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409222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5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2020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真题及答案1.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下列四种饮料呈弱碱性的是A.柠檬汁B.苹果汁C.西瓜汁D.玉米汁2.伏打电堆于 1800 年问世,它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的一条化学反应是:,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3.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取液弃渣D.装袋保存4.银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使银器逐渐失去光泽。已知银的化合价为价,则中 S 的化合价为A.B.C.D.5.茶

2、是人类健康的饮品之一,联合国将今年 5 月 21 日定为首个“国际茶日”。在泡茶过程中,会闻到茶特有的香气。这是因为分子_。茶氨酸是茶树特有的一种氨基酸。茶氨酸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6.18 世纪前后,人们把元素等同于一种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物质,即单质。“燃素说”和“燃烧的氧化学说”一度成为科学家争论的焦点。材料一:1723 年,施塔尔提出“燃素说”:燃素也是一种元素,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如金属含有燃素,金属燃烧时金属释放燃素后成为金属灰 实际是金属氧化物;金属灰与燃素结合又会重新变回金属。材料二:1766 年,卡文迪许制得氢气并认为它是燃素;1773 年,舍勒研究发现,可燃物

3、燃烧需要一种他称为“火空气”的单质参与;1784 年前,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1796 年,普里斯特利制得可在“脱燃素气”中燃烧的“可燃空气”,也把它当作燃素。材料三:1777 年,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可燃物中不存在燃素;1801年,克鲁克香克证明了普里斯特利所谓的“可燃空气”是一氧化碳,从而结束了“燃素说”与“燃烧的氧化学说”之争。用你所学的燃烧条件分析,材料二中的“火空气”是_。材料三中的“可燃空气”一氧化碳属于纯净物中的_,所以不可能是燃素。“燃素说”自提出后就引起争议。下列是当时科学家分析的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不合理的是_ 可多选。选项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

4、A金属成分比金属灰简单因为金属燃烧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B加热金属灰通入氢气,金属灰变回金属因为氢气是燃素C木炭与金属灰一起加热变回金属因为木炭富含燃素D铜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加因为金属铜中含有燃素,加热后有燃素逸出E燃素 氢气 与脱燃素气 氧气 结合成为水因为水是一种元素7.小明和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比较铁与铜的活动性强弱,发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但有时会出现溶液颜色变为淡黄绿色或淡蓝色,甚至无明显变化的异常现象。针对上述异常现象,他们认为可能是溶液浓度或反应时间不同导致。为进一步探究此问题,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步骤_。建议:实验可设计组;

5、实验时每支试管取用硫酸铜溶液 5 毫升;每次实验总时间为 20 分钟。实验室提供铁丝、质量分数为的硫酸铜溶液、蒸馏水及其它实验所需的仪器。列举一个因反应物浓度不同导致实验现象不同的例子,写出反应物及现象_。8.小明利用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反应制取硫酸亚铁,实验流程如图:资料:;硫酸亚铁容易被氧化为硫酸铁等物质。配制 5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需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_克。写出该实验中的一条化学方程式 除资料中的反应外 _。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要确保铁有少量剩余,其目的是_。9.工业纯碱中含少量氯化钠。兴趣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工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方法一:差量法。称

6、取 W 克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装有试剂 X 的乙装置,并利用测量乙装置增加的质量,求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方法中试剂 X 可选用_。方法二:沉淀法。称取 15 克样品完全溶解于水中配成 60 克样品溶液,取三个烧杯分三次进行实验,每次加入 30 克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所得的沉淀质量记录如表。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烧杯 1 烧杯 2 烧杯 3样品溶液 克102030氯化钙溶液 克 303030沉淀质量 克245请写出提高方法一测量精确度的操作建议写出 2 条_。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柠檬汁的 pH 为,小于 7,显

7、酸性,故选项错误。B、苹果汁的 pH 为,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西瓜汁的 pH 为,小于 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玉米汁的 pH 为,大于 7,显弱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2.【答案】A【解析】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是一

