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技术基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建筑测量所属系部: 建筑工程系编写:张金环、王亚丽(企业)审核:张贝贝、程景忠审批:蔡福元制定时间:2019. 7修定时间:2020. 9将职业道德和法律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为。(二)学业水平评价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健全多元化评价体系,加强 过程性评价、实践技能评价,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 核评价,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 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1、评价目的通过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让 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反思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以便发扬成 绩、找到差距、明确方向
2、;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由此产生成就感, 激励自己更好地学习、更快地进步。使教师透过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 教,以便发扬成绩,改正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2、评价原则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客观、公正;激励学生进步和教学方 法的创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其中的全面评价,要求对学生从知、信、行三个维度予以评价, 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良好习 惯的养成;要求既评价学生的学又评价教师的教。3、评价方式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实践单位的相关人员。 评价学生的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 和社会的评价。其中,教师对学生的
3、评价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评价、 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 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包括听取学生反映、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 见、教学督导评估等方式。4、评价标准学习评价分为认知评价、情感态度观念方面的评价、行为表现评 价。(1)认知评价分为“了解”、“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了解” 指知道有关的知识和原理,能够再认或再现;“理解”指对有关知识 和原理能较全面、较深入地把握;“运用”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恰 当地举例说明所学的知识和原理,运用知识对具体问题做出分析和判 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2)情感态度观念方面的评价,以与具体情境相适应的正确情感、 态度和观念为标准,评价学生不良情感、态度和观念的变化情况,正 确情感观念的体验和内化情况,以引导学生积极进步。(3)行为表现评价分为课内外学习表现和日常生活践行道德和法 律的实际表现。以道德、学校纪律和法律为标准,实事求是地评价学 生的学习表现和日常行为表现。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激励其进步;指出 存在的问题,使之明确努力方向。教师“教”的评价,包括教师对课 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驾驭,以及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 起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等。5、考核建议(1)理论课考试成
5、绩:30% o(2)各项目技能考核成绩:50%。(3)平时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考核:20%成绩评价等级。课程教学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课程实训采用“四级制”进行评价。“四级制”与“百分制”对照表。等级优良合格不及格分数90-100 分80-89 分70-79 分60分以下(三)教材及教学资源开发与使用1.教材编写建议(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 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 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 材内容。要通过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并结合平时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引入必须的
6、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 应用。(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测量基 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 术、新工艺、新仪器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 实际需要。(5)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注重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多媒体教 室的应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
7、 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 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 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 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 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 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4)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 行产学合作,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 生的就业创造机会。(5)建立本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 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
