大量的楠木、唐衫、棕树、珙桐等珍稀树种,青城山的花卉资源也特别丰富,青城幽
21、兰驰名中外。青城山的森林植被,都有很高的生态、科研、旅游价值,是大自然遗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植被丰茂,林木有情,空气自然也就非常簇新有灵气。 此外,青城山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的野生动物有197科50多种。禽鸟约200余种,鱼类品种有20余种,野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20多种,属国家级爱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还有青城玉鸦、红嘴相思鸟、杜鹃鸟、娃娃鱼等等。 最早用“幽”字形容青城山的,是唐朝诗圣杜甫,他在丈人山一诗中写道: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后陆游赞美青城说“坐观山水气幽清”,近人吴稚晖更是干脆说:“青城在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剑阁、三峡、峨嵋皆无逊色
22、。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这就是常说的“青城天下幽”的来历。 青城山与道教的关系,那可真是源远流长,可以看到道教的整个发展历史。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青城山支脉鹤鸣山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据说他“会三界万神于青城黄帝坛下,立二十四治”,也就是将当时的四川及汉中的部分地区划分为二十四个教区,分别管理,所谓“治”,与乱相对,含有管理、有序、安定、文明等内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 青城山的历史极其悠久,在青城山的东麓发觉的芒城古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经建立了城郭,正是以此为中心,才繁衍、发展出了后来震惊天下的古蜀文明。
23、到了秦代,青城山就已经成为皇帝敕封的国家祭祀山川的圣地,在当时,全国也只有18座山川享受这种国家祭祀的待遇。青城山的得名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座山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4就象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所以叫做青城山;其次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道陵张天师以清城山为基地创立天师道,道教主见“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一样,山名就没变。唐代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当时的皇帝唐玄宗特别崇
24、信道教,唐朝李氏天下都特别重视道教,据说是因为道教教祖老子姓李名耳,与李唐同出一家。对青城山道佛之争这段公案,玄宗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成功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顺势把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这个故事并非传闻,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青城山与道教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从青城山这里可以看到道教的整个发展历史。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创始人张陵来此结茅传道,开拓了东方神奇宗教中华民族传统本土宗教“道教”的历史新篇章,因此青城山也就成为了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绚
25、丽的文化,道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近20_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成丰富的道教文化,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养生学等方面乃至政治和军事方面以及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和久远的影响。道教积淀下来的大量经籍文献及宫观建筑、雕塑石刻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青城山是道教历史最为悠久,道教历史发展最为完整的道教名山;(从创教到发展至今)它历经了道教历史中最早的天师道正一派到后来的全真教这两个道教中最大的道教派别的角色转换;道教建筑也最有历史阶段性和代表性,这里有全国最集中的道教建筑群始于晋、盛于唐,跨越了晋、隋、唐、宋、明清各个历史时期,而且这
26、些建筑还体现了中国西南民俗民风的特色。像天师洞就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全国重点道教宫观。前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付圆天大师就曾居住在天师洞。道教漫长的历史铸就了青城山绚丽的道教文化,包括易经、青城气功、青城武术、洞经音乐、医药养生、膳食等,除保存下来和已经重建的宫观庙宇等文化胜迹之外,青城山还保存有大量的古遗址,古碑,古石刻造像,古墓藏,古摩岩题刻及道教印符等文化实物,这些实物都是道教留给全世界的珍贵遗产,这些遗产包含道教文化的历史信息和众多谜团。整个青城山被称为一座活的道教博物馆。联合国闻名遗产专家莫洛伊博士曾被青城山的自然与文化价值所折服。他曾感慨到:“青城山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
