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雪容融诞生的背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墩墩雪容融诞生的背后.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冰墩墩雪容融诞生的背后经过405天的漫长等待,17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 “冰墩墩(Bing Dwen Dwen)和“雪容融(Shuey Rhon Rhon)终于揭开神秘面 纱。“冰墩墩、雪容融”诞生的背后自2018年8月8日面向全球征集,面对由国际、国内18名知名专家和运 动员代表组成了吉祥物专家评审委员会,从5816件到100件、10件,再到 “千里挑一”,两个可爱的吉祥物是如何经过层层评审,脱颖而出?“一个站位很高的熊猫”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但做熊 猫是把双刃剑,因为用熊猫的太多了,如何做出一个易于传播、可爱的、非传 统的熊猫
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一开始心里也没底。事实上,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最初的作品是“冰糖葫芦”,而糖葫芦外 表的“冰壳”也与冰雪运动“或多或少有些联系”。最终“冰壳”的创意得以 保留,随后又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修改重点终于逐渐明朗一一被冰壳包裹的熊 猫。“你设计的熊猫要与以往不同,而且还要与冬奥会相匹配”评委会主席蒋 效愚说,“虽然是个难题,但只要我们有创新,就会有独特魅力。因为熊猫是 我们的国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本土的珍稀动物。国际上看到熊猫,就 知道它代表中国,不用任何语言解释都会被认同。”为此,广美设计团队专门成立一个资料组,把能收集到的熊猫全部收集, 每天都比对分析,无
3、论是在冬奥组委办公室,还是广美工作间,都贴满了各式 各样的熊猫。最终,在“冰丝带”的融合下,一个酷似航天员,带有未来科技 感的国宝跃然出现在公众面前。在曹雪看来“冰墩墩”是一个充满温度和人性化的吉祥物。“(冰墩墩是) 一个站位很高的熊猫,他面对世界和未来。我们也可以说他是个非常接地气的 熊猫,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人见人爱,各个年龄层都能接受的熊猫的形 象。”起名字随后被提上议事口程。“其实冰糖葫芦原来也叫糖墩儿,墩儿 有一种北方冬天的特点,特别亲切,像邻家小孩一样健康、活泼、可爱。”林 存真说,“后来又发现,南方人和外国人很难读出墩儿,后来就改成了,冰墩墩,”“我做的这个吉祥物是可以代表中国
4、的”与冰墩墩不同的是,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一开始就有较为 清晰的创意,这源于吉林艺术学院学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回想起设 计吉祥物的初衷,她说: “我当时心里的唯一的想法就是我做的这个吉祥物是 可以代表中国的。”在评审时,中国结和红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被确定继续深化修改。但专 家们给的意见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也就意味着,除了保 留“灯笼”这一角色属性外,整体形象设计都要从零开始。今年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 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但仍需要递交 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最终,经过设计团队与修改专
5、家组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体现“双奥之 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乂名 “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在给这件作品起名时,考虑到与冰墩墩对仗,采用了 “雪”字对“冰” 字,有“瑞雪兆丰年”之意,而灯笼给人以暖融融的感觉,为了体现包容和交 流,采用了 “容”和“融”字。“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又一次完美的结合”本次吉祥物征集活动,借鉴2008年奥运会和近几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 验,经过专家评审、修改深化、社会评议等程序。不仅邀请国际、国内18名知 名专家和运动员代表组成了吉祥物专家评审委员会,还让社会各界代表时设计 方案进行评议。在吉祥物深化设计和
6、修改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多次征求国际奥委会、国 际残奥委会意见。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从媒体传播、市场开发和形象景 观等角度对设计方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体现出了较高的设计水平。8月,北京冬奥组委上报北京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吉祥物候选方案,确定了 最终方案。与此同时,北京冬奥组委赴瑞士洛桑和德国波恩,向国际奥委会和 国际残奥委会正式提交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方案。或许是巧合,最终胜出的这两个方案,一个来自南方的广州美术学院,一 个是北方的吉林艺术学院。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高天表示,这种偶 然中也存在必然。“这反映了全国人民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热情和关 注。更充分说明通过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冰雪运动和冰雪文化正在全国 各地得到推广和发展。”蒋效愚表示:“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是一个 非常完美的搭配和组合,是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又一次完美的结合,也是 冬奥组委和中国人民给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赠送的一个珍贵的礼物,凝聚着集 体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