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西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pdf(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江西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 1 C 1 2 N 1 4 0 1 6 N a 2 3 S 3 2 C l 3 5.5一、选择题:本题共1 3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7 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
2、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 a,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 发生了互换,则通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 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的后期 B.有丝分裂的末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特点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实现基因的重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则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详解】A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过程,这样就
3、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 a 进入不同细胞的现象,As B错误;C、1)、根据题意,某动物基因型是A a,经过间期复制,初级性母细胞中有AAaa四个基因,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涉及 A和 a 的交换,交换后两条同源染色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均分别具有A和 a 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两组Aa彼此分开进入次级性母细胞,但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 a 的现象,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其上的A和 a 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C错误,D正确。故选瓦2.某同学将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发现
4、容渊内C O 之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C.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D.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会吸收密闭容器中的CO?,而呼吸作用会释放CO,在温度和光照均适宜且恒定的情况下,两者速率主要受容器中CO。和 0。的变化影响。【详解】A、初期容器内co,浓度较大,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植 物 吸 收 释 放 使 密 闭 容 器 内 的 co2浓度下降(卜浓度上
5、升,A错误;B、根据分析由于密闭容器内的C02浓度下降,0 2 浓度上升,从而使植物光合速率逐渐降低,呼吸作用逐渐升高,直至两者平衡趋于稳定,B错误;CD、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错误,D正确。故选D3.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答案】B【解析】【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
6、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详解】A、如果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浓度增加,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过度传递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A不符合题意:B、如果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传递减弱,会缓解兴奋过度传递引起的肌肉痉挛,可达到治疗目的,B符合题意;C、如果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醐的活性,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不能有效降解,导致神经递质与突触
7、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持续结合,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c不符合题意:D、如果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 o4.某种酶P由 R N A 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 组 实 验(表 中“+”表示有,“一”表示无)。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是()A.酶 P必须在高浓度M g”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实验组底物+R N A 组分+蛋白质组分+十十低浓度M g2,+-高浓度M g2,一+产
8、物+B.蛋白质组分的催化活性随.浓度升高而升高C.在高浓度M g 条件下R N A 组分具有催化活性I).在高浓度M 葭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具有催化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组分、M g 的浓度,因变量是有没有产物生成,底物为无关变量。第组为正常组作为空白对照,其余组均为实验组。【详解】A、第组中,酶 P在 低 浓 度 条 件,有产物生成,说明酶P 在该条件下具有催化活性,A错误:B D、第组和第组对照,无关变量是底物和蛋白质组分,自 变 量 是 浓 度,无论是 高 浓 度 条 件 下 还 是 低浓度M g”条件下,两组均没有产物生成,说明蛋白质组分无
9、催化活性,B D 错误;C、第组和第组对照,无关变量是底物和R N A 组分,自 变 量 是 浓 度,第组在高浓度条件下有产物生成,第组在低浓度M 优条件下,没有产物生成,说 明 在 高 浓 度 条 件 下 R N A 组分具有催化活性,C正确。故选C o5.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 的 是()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A.
