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更正》指导.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13959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更正》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更正》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更正》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更正》指导.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企业会计准则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指南一、基本要求(-)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 算,在不违背企业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下,可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 制定本企业的会计制度。企业应在企业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所允许采用的会计政策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 策,并正确地运用所选定的会计政策进行相关交易或事项的会计核算。(二)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若法律或会 计准则等行政法规、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使得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则应改变原选用的

2、会计政策。(三)会计政策变更一般采用追溯调整法,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 定,会计政策的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在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应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调整变更当期的期初留存 收益,以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本次项目的期初数,如同新的会计政策在一开始时就采用,但不需 要重编以前年度会计报表。在采用未来适用法时,会计政策的变更只影响变更当期及未来各 期,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会计报表。(四)企业应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根据当时所掌握的资料作出合理的估计,如果由于赖 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及以后的发展变

3、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五)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采用未来适用法,不调整以前年度会计报表,也不需 要计算会计估计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六)难以区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时,采用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式方法。(七)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 核算的正确与完整,并对外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会计核算的 差错,应当区分本年度和以前年度,属于本年度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本年度会计 报表相关本次项目;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发现会计差错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 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本次项目的期初数。对于发现的非重

4、大会计差错,无论本年度还是以前年度 的,均作为发现年度的事项处理,调整发现年度会计报表的相关本次项目。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及以前年度会计差错,按企业会计准则资产 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处理。企业发现的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如涉及损益,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及 其相关科目核算,并将调整的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如不影响损益,则在相关科目中进行调整。二、说明(一)关于定义1.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 方式方法。具体原则,是指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所制定的、适

5、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制度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具体会计处理方式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 于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式方法中所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式方法。例如,谨慎 原则是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企业在具体运用谨慎原则时,如对 短期投资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情况下,是按投资总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还是按投 资类别式单项投资计提,属具体的会计处理方式方法,可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择。具体原 则和具体会计处理方式方法,也是指导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纳的会计政策,通常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其需要披露 的本次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1)合并政策,

6、是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采纳的原则。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 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母公司和子公司所采用会计政策是否一致等 等。(2)外币折算,是指外币折算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及汇兑损益的处理。例如,外币报表 折算是采用现行汇率法,还是采用时态法或其他方式方法。(3)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确认的原则。例如,建造合同是按完成合同法确认收入,(1)计算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ABC公司采用未来适用法时,不调整采用先出先出法下的1996年期初存货余额,只对 变更日后存货的计价改按后进先出法计算即可。根据本例中给出的数据,1996年改变会计政策后ABC公司的销售成本计算为:期

7、初存货+购入存货实际成本一期末存货= 2500000 +18000000 2200000= 18300000 (元)假设1996年ABC公司没有变更会计政策,则其销售成本计算为:期初存货+购入存货 实际成本一期末存货= 2500000+18000000 4500000 = 16000000 (元)两者销售成本的差额为2300000元(18300000 16000000) , ABC公司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使当期利润总额减少了 2300000元。扣除所得税的影响,使当期净利润减少了 1541000元(2300000-2300000X33%) o(2)附注说明本年度公司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存货的计价由

8、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此项会计政策的变更无法确定其累积影响数,会计政策变更使当期净利润减少了 1541000元。两种会计 政策下的盈利情况对比如下:假设不变更会计政策,则ABC公司的净利润为:5226000元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一1541000元本年净利润3685000元注:本年利润计算过程如下: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销售收入 25000000 25000000减:销售成本 16000000 18300000主营业务利润9000000 6700000减:其他费用1200000 1200000利润总额 7800000 5500000所得税 2574000 1815000净利润 522600

9、0 3685000(三)关于会计估计变更1 .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因素,许多会计报表本次项目不能准确地计量,只能加以 估计,估计过程涉及以最近可以得到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估计是 不可或缺的,例如,发生的坏帐,存货陈废、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摊销、应计折旧固定资 产的使用年限,等等,都需要进行估计。运用合理的估计是会计核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并 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但是估计毕竟是就现有资料对未来所作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变化,或者由于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或后来的发展可能不得不对估 计进行修订。对会计估计进

