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互联网 义务教育”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互联网 义务教育”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作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浙江登“互联网+义务教育”1000所中小学校结 对帮扶民生实事工作方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 事任务细化分解工作的通知,为切实落实“全面推进互联网+ 义务教育,推进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让城乡孩子共享优 质教育资源”的省政府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特制订本工作方 案。一、工作思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统 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 发(2017) 25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 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8 117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四轮教育对
2、口支援 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 33号)等文件精神,按省 政府“互联网+义务教育”部署要求,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 势,创新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实现城乡结对帮扶学校管理共进、教 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努力办好 每一所乡村学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推我省乡 村振兴。二、工作目标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2019年,全省所有县(市、 区)均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1000 所以上,乡村小规模学校(指学生数不足100人的乡村小学和教 学点,下同)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附件3)
3、;到2021年,全省 所有乡村小学和乡村薄弱初中学校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三、工作原则(一)省级统筹,市县落实。省教育厅负责实事项目的总体 设计和统筹管理;各市、县(市、区)教育局等负责本区域结对 帮扶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确保结对帮扶民生实事按时、高效完 61 O(二)县域为主,鼓励跨区。结对帮扶工作以县域内城乡学 校为主,鼓励和引导优质教育资源比较丰富、自身乡村学校数量 较少的地区更多地参与跨县域、跨市域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三)突出重点,精准帮扶。结对帮扶工作要将乡村小规模 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薄弱初中列为重点帮扶学校;跨区 域帮扶要将我省26个加快发展县列为帮扶重点区域。(四)因地制
4、宜,各具特色。立足区域实际和需求,坚持问 题导向、目标导向,依托信息技术,落实工作要求,开展常态化、 多样化、有实效的结对帮扶工作,鼓励各地创新结对帮扶形式, 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四、结对帮扶主要形式和内容(一)结对形式及要求。1 .县域内城乡学校结对。由县(市、区)教育局为主统筹, 县域内的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小规模小学、乡村薄弱初中学校建 立紧密型的城乡结对学校。此类型结对形式应占各设区市结对帮 扶任务总数的80%左右。没有乡村学校的区,应主要承担市域 内、省域内有关结对帮扶任务。2 .设区市域内城乡学校结对。由设区市教育局统筹一批城区 优质学校与本地区相对薄弱的乡村小
5、学、乡村初中学校,建立跨 县域、紧密型的城乡结对学校。此类型结对比例应占各设区市结 对帮扶任务总数的15%左右。3 .省域内城乡学校结对。由相关设区市教育局统筹对接,按 我省第四轮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要求,杭州、宁波、嘉兴、湖州、 绍兴等地,选择一批城区优质学校,重点与已建立教育对口支援 关系的26个加快发展县的乡村小学、乡村初中学校,建立跨市 域、紧密型的城乡结对学校。此类型结对比例应占有教育对口支 援任务的相关设区市结对帮扶任务总数的5%以上,其中杭州、 宁波应占结对帮扶任务总数的10%以上(附件2)。(二)帮扶形式及内容。L城乡同步课堂。利用互联网技术,由优质学校部分学科的 授课教师同时对本
6、校学生和结对帮扶学校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 动教学。使结对的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 辅导,结对的学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和辅 导学生,共同进行质量检测,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步享受到城镇 的优质教学资源。2 .远程专递课堂。结对帮扶校际之间,依托“之江汇”教育 广场,由优质学校针对薄弱学校的薄弱学科,系统地提供以视频 点播为主的网络课程。3 .教师网络研修。结对学校的教师基于网络平台开展集体备 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 师教学整体水平。4名师网络课堂。由省教育厅组织优质学校名师开发、提供 优秀教学课例及微课1000节,重点面向结对学校开
7、放服务,充 分发挥优质学校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各结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应明确不少于以上4种帮 扶形式中的2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五、结对帮扶任务安排(一)结对指标分配。按各地义务教育段学校数的20%比 例确定结对帮扶学校任务底数1000所。由各设区市教育局为主, 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所有县(市、区),并不得低于上述任务数, 有条件的地区应适当增加结对帮扶学校数量。(附件1)(二)结对名单确定。全省“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 学校名单由各设区市教育局统筹组织申报和初审,报当地人民政 府同意后,再报省教育厅确认公布。(三)结对帮扶期限。结对帮扶自2019年开始,每3年为 1轮,一