10、B.C.D.【答案】A【解析】【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宜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详解】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在占地面积相同情况下提供了更多空间,提高了生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正确;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乔木层,错误: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正确: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正确;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群落中
11、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光照决定的,错误。A正确,B C D 错误。故选A。6.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说明控制鸡羽毛性状
12、芦花和非芦花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芦花为显性。【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正交为Z Z(非芦花雄鸡)X Z W (芦花雌鸡),子代为Z 2、Z W,且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为Z T X Z W,子代为Z T、ZAW,且全为芦花鸡,A正确:B、正交子代中芦花雄鸡为Z (杂合子),反交子代中芦花雄鸡为Z Z (杂合子),B正确;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即ZTXZW 所产雌鸡掠、Z T (非芦花),C错误;D、正交子代为Z为(芦花雄鸡)、Z M (非芦花雄鸡),D正确。故选37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 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 B.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C.青铜和黄铜
13、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 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答案】B【解析】【详解】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不含二氧化铅,A错误;B .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能使面团松软,可做食品膨松剂,B正 确:C.青铜是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黄铜为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两者均属于混合物,不是铜单质,C错误:D.钠元素灼烧显黄色,D错误:故选B8.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9 .0人V催化剂 j化合物1 化合物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 B.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C.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 D.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答案】D【解
14、析】【详解】A.化合物I分子中还有亚甲基结构,其中心碳原子采用s d杂化方式,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B.结构相似,分子上相差n个CH?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上述化合物1为环氧乙烷,属于醛类,乙醇属于醇类,与乙醇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B错误:C.根据上述化合物2的分子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酯基,不含羟基,C错误;0D.化合物2分子可发生开环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n答案选D o9 .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 a R Q i、N a2S O3.N a F?。;和N a 2 c o;0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向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
15、出。离心分离。取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 Cl2溶液有沉淀生成。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A.N a 2 s o c N a 2 s 2 O 3 B.N a 2 s o寸 N a2S2O3 c.N a 2 s o e N a2C O5 3 D.D N a2S OP N a 2 c 0?【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固体溶于水且相互之间能共存,向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存在W2 s 2。3,发生反应S 9 1 2 F T=S I+H 2 O+S O ,离心分离,取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 CL溶液,有沉淀生成,贝