27、突出范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想在这里得到了最完备的体现”。青城山正是以它”幽甲天下”的自然风光与悠久丰厚的道教文化吸引着多数的中外名人来此巡游观光,长驻短寓,闻名的有唐明皇、杜甫、贾岛、杜光庭、苏轼、范成大、冯玉详、于右任、张大千等。而今日道教的养生、崇尚自然的思想更令生活节奏惊慌的现代都市人群、让憧憬自由、憧憬回来自然的人们倍受崇尚,前往青城山探幽访古,前来探究东方神奇道教文化精髓的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多。 1800多年来,青城山的宫观经验了许多的风风雨雨,但仍旧保存得很完整,其中最大的是天师洞,也就是张道陵天师传道所在地古常道观,此外还有上清宫、建福宫、祖师殿、圆明宫、玉清宫等多处宫观, 长
28、生宫在青城山新山门右侧有一座四星级宾馆鹤翔山庄,它可不是一座一般的宾馆,而是蜀、晋时道教闻名首领范长生隐居修真故址长生宫,范长生精通天文术数,博学多艺,居青城山,是当时蜀地天师道首领,曾帮助李特李雄筹集军粮物资建立成汉政权,李雄曾想拜其为国君,不就。拜为宰相、尊称为范贤,在都江堰建范贤馆,青城山长生宫是他的修道之处,史传他修道长寿,活了130多岁,后主刘禅改其为长生观,旧名碧落观。宫内有紫薇树一棵,远望蓊蓊郁郁,相传为唐明皇为纪念杨贵妃亲自种植;有巨楠数十株,高数十米,围约三十尺,要数人才能合围,传闻为范长生亲自所植。陆游的长生观观月中写道;”碧天万里月正中,清夜弭节长生宫。”正如古诗中所说的
29、那样”万木阴阳夏气凉”,因其环境非常幽雅清净,也是青城山避暑胜地。近年来林木渐渐复原,早先的白鹭又成群飞来。故名“鹤翔山庄”。今日的鹤翔山庄因此还创建了一道道教养生素食,取名“长生宴”。在海内外屡次获得大奖。 山门建福宫建福宫,再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皇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这可能就是武侠小说里面所讲的“轻功”吧,宁封帮助皇帝学会“龙蹻飞行”之术,战胜了蚩尤,统一华夏,被皇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丈人”再古时一是对老人的尊称,如老丈。二则是一种官衔,五岳丈人时统管三山
30、五岳的最高统帅。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虽然青城山的地位有多高。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理和补建。 青城山山门虽然不是宏伟壮丽,但它体现道教的玲珑、仙气,采纳道教典型的重檐式,重檐代表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因为在道教中有道教好神仙,仙人好楼居的说法,所以道教建筑一般都是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并雕塑有各种传闻中的神话人物,以示喜好神仙,而所塑的虫鸟兽则体现道教喜好自然的思想。青城山山门上有我国已故上将张爱萍手书的“青城山幽子规啼”,子规也就是杜鹃鸟,传闻是很久以前的蜀王望帝
31、杜宇变的,他为了提示后代的帝王要疼惜人民,所以变成了鸟儿,不断地呼吁“民贵呀,民贵呀”,因为他不停地叫,就累得吐血了,所以,杜鹃乌的嘴巴就变成是红色的了。 雨亭自然阁游山道上散布着很多的桥、亭和牌坊,与林相配,因山取势,形成意趣不同的风景图画。山亭多取枯树为柱,以树皮盖顶,树根为凳,枯枝古藤为装饰,符合道教的清静无为,回来自然,与青幽的山景浑然一体。亭型也随景而异,有随路转折形成的三角亭怡乐窝;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伫立峰顶的八角亭息心亭;还有山路穿过而减柱的卧云亭,有随山势而成弧形的凝翠桥,有依半岩而成的吊脚楼步虚廓,这些山亭都应景造型,命名切景,形成亭本身是景、坐在亭子里赏外面是一道道
32、的风景。而且这些亭子,配有贴切的楹联,更富有诗意。各位在游程中将会不断看到。这个雨亭的对联是于右任先生所书的,“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这副对联看似平淡,实际寓意很深,说出了“青城天下幽”的“幽”意,也道出了青城山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自然阁,它就是青城山的道长们以枯树作为柱子,留皮带节;以树皮盖顶,以树根为坐凳,用枯枝和古藤作为装饰,不用雕工胜似雕工,一切取其自然。大家留意一下,这座凉亭上下一共三层,事实上这里面大有深意,道教很注意“三;这个数字,如等一下我们要看到的“三清”、“三天”、“三元”、“三皇”等,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呢?这其实与道教的宇宙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亲密的
33、关系。“道”的地位至高无上,所以是“一”,其中有“阴阳”,所以是“二”,阴阳二气相互融合生成万物,所以是“三”。道教用“三”表示万物的生成,所以有“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为“三光”等等许多说法。所以,这个凉亭从用料到设计,都蕴涵了多方面的道教精神。以后大家会看到三角的、圆形的、方形的、八角的等各种形态的亭子,三角的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圆形的象征着天是圆的,方形的象征着地是方的,八角的象征着八卦,这些建筑里面都体现着道教的理论,刚才我们介绍过,青城山是道教的圣地,道教文化已经成为青城之魂,渗透到青城山一草一木之中,道教主见清净无为,回来自然,所以,这些亭子也成为完备的人与自
34、然和谐相处的建筑艺术的代表。 椿仙行道伴随着青城山曲折的石梯和鸟儿的欢畅,两边高大茂密的树木,这些树木多数是杉木,还有楠木、柏木和柳树,这些林木不仅增加了青城之“幽深”,也给青城山带来了勃勃朝气。古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说:“我们出家人;若依靠外人出条林荫道中,不得不感谢这些树木的栽种人那就是以前的常道观主持彭椿仙道长。 上清官老君阁上清官位于高台山之阳,是青城山现存38处宫观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观,海拔为1180米。宫门上有门楼,上清宫三个大字是蒋介石手书,两旁联文是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撰书“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说青城山的草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气的沾染,自古这座名山就等待
