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高考复习专练13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冲刺高考50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解析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398108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PDF 页数:57 大小:10.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高考复习专练13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冲刺高考50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中生物高考复习专练13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冲刺高考50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高考复习专练13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冲刺高考50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高考复习专练13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冲刺高考50题-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解析版).pdf(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练1 3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冲刺高考50题一、选择题1.(2019湖南省株洲二中高三月考)生命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流、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其稳态主要通过反馈调节来实现。下列关于反馈调节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代谢产物过多时,可反馈调节醐的活性,改变前的分子结构,从而抑制防促反应进行B.肌细胞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使血液酸度增加,从而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为机体提供更多的02C.高水平的血糖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血糖利用和抑制血糖来源使血糖浓度降至正常水平,而血糖浓度的降低又会反馈给胰岛A细胞,从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种群数量超过K值时,能迫使种群繁殖速度下降

2、,造成个体移居,还能增强天敌作用,从而使种群密度下降【答案】C【解析】【分析】由于生命系统属于开放系统,它们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流、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这就决定了生命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生命系统的动态变化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的,否则就会解体,导致系统的崩溃。稳态是生命系统能够独立存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实现离不开系统内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即自我调节,这种自我调节机制主要依靠反馈。所谓反馈,就是一个系统本身工作产生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进入这一系统,指导这一系统的工作。【详解】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所以当细胞代谢产物过多时,可反馈调节酶的活性,改

3、变醐的分子结构,从而抑制酶促反应进行,A 正确;剧烈运动过程中,能量供应不足,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血液中乳酸含量升高,从而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为机体提供更多的。2,B 正确;高水平的血糖给胰腺一种反馈,使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转变成脂肪;另一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到平均水平,而血糖含量的降低又会给胰腺一种反馈,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C 错误;在一个资源、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增长呈现“S”型曲线,即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相对稳定,并在K 值上下波动。

4、当种群数量超过K 值时,种群密度越大,环境因子的限制就越强。高密度群体能够迫使生育或繁殖速度下降,也能造成个体移居,并且限制外来个体迁入。另外,还能增加天敌的作用,D 正确;故选 C。2.(2019 东北育才学校高三开学考试)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代谢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B.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C,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D.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都是通过促进细胞代谢而实现调节的【答案】D【解析】细胞正常代谢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A正确。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

5、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而进行的,B正确。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C正确。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都是通过调节细胞代谢,有可能是促进也有可能是减弱而实现调节的,D错误。点睛:本题看着比较难但实质是考察考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这在必修一课本中第一章进行J原话描述,而必修一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3.(2020江苏省高三二模)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

6、(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属于负反馈调节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紧扣题干信息“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答题。【详解】

7、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了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A 正确;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和T 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B 正确;C、由图可知,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组织和肝脏,C 错误;D、相对于组织液和淋巴,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D 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4.(2020江苏省高三二模)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

8、列相关叙述中,正确 的 是()A.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B.细胞内高N a;细胞外高K+有利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C.正常情况下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D.葡萄糖在内环境中彻底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关 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详解】A、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加,机体重吸收

9、水分增加,血浆渗透压下降,A 错误:B、细胞内高K+、细胞外高Na+有利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B 错误;C、正常情况下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C 正确;D、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 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2020湖南省高三其他)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这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冠状病毒和人体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A

10、CE2结合从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是相对的C.冠状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首先翻译出RNA聚合睡。这一过程需要冠状病毒的+RNA为模板,还需宿主细胞的氨基酸、ATP、酶、tRNA、核糖体等参与D.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免疫细胞将其消灭,免疫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详解】A、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 正确;B、冠状病毒和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结合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进行信息交流

11、的功能,也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是相对的,B 正确;C、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进入宿主细胞内,原料、能量和场所都是由宿主提供,C 正确;D、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免疫细胞将其消灭,免疫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D 错误。故选D。【点睛】易错点:培养基不能宜接培养病毒。6.(2020天津高三一模)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物质组成和含量测定的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 分(mmol/L)Na+K+Ca2+Mg2+cr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