10、行修订并不表明原来的估计方式方法有相关问题或不是最适当的,只 表明会计估计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实际情况,在目前已经失去了继续沿用的依据。2 .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式方法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其处理方式方法为:(1)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于当期确认。例如,企业原按应收帐款余额的5%提取坏帐准备,由于企业不能收回应收帐款的比例已达10%,则企业改按应收帐款余额的10%提取坏帐准备,这类会计估计的变更,只影响变更当期。 因此,应于变更当期确认。(2)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当 期及以后各期确认。例如,可计提折旧固定

11、资产,其有效使用年限或预计净残值的估计发生 的变更,常常影响变更当期及资产以后使用年限内各个期间的折旧费用。因此,这类会计估 计的变更,应于变更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应计入变更当期与前期相同的本次项目中。为了保证不同期间的会计 报表具有可比性,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如果以前包括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损益中,则以后 也应包括在相应的损益类本次项目中,如果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以前包括在特殊本次项目中, 则以后也相应作为特殊本次项目反映。3 .会计估计变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企业应按本准则的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会计估计变更的事项:(1)会计估计变更的合适的内容和理由,包括变更

12、的合适的内容、变更日期以及为什么要对会 计估计进行变更。(2)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 各本次项目的影响金额。(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易确定的理由。4 .会计估计变更举例例4: ABC公司于1994年1月1日起计提折旧的管理用设备一台,价值84000元,估计使 用年限为8年,净残值为4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至1998年初,由于新相关技术的发展等 原因,需要对原估计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作出修正,修改后该设备的耐用年限为6年,净残值为20 00元。ABC公司对上述估计变更的处理方式如下:(1)不调整以前各期折旧,也不计算累积影响数;(2)变更日

13、以后发生的经济业务改按新估计使用年限提取折旧;按原估计,每年折旧额为10000元,已提折旧4年,共计40000元,固定资产净值为44000 元,则第五年相关科目的期初余额如下表:固定资产84000减:累计折旧40000固定资产净值44000改变估计使用年限后,1998年起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为21000元(44000-2000) 4-( 6-4) )。1998年不必对以前年度已提折旧进行调整,只需按重新预计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 计算确定的年折旧费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21000贷:累计折旧21000(3)附注说明本公司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84000元,原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

14、值4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由于新相关技术的发展,该设备已不能按原估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本公 司于1998年初变更该设备的耐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以反映该设备的真实耐用 年限和净残值。此估计变更影响本年度净利润减少数为7370元(21000 10000) X (1-33 %) O(四)关于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企业应当正确划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并按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但有时很难区分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例如,某企业原按应收帐款余额的5%计提坏 帐准备,假如按国家新发布的会计制度规定改按帐龄分析法计提坏帐准备,逾期三年以上尚 未收回的应

15、收帐款按20%计提坏帐准备,逾期二年至三年尚未收回的应收帐款按10%计提坏 帐准备,逾期二年以下未收回的应收帐款按5%计提坏帐准备。对于这一事项如果从会计政策 变更角度考虑,坏帐准备由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改为帐龄分析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 从计提比例看,计提坏帐准备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 不易区别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本准则规定均视为会计估计变更,按会计估计变更 的会计处理方式方法进行处理。(五)关于会计差错的更正1.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式方法为了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 、合法和完整。但是,在日常会计

16、核算中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会计差错,如抄写差错、 可能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以及对会计政策的误用。企业发现会计差错时,应当根据差错的性 质及时纠正。本准则中有关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式方法,不包括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 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报告年度前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关于这部 分会计差错的处理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进行处理。会计差错的更正应按以下规定处理:1 .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本次项目。例如,企业将本年度工程人员的工资计入了管理费用,则应将计入管理费用的工程人员工资调整计入工程成本。2 .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会计差

