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静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与断句.docx(9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张静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与断句张静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与断句 本文关键词:断句,文言文,文言,总复习,语文张静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与断句 本文简介:张静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其次节文言翻译与断句(10年北京卷)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张静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与断句 本文内容:张静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其次节文言翻译与断
2、句(10年北京卷)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一百零一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一百零一,不害
3、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取材于柳宗元宋清传注:市:买卖场
4、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雠:这里指售出、成交直:价值,价钱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善药居:聚积,搜集B积券如山券:借据,欠条C未尝诣取直诣:前往D终不复言复:回答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B.C.D.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排成了队B.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他们的求利不也太短浅了吗C.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现在的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样从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D.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天下那些穷困潦倒而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躲起来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生意
5、场的交往也不肯定都是斤斤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B.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C.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D.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一般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10.文言文宋清传中说“清之取利远,远故大”。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长远所以获得的利益较大”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概括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
6、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则,四肢一百零一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取材于苏轼仁说)6、D7、D8、A9、B10、(10分)略11、(5分)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也/幸也。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10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一百零一人守之,万夫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
7、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日以授予,不行失也。”乃令千户吴玉守之。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将士闻之,或信或否。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
8、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咸顿首称善。(选自明谢黄后登陆卷下,有删改)【注】上:皇上指朱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语诸侯曰谈论B委尸填满沟壑放置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标记D噫!我固无姜祸害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今俞瑱
9、得之乃令吴玉守之B.利为彼有宜为报仇C.降家皆为上所杀儿为所误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3分)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值襟喉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贼众新集,其心不一乘其未定,击之必破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AB.C.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棣深思熟虑,快速出击居庸关,战胜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准备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状况,确定了制胜之策。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
10、用欺瞒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D宋忠失败的缘由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今日以授予,不行失也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答案:5、B委放置,丢弃A语,说C识,明白,知晓,动词D恙,病,担忧。6、B利为彼有,为,二解。其一,介词,表被动。其二,推断动词,不译。宜为报仇为+动词,判介词,省小宾。译:给,替A
11、代词且皆为居庸关C表被动,为所结构D方位地点7、D解除法。1句,地势之要,2句,喻证地势之要,皆与形势分析无关。8、C敌方间谍,错。原文中,“获贼间谍”,其人为宋忠部下。9、(1)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2)今日以授予,不行失也翻译: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行以(再)丢失。赋分: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呼喊(着)干脆冲击宋忠的军阵。赋分:麾,1分,河,1分,大意1分。(10年重庆卷)阅读下
12、文,完成第810题。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母疾寻愈。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时寇党尚有伏岩彀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一百零一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一百零一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
13、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初,赴举,贫
14、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享年六十四。注间关:辗转。逋负:拖欠税赋。(节选自宋史?查道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鳜尺许以馈馈:进献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治:追究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第:住宅D贫甚,质女婢于人质:人质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查道对亲友“孝义”与对老一百零一姓“仁厚”的一组是()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A.
15、B.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道不候报,出官癝米赈之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所得周给。亲族哀钱三万遗之C.D.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一本正经,喜爱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称。好学,喜爱弈棋。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著名当世。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道寇准的赏识。知果州时候,尚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知虢州时,遇蝗灾,查道想方设法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罚;老一百零一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
16、树;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D.查道对亲族挚友有情有义。居京师时,家里贫困,也要供给亲族之茕独者;倾其全部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1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3分)子厚前时少年,用于为人,不自珍贵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予时也。(取材于韩愈柳予厚墓志铭)(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3分)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一百零一里许,直趋贼所。(4分)答案:8、【答案】:D质:典当、抵押或译为:把抵押给,是名词活用动词。9、【答案】:B(A对
17、亲之孝使两川者所为;C都是对亲友仗义疏财乐于相助;D亲族对查道的资助不偷取他人佳枣)10、【答案】:C(“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有错,应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古代“犯人”一般是“囚”字,“犯”并非是“犯人”,而是“冒犯”,有成语“有犯不较”作证,加上前边有“道性淳厚”,说明其特别厚道。此处属望文生义,话说回来,假如C项正确,那么查道就是没有原则的昏官了,这与整个文段内容有冲突,聪慧的学生应当会想到这个问题,这正说明白此题有极高的区分度)11、(1)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2)【参考译文】:(查道)于是不穿官服独
18、自骑马带几名仆人,连短刀也不拿,辗转山林沟壑一百零一来里,径直奔向贼寇的住地。(10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诸葛孔明陈亮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倡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想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
19、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始孔明出祁山,仲迭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邦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吾倍道疲惫,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
20、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这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则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
21、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共少戒也。(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1014年版)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敌:敌人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伺:窥探C仲达出兵拒之拒:抵挡D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见:现成的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C宥过无大刑
22、散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邦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言论,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用大话欺瞒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C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争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赐予充分理解和深切怜悯,严正驳