8、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

9、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答案】C【解析】解: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中草药煎制过程中取液弃渣,是将药渣和药液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选:C。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滤操作的原理 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 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B【解析】解:银元素显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价。故选: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5.【答案】分

10、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7:12【解析】解:在泡茶过程中,会闻到茶特有的香气,是因为茶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特有的香气。茶氨酸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故答案为: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12。闻到气味,可用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分析解释。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分子的基本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氧气化合物ADE【解析】解:分析材料二,可燃物燃烧需要一种他称为“火空气”的单质参与,其中氧气为单质且可以支持燃烧,故答案为:氧气;分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11、C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分类属于化合物。故答案为:化合物;金属成分比金属灰简单,因为金属燃烧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该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金属燃烧过程中有氧气参与,故 A 错误;B.由题意可知,金属灰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会与氢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氢气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故 B 正确;C.木炭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因为木炭具有还原性,木炭中富含燃素,故 C 正确;D.金属铜加热,会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而金属铜是单质,铜中不含有燃素,故 D错误;E.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 E 错误。综上所述,故答案为:ADE。分析资料,确定资料中的“火空气”的成分;分

12、析物质的化学式,确定其物质分类;用化学方法分析实验现象与结论。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只要想考查的是对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7.【答案】将质量分数为的硫酸铜溶液稀释成、的硫酸铜溶液备用;取四只试管分别装入、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将 4 根大小相同的铁丝同时放入 4 支试管内;在 20 分钟内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每2 分钟记录一次颜色变化情况;比较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相同时间内溶液的盐酸,同时比较同一浓度硫酸铜溶液在不同时间的颜色变化,得出溶液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铁在空气中无法点燃,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放出

13、热量【解析】解:探究浓度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可以从改变浓度这一变量的角度进行实验设计,配置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加入相同铁丝,记录其不同浓度下颜色变化,另外探究时间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时,选定某一浓度下的溶液,加入铁丝后,记录不同时间的颜色变化,从而得出溶液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结论;故答案为:将质量分数为的硫酸铜溶液稀释成、的硫酸铜溶液备用;取四只试管分别装入、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将 4 根大小相同的铁丝同时放入 4 支试管内;在 20 分钟内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每2 分钟记录一次颜色变化情况;比较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相同时间内溶液的盐酸,同时比较同一浓度硫酸铜溶液在

14、不同时间的颜色变化,得出溶液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而氧气中氧气为,两种气体浓度不同,铁在空气中无法点燃,而在氧气中,反应剧烈,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且放出热量;故答案为:铁在空气中无法点燃,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放出热量。根据实验探究目的:研究溶液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分别设计变量为浓度和时间的实验组,进行实验探究,当验证某一变量时,其他实验条件保证一致,据此设计实验;根据铁在空气与氧气中实验现象回答此题。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过程中,控制唯一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以得出需要验证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抓住唯一变量,其他条件不变的原则

15、进行设计。8.【答案】10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成硫酸铁【解析】解:配制 5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需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质量:,故填:该实验中,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填:。稀硫酸与生锈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要确保铁有少量剩余,其目的是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成硫酸铁。故填: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成硫酸铁。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答案】氢氧化钠

16、溶液;设 15g 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 x,由烧杯 1、烧杯 2 中的数据可知,10g 样品溶液中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 2g 碳酸钙,则 15g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质量是 12g,106100 x12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在乙装置后面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在甲、乙装置之间连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解析】解:该方法中试剂 X 可选用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故填:氢氧化钠溶液。设 15g 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 x,由烧杯 1、烧杯 2 中的数据可知,10g 样品溶液中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 2g 碳酸钙,则 15g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质

17、量是 12g,106100 x12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提高方法一测量精确度的操作建议:在乙装置后面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以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乙装置;在甲、乙装置之间连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用来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故填:在乙装置后面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在甲、乙装置之间连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