12、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随之减少C.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根据表格中Na+和 K+的含量可以确定()为细胞外液,为细胞内液;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所以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为血浆,是组织液。【详解】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 正确;B、属于组织液,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组织液增加,B错误;C、属于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等,C 正确;

13、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 正确。故选B。7.(2020.海南省高三其他)下列关于动物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B.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C.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其化学成分处于恒定不变的状态D.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动

14、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B、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少部分进入淋巴,B正确;C、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C错误;D、葡萄糖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内环境在细胞外,D错误。故选B 8.(2 0 2 0浙江省高三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消化道能将多种营养素摄入内环境 B.肝脏对血糖浓

15、度的稳定有重要作用C.免疫系统对内环境的稳态没有影响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发生自动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 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消化道能将多种营养素摄入内环境可以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同时调节内环境的理化指标和物质 含 量(例如血糖含量),有利于维持

16、细胞和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B、肝细胞中有肝糖原可以调节血糖平衡,B正确;C、免疫系统通过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对维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C错误;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发生自动调节,D正确。故选C o【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9.(2 0 2 0 浙江省高三一模)从人体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约有9 0%被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B.毛细血管通透性较小,细胞无法从血浆迁移到组织液C.淋巴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有助于维持血浆含量

17、的稳定D.细胞的代谢影响内环境的成分,但不影响其理化性质【答案】C【解析】【分析】(1)存在于动物细胞外面的液体称为细胞外液,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如下: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洒胞内液左右猫骨下静脉淋巴 毛细淋巴管壁(2)皮肤的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一个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单核细胞则分化成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详解】A、多

18、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错误:B、通常情况下,毛细血管通透性较小,当人的皮肤破损后,人体会释放一种多肽类的物质,使受损伤部位的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舒张、扩大,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进而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即从血浆迁移到组织液,B 错误;C、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一部分组织液可回流进入血浆,一部分组织液可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有助于维持血浆含量的稳定,C 正确;D、细胞的代谢既影响内环境的成分,也影响其理化性质,例如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会导致血浆的pH略有卜.降,D

19、错误。故选C。10.(2019河北安平中学高三月考)根据下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 处高于B 处B.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 处高于B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 处高于B 处D.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 处低于B 处【答案】B【解析】【分析】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详解】A、饭后血糖浓度会升高,但血液

20、经过肝脏后,有一部分血糖会被肝脏转换成肝糖原储存在肝脏中,所以B 处的血糖浓度较低,A 正确;B、如果器官为胰腺,饭后血糖升高,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随血液从B 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以B 处高于A 处,B 错误;C、血液经过肾之后,尿素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最后经肾小管排出体外,所以B 处的尿素浓度较低,C 正确;D、饥饿时为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肝糖原水解补充血糖,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B 处血糖浓度较 A 处高,D 正确。故选B。11.(2020云南省高三二模)10月 3 日,“一带一路七彩云南活力蒙自”2019蒙自国际马拉松在红河州蒙自市成功举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21、.比赛过程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B.内环境中丙酮酸氧化分解为体温的维持提供热能C.跑时产生的CO2和乳酸导致内环境的pH 明显下降D.赛跑过程中运动员散热的主要途径之是汗腺分泌量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体温恒定的调节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活细胞是代谢的主要场所。【详解】A、比赛过程中,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A 错误;B、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B 错误;C、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奔跑时产

22、生的CCh和乳酸不会导致内环境的pH 明显下降,C 错误;D、热量的散失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D 正确。故选D。12.(2020全国高三一模)下图为正常人体局部代谢简图,其中A、B、C 表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物质A 会转化为物质B。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存在葡萄糖、血红蛋白、激素、等物质B.血浆中物质C 的含量低于组织液中物质C 的含量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由组织液和血液构成D.物质B 进入血浆后和HC03一 等发生反应,血浆pH基本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多细胞动物绝大多数细胞并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他们周围的环境就是动物体内细胞外面的液体,叫做细胞外液,包括血浆、

23、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同时组织液又通过毛细血管壁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详解】A、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A 错误;B、物质C 为 0 2,其运输方式为自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B 错误;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由组织液和血浆构成,C 错误;D、物质B 为乳酸,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H C O i HPO42-等,可以与之反应维持pH稳定,D 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环境成分的理解,以及对物质出入方式的掌握。13.(2020江苏省高三二模)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血糖浓度升高结构A仃关神经n激素分泌增加n【激素