17、错,按以下规定处理: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对于本期发现的,属于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不调 整会计报表相关本次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本次项目,属于影响损 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与上期相同的净损益本次项目;属于不影响损益的,应调整本期与前期相同的 相关本次项目。例如,某企业1997年发现1996年管理用设备的折旧费用少提1000元,对于这 一非重大会计差错,企业应将少提的1000元折旧费用,计入1997年的管理费用,同时,调整累计 折旧的帐面余额。重大会计差错,对于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

18、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 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本次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相益, 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本次项目的期初数。例如,某企业于1997年发现1996年应计入工程成本的 利息费用200000元,计入了 1996年度的损益。发现该项差错后,企业应调整增加工程成本2000 00元;增加1996年度的利润总额200000元,增加1996年度净利润的4000元(200000 X (1- 33%),调整增加未分配利润134000元(假如不考虑提取盈余公积等因素);调整增加应交 税金66000元。该企业应在1997年度的资产负债表中,调整未分配利润、应交税金、在建

19、工程 等本次项目的年初数。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本次项目,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 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本次项目的数字 也应一并调整。例如,在上述例子中,该企业在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中 的利润表,应调整利润表上的上年数各相关本次项目,即财务费用本次项目减少200000元,利 润总额增加200000元,净利润增加134000元;对于资产负债表应调整相关本次项目的年初数,其他会 计报表也按此规定进行调整。如果上述例子中1997年发

20、现的,属于1995年发生的会计差错,则 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在利润表的上年数栏中除年初未分配利润本次项目外,不需要作任何调整 ;资产负债表调整相关本次项目的年初数。3 .会计差错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按照本准则的规定,会计差错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事项:(1)重大会计差错的合适的内容,包括重大会计差错的事项陈述和原因以及更正方式方法。(2)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包括重大会计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项 目的影响金额。4 .会计差错更正举例(1)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更正为借贷借贷假借贷借贷例5: ABC公司于1998年3月份发现,当年1月份购入的一项管理用低值易耗品,价值1

21、 000元,误记为固定资产,并已提折旧100元。则ABC公司应于发现时进行更正,会计分录低值易耗品1000 固定资产1000 累计折旧100 管理费用100如该低值易耗品已领用,并按规定摊销了 200元:待摊费用1000:低值易耗品1000:管理费用200:待摊费用200 例6: ABC公司于1998年5月份发现有一项固定资产在本年度漏提折旧,数额为2000元 o则应于发现时补提,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2000贷:累计折旧2000(2)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例7: ABC公司在1998年发现1997年漏记了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则1998年更正此差 错的会计分录为:借:

22、管理费用1500贷:应付工资1500例8: A B C公司于1998年发现,1997年从银行存款中支付全年机器设备保险费3000元,帐上借记了“待摊费用”3000元,贷记了“银行存款”3000元,但在1997年未核销。则1998年发现时更正此项差错的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3000贷:待摊费用3000例9: A B C公司1998年发现,1997年从承租单位收到两年度的房屋租金收入20000元,帐上借记了“银行存款”20000元,贷记了“预收帐款”20000元,1997年底未作任何调整分录,则1998年发现时更正此差错的会计分录为(假设ABC公司房屋租赁收入作为其他 业务收入处理):借:预收帐

23、款10000贷:其他业务收入10000如果帐上原来借记了“银行存款”20000元,贷记了“其他业务收入”20000元,则在1998年发现时,不需要做任何分录,因为该项差错已经被抵销了。例10: ABC公司在1998年12月31日发现,1997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一台管理用设 备价值为8000元的固定资产,在1997年计入了当期费用。该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该资产估计使用年限为4年,假设不考虑净残值因素。则在1998年12月31日更正此差错的会 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8000贷:管理费用4000累计折旧4000假设该项差错直到2000年底才发现,则不需要做任何分录,因为该项差错已经抵销