16、U沉淀为Ba S O,说明固体中存在N a S O”不能确定是否有N&S O s和N&S O a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N a2c 0,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这些现象可以被N&S。,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现象覆盖掉,综上分析,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N a 2 s 0八 N a2S203,答案选A。1 0 .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N a 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氧化性:Cl2 Br2 I2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Cu(0H)2悬浊液无破红色沉淀蔗糖未发生水解C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
17、的CC14溶液溶液红棕色变无色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燃D.500热分解后生成固体化合物X/aD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荒试纸变红氯乙烯加聚可逆反应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详解】A.向 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浪离子被氧化为浪单质,但氯水过量.再加入淀粉K I溶液,过量的氯水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无法证明溟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错误;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体系呈碱性,若不加氢氧化钠,未反应的稀硫酸会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则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蔗糖没有发生水解,B错误;C.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能使
18、溟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不饱和慌,与溟发生加成反应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确;D.聚然乙烯加强热产生能使湿润蓝色湿涧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产生了氯化氢,不能说明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b 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而氯乙烯加聚和聚氯乙烯加强热分解条件不同,D错误;答案选C o1 1.化合物(Y W X sZY W Z)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场的制造。X X、Y、Z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YZ2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 200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
19、是A.W、X、Y、Z 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YXC.100200阶段热分解失去4 个W?Z【答案】D【解析】【分析】化合物(YW 晶Z 4%Z)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病的制造。W、X、Y、Z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 200c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则说明失去的是水,即 W为 H,Z 为 0,、Z 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则 Y为 N,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 1,则X为 B。【详解】A.X(B)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故 A错误;B.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
20、物的水化物酸性:X(Hia)VY(HN(h),故 B错误;C.根据前面已知200C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则 说 明 失 去 是 水,若 100200C阶段热分解失去4个用0,则质量分数14+4+11x5+16x814+4+11x5+16x8+18x4x 100%=7 3.6%,则说明不是失去去4 个 H。故 C错谀D.化合物(NHBQ,-4iy)在 500C热分解后若生成固体化合物X Z(B C),根据硼元素守恒,则得到关系式2NH.B5O.4H305B2。:”则固体化合物BQ?质量分数为(11x24-16x3)x5(14+4+11x5+16x8+18x4)x2x 100%6 4.1%