24、分泌增加I激素分泌增加有关神经血糖浓度下降-A 结构AA.n 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B.m 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c.I、n 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D.结构A 代表大脑皮层【答案】B【解析】【分析】1、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0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 糖 原(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

25、,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2、分析图形:激 素 1是胰岛素,H是胰高血糖素,W是肾上腺素。【详解】A、11是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血糖,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的激素是胰岛素,A 错误;B、IH是肾上腺素,其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血糖浓度升高,B 正确;C、是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II是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两者之间有拮抗作用,C 错误:D、结构A 代表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D 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血糖调节过程图解,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

26、素及其具体功能,掌握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激素或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4.(2020.北京高三一模)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出抗甲状腺细胞的抗体,随病情发展许多患者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称为桥本氏甲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B.桥本氏甲减出现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受损C.桥本氏甲减患者会表现出体温偏高的症状D.桥本氏甲减可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减轻症状【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血液中存在抗甲状腺细胞的抗体,会攻击甲状腺细胞,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详解】A、桥本氏甲状腺

27、炎患者体内产生抗体攻击正常的细胞,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桥本氏甲减出现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受损,甲状腺激素分别不足,B正确;C、桥本氏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代谢缓慢,可能会出现体温偏低的症状,C错误;D、桥本氏甲减患者缺乏甲状腺激素,可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减轻症状,D正确。故选C。1 5.(2 0 2 0.上海高三二模)在炎热的夏季,食品工厂的工人需要频繁出入冷库,如图所示。则体内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和汗腺大量分泌的区段分别是()i i i醇 3 7-1 I _ I及 I I I0 I _|I。I I IJ_I _ I _时间A.和 B.和C.和 D.和【答案】C【解析】【分析】(1)寒

28、冷环境中,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增加(T R H),T R H 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 素(T S H),T S H 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2)炎热环境中,皮肤温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对传来的兴奋经过分析和综合后,再通过相应的传出神经传到汗腺等效应器,导致汗腺大量分泌汗液等生理反应。【详解】食品工厂的工人进入冷库,即 从 (高温)到 (低温)环境,此时皮

29、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通过有关传入神经传到卜丘脑,促进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后者再作用于甲状腺使之合成甲状腺素,导致区段体内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食品工厂的工人从冷库中出来,即 从 (低温)到 (高温)环境,此时皮肤温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导致区段汗腺大量分泌汗液,C 正确。故选C。16.(2020上海高三二模)人体的血压通常在清晨起床时会出现“晨起高峰”现象,下列与该现象无关 的 是()A.肾上腺素分泌增加B.甲状腺素分泌增加C.起床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D.夜间饮水较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答案】B【解

30、析】【分析】(I)人体的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它们支配共同的内脏器官,而作用的结果却是互相拮抗的。比如,当人体从事重体力活动或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优势,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血糖上升、胃肠蠕动减慢等变化,以适应生理需要。反之,当身体处于安静状态或睡眠时,则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跳呼吸减慢、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等。(2)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使人的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浓度增加等。(3)甲状腺素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4)抗利尿激素(ADH)又称加压素,可使全身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31、收缩,升高血压。【详解】A、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人的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A 错误;B、甲状腺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加快,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提高,但不能使血压升高,B 正确;C、起床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可引起血压增高,C 错误;D、夜间饮水较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使全身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升高血压,D错误。故选B。17.(2020江西省高三二模)反馈调节在生命活动调节和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有关反馈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此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B.害虫与其天敌食虫鸟的种群数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此过程存在正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32、总是使系统趋向于稳态D.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时都具有重要意义【答案】B【解析】【分析】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2、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3、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

33、血液凝固等。【详解】A、由分析可知,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可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此过程为负反馈调节,A 正确;B、害虫与其天敌食虫鸟的种群数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此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B 错误;C、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总是使系统趋向于稳态,而正反馈的结果正好相反,C 正确;D、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在人体中都存在,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时都具有重要意义,D 正确。故选B。18.(2020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

