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391451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8.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pdf(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运动和位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 体 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科学探究目标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 是“运动”。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3.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4.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5.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说出物体运动的依据。2.能描述物体的位置。难点:能说出物体运动与静止的依据【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小组:方向

2、盘、软尺、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引入:出示一张小女孩池塘喂鱼照片,提问: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时,怎么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揭 示 课 题【板书:运动和位置】二、探索一一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探索活动一:(提示:引导学生说出判断时,需要与另一个物体比较位置。教师可以用”和.相比”的句式,代 替“参考物”概念的表述)(1)出 示 图 片(在运动会上),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2)出 示 图 片(在公交汽车站),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的判断的证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3)出示图片(在大草原上),先

3、出示第一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说说你的判断证据。学生交流讨论再出示第二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再说说判断的证据。各小组交流反馈汇报小结: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相比,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板书:物体位置:改变一一运 动 不 改变一一静止】三、探索一一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材料准备:方向盘、软尺若干个1 .探究活动二:当两人都静止不动时,学生同时获得方向和距离信息后确定自己的位置(提示: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对教室的8个具体方位有认识基础)(1)教师介绍方向盘、软尺的使用方法以及活动的要求。(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尝试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

4、的位置。2.探究活动三:站中心同学静止不动时,自己运动起来,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以及注意事项(2)各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3.探究活动四方案一:材料准备:校园平面图、可移动的透明方向盘、测量尺(提示:此活动对学生认识水平有一定的挑战,如果学生有困难,选择方案)提供每组校园设计图纸,借助透明方向盘及测量尺让学生将方向盘的中心点覆盖在自己选择的校园平面图“参照物”上(告知学生每小段表示几米),然后描述自己在学校的位置。方案二: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出示校园设计图课件,多次更改“参考物”,让学生描述自己在学校的位

5、置。活动结束后学生讨论交流“可以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板书:描述位置:方向、距离】四、研讨(提示:这两个问题与聚焦部分的问题相呼应,可以有机融合到探索活动中,问 题1与探究活动1融合,问题2与探究活动2-4融合。也可以在探索活动后进行总结提升。)提 问“通过学习,你们知道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可以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五、拓展(提示:先让学生阅读任务要求和简单坐标图,询问不明白之处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出示坐标图,学生根据已知方向和距离标出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学反思】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2.掌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3.

6、经历观察各种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各种运动的复杂性与趣味性。【教学重难点】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2.掌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辨别方法。【教学准备】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木马玩具、汽车玩具、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能动的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2.学生汇报:“见过秋千、汽车、鸟、电梯”3.你们还知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4.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秋千、摆钟、汽车雨刮

7、、跷跷板等常见物体运动视频。(2)教师出示指尖陀螺等教学器材,仿照课本P 5在物体上贴上圆点,再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2.观察中,围绕学习单展开观察。(1)学生自主实验,并完成学习单。(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学生汇报:课堂上做的物体运动实验有旋转运动、摇摆运动、直线运动三种。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1.学生思考:如果换个位置贴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吗?2.学生自主实验:将悠悠球上的圆点从外侧移至旋转中心,那么圆点的运动轨迹有变化吗?悠悠球的运动形式变化了吗?3.汇报研讨:圆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悠悠球的运动形式为直线运动。4 .说一说你知道的其他物体

8、的运动形式。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资料阅读:你坐过旋转木马吗?请画出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教学反思】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2.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3.乐于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4.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5.利用材料,制作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揭

9、示 课 题(预 设 3 分钟)1.出示立交桥图片,提问:马路上有许多车子在行驶,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预设:有的运动路线是直直的,有的运动路线是弯弯的。我们把直直的运动路线叫直线,弯弯的运动路线叫曲线。2.揭示课题: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板书)二、探索: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预 设 30分钟)材料准备:每组一条直线轨道、一条曲线轨道、蓝色球、红色球、桶、学生活动手册(-)探 索 11.出示教材上的图片,提问:“图中的过山车、老鹰、台球、直电梯和自动扶梯、掉落的苹果的运动路线怎样描述?”2.分组讨论。3.学生汇报。预设:过山车是曲线运动,老鹰是曲线运动,台球是直线运动,垂直电梯是直线运动,自

