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也是经济增长点模板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也是经济增长点模板范本.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全生产也是经济增长点实现安全生产,至少新增岗位:600万个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今年5月31日报道,今后几年,我国GDP若 能保持5%7%的增长率,每年可提供1300万1540万个就业岗位。 就此,可以估算了一下,平均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提供近200万个 就业岗位培训。而现有生产力的安全运行机制,能为GDP带来35 个百分点的增长效益,能为新增600万1000万个就业岗位提供可 能。零点调查公司曾对11个城市的5600多名市民进行调查,结果显 示,下岗与失业是近年来国人关心的八大问题之首;首都经贸大学也 曾在北京市作过一项专题调查,其结果耐人寻味;在就业岗位严重不 足,再就业十分困难的现实条件下
2、,居然有占被调查人数43.7%的北 京人把安全作为择业的首要考虑,超过对“高薪和”有发展的两项考 虑。将这两项调查结论与媒体报道综合起来,可以以为,当前国人所 关心的首要问题虽然是失业与下岗,而在择业时,最关心的问题却是 安全。也就是说,安全在当前国人的需要中居要中之要,首中之首的 地位;换言之,安全是当前我国社会最大的内需。以上事实告诉我们 一个道理,即扩大就业是事关稳定的突出的政治问题,经济增长是缓 解就业压力的惟一出路,而安全生产的地位却无可替代地在这两方面 都举足轻重,其作用非同小可。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安全生产, 不增加对实现安全的投入。这不单纯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经济管理 部门
3、,也是一个应该很好地去把握,并随时都存在的投资机会。每年伤亡代价:至少1000亿元有人根据生产事故中每死亡1人,相当于损失6000个工作日的计算 标准,遵循一般规律,即死亡事故,重伤、轻伤事故和只有物质损失 的事故三者的1团3团12的发生比例,按损失工作日进行折算,发现非 死亡损失与死亡损失相当;事故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与人员损伤相 比,从经济意义来看,是同一个量级;间接经济损失(停工停产、波 及社区其他企事业单位乃至造成社会损失和影响),应比直接物质损 失为大,相当于伤亡损失与直接物质损失之和。按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城镇职工日均劳动生产率计算,损失一 个人的代价平均是36万元。2023年
4、,我国各类事故死亡总数是13.9 万人,加上伤残人员,仅此损失就超过1000亿,是GDP的1个百分 点。近年来,我国能统计到的工伤死亡人数,每年约为3.5万人(其 中工矿企业1.5万,交通事故中的驾乘人员1.5万,非工矿企业事故中 属于工伤的0.5万)。这样,因工受伤和死亡的损失折合人民币就达 252亿元,直接财产损失252亿元,间接经济损失是二者之和,即504 亿元;再就是职业危害,有资料显示,在所有职业危害中,尘肺病者 最多,占职业病发病总数的70%o据科技日报1991年2月8日 报道:自建国到1999年,全国累计发生尘肺病44万例;预计到2000 年,全国尘肺病患者将达到80万。而在当时
5、,全国的疑似尘肺病例 就已超过50万。截至1999年,官方给出的尘肺病确认累计数是55 万,增加了 11万,年均新增1.1万。但据警钟长鸣报2000年10 月30日报道,1990年1999年的10年间,新发尘肺病人每年以1.5 万2万的速度增长,每年死亡1万人。如此看来,科技日报当 年的预测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按每人年均2万元的医疗费计算,仅 尘肺病人每年就要用掉医疗费约140亿元;其他各类职业危害的发病 人数至少也有30万,其医疗费绝不会低于60亿元;另外,包括尘肺 病人在内的各类职业病人每年大约死亡1.5万,代价是54亿元,这 样,职业危害每年损失254亿元。如果再把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算上
6、, 至少得再加上1300亿元。因此,全国每年因人为事故和职业危害要 损失1000亿2500亿元人民币。反之,如果我们做好了安全生产工 作,全面实现了安全生产,就可以减免这一损失,它相当于GDP净 增1-2.5个百分点,倘若再加上安全生产的2.4个百分点的贡献率, 则应为3.44.9个百分点,可作9000万至1.36亿人口的基本生活保 障金(按国际公认的每天1美元的温饱线计算),可解决680万至1000 万人口的就业问题。每年扔掉的钱,少则4900亿,多则6400亿这绝非耸听之危言,而且还只是十分保守的估算,是按可统计到的 数字进行的评估,实际情况比上述严重得多。例如山西吕梁地区有4 个县市仅1
7、999年1年之内隐瞒死亡人数就达51人,占总死亡人数的 1/2,上报事故起数仅占实际起数的1/7;河津市自1998年至2023 年的5年间,瞒报死亡人数84人,占总死亡人数的88%。此现象在 全国带有普遍性,只是各地程度不同罢了。几年前,著名安全经济学 专家罗云教授就曾作过研究,得出我国非客观因素所造成的事故和职 业危害,其经济损失每年都相当于新增产值的一半的结论。这与前面 的推算相吻合。有人曾根据中国资产新闻报的报道,对北京玉泉营家具城的火 灾损失作了估算,仅半年时间,损失超过8000万元,而家具城焚毁 的建筑和重建的费用还没有列入。8000万元,可供2万多人吃上一 年,可新建260多所希望