21、,说明假设正确,故 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瓦12.L iQ,电池比能量高,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光照充电Li-O?电池(如图所示)。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1)和空穴(h+),驱动阴极反应(Li+e-=L i)和阳极反应(Lia+2h=2Li+a)对电池进行充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L iq L Z L i+O?B.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C.放电时,L i.从正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迁移D.放电时,正极发生反应O?+2 L i+2 e-=L i2 O 2【答案】C【解析】【分析】充电时光照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驱
22、动阴极反应(L i+e=L i)和阳极反应(L i202+2 h=2 L i+02),则充电时总反应为L ia=2 L i+a,结合图示,充电时金属L i电极为阴极,光催化电极为阳极;则放电时金属L i电极为负极,光催化电极为正极:据此作答。【详解】A.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驱动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对电池进行充电,结合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 hO 2=2 L i+O 2,A正确:B.充电时,光照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阴极反应与电子有关,阳极反应与空穴有关,故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B正确:C.放电时,金属L i电极为负极,光催化电极为正极,L i
23、.从负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正极迁移,C错误:D.放电时总反应为2 L i+0 2=L iQ?,正极反应为a+2 L i+2 e =L iQ,D正确;答案选C。1 3.常温下,元酸H A的Ku(HA)=I.O xl(在某体系中,H+与A-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H 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溶 液I 膜 溶液n1pH=7.0pH=1.0H+A-=HA*-11 H A O IT+A-设溶液B c H A)=c(H A)+c(A),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 I 中c(H+)=c(0 H-)+c(A-)(c(Aj)1B.溶液I I中的HA的电离度 ,/为KT;“总(H A/1 0 1
24、C.溶 液I和H中的c(HA)不相等D.溶 液I和I I中的c总(HA)之比为io v【答案】B【解析】【详解】A.常温下溶液 I 的 p H=7.0,则溶液 I 中 c(H,)=c(0 H)=l X 1 0 7mo l/L,c(H)B 正确;c总(HA)-c(A-)。总(HA)1 0 1C.根据题意,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和【I中的。(HA)相等,C错误;D.常温下溶液 I 的 p H=7.O 溶 液 中 c(H)=l X1 0%o l/L,K-=1.0 X 1 0 c总(HA)=c(HA)+c(A),c(HA)10&,(HA)-c(HA)二 ox 。、溶液 I 中D总。从)=
25、(1 0 +1)6(从),溶液 I I 的 p H=L O,溶液 I I 中c(HA)c(H+)c(A)0.1 Q,(HA)-C(HA)c(H)=O.I mo l/L,/C,=1.0 X1 0 HA)=C(HA)+C(A),-=1.0 X1 0 溶液c(HA)c(HA)I I中e.t i(I I A)=1.0 1(?(l l A),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1和I I中的c(l l A)相等,溶 液I和I I中c由(HA)之比为(1 0 +l)c(HA):1.0 1C(HA)=(1 04+D:1.0 1 1 0 ,D错误;答案选B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
26、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9 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分。1 4.2 0 2 2年3月,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离地球表面约400km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通过天地连线,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通过直播画面可以看到,在近地圆轨道上飞行的“天宫二号”中,航天员可以自由地漂浮,这表明他们()A.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近似为零B.所受地球引力与飞船对其作用力两者的合力近似为零C.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与其随飞船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近似相等D.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的大小小于其随飞船运动所需向心力的大小【答案
27、】C【解析】【详解】A B C.航天员在空间站中所受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飞船对其作用力等于零,故C正确,A B错误;D.根据万有引力公式MmF=G可 知 在 地 球 表 面 上 所 受 引 力 的 大 小 大 于 在 飞 船 所 受 的 万 有 引 力 大 小,因 此 地 球 表 面 引 力 大 于 其 随 飞 船 运 动 所 需 向心 力 的 大 小,故D错 误。故 选C。1 5.如 图,一 不 可 伸 长 轻 绳 两 端 各 连 接 一 质 量 为 加 的 小 球,初 始 时 整 个 系 统 静 置 于 光 滑 水 平 桌 面 上,两 球 间 的 距3离 等 于 绳 长 。