8、般结对帮扶时间不少于2轮。六 工作职责(一)省教育厅省教育厅成立“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专项工作领导 小组,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为组长,厅基础教育处、省教育技术 中心、厅教研室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厅办公室、发展规划处、 教师工作处、财务处、督导处、技术中心、教育报刊总社、教育 评估院等处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总体设 计和统筹管理,发布“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技术环境指 南,指导推动各地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组织开展督导和绩效评估, 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高质量达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厅基 础教育处主要负责人兼任主任,省教育技术中心主要负责人兼任 常务副主任,厅基础教育处、省
9、教育技术中心、厅教研室分管负 责人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省教育技术中心。(二)设区市教育局1 .根据省教育厅工作方案,各设区市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为组 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施工作方案,明确组织人员、政 策制度、考核指标、经费等相关保障机制,确保完成结对学校底 线数量。2 .按照不低于结对学校10%的比例,培育和提炼结对典型案 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按照一月一报要求,按时 上报工作进展信息和实践成效;加大项目实施的宣传推广工作, 年度内在省级以上媒体至少有1篇报道。3 .负责指导行政区域内县(市、区)做好“互联网+义务教 育”千校结对帮扶工作,定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培训、 检
10、查、总结及绩效评估等工作。(三)县(市、区)教育局1 .根据省市工作要求,成立由局长牵头负总责、分管副局长 主抓落实、相关科室和结对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专班,制定详 细方案,不折不扣地做好本区域的结对帮扶工作。2 .落实本区域结对学校,推进结对工作所必须的教育技术装 备配置和工作经费的保障,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应用实效 的发挥。3 .负责本区域结对学校的组织申报、入围学校资质审核、工 作方案实施、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等工作。4 .指导结对学校制订结对方案、签订结对协议、开通网络空 间、总结提炼实践经验,按实施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结对学校1 .制订方案,签订协议。结对学校按照一对一的方
11、式制订结 对方案并签订结对协议,明确具体结对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及 完成时间。2 .开通空间,汇聚信息。基于“之江汇”教育广场,开通专 项网络空间,动态呈现结对帮扶推进过程和阶段成果,交流信息 与经验,共享优质资源。3 .点位聚焦,探索实践。结对学校对照结对方案,围绕管理 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的 结对帮扶总体思路,开展丰富多样的结对活动,探索形成促进结 对学校依托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经验和模式。七、工作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 视省政府民生实事工作,按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建立“互 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
12、协调、合理 规划区域结对帮扶工作,制定本区域结对帮扶工作详细方案,及 时研究破解结对帮扶工作中的难点。(二)落实必要经费。各地要切实保障结对学校具备远程实 时交互、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条件。相关信息化装备必要的经费主 要由所属市、县(市、区)财政解决。(三)强化督导考核。实事项目除省人民政府对各市的相应 考核外,同时列入省教育厅对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教育工 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 评价。省教育厅将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和项目绩效评价,委托专业 评估机构,2019年对受援的乡村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教育 质量提升等情况进行抽样监测,完成一轮帮扶后作一次全面评估。 监测
13、评估结果作为实事落实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四)加大宣传力度。省教育厅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开 设“千校网络结对”专栏,动态呈现项目推进过程和阶段成果。 各地要积极培育和发现典型,多形式加大此项工作的宣传力度, 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氛围。八 其他事项(一)工作进度要求。结对帮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 高。各地应于2019年3月25日前确定结对学校名单,4月15 日前全面完成结对帮扶协议签订;5月底有关信息化设施设备全 部到位,结对学校全面开通网络空间,开展实质性帮扶工作;11 月底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相关要求1 .请各设区市教育局于2019年3月31日前将本市及县(市、 区)“互联
14、网+义务教育”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工作联系表 (见附件4)和结对基本情况汇总表(见附件5)电子稿及盖章 的影印稿通过浙政钉报送至省教育厅基教处。联系人:陈颖淑, 电话:0571,地址:大厦2212室。2 .请各设区市确定的结对学校在4月15日前,在“之江汇” 教育广场完成专项网络空间开通,将结对方案和结对协议等材料 上传空间。3 .民生实事实施月报制度。请各设区市教育局从4月开始, 于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前通过浙政钉报送工作进展情况(附件 6)o联系人及电话:省教育技术中心童兆平0571,o地址:大 楼1411室。带格式的:缩进: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固定 值29磅,制表位:不在42. 11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