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国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大国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 我们在写心得体会之前,都要将事情的进展思路梳理好,你想好该如何写心得体会了没有,以下是细心为您推举的大国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大国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1 纪录片中的“宏大的乡村工匠”都是在生产第一线奋斗的优秀工人,他们超群的技艺和积极的探究精神令人赞叹。 精湛的技术结合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常被人们誉为“德技结合”。因此,根底和资本将来自两种力量,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反映了一般员工在一般岗位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及令人肃然起敬、感人至深的“德才兼备”的真实故事。一点都不夸大,平常的表达都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燃烧。 三百六十行,行出状元。
2、从大国工匠,在平凡的岗位上看到了生成的劳动精神和美妙。大国工匠对观众来说不再是一个生疏的名字。尤其是电视上的一些故事和人物,让我们的记忆穿越时空。好像就在昨天,这些一般工人才有了我们老一辈劳动榜样的精神再现,才有了今日高科技建立者的劳动制造。这些史诗般的人物,不仅在一般的作品中,而且在精彩的艺术画面中,通过电视纪录片的载体,我们都感受到了共和国的历史通过劳动转变着国家的命运。 有的人可以在薄如牛皮纸的钢板上焊接,不会有任何渗漏,有的人可以把密封精度掌握到发际线的五非常之一。这不是神话故事中的奇妙力气,而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讨论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最常见的工作经受。他画过火箭焊心,是第一
3、个焊接发动机的人。0.16 mm,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焊接的允许时间误差。不管你看了多少遍这么难的焊接技术,你都不禁会想,这究竟是技巧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精神与工作,有时候就是在这样的岁月里,被雕刻到了共享美与美的极致。 李政道博士说:“你走得越远,技术就越有灵性。”大国工匠播出的这八位工匠,就是在生产第一线奋斗的优秀工人的代表。他们以自己的聪慧、敬业和勤奋,描述了一线工人的非凡工作。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卓越的奉献,谱写了“德技兼备”的大美,都是令人赞叹的。我们盼望我们的新闻媒体能够借鉴大国工匠的胜利阅历,给广阔劳动者和一线劳动者留下更多的镜头、画面、时间
4、段和版面,把劳动者的故事讲好,呈现劳动者的风采,让更多的劳动转化为制造,让更多的技术转化为艺术,让劳动变成一场“匠心打造幻想”的旅程。 大国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2 八个劳工,八个工匠。喜爱自己的工作,脚踏实地,勤奋仔细,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他们的胜利之路就是追求自己专业技能的完善和完善。通过继承和学习,通过专注和坚持,他们成为了国宝级的顶尖技师和某一领域不行或缺的人才。 1、钳工胡双倩,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老胡工作30多年,制造了抛光零件100%合格的惊人记录。在中国新一代大型飞机c919的第一架原型机上,有很多“前所未有”的由老胡亲自打磨的新零件。 2、纸钓工周东红是中国宣纸股份有
5、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他用手捞出晒干的宣纸后,每张纸的重量误差不到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坚持100%良品率的记录,他加工的纸张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闻名画家和国家画院的“皇家画纸”。 3、港珠澳大桥贯穿延安。工作时,严观安应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安装操作仪器。根据规定,接头处的间隙误差应当小于一毫米,但他可以做到零间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通过自学成为了这份工作的第一人。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胜利完成海底隧道16次对接。 4、孟剑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在北京apec会议上,“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我国赠送外国领导人及其夫人的国礼之一,是孟大师经过百万次精雕细刻,在仅0、6毫米的银片上创作的“丝巾
6、”。太空英雄、奥林匹克运发动和汶川地震纪念馆的奖牌都来自孟剑锋。 5、张东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银瓦焊接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银瓦板薄如牛皮纸。液化自然气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针眼大小的泄漏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张东伟的焊接工艺不仅质量100%有保证,而且外观完善。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磨床,也是国内第一个从事高速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磨削的工人。他被同龄人称为“鼻祖”。中国从事这一过程的工人不超过10人。他磨的转向架上装有644辆高速动车组,运行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23圈。他是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 7、高凤林,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讨论院特
7、种熔焊机。焊工高凤林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已有35年,被称为焊接火箭的“心脏”。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的焊接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当飞入太空,其中长征3a系列火箭将嫦娥卫星送上了月球。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中挑战的最薄记录。 大国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3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我国政府盛大召开了全国劳动榜样和先进工表彰大会,说明中心政府对劳动榜样的重视,也为我们企业的一线生产职工带来了一股春风。 九十年月起,中国经济大潮汹涌澎湃,使大多数人产生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好多年轻人都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要么经商做生意,要么考公务员,使得我们制造业一线年轻技术工人严峻断层。全国劳模大会的召开
8、,是对我们一线工人的充分确定,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劳动者永不消逝的荣耀。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中心电视台每天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推出了“大国工匠”系列报道,每期介绍几位制造业的国家级高级技师,有的是在生产一线制造火箭的焊接工,有的是在生产一线装配“蛟龙”号、高速列车、飞机的钳工。他们这些人都没有多么高的文凭,从学徒开头,靠自己的勤奋钻研、实干和敢于探究的精神,最终成为国家级高级技师,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就我公司的实际,谈以下几点看法和感受。 一、不要认为没有文凭就自卑。 我们的一线职工大多是工作20xx年以上的老工人,高中以下文凭占大多数,但大家在我们生产的胶合板机械领域
9、个个都是技术能手,无论是焊接,还是加工和总装,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像谷延春、郭同虎等的焊接技术;沙崇光、燕春伟等的加工技术;高大明、刘玉宁等的装配技术,在公司乃至全国都是高手,他们大都没有多么高文凭,但是在本职工作中都很精彩,在行业内都是好手。只要好学、勤学,手艺就会练成,练成手艺就会成为行业高手,也可享受高工资、高待遇。我们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擅长琢磨、擅长钻研、擅长总结,怎么干才能干得快、干得好,要有自己一套独到的工作方法,你才会超越别人,有了超群的的技能你也会成为国家级高级技师的。 二、抓质量要一丝不苟。 “大国工匠”中的几位高级技师,生产的都是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一批质量要
10、求相当高的产品,如有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坠落、高铁可能脱轨,轮船可能漂浮,这些产品要求的是100%的保证质量。我们的干部和职工在平常质量治理中动不动就是“差不多”、“还凑合”,这些词都不能用在我们的质量治理中,我们的产品质量也要求是100%。这就需要我们的一线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要一丝不苟,想方法、动脑子,把质量确的确实提上来。我们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机械制造业的品牌不是靠广告宣传能换来的,是靠过硬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从用户的口碑中换来的。我们全体员工要时刻把质量放在心中,不合格的工件坚决不入库,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出厂,要有持之以恒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把产品做好,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
11、才会不断地进展壮大,大家才能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三、你不肯定爱厂但肯定要喜爱你的工作。 无论工厂怎么对你好,有个别同志总是在埋怨;无论工厂怎么感化你,有个别同志仍旧是无动于衷。这些同志不喜爱自己的工厂可以理解,但肯定要喜爱你自己的工作,工厂有千万家,但你从初期学的工种可能只有一种,无论你在那个工厂工作,你干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不会吃上饭的。只有你喜爱了你的工作,你才能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你才能提高你的技能,你才有立足于企业的本钱,假如你在自己的岗位上制造不出肯定的价值,到任何一个单位都不会收留你的,现今的企业,没有任何一个单位情愿收留一个闲人的。无论你从事任何工种,都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