24、了。例IL ABC公司1998年发现,公司将1997年1月1日新的投资者投入的,应作为资本的20000元,记入了资本公积。则更正此项差错的分录应为:借:资本公积20000贷:实收资本20000(3)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例12:在1998年ABC公司发现,1997年公司漏记一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150000元,但在所得税申报表中扣除了该项折旧,假设1997年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该公司所得税会计处理方式方法采用递延法,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1)分析错误的后果1997年少计折旧费用150000少计累计折旧

25、150000多计所得税费用(150000X33%) 49500多计净利润100500多计递延税款贷项(150000 X 33% ) 49500多提法定盈余公积10050斗提法定公益金5025(2)帐务处理补提析旧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0000贷:累计折旧150000调整递延税款借:递延税款495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9500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05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500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借:盈余公积1507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5075(3)报表调整A B C公司1998年度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上年数

26、栏分别按调整前 和调整后的金额列示如下,1998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栏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本年累计 数栏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应该调整后的年初数为基础编制: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ABC公司1998年12月31日 单位:元II年初数I I年初数I资 产I11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卜I调整前I调整后I I调整前I调整后I流动资产:I I I流动负债:I I I货币资金|500000|500000|短期借款|800000|800000|短期投资|40000 |40000 |应付票据 |300000 |300000 |应收票据|440000|440000|应付帐款|550500|550500|应收帐款I1000

27、000|1000000| 应交税金| 50000|50000|减:坏帐准备| 100000 |应收帐款净额I 900000 |存货 | 830000 | 830000 | 流动资产合计| 2710000 |100000 |流动负债合计| 1700500 |900000 |长期负债:| | | 长期借款 I 1600000 | 1600000 |2710000 |长期负债合计| 16000001700500 |1600000 |长期投资:I I I递延税项I I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I固定资产原价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I无形资产I 0 递延税项:| 1300000 | 13

28、00000 | 递延税款贷项 | 49500 | 0 | | 负债合计 | 3350000 | 3300500 | 2000000 | 2000000 | 股东权益:| | | 400000 | 550000 | 股本 | 1800000 | 1800000 | 1600000 | 1450000 | 资本公积 | 300000 | 300000 |I | 盈余公积 | 60000 | 44925 | 0 | 其中:公益金 | 20000 | 14975 | | 未分配利润 | 100000 | 14575 |递延税款借项I 0 I 0 I股东权益合计I 2260000 | 2159500 |

29、资产总计| 5610000 | 5460000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5610000 | 5460000 |编制单位:ABC公司1998年度单位:元I上年数I项目|rI调整前I调整后I一、主营业务收入 | 3000000 | 3000000 |减:主营业务成本| 1400000 | 1400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00000 | 300000 |二、主营业务利润 | 1300000 | 1300000 |力II:其他业务利润| 50000 | 50000 |减:管理费用 | 150000 | 150000 |财务费用 I 90000 | 90000 |三、营业利润 | 111000

30、0 | 960000 |力口:投资收益I 50000 | 50000 |营业外收入| 80000 | 80000 |减:营业外支出| 40000 | 40000 |四、利润总额 | 1200000 | 1050000 |减:所得税 I 396000 | 346500 |五、净利润 I 804000 | 703500 |力口:年初未分配利润I 660000 | 660000 |六、可供分配的利润I 1464000 | 1363500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I 120000 | 109950 |提取法定公益金I 80000 | 74975 |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I 1264000 | 11785

31、75 |减:应付普通股股利I 1164000 | 1164000 |八、未分配利润| 100000 | 14575 |(4)附注说明本年度发现1997年漏记固定资产折旧150000元,在编制1997年与1998年可比的会计报表 时,已对该项差错进行了更正。由于此项错误的影响,1997年虚增净利润及留存收益100500 元,少计累计折旧150000元。例13: ABC公司在1998年发现在1997年己经出售的一批商品,没有结转销售成本,金 额为30000元。1998年1月1日的期初留存收益为80000元,所得税率为33%,所得税按应付 税款法核算。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