8、小学。另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近几年,全国每年因建筑工程和建筑物 倒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浪费在1000亿元左右;有关报道还显示, 近10年,仅水灾一项,在正常年份下,全国每年要损失700亿元(1998 年高达2550.9亿元),除去纯天灾因素,按正常年份计,每年水灾损 失不少于500亿元。把上述因素都考虑进去,每年我国的人因事故和职业危害,其损失 为GDP的4.96.4个百分点。这等于把少则4900亿元,多则6400 亿元人民币白白扔掉。由此可见,安全不仅是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的保障,它本身就是一 种经济增长方式。众所周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搞 改革的初衷和最终目的,寻找和培育新的
9、经济增长点是一项做不完的 课题。可是,我们却忽视了安全中全力确保安全,做到万无一失,就 是经济增长的最好方式。例如,在治理隐患方面,如果把它视为一个 经济增长点的话,那肯定是一本万利的投资热点。仅以工矿企业已经 查明的近千项国家级隐患(若发生事故,至少可能导致一次死亡10 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为例,据原劳动部安管局预算, 约需治理资金60亿元,但这些一旦出事就可能酿成社会灾害的隐患, 其损失的最保守的估计也绝不会在200亿元以下。可见,这项投资预 算如若付诸实施,将产生140亿元的潜在效益,若按“建6的安全投 入产出比计算,可获得300亿元的投资回报。60亿元的工程所提供 的就
10、业机会虽微不足道,但300亿元可以增加50多万个就业岗位, 可以满足800多万下岗职工一年的基本生活需要,如果用它来做国有 企业的解困资金,其答案也是令人兴奋的。杜绝三违一项,就可增加2400亿我们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更新观念,树立安全第一 和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把做好安全工作,实现安全生产作为新的经 济增长点,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计划目标之中。 只要我们彻底抛弃把安全仅仅当成是生产的附属手段或一项单一的 保障措施的片面认识,我们就可以克服资金短缺,在不增加投入或少 投入的情况下,达到最大的挖潜的目的。例如,仅仅是杜绝“三违(三 违的事故直接致因里占90%以上,特大
11、事故几乎100%),就至少可 以增加900亿2400亿元的收入,这就是年GDP的0.92.4个百分 点。让人们尝到安全投入的甜头我们应向社会广泛宣传,使国人把安全活动看成是一种有生产意义 的活动,一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活动。政府应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 安全投入,改变目前这种仅占GDP的0.7个百分点的低投入状况,并 建立一种机制,鼓励全社会以及中外实业家们对安全设施进行投资, 特别是对治理重大事故隐患的投资,依法建立专门从事危险源辨识、 隐患等级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经济损失的评估机构或中介组织, 科学论证实施隐患治理的投资回报,鼓励企业自觉治理,让业主感到 这一投入就像生产原料的投入一样,是有
12、产出的,是能增值的。对此, 笔者有几点建议:1 .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应设置安全科目,有明确的,具有投资意 义的安措专项资金,用以加大预防性投资,尽可能多的变被动投资(事 故营救、职业病诊治、设备修复等)为主动(预防)投资。2 .要组织专家编制科学的安全投资回报表,让人一看就懂,一看就 想干。3 .要适时发行治理隐患的专项国债,以有吸引力的利率和免税政策, 让怕担风险的公民也拿钱来支持隐患治理。4 .对长期保持安全生产的企业,要视生产工艺特性及实现安全的难 易程度,由政府通过财政支持,给企业以货币形式的肯定,除奖励而 外,比如无息贷款或其他优惠政策;对安全生产好的参保企业,保险 公司要加大让利力度;对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又没有发生工伤事故 和职业病的生产经营单位,社保机构要按缴费总额的一定比例制定返 还办法,促进安全生产。5 .要鼓励金融机构像投资生产那样投资安全,根据安全投入与产出 的106的比例计算回报,让投资者获得比单纯投资生产更为可观的利 润。6 .要鼓励企业依法落实安措经费,花钱治理隐患,鼓励投资者参与 企业或社区公共场所的隐患治理,按治理预算费用和事故可能造成的 经济损失估算之比例,给企业或投资者实际投资2倍5倍的回报;制定减税政策,实行按年安全投入2倍5倍甚至更大的额度,减少 企业的上缴利税。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