34、现象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 细胞抗生素消灭病菌的过程体现了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初次接种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 细胞和抗体2、4-D、苯乙酸均为生长素类似物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答案】B【解析】【分析】1、严重腹泻时体内丢失的是水分和盐分;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3、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一垂体一促甲状腺激素一甲状腺一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4、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

35、血干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5、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6、免疫细胞中,只有效应B细 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抗体可特异性识别抗原。【详解】严重腹泻后需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等,而不仅仅是补充水分,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即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而直接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只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参与,因此不属于反射,错误;垂体功能受损会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和合成和分泌,因此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正确;神经递质包括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其中兴奋型递质可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而抑制型递质

36、不会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错误;T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转移到胸腺中成熟,错误;抗生素不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产物,故抗生素消灭病菌的过程不能体现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错误;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过程中会产生效应 T细胞,而体液免疫过程中会产生抗体,正确;2、4-D 属于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苯乙酸是植物合成的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无机盐的功能、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垂体的功能、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免疫调节、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平常需多加积累。1

37、 9.(2 0 2 0 山东省高三一模)褪黑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激素。随着日照周期变化,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在淋巴细胞中含有褪黑素的特异性受体。研究发现,切除雌鼠的松果体会引起卵巢增生肥大,注射褪黑素会导致卵巢重量减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致盲小鼠松果体内,与褪黑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小鼠B.褪黑素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抑制卵巢的发育C.某人长期熬夜玩电脑扰乱了生物钟,这可能与光线刺激引起褪黑素分泌减少相关D.熬夜可能影响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淋巴细胞的作用,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可知,通过“

38、光周期信号T松果体一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在淋巴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褪黑素受体,说明褪黑素可以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免疫力。研究发现,切除雌鼠的松果体会引起卵巢增生肥大,注射褪黑素会导致卵巢重量减轻。褪黑素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抑制性腺的发育。【详解】A、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致盲小鼠松果体内不能感受到外界光照信号,所以褪黑素合成量多于正常小鼠,与褪黑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小鼠,A 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注射褪黑素会导致卵巢重量减轻“,可见褪黑素可能反馈作用于下丘脑,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抑制卵巢的发育,

39、B 正确;C、随着日照周期变化,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某人长期睡前玩电脑扰乱了生物钟,这与光线刺激引起褪黑素分泌减少相关,C 正确;D、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在淋巴细胞中含有褪黑素的特异性受体,熬夜可能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淋巴细胞的作用进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D 正确。故选Ao【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结合题干分析出褪黑素在调控小鼠周期和免疫中的作用,结合选项进行解答。20.(2020.天津高三其他)美国学术期刊 免疫报道,记忆T 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注射抗原取脂肪组织实验鼠A 实验鼠B 实验鼠B不患病A.记忆T

40、 细胞是由T 细胞或记忆T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 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的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相应的抗体,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记忆细胞在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后参与二次免疫,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详解】A.抗原刺激T细胞可以使其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或效应T细胞,同时记忆T细胞本身也可以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

41、胞,A正确;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不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否则,其体内会产生相应的记忆T细胞,干扰实验结果,B错误;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另设一组不移植脂肪组织且直接感染病原体的对照组,D正确。故选B。【点睛】结合免疫调节尤其是细胞免疫的内容分析选项。21.(2020贵州省高三一模)2019年底武汉出现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该病患者肺功能受损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浑身酸痛等症状。SARS-CoV-2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RN

42、A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呼吸急促,以补偿机体缺氧B.患者治愈后,机体产生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有对SARS-CoV-2免疫的能力C.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能使SARS-CoV-2的蛋白质外壳变性,从而失去感染力D.患者发热时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衡【答案】D【解析】【分析】当体温升高时,机体产热大于散热;当持续高温时,机体产热等于散热;当体温下降时,机体产热小于散热。【详解】A、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机体为补偿缺氧就加快呼吸及血循环,可使人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现象,A 正确;B、治愈后的机体在一段时间内含有可特异性识别SARS-CoV-2的抗体和

