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西游记》指导课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西游记》指导课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西游记指导课反思统编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下期,在第二单元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为主题,选择四大名著中的片段,让孩子们初步学会阅读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快乐读书吧”中再次向孩子们推荐阅读中 国古典文学作品。因此,以教材为切入口,在课外阅读中引导学 生初步学会并乐于读中国四大名著,就成了本学期五年级孩子课 外阅读的主要任务。而其中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小说,几 乎所有孩子都看过根据这部小说拍摄的电视剧,对其中的主要人 物和情节比较熟悉。但是阅读原著小说和看电视剧是有很大差别 的,为了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 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激发
2、热爱祖国悠久灿 烂历史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指导学生学 会阅读长篇小说名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结合 课本教学,进行了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这节教学课,有成 功之处,但还是问题较多,希望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反思,促使以 后的教学更加完善。这节导读课之前,我提前布置了阅读任务。阅读小说原著, 对小学生而言,要完全读懂这部原著还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建议 学生阅读青少年版名著,也可以阅读原著,教师在文言文理解上 给予指导。为了增强学生阅读兴趣,我引导学生将原著章节和电 视剧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原著。整节课的设计采用由浅入深、由基本内容的阅读考察到人物 特征的评析,寓知识于活
3、动中,增强趣味性,引导学生谈自己的 阅读体会,并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长篇章回体小说的方法。教 学中,学生表现出了比较高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问检 查可知,大部分学生认真阅读了小说,部分学生读的非常认真, 对人物及故事情节较熟悉。分析评价“五圣”,大部分学生都能 较准确的说出人物的特点及优缺点,认识较为客观准确。对长篇 小说的阅读,大部分学生都有畏难心理,通过阅读方法的引导, 学生表示以后阅读长篇小说不再盲目,知道如何下手了。通过引 导,学生对作品的思想艺术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能够结合 自身说出较为恰当的感受和收获。这堂课课堂层次清晰,结构紧 凑。老师上得很轻松,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预
4、设的目标基本达 到。然而,这堂课无论是内容的安排、目标的预设和过程的实施 以及教学的手段都暴露了不少问题。(一)内容宽泛,缺乏深度确切地说,这是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课的性质就定位在“指 导”二字上。所谓指导就应该有探索的含量。这堂课安排的内容 有课外读物推介,有读书卡设计,还有阅读方式的探索。内容广 而杂,而时间只有40分钟。这样多的内容,要在短时间保质保量 完成,是不实际的。因而,这堂课的深度是不够的。许多内容只 是蜻蜓点水般一点即过。无探索的味道,更没研究可言。如果将 内容掰开分细,如专作课外读物推介或专作读书卡设计的指导或 专门研究阅读方式。那么,课堂的深度就可以加深,学生得到悟 到的东
5、西也不会如此之肤浅。(二)读书方法的指导与阅读兴趣发生冲突“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对阅读者科学的指引。动笔墨能 记其所得,能抒其所感,能质其所疑。一句话,动笔墨是提高阅 读质量的保障。在课堂中,我让学生设计读书卡,填写读书卡的 目标就在于此。然而,通过观察发现,学生读前被激发的高昂的 兴致随着读书的设计和边读边填记的动笔过程而逐渐削减。究其 原因,一是读物拿到手中,很想一睹为快,满足解读欲。可老师 却安排设计读书卡,而且还得边读边玩。这样的阅读速度慢,耽 误时间。二是增加了负担。课外阅读原本是一种轻松、惬意的活 动。可当学生在兴致勃勃地阅读精情节的时候,老师又提醒要动 笔抄记,写感受,搞得他们神
6、疲力倦。这样的阅读还不如不读。问题呈现眼前,在以后的课外阅读教学我不得不考虑:要不 要设计读书卡?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设计读书卡?什么时候填记 读书卡?哪些读物要边读边写读卡,哪些读物是读后后再填读书 卡?只得彻底弄清这些问题,方才凸显阅读指导的效果,方才让 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三)教师的教学智慧没有充分显现课标指出:新课程背景下的老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 组织,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行动的引导者,是以一个促进者 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这较以往的大纲来说,给我们这些 为人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再仅以知识为本位而让老师照 本宣科,完成“授业”之任务。它要以人为本位而关注人的发展。 这一要求
7、,需要为人师者不仅只是“学高为师”,而且还得具备 足够的教学智慧。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用智慧的火花才能点燃学 生求知的欲望及探索的热情。而我这堂课就恰恰缺乏这一点:因缺乏幽默,而使课堂气氛凝重; 在“泼墨”不足,而使优秀的课外读物没有再在学生面前得以淋 漓尽致地展现;因艺术性不突出,而没有让学生感到言到精妙处, 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之戛然而止之艺术,而让学 生生非知后事如何之欲望;因不适时煽情,而没有让课外读物像磁 铁一样吸别着学生。可以说缺乏教学智慧,就缺乏学生的热情和 课堂的生机与活力。那么,教学预设与目标的也就相去甚远。这堂课暴露的三个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课的质量。不过,”研究者,问题也”课题研究本身就是一个 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当问题越来越少时,我们 的研究也就走近了尾声。对于阅读指导课,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希望在这一方面在 更深的了解,上过一节课,不是很成功,但总的感觉是,学生和 老师都有一定收获的,语文课不能只上课文,这样的课堂同样要 认真研究,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真的是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