8、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 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八、其他.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 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在“建筑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与 校外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以能力为主线、以任务引领知识、以生产过程 组织教学的职业课程内容。1 .课程标准编制的依据本课程教学标准依据建筑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 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参照测 量员国家职业标准而制定,用于指导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和课 程建设。2 .相关网站课程标准审批表叫郎7月7日ai Q备签为8片月小学院竟 抵
9、次市 定意见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测量技术基础二、适用专业建筑测量(1104-4)三、学时与学分90学时5学分四、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建筑测量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主要学习测量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1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测绘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具备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测量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 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 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五、课程目标(-)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工程测量必备的基础知 识,具有从事本岗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建筑
10、生产一线的劳 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测量的基本知识。(2)掌握测站水准测量、水准路线测量及高程计算方法。(3)掌握水平角观测、垂直角观测与计算方法。(4)掌握三角高程测量方法。(5)掌握钢尺量距方法与计算。(6)掌握视距测量原理、测量方法与计算。(7)掌握测量工作中常用的标准方向及其方位角、坐标正反算 的问题。(8) 了解测量误差的性质、来源、积累规律以及观测数据处理 的基本方法。2 .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常规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 普通测量工作,并能对测量仪器进行一般性的检验。(2)会使用测距仪、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等仪器,并对电
11、 子水准仪等新仪器有所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测绘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3 .职业素养目标(1)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具有自主学习新技能、具有责任心、能自主完成工作岗位任务。(3)具有分析能力,善于创新和总结经验。(4)能灵活处理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具备施工现场 协调能力。(5)具有合作精神和管理协调能力,善于沟通,豁达、诚信、 团结、乐于助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6)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4 .课程思政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严谨的人生态度,培养具有现代化测量意识,
12、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的新时代测量人才。六、学习任务与要求根据建筑测量专业教学标准,按照立德树人要求,与培养目标相 适应,根据“工程测量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结合中职学生 学习特点,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能够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元素,落实课程思政要求,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 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结合 实际工程项目测绘需要,将测量技术基础分解为三个单元、共九个学 习项目,共24个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要求及学时建议单元1认识测量学、明确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原则项目 序号学习项目学习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学习 成果学时项目1认
13、识测量学的 研究对象,明 确其任务、作 用、原则与要 求讨论测量学 的任务、作 用、原则与要 求了解测量学的发展历史 与现状,知道测量学的 任务、作用、原则能与小组成员开展交 流,会描述不同工程 阶段的不同任务写出测 量的基 本工作 原则2项目2明确测量工作 的基本程序和 原则1 .讨论如何 确定地面点 平面位置和 高程位置理解铅垂线、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大地体、 地理坐标、平面直角坐 标、绝对高程和相对高 程的含义,熟悉确定地 面点位的方法能用高斯平面直角坐 标系绘图表示地面点 平面位置,能绘图表 述绝对高程和相对高 程(与数学笛卡尔直 角坐标系的区别)写出确 定地点 位的方 法22.讨论
14、确定 地面点位的 基本测量工 作理解角度测量、距离测 量、高程测量是确定地 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 工作确定地面点位需要进 行角度测量、距离测 量、高程测量的原因写出测 量的三 项基本 工作2小计6单元2认识并使用工程测量仪器与工具进行基本测量工作项目 序号学习项目学习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学习成果学时项目3认识水准 仪、水准 尺并进行 水准测量1 .讨论水准测量的 原理理解水准测量原理能绘图说明水准测量 原理和高差的计算方 法绘制水准 测量原理 图12.使用DS3型水准仪 和水准尺测量地面 上两点的高差熟悉DS3型水准仪 各部件的名称及功 能和水准尺的分划 及注记,理解高差 的概念、知道视差 的