43、记忆细胞,保持对SARS-CoV-2免疫的能力,B 正确;C、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能使SARS-CoV-2的蛋白质外壳变性,破坏病毒的结构,从而失去感染力,C 正确;D、患者发热时,机体产热、散热均增加,D 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对SARS-CoV-2的分析,主要考查机体免疫调节和体温调节,题干较新颖,考查内容较基础。22.(2020北京高三二模)人类依靠几百万个嗅觉受体神经元识别多种气味,每个嗅觉受体神经元中有几百个气味分子受体基因。研究发现,L 蛋白与气味分子受体基因附近的一段DNA序列结合,增强几百个基因中的一个基因表达,从而使该神经元细胞表达特定受体,只感应一种气味分子。下列

44、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神经元产生兴奋B.嗅觉受体神经元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形成嗅觉C.不同的嗅觉感受神经元的基因组成相同,mRNA的种类不同D.细胞中特定基因表达增强是实现细胞功能特异性的方式之一【答案】B【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效应器,感觉神经末梢,或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感受器。2、机体所有的感觉都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详解】A、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神经元膜电位的变

45、化,进而产生兴奋,A 正确;B、嗅觉受体神经元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形成嗅觉,B 错误;C、由于不同的嗅觉感受神经元有共同的来源,因此这些嗅觉神经元基因组成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细胞内含有的mRNA的种类不同,C 正确;D、题目信息显示,L 蛋白与气味分子受体基因附近的一段DNA序列结合,增强几百个基因中的一个基因表达,从而使该神经元细胞表达特定受体,只感应一种气味分子,由此可知,细胞中特定基因表达增强是实现细胞功能特异性的方式之一,D 正确。故选B。23.(2020.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一模)如图是植物激素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拟南正确的是激素浓度A.相对

46、根而言,茎对IA A 和 GA更敏感B.IAA浓度为b 时,根不生长C.IAA浓度大于c 时,茎的生长受抑制D.仅 IA A 表现出两重性,GA无两重性【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赤霉素均能促进茎段生长,IA A 和 GA具有协同作用。IA A 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根的敏感性大于茎;GA具有促进作用,没有两重性。【详解】A、对 IAA而言,根的敏感度更高,A 错误;B、IAA浓度为b 时,对根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表现为正常生长,B 错误;C、IAA浓度大于c 时,对茎的促进作用减弱,C错误;D、从图中看出GA没有表现为抑制作用,所以没有两重性,仅 I

47、AA表现出两重性,D 正确。故选Dc【点睛】本题易错点是区分生长素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理解两重性必须要体现为抑制作用。24.(2020江西省高三二模)红树生活在潮间带,特殊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胎萌现象。即种子在成熟后不立即脱离母体,萌发形成小幼苗后再脱离母株。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中的色氨酸脱水缩合产生生长素B.若赤霉素受体基因发生缺失突变,胎萌现象可能受到抑制C,外施脱落酸,胎萌现象可能受到抑制D.胎萌现象的产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I、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促进托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2、赤霉素的生

48、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含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藏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含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各部分都能合成乙烯。【详解】A、细胞中的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为生长素,

49、A 错误;B、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因此,若赤霉素受体基因发生缺失突变,胎萌现象可能受到抑制,B 正确;C、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因此,外施脱落酸,胎萌现象可能受到抑制,C 正确;D、胎萌现象的产生是红树一种适应性的表现,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 正确。故选Ao25.(2020.上海高三二模)下图表示一横放盆栽植物由于受到重力影响的生长状况及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若测得d 生长素浓度为2 m,则远地测c 处生长素浓度X 范 围 是()A.0Xm B.X=i C.mXi【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左图分析,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对生长素更敏感;由于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

50、度高,在根部b 侧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a 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a 侧长得快,b 侧长得慢,导致植物的根向地生长;由于茎对生长素较不敏感,在茎部d 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c 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小,因此d 侧长得快、c 侧长得慢,导致植物的茎背地生长。【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左图中对于茎来讲,由于重力作用,d 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c 侧,且已知d 生长素浓度为2 m,则结合右图分析,c 侧的生长素浓度应该小于2m:又因为d 侧的生长素对茎的促进作用比c 侧高,则 c 侧的生长素浓度应该低于m,且大于0。故选A=26.(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科研人员以野生型和油菜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