35、各位挚友的光临。当然它也有“白草”代表当时的国民党将领,圣人指蒋介石之意。因为这首楹联是于老专程为蒋介石先生到青城山来所题写的,当时于右任先生及部分国民党领导人正好在青城山。 殿的右侧南楼前有两井并列,称为鸳鸯八卦井。两井-方一圆,其泉源相通,但一浑一清,一浅一深,井旁刻有国画大师张大干手书“鸳鸯井”三字。殿右侧厅有楠木板壁刻道德经全文。殿左侧有长廊通向配殿,内祀孔子和关羽,取名文武殿,两旁有张大干所绘麻姑、王母、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石刻。文武殿右下为麻姑池,传为麻姑浴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长年不竭不溢。 上清宫的山门前,可以望见这个很大的照壁,照壁又叫照墙或影壁,单独屹立大门
36、口或正厅的前面,也有结合围墙,形成院落的,照壁的功能都是有屏障和遮挡的作用,也有塑造空间曲折的效果。照壁可以两向施用,对外辟邪和对内祈福。所以,大家看这个照壁,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道”字,背面写的是“大道无为”四个字。道教崇奉的是“道”,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个问题非常的不好回答,2520_年前,老子望见周朝日益衰落,天下就要大乱,他只好出世的时候,当时有个关令叫尹喜,就向老子请教了这个问题,老子就洋洋洒洒写了5000字的道德经来回答他,开头一句就是“道可道,特别道”。2520_年来,人们始终在探讨这个“道”究竟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道就是生活,一种和善的、健康的生活就是道吧。多关注
37、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之外的东西,这样,就是它背后所说的“大道无为”了。大道无为事实上是道教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事看法和基本法则,道教认为天道自然无为,而产生宇宙万物,包括人的生命过程来看应是自然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做事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为者终必失败,无为即遵循听从法则。 站在了上清宫的门口,看一下“上清宫”三个字,真是规规则矩、方方正正。蒋介石1940年4月和7月,他曾两次来到青城山,蒋介石在当时青城山主持易心莹道长所托下,手书了“上清宫”三个大字。另外,在上清宫左右两边有两副对联,“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而另一幅“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
38、,是冯玉祥将军的手笔,都是道德经中的原句,上德是指那些道行很高的人,他们顺应道的要求而做事,所谓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从产生到发展宇宙万物的过程来看是不能用任何语言可以说清晰的,它应是一种自然的法则,人们只能去效法遵从,大成若缺和大巧若拙一样,体现了道家所追求的是内在的积累而不是外在的浮华,“天得一以清”与“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都是在论述道的宏大作用,没有东西可以脱离了道而生存的,这里的“一”也就是指的是道的意思。在上清宫大门的左侧,有“瑶池阙”,在上清官大门的右侧,有“玄圃门”。进宫后的左右两边象很多道观一样是左青龙和右白虎两殴,青
39、龙,白虎是道教的两大护法天神,它是依据我国古代竺豆象学说和动物崇拜演化而来,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苎(即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空区域)中的全部星座分为28星宿,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一方位各七个星宿,东边的七个星苎排似龙,而东方属木,色青故称青龙,西方属金色白称白虎,南方七星宿形似雀,方位属火,色赤古语亦称朱,取朱雀,北方千星宿形如龟蛇,龟蛇古称“武”,方位属水、色黑古称“玄”,取玄武,它们共同构成四方天界的神,也代表着中国古建筑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这里还有两眼神奇的井,这两口井一方一圆、一浑一清、一深一浅,并列在一起,就象一对恩爱的夫妻朝夕相守,因此,就口旷鸳鸯井”,这“鸳鸯井”三今大字,就是张
40、大千先生的手笔,大千先生与青城山的缘分非同一般。鸳鸯井下边的泉源是相通的,但水面却一高一低,很是奇妙。 三清殿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玉清原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世纪;右边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世纪;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世纪,张道陵创教时把他尊为教祖。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老君阁92年动工,94年落成,95年开光,它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1260多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
41、人三才之意。 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很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活灵活现。自古及今,绝无仅有,乃融老子的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及古老朴实唯物辩证相对论者之道教祖师光辉造像。 辽宁旅游景点导游词篇六 敬爱的游客挚友们: 大家好! 我是你们本次的导游,我叫哈柄旭。你们可以叫我小哈。我是一个活泼的人,大家不必拘束哦!那么下面我们就进行为期一天的北陵之旅吧! 北陵公园简介(1分钟) 北陵又称清昭陵是清朝其次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