12、好,自我约束和要求自己,把自己培育成高技能人才。 四、将来的高级技术工人会大有作为。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进展,经济总量已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其次,但是粗放式的进展,过度依靠于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也使得中国的制造业量大而不精,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必定趋势。要转型升级,就必需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再先进的机器也是通过人制造出来的,没有能人产品永久也不行能升级。我们企业过去是生产中小型产品为主的企业,我们的局部职工过去只是制造小型产品,现在升级为制造大型数控产品及生产线,这些都要求我们的一线职工要提高自身素养,学习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过去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底层,现在
13、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顶层,敬重学问、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望全体职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提高了,你才会大有作为。 请大家看一下“大国工匠”这个报道,向全国各行业的优秀技师学习,大家会从中受到启发的。盼望全体一线职工勤学习,肯钻研,爱岗敬业,在不久的将来,许多人都会成为百圣源的工匠,成为中国的工匠。 大国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4 八位劳动者,八位工匠。喜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他们的胜利之路就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善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靠着专注和坚守,成为了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了一个领域不行或缺的人才。 1.钳工胡双钱,上海
14、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制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许多老胡亲自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2.捞纸工周东红,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坚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闻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3.港珠澳大桥管延安。 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根据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
15、,已胜利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4.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 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仅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发动、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 5.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善无缺。 6.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
16、称为“鼻祖”。 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23圈。他就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 7.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讨论院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 焊工高凤林35年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当飞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卫星去月球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 8.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讨论所顾秋亮。 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周密度要求到达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
17、这个周密度的仅有顾秋亮。胜利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证明,仅有那些喜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的确非常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旧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根底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其实说究竟,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我行业的工匠,我们都需要工匠精神,我们要向八
18、位大国工匠学习,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至死不渝的奋斗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对于身为人师的我们来说,也要努力做一个布满“匠心”气质的教师,不墨守成规或急功近利,而是将持续改善和创新当成永恒的旋律。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的方向不应当是囿于学问的传授和灌输,让孩子们的时间花费在成绩单或名次上,更应当侧重于“育”,“育”是文化,是想象力和制造力的唤醒和激发,培育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思索与制造活力才是教育目的,仅有能培育孩子奇怪心、提升在宽阔空间中自由思索的本领、鼓舞孩子勇于创新和敢于冒险,并一辈子专注于的教育这一件事的工匠教师,才能做出有匠心味道的真教育。 大国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篇5 ?大国工
19、匠宣传片叙述了高凤林等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靠着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活的双手,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善,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奉献社会的故事。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消失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掌握到头发丝的五非常之一,超群的艺术制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特别高的产品。假如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 轮船可能会漂浮。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
20、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进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其次。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单独一人在一线奋斗。 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讨论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工程,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阅历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当交付。 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艺术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
21、承受艺术的熏陶。我是的专业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的确很难把握,每天需要花许多时间来重复练习一首曲子,专业教师对我也特别的关怀重视。学习虽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首曲子便会特别的快乐与骄傲,但是还是会有许多缺乏,许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把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专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学校的优秀学长他们的技巧娴熟,拉的曲子委婉悦耳,特别值得我学习,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进步,更上一层楼!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 。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规划随时都可能遭受问题,要求有糊涂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胜利,必需拿出士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胜利,不信任眼泪;将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由于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由于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势;胜利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肯定能胜利,我肯定根据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成功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始终走下去。 在这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头。现在我要做的是,迈出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忱去猎取最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