28、一大小为户 的 水 平 恒 力 作 用 在 轻 绳 的 中 点,方 向 与 两 球 连 线 垂 直。当 两 球 运 动 至 二 者 相 距 时,T=-F8T=ma5Fa=8/n它 们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均 为()mA.m对 任 意 小 球 由 牛 顿 第 二 定 律 可 得解得故A正 确,BCD错 误。故 选Ao16.固 定 于 竖 直 平 面 内 的 光 滑 大 圆 环 上 套 有 一 个 小 环,小 环 从 大 圆 环 顶 端 夕 点 由 静 止 开 始 自 由 下 滑,在 下 滑 过 程中,小 环 的 速 率 正 比 于()8/n2FB.5m3FC.8机3FD.10M【答 案】A【
29、解 析】【详 解】当 两 球 运 动 至 二 者 相 距|z时,如图所示3L/5A.它 滑 过 的 弧 长B.它 下 降 的 高 度C.它 到P点的距离D.它 与 一 点 的 连 线 扫 过 的 面 积【答 案】C【解 析】【详 解】如图所示由 几 何 关 系 可 知3L1OZ235设 绳 子 拉 力 为T,水 平 方 向 有2Tcos6=F解得设圆环下降的高度为,圆环的半径为R,它到点的距离为L,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ntgh=rnv2由几何关系可得/?=L si nZ?si n6 =2R联立可得h=2R可得故 C正确,A B D 错误。故选C o1 7.一点光源以1 1 3 W 的功率向周围
30、所有方向均匀地福射波长约为6 X 1 0%的光,在离点光源距离为处每秒垂直通过每平方米的光子数为3 X 1 0”个。普朗克常量为力=6.6 3 X 1 0 J.s。斤约为()A.1 X 1 0 m B.3 X 1 02m【答案】B【解析】C.6 X 1 0*n i D.9 X 1 0 2 m【详解】一个光子的能量为E=hv为光的频率,光的波长与频率有以下关系c=v光源每秒发出的光子的个数为P PXn=hv he为光源的功率,光子以球面波的形式传播,处,每秒垂直通过每平方米的光子数为3 X那么以光源为原点的球面上的光子数相同,此时距光源的距离为R1 0”个,那么此处的球面的表面积为S=4又 必则
31、-=3 x l OuS联立以上各式解得力七 3 X 1 0Jm故选瓦1 8.安装适当的软件后,利用智能手机中的磁传感器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后 如图,在手机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手机显示屏所在平面为*0面。某同学在某地对地磁场进行了四次测量,每次测量时,轴指向不同方向而z 轴正向保持竖直向上。根据表中测量结果可推知()测量序号B八TBJ p TB八 102 11520-2 0-4 632 10-4 54-2 10-4 5A.测量地点位于南半球B.当地的地磁场大小约为5 0 u TC第 2次测量时F轴正向指向南方I).第 3次测量时y 轴正向指向东方【答案】B C【解析】【详解】A.如图所示地球可视为一
32、个磁偶极,磁南极大致指向地理北极附近,磁北极大致指向地理南极附近。通过这两个磁极的假想直 线(磁轴)与地球的自转轴大约成11.3度的倾斜。由表中/轴数据可看出z 轴的磁场竖直向下,则测量地点应位于北半球,A错误:B.磁感应强度为矢量,故由表格可看出此处的磁感应强度大致为83+E W +8;计算得B%5 0 u TB正确:C D.由选项A可知测量地在北半球,而北半球地磁场指向北方斜向下,则第2次测量,测量与 0,故 y 轴指向南方,第 3次测量线 0,故 轴指向北方而),轴则指向西方,C 正确、D 错误。故选B C。19 .如图,两对等量异号点电荷+4、-仪。0)固定于正方形的4个顶点上。、M
33、是该正方形两条对角线与其内切圆的交点,。为内切圆的圆心,为切点。则()D.将带正电的点电荷从心点移动到点,电场力做功为零【答案】A B【解析】【详解】A.两个正电荷在N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由内指向0 点处于两负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则两负电荷在N点产生的场强方向由N 指 向 0,则犷点的合场强方向由川指向0,同理可知,两个负电荷在上处产生的场强方向由。指 向 点 处 于 两 正 电 荷 连 线 的 中 垂 线 上,两正电荷在4处产生的场强方向由0 指向乙则上处的合场方向由 0 指向由于正方向两对角线垂直平分,则 和川两点处的电场方向相互垂直,故 A正确;B.正方向底边的一对等量异号电荷在点产生的场
34、强方向向左,而正方形上方的一对等量异号电荷在J/点产生的场强方向向右,由于刷点离上方一对等量异号电荷距离较远,则 W点的场方向向左,故 B正确:C.由图可知,V和。点位于两等量异号电荷的等势线上,即 4和。点电势相等,所以将带正电的点电荷从V点移动到。点,电场力做功为零,故 C 错误;D.由图可知,点的电势低于川点电势,则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 点移动到“点,电场力做功不为零,故 D错误。故选A B。2 0 .质量为1k g 的物块在水平力厂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尸与时间1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 =10 m/s 2。则()-F
35、/N4-A.L 和 两点处的电场方向相互垂直B.V点的电场方向平行于该点处的切线,方向向左C.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点移动到。点,电场力做正功A.4 s 时物块的动能为零B.6 s 时物块回到初始位置C.3s 时物块的动量为1 2 k g -m/sD.0 6 s 时间内厂对物块所做的功为40 J【答案】A D【解析】【详解】物块与地面间摩擦力为f =mg=2 NA C.对物块从0 3 内由动量定理可知即(F -=叫(4 一2)X3 =1X I,3得v3=6ni/s3s时物块的动量为p=mv3=6kg-m/s设3s后经过时间l物块的速度减为0,由动量定理可得-(F +f)t=0-m v3即-(4