42、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330万平方米。1643年(清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1920_年,奉天省政府将清昭陵辟为公园。昭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也是汉满蒙民族文化沟通的典型。1982年国务院公布清昭陵为其次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方城是陵园的主体部分,结构与福陵的方城相像。北陵既有古老的传统建筑,又有现代化游园设施,置身园中,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它是国内外游人来沈必游之地。清昭陵内古松参天,有很多地方值得观看,像赑屃驮石碑、角楼、后山的陵墓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概
43、最雄伟的一座。位于沈阳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巡游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郁,湖水荡漾,楼殿威历,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宏伟、壮美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公园(10秒) 昭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数里的古松群。现存古松二千余棵,松龄达三百多年,摇曳挺立,参天敝日。这些青翠的陵松在金瓦红墙中构成昭陵又一壮美景观,其中的“神树”、“凤凰树”、“夫妻树”、“姐妹树”、“龟树”等更是别具特色。 清昭陵正门
44、+主体(40秒) 沈阳昭陵陵区建筑布局大致是这样的:陵区四周设有红、白、青三种颜色界桩,南北狭长,东西偏窄。陵区最南端是下马碑,其次,为华表和石狮。往北是陵寝正门正红门,此门四周是环绕陵区的朱红围墙,又叫“风水墙”。正红门内有一条南北笔直的石路叫“神道”,神道两侧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天柱柱一对,石狮子一对,石獬豸一对,石麒麟一对,石马一对,石骆驼一对,石象一对。这些石兽统称“石象生”。最北边是月牙城,月牙城正面有琉璃影壁,两侧有“蹬 道”可上下方城,月牙城之后是宝城、宝顶,宝顶之内为地宫。宝城之后是人工堆起的陵山“隆业山”。另在陵寝西侧、与宝顶遥遥相对还有一组建筑叫“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园寝”,
45、是安葬太宗众妃的莹地。除此之外,在陵寝东西两翼各三里许有陪葬墓。 总的来看,沈阳昭陵主体建筑仍保存至今,地下基础完好,规划、布局依旧完整,古建筑与遗址未受后人过多的干预与变更,自然环境也基本保持原始状态,真实性与完整性程度很高。 皇太极历史(1分钟) 爱新觉罗皇太极,即清太宗,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其次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0_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心集权;在战略上定先折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
46、对明则接受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减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2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六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丢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定之势3。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皇太极前后在位20_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加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快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47、皇太极和博尔济济特一个姑姑两个侄女(1分钟) 他这一生娶了十五位妻子,但博尔济济特家族的三位女性在历史上尤为显得重要。孝端文皇后(1599年05月31日-1649年05月28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 孝庄文皇后(1620_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 敏惠恭和元妃(1620_年-1641年),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为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亦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天聪八年(1634 年),时年二十六岁海兰珠入清宫。而早在天命十年(1620_年),她年仅十三岁的妹妹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就已嫁给了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封为关雎宫宸妃,为四妃之首,仅次于姑母哲哲,位次比妹妹本布泰(庄妃)高出两个等级。海兰珠的封号和她所居宫室的名称,充分表达了皇太极对海兰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