15、概念和消减方法会使用DS3型水准仪 和水准尺,会用两次 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 测定地面上两点的高 差测量记录 表83.用自动安平水准 仪或电子数字水准 仪测量地面上两点 的高差熟悉自动安平水准 仪和电子数字水准 仪型各部件的名称 及功能会使用自动安平水准 仪和水准尺,会用两 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 法测定地面上两点的 高差,会操作电子数 字水准仪测量记录 表24.进行普通水准测 量训练知道水准点的概 念,知道水准路线 的形式,理解并掌 握平差的原则和方 法会选点布线;能按要 求进行观测、记录、 计算、检核与平差(能 够准确填写记录表和 成果表)测量记录 表65.讨论水准测量误 差及注意事项知道水准测
16、量误差 的来源在实训中能够避免影 响水准精度因素的操 作写出水准 测量误差 的来源26、水准仪的检验知道并理解水准仪 各轴线应满足的几 何条件会进行圆水准器的、 管水准器、十字丝的 检验写出水准 仪检查的 项目3小计22项目4认识经纬 仪并进行 角度测量1 .描述角度测量的 原理理解水平角和竖直 角的概念及取值范 围能绘图说明角度测量 原理绘制角度 测量的原 理图12.用测回法观测三 角形的三个内角(两 个测回)理解测回法的概念 和回法差的概念, 知道配置度盘的规 定,熟悉测量方法 和步骤能按要求进行配置度 盘、观测、记录、计 算、检核(能够准确 填写记录表)角度测量 记次仪83.在一测站上用
17、全 圆方向观测法观测 四个方向的水平角理解全圆方向观测 法的概念和各项较 差的概念,知道配 置度盘的规定,熟 悉测量方法和步骤能按要求进行配置度 盘、观测、记录、计 算、检核(能够准确 填写记录表)角度测量 记冰4X.4单元3描述测量误差及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项目 序号学习项目学习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学习成果学 时4.在一个测站上进 行竖直角和天顶距 测量理解竖盘指标差的 概念,掌握其计算 方法能够画图表明竖直角 和天顶距关系角度测量 记录表45.讨论角度测量误 差及注意事项知道角度测量误差 的来源和种类在实训中能够避免影 响水准精度因素的操 作写出角度 测量误差 的来源26.经纬仪的检验知道并
18、理解经纬仪 各轴线应满足的几 何条件会进行照准部水准管 轴、视准轴、十字丝、 水平轴、指标差的检 验写出经纬 仪检查的 项目5小计24项目5认识全站 仪并初步 掌握其基 本测量功 能1 .知道全站仪的构 造、了解其主要特点 及主要技术指标了解全站仪各部件 的名称和各键基本 功能,了解全站仪 的主要技术指标能描述全站仪的组成 和主要功能写出全站 仪的组成 和主要功 能22.用全站仪进行基 本测量懂得键盘显示符号 的含义会安置全站仪和棱 镜,能进行角度、距 离、高程测量和坐标 测量写出全站 仪的基本 测量功能6小计8项目6进行距离测量1.钢尺量距知道钢尺量距的一 般方法和精密方 法,了解距离测量
19、的限差要求,懂得 精密量距三项改正 的计算方法会用钢尺进行一般量 距和精密量距,对精 密量距能进行三项改 正的计算距离测量 记*仪62.用水准仪或者经 纬仪进行视距测量视距测量原理、视 线水平和倾斜时的 视距公式会进行视距测量的观 测步骤与计算视距测量 记录表43.用全站仪或测距 仪测距了解全站仪或测距 仪测距的限差要求能使用全站仪或测距 仪进行距离测量全站仪测 量的距离2小计12项目7实施直线定向1 .进行直线定向与 平面直角坐标正反确定直线与标准方 向之间的角度关 系,明确距离、方 位角与坐标之间的 关系能描述直线方向的表 示方法,会用罗盘仪 测量直线的方向,会 进行平面直角坐标正 反舁坐
20、标正反8小计8合计74项目 序号学习项目学习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学习成果学时项目8描述测量 误差的类 型1 .讨论误差来源与分 类和特性知道测量误差产生的 原因、分类,偶然误 差的特性会判断系统误差 和偶然误差,能描 述偶然误差的4个 特性写出偶然 误差的特 性2项目9讨论衡量 测量精度 的标准1 .讨论衡量测量精度 的标准及其适用对象知道衡量精度的标准对不同的测量物 理量会用不同的 标准衡量写出衡量 测量精度 的标准22.认识误差传播定律倍函数、和差函数的 中误差的概念及公式能举例阐述误差 传播定律的应用写出倍函 数、和差 函数误差 传播定律6合计10七、教学组织与评价(一)教学实施建议思想
21、政治理论融入教学,针对不同生源结构采用项目教学、案例 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 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 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建设符合本课程 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1、教学原则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 教育的时代感,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理论观点和价值 取向的正确性。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引发学生的兴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教育的针
22、 对性、主动性,提高教育的实效。坚持知、信、行相统一。淡化传统的学科体系,精选教学内容, 教授必要的知识;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 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 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加强实践环节。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参与、体验、 感悟和内化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 究、在实践中学习。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经济社 会发展状况、所学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 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综
23、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 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注重运用“在 做中学”的实践方法。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进行教学。3)教学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德育资源,用课堂教学时间或综合 实践活动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 务、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 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追求实效、确保安全。 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的全过程给予认真、 及时的指导。要通过撰写活动总结等方式,整理学生的收获,交流学 生的体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顶岗实习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