36、+2)r=0-1x6解得r=Is所以物块在4s时速度减为0,则此时物块的动能也为0,故A正确,C错误;B.0 3物块发生的位移为用,由动能定理可得即(4-2)x)=x lx 62得内=9m3s4s过程中,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可得a=2 m/s2tn发生的位移为玉=:x 2 x 2?m=4m+x,即6 s时物块没有回到初始位置,故B错误:D.物块在6 s时的速度大小为v6=2x2nVs=4m/s0 6 s拉力所做的功为W=(4x9-4x3+4x4)J=4OJ故D正确。故选A DO2 1.一种可用于卫星上的带电粒子探测装置,由两个同轴的半圆柱形带电导体 极 板(半径分别为/?和R+d)和探测器组成,其
37、横截面如图(a)所示,点。为圆心。在截面内,极板间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其到。点的距离成反比,方向指向。点。4个带正电的同种粒子从极板间通过,到达探测器。不计重力。粒 子】、2做圆周运动,圆的圆心为。、半径分别为彳、弓(R v q m-r?可得1 niv:2 _ _ .oa=而,虫=-in/s-二 7 9 m/s-9r 9 x l22 3.一同学探究限值约为5 5 0。的待测电阻凡 在0 5mA范围内的伏安特性。可用器材有:电压表V (量程为3V,内阻很大),电流表A (量程为1mA,内阻为3 0 0 C),电源E(电动势约为4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可选1 0 Q或1.5 9),定
38、值电 阻 凡(阻值可选7 5 c或1 5 0 Q),开关S,导线若干。R。4 I I I-1R 一 Tf图(a)(1)要求通过尺 的电流可在0 5mA范围内连续可调,在答题艮上将图(a)所示的器材符号连线,画出实验电 路 的 原 理 图!(2)实验时,图(a)中 的 应 选 最 大 限 值 为(填“1 0 Q”或“1.5 k Q )的滑动变阻器,凡 应选阻值为(填“7 5。”或“1 5 0 Q)的定值电阻:3)测量多组数据可得凡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电流麦的示数分别如图(b)和 图(c)所示,则此时R,两端的电压为 V,流过凡的电流为 mA,此组数据得到的凡 的阻值为 Q1保
39、留3位 有 效 数 字)。根 据 并 联 分 流,即 并 联 电 路 中 电 流 之 比 等 于 电 阻 的 反 比,可知.548.2.30.4.20【解 析】【详 解】(1)口 电 流 表 内 阻 已 知,电 流 表 与&并 联 扩 大 电 流 表 量 程,进 而 准 确 测 量 通 过 段 的 电 流,电压表单4mA _ 300c1mA-(解得%二75。(3)电 压 表 每 小 格 表 示0.1 V,向 后 估 读 一 位,即U=2.3OV;电 流 表 每 小 格 表 示0.02m A,本 位 估 读,即0.84m A,电 流 表 量 程 扩 大5倍,所 以 通 过 的 电流为/=4.20
40、mA:6根 据 欧 姆 定 律 可 知幺=2.30*548c I 4.20 x10-32 4.如 图,一 不 可 伸 长 的 细 绳 的 上 端 固 定,下 端 系 在 边 长 为/=().40m的 正 方 形 金 属 框 的 一 个 顶 点 上。金属框的条 对 角 线 水 平,其 下 方 有 方 向 垂 直 于 金 属 框 所 在 平 面 的 匀 强 磁 场。已 知 构 成 金 属 框 的 导 线 单 位 长 度 的 阻 值 为2=5.0 xl0-3Q/m:在f=()到,=3.0s时 间 内,磁 感 应 强 度 大 小 随 时 间 的 变 化 关 系 为8。)=0.3-0.lf(S I).求
41、:(1)r=2.0s时 金 属 框 所 受 安 培 力 的 大 小:(2)在/=0到f=2.0s时 间 内 金 属 框 产 生 的 焦 耳 热。独 测 量 号 的 电 压:滑 动 变 阻 器 采 用 分 压 式 接 法,电 表 从0开 始 测 量,满 足 题 中 通 过 凡 的 电 流 从0 5mA连 续可(2)2电 路 中R应 选 最 大 阻 值 为10C的 滑 动 变 阻 器,方 便 电 路 的 调 节,测 量 效 率 高、实验误差小;3通 过(电 流 最 大 为5 m A,需 要 将 电 流 表 量 程 扩 大 为 原 来 的5倍,根 据 并 联 分 流 的 规 律 示 意 图 如 下5
42、 mA 4mA R0-V【答 案】(1)0.04V2N;(s i n 6=0.6),与水平面光滑连接。碰撞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1)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2)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3)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D 0.6/w v j;(2)0.7 6 8%(3)0.4 5【解析】【详解】(1)当弹簧被压缩最短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此时A、速 度相等,口叮二 时刻,根据动量守恒定律|-|2E pg*=-%。2%)+m)v0联立解得mB=5mJ u x =0 6成(2)同一时刻弹簧对A、3的弹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可知同
43、一时刻%=5%则同一时刻A、B的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n=L 2%一 号根据位移等速度在时间上的累积可得=%(累积)%=%,(累积)又“=0.3 6 卬解得%=1.1 2 8%为第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A s、=%-=O.7 6 8 voro(3)物块力第二次到达斜面的最高点与第一次相同,说明物块力第二次与8分离后速度大小仍为2%,方向水平向右,设物块力第一次滑卜.斜面的速度大小为 匕,设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A-5m-0.8%=in(-2%)+5/w v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5?(0.8%)2=g m,(-2%+;5 八 厅联立解得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设在斜面上