23、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4分)译文: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3分)译文: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简单应付啦(3)引军而济,背水为垒。(3分)译文: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10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
24、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高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子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
25、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尠有屈焉屈:屈辱。B鸠率僧旅鸠:聚合。C将加大辟大辟:死刑。D遗其珍物遗:赠送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唯易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拂衣而出倚歇而和质C遂得免焉风雨兴焉D复还焉蜀且贰焉楚也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
26、确的一项是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C文章通过为别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D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17A解析:屈:屈服。例
27、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8B解析:而:皆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19D解析:“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与原文“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不合。20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21(1)于是(他)来到长安视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胆怯别人望见并认出。(2)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2022年高考题1.(09年广东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答案
28、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2.(09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观足下所为文一百零一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一百零一,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答案观足下所为文一百零一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犯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3
29、.(09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取材于老子七十三七章)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解析文言文的断句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与翻译相关的题型,其难度低于翻译,但读不懂文句,断句也是很困难的。考生可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据标记词进行协助断句。如据实词“补不足”、“人”、“损”,据虚词“之”、“是
30、以”等可协助推断。2022年高考题1.(08北京)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解析运用语感,理解文句的意义和结构,正确断句。2.(08浙江)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
31、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答案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解析先整体阅读,弄懂文意再断句。3.(08福建)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译文: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译文:(2)依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看法。答:答案(1)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见;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
32、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假如)能施展自己的理想,(就)和天下一百零一姓一起实行自己的理想;(假如)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就)走自己的路。(2)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见来实现自己的志向。孔子认为,假如自己不被国君任用,就韬光养晦,安贫乐道;而孟子认为,假如自己不得志,就独自践行,守道不屈。(意思对即可)解析(1)重点词语:行(推行)、藏(退隐)、是(这样)。重点词语:由(实行)、行(走)。(2)第一段话要抓住“舍之则藏”这句话来理解。其次段话要抓住“独行其道”四字来理解。比较出二人处世看法的不同:一个是归隐,一个是守道不屈。(意思对即可)4.(08江苏)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
33、断句(限6处)。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答案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解析依据全文内容,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对句子进行断句。20042022年高考题1.(07福建)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一百零一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出名世者。由周而来,七一百零一有余岁矣。以其数,
34、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节选)【注】充虞:孟子弟子。(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子若有不豫色然。译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译文:答案您好像有不欢乐的样子。假如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解析句中,“夫子”是对老师的尊称,此处可译为“您”。“豫”是“欢乐,兴奋”的意思。“然”是“的样子”。句中“治”是“治理”的意思。“舍”是“舍弃”的意思。(2)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用自己的话回答)答:答案体现了自视极高、自任极重
35、(或“自信念、责任感极强”)的心怀。解析抓住关键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来分析。【参考译文】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他)说:“您好像有不欢乐的样子。以前我曾经听到您讲过:君子不该埋怨天,不该指责人。”(孟子)说:“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历史上)每过五一百零一年,必定有圣君兴起,其中还必定有声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武王)至今,已有七一百零一多年了。算年头,已经超过(五一百零一年了);按时势(须要)而论,也该是可以有作为之时。(只是)老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假如要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以外,还会有谁呢?我为什么不欢乐呢?”2.(07北京)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横
36、线的部分断句。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答案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解析运用语感,理解文句的意思正确断句。【参考译文】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时就喜爱弓箭,搞到几十个好弓箭,自己认为没有能可比的了。近来我把保藏的弓箭拿给做弓箭的人去看,工匠却说我这些弓
37、箭都不是好木材做的。我问缘由,工匠说,木材的质地不平直,纹脉都是斜的,弓箭虽然有劲,然而射出的箭不会平直。我才明白从前辨识(弓箭)的方法还不精确。我凭借弓箭打天下,相识这些弓箭还不完全,况且天下的事物这么多,怎么能都了解清晰呢!3.(07浙江)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夫明六经之指涉一百零一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颜氏家训勉学)答案夫明六经之指/涉一百零一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行常依/乡国不行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解析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断句的基础
38、在于对文意的领悟,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文段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同时,还应留意文段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这段文字要留意几组动宾结构的对称句子。4.(06北京)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答案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
39、计者/过矣。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说了赵国与齐、楚的利害关系,再加上我们特别熟识的“唇亡齿寒”的成语,所以,难度较小。5.(05福建)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王道者,不行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行,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译文:吴王困于姑苏之上,
40、而求哀请命于勾践。译文: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译文:答案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请求饶他性命。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属地。解析本题共有三小则语段翻译。第一则用倒装更便利译释。大、小可以活用成名词。“王”也是要活用的,称王之意,在孟子文章多见。此即为“王道”。其次则,“困”表被动,“于勾践”是向勾践,是状语后置。“请命”是难点,“求哀”是提示,请命是求哀的详细内容。下文也有提示,勾践欲赦而范蠡不行。第三则文意与前一句类比,否则不能构成相互理解之便。“之”是结构助词,用法是分开主谓关系。“解”是突围,“而”是顺接,“东”是活
41、用动词“向东走”。此“国”当不同今日之国,标准答案照旧说明为“回国”不妥,应当是封地或是属地。此字为具有政治意义的古今异义。其次部分四年联考题汇编2022年联考题2022年6月更新1.(浙江省湖州部分地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断句题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答案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2.(2022年吉林省榆树市弓棚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用“/”给下列文段断句。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答案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
42、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3.(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给下面句子用“/”断句。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答案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2022年5月更新1.(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22届高三第六次适应性训练)用斜线()给下面的划线文言文断句。宋人好附会名重之人,称韩文杜诗无一字没来历不知此二人之所以独绝千古者转妙在没来历元微之称少陵云怜渠直道当时事不着心源傍古人昌黎云:“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今就二人所用之典,证二人生平所读之书,颇不为多,班班可考;亦从不自注此句出何书,用何典。昌黎尤好生造字句,正难其自我作古,吐词为经。他人学之,便觉不妥耳。袁枚随园诗话称韩文杜诗无一字没来历不知此二人之所以独绝千古者转妙在没来历元微之称少陵云怜渠直道当时事不着心源傍古人昌黎云:答案称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