32、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1)分析错误的后果多计存货30000少计销售成本30000多计所得税费用9900多计净利润20100多提法定盈余公积2010多提法定公益金1005(2)帐务处理补转成本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00贷:库存商品30000调整所得税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99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9900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1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100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借:益余公积301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015(3)报表调整A B C公司1998年度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上年数栏分别按调整前 和调整后的金

33、额列示如下,1998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栏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本年累计 数栏的年初未分配利润,应该调整后的年初数为基础编制: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ABC公司1998年12月31日 单位:元F1 1年,1资产1 1调整i初娄希1(1 1年初数111负债和所有者权益1-调整后1 1调整前1调整后1111r1n11流动资产:1 1 1流动负债:1 1 1|货币资金|1800000 |1800000| 短期借款| 80000| 80000|短期投资|600000 |600000 |应付票据 |10000 |10000 |应收票据|350000 |350000 |应付帐款 j50000 |50000 |

34、应收帐款|1000000 |1000000| 应交税金| 30000| 20100|减:坏帐准备| 50000 | 50000 |流动负债合计 门70000 | 160100 |1应收帐款净额| 950000 | 950000 |长期负债:| | | 存货 | 1500000 | 1200000 | 长期借款 | 130000 | 130000 |流动资产合计| 5200000 | 4900000 |长期负债合计| 130000 | 130000 |1长期投资:I I I负债合计I 300000 | 290100 |1长期股权投资| 1900000 | 1900000 |股东权益:| | |1

35、 固定资产:| | | 股本 | 500000 | 500000 | 固定资产原价|4000000 | 4000000 | 资本公积| 120000| 120000| 减:累计折旧1400000 | 400000 | 盈余公积 |70000 |66985 |固定资产净值1 3600000 | 3600000 |其中:公益金| 20000 | 18995 |1无形资产:1 1 1未分配利润1 80000 | 62915 |1无形资产1 0 1 0 1股东权益合计I 770000 | 749900 | 111资产总计111111070000 | 1040000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107000

36、0 | 104000 1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编制单位:ABC公司1998年度 单位:元后 整I 调 数三斗刖 年整 上目调 项一、主营业务收入| 350000 | 350000 | 减:主营业务成本| 180000 | 210000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70000 | 70000 |二、主营业务利润| 100000 | 70000 | 力口:其他业务利润| 10000 | 10000 | 减:管理费用| 15000 | 15000 | 财务费用I 5000 | 5000 |三、营业利润| 90000 | 90000 |力口:投资收益I 0 | 0 |营业外收入| 6000 | 6000 |

37、减:营业外支出| 1000 | 1000 |四、利润总额| 95000 | 65000 |I 减:所得税 I 31350 | 21450 | 五、净利润 | 63650 | 43550 |I力II:年初未分配利润I 703500 | 703500 |I六、可供分配的利润| 767150 | 747050 |I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I 60000 | 57990 |I提取法定公益金| 30000 | 28995 |I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677150 | 660065 |I减:应付普通股股利| 597150 | 597150 |I八、未分配利润| 80000 | 62915 |(4)附注说明本

38、年度发现1997年未结转主营业务成本30000元,在编制1997年与1998年可比的会计报 表时,已对该项差错进行了更正。由于此项错误的影响,1997年虚增净利润及留存收益201 00元,虚增存货30000元。还是按完工百分比法或其他方式方法确认收入。(4)所得税的核算,是指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式方法。例如,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是 采用递延法,还是债务法或其他方式方法。(5)存货的计价,是指企业存货的计价方式方法。例如,企业的存货是采用先进先出法, 还是采用其他企业会计准则所允许的计价方式方法。(6)长期投资的核算,是指长期投资的具体会计处理方式方法。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 的股权投资是采用成