44、滑行的长度为L,上滑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1 ,-mgL sin。一 1/mgL cos =0-6(2%)下滑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L sin 0-mgL cos 8=;-0联立解得 =0.452 6.废旧铅蓄电池的铅杼中主要含有PbSOPbO,.PbO和 P b。还有少量B a、F e、A l 的盐或氧化物等。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铅资源,通过下图流程实现铅的回收。Na2cO3 HAC.H2O2 NaOH铅 膏 一 脱硫酸浸沉铅 a PbO滤液 滤渣 滤液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难溶电解质PbSO4PbCO3BaSO4BaCO(2
45、.5x10-87.4xl014l.lxlO-102.6x10-9回答下列问题:金属氮氧化物Fe(OH)3Fe(OH)2Al(OH),Pb(OH)2开始沉淀的p H2.36.83.57.2完全沉淀的p H3.28.34.69.1(1)在“脱硫”中P b S O j 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选择N a 2 cO 3 的原因(2)在“脱硫”中,加入N a 2 cO 3 不能使铅者中B a S C 完全转化,原因是(3)在“酸浸”中,除加入醋酸(H A c),还要加入H?。?。(i)能被H 2。?氧化的离子是:(i i)H z O?促进了金属P b 在醋酸中转化为P b(A c%
46、,其化学方程式为(i i i)H2O2也能使P b O 2 转化为P b(A c%,H2O2的作用是。(4)“酸浸”后溶液的p H 约为4.9,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0(5)“沉铅”的滤液中,金属离子有 0【答案】(1).P b S O,(s)+C 0(a q)=P b C O:i(s)+S 0(a q).反 应 P b S 0 3(s)+C 0;(a q)=P b C(h(s)+S 0:(a q)的平衡常数K=c1职=3.4X 10510S,P b S O,可以比较彻底的转化为P b C 03C V,v A /c(S0;)c(C0;)反应 B a S 04(s)+C 0 3-(a q)=B a
47、C 03(s)+S 0 4 (a q)的平衡常数 K=0.0 4 1 05,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有限(3).F e2 .P b+H2O2-2 H A c=P b(A c)2+2 H 2 O .作还原剂(4)F e(0 H)3、A l(0 H)3(5)B a2 N a【解析】【分析】铅膏中主要含有P b S O,、P b&、P b O 和 P b,还有少量B a、F e、A l的盐或氧化物等,向铅膏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进行脱硫,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过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醋酸、过氧化氢进行酸浸,过氧化氢可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酸浸后溶液的闭约为4.9,依据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 H 可知,滤渣
48、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铁,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沉铅,得到氢氧化铅沉淀,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主要为钠离子和钢离子,氢氧化铅再进行处理得到P b O。【小 问 1 详解】“脱硫”中,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铅反应生成碳酸铅和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 b S 0,(s)+C 0*(a q)=P b C O K s H S O;(a q),由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的数据可知,Ks p(P b C O3)=7.4 x i O,Ks p(P b S O4)=2.5 x 1 0 8,反应 P b S O i(s)+C O;(a q)=P b C()3(s)+S 0:(a q)的平衡常数d
49、c(RC0;)=唱:第)=212 23.4X 说明可以转化的比较彻底 且转化后c(Pb-*)c(CO;)Kp(PbCO?)7.4xl014生成的碳酸铅可由酸浸进入溶液中,减少铅的损失t 小问2详解】反应 B a S 0,(s)+C 0;(a q)=B a C 0 i(s)+S 0:(a q)的平衡常数K c(S0;)c(Ba2)c(SO:)K/BaSOJ-c(C0;)力-y B a C O J =2.6xW 0.0 4 1 0 ,说明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有限,因此加入碳酸钠不能使铅膏中的B a S O 完全转化。【小问3详解】(i)过氧化氢有氧化性,亚铁离子有还原性,会被过氧化氢氧化为铁离子。
50、(i i)过氧化氢促进金属P b 在醋酸溶液中转化为P b(A c)2,过氧化氢与P b、H A c 发生氧还原反应生成P b(A c)a 和F L 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 b+I M)2+2 I I A c=P b(A c)计2 1 即。(i i i)过氧化氢也能使P b O 2 转化为P b(A c),铅元素化合价由+4 价降低到了+2 价,P b O?是氧化剂,则过氧化氢是还原剂。【小问4详解】酸浸后溶液的p H 约 为 4.9,依据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 H 可知,滤渣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铁。【小问5详解】依据分析可知,加入碳酸钠不能使铅膏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