39、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7)坏帐损失的核算,是指坏帐损失的具体会计处理方式方法。例如,企业的坏帐损失是 采用直接转销法,还是采用备抵法。(8)借款费用的处理,是指借款费用的处理方式方法,即是采用资本化,还是采用费用化O(9)其他,是指无形资产的计价及核销方式方法、财产损溢的处理、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 理等。2.会计估计,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 判断。企业为了定期、及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将企业延续不断的营业活动人为地划分为 各个阶段,如年度、季度、月度,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 行定期确认和计量。在确认、计量过程中,当记入的交

40、易或事项涉及未来事项不确定性时, 例如,关于未来事项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关于未来事项的影响或时间的不确定性,必须 予以估计入帐。下列各项属于常见的需要进行估计的本次项目:(1)坏帐;(2)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3)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与净残值;(4)无形资产的受益期;(5)递延资产的分摊期间;(6)或有损失;(7)收入确认中的估计,等等。3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指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变更年 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假设 与会计政策变更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变更年度期 初

41、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的差额。本准则所指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是对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 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本准则所指的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各本次项目。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第一步,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第四步,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税后差异;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4 .追溯调整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

42、初次发生时 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本次项目进行调整的方式方法。在追溯调整法下,应计 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本次项目也相应进行调整。 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通常由以下几步构成:第一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第二步,相关的帐务处理;第三步,调整会计报表相关本次项目;第四步,附注说明。采用追溯调整法时,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包括在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中;如 果提供可比会计报表,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调整各该期间净损益各项 目和会计报表其他相关本次项目,视同该政策在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一直采用,对于比较会计报表 可比期间以前的会

43、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本次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本准则规定的追溯调整法,是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而不计 入当期损益。例如,1998年1月1日以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投资占被投资单位表决权资本的比例 达到50%及以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权益法核算,而从1998年1月1日起会计制度要求,投资 占被投资单位表决权资本的比例达到20%及以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均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假设 A公司1996年1月1日对B企业投资占B企业表决权资本的比例为30%,投资成本300000元, 按成本法核算。1998年1月1日起改按权益法核

44、算。在采用追溯调整法的情况下,A公司应对 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从1996年起按权益法核算,计算出假设新的会计政策,即假设权益法在19 96年已开始采用,1996年至1998年1月1日留存收益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余额,并与现有留 存收益的余额,即按成本法核算时的留存收益的余额进行比较,计算出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 影响数,并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调整会计报表相关本次项目的期初数。5 .未来适用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 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方式方法。在未来适用法下,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 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企业会计帐簿记录及会计报

45、表上反映的金额, 变更之日仍保留原有的金额,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改变以前年度的既定结果,并在现有金额 的基础上再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例如,企业原对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由于物价 持续上涨,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改为后进先出法。假如该企业于1996年1月1日变更会计政策 ,1996年1月1日存货帐面余额为890000元,这是在采用先进先出法基础上计算出的余额。在 采用未来适用法时,存货帐面余额保持不变,仍为890000元,对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从1996 年1月1日及以后才适用,不需要计算1996年1月1日以前按后进先出法计算存货应有的余额, 以及对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6 .会计差错,指在会计核算

46、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会计差错 的产生有诸多原因,以下是常见的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1)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按照我国会 计制度规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应予 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如果 企业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计入该项固定资产的价值,予以资本化,则 属于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2)帐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例如,企业购入的五年期国债,意图长期持有,但在记 帐时记入了短期投资,导致帐户分类上的错误,并导致在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 的分类也有误。(3)会计估计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时,多估计或少 估计了预计使用年限,而造成会计估计错误。(4)在期末应计本次项目与递延本次项目未予调整。例如,企业应在本期核销的费用在期末时 未予摊销。(5)漏记已完成的交易。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商品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 发票,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均已满足,但企业在期末时未将已实现的销售收入入帐。(6)对事实的忽视和误用。例如,企业对某项建造合同应按建造合同规定的方式方法确认 营业收入,但该企业按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原则确认收入。(7)提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