10、动扶梯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掉落的苹果是直线运动(二)探 索21 .击球。我们来玩击球,操作员将红蓝球和红球分别放在桌子上,距离约4 0厘米,用蓝球击红球。学生相互合作进行活动。2.讨论:说说击不中的原因。预设:因为球的运动路线不确定。3 .在轨道上击球。要求:操作员将蓝球和红球分别放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的两端,用蓝色球击红色球。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出蓝色球的运动路线。4.小结:小球在直线轨道上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上的运动,叫曲线运动。(三)探 索31.我们将小球放在桌子上,用手推它,小球先在桌面滚动,再冲出桌面,直到停下,在整个过程中,它的运动路线是怎么样的?。2.小组讨论,在活

11、动手册上画出自己的猜测。3 .展示想法。4.讲解实验规则:(1)操作员将小红球放在桌面上相应的位置,用手推向桌子边缘。(每次推的力度尽量保持一致)。(2)组长带领其余组员蹲下来认真看,讨论好后再画出运动路线。学生实验。画路线图。5.展示运动路线图,思考它是属于什么运动?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6.慢动作微课展示小球的运动情况。三、研 讨(预 设2分钟)提问: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哪两种方式?四、拓 展(预 设5分钟)判断生活中更多物体的运动方式。【板书设计】工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路线 直线直线运动曲线曲线运动【教学反思】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学目标】

12、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3.经历实验探究,认识到改变实验条件导致的不同实验结果,体会到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的实验严谨性。【教学重难点】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的能力。【教学准备】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关于斜面的运动?2.学生讨论回答:滑滑梯、石头滚下坡、车子下坡3.教师出示课件展示

13、斜坡,提问学生:将物体放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呢?4.学生汇报:物体会滚下来、物体会滑下来、物体会不动。5.我们怎么能判断物体在斜面上是否会运动呢?物体又会以哪种方式运动呢?(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1)教师仿照课本P 1 0指名学生上台操作实验。(2)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完成实验。2.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完成观察记录。(1)学生观察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物体是否运动,物体是以什么方式运动的。(2)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学生汇报:物体可能会在斜面上滑动,也有可能在斜面上滚动,甚至有可能停在斜面上。

14、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教师根据学生做好的实验观察记录,提问学生。2 .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1)教师提出问题:物体在斜面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3)总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物体的形状有关。球形或接近于球形的物体会以滚动的方式运动,非球形的物体在斜面上会以滑动的方式运动。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如果将斜面一端逐渐升高,再把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等物体分别放在斜面的上端,它们会怎样移动?【教学反思】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

15、长,运动慢。2、应 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3、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4、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5、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6、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应 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难点: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小组:直 线 跑 道(长于两米为宜)、小 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出示汽车、自行车、行人在一座大桥上行进的图片提出问题:不同的物体运动有快有慢,怎么比较物

16、体的运动快慢呢?(预 设1:相同距离内比较运动的快慢;预 设2: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快慢)二、探索:判断运动的快慢1.探索活动1:(1)出示动物王国的1 0 0米跑步竞赛成绩的图片。(2)学生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快慢排列名次。(3)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提醒按从快到慢的顺序填写动物的编号和奔跑1 0 0米所需的时间)。(4)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5)小结:六种动物都奔跑1 0 0 米(相同距离),所需时间短的运动的快;所需时间长的运动的慢。2.探索活动2:(1)出示两个不同的小球、两条相同的轨道(具有一定的坡度)的实物或图片。(2)提问: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快

17、慢?(3)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4)完善比较方法:以轨道的最高处为起点,以轨道的最低处为终点,拿着两个小球摆放在起点处同时轻轻松手,让它们自由滚落,观察哪个小球运动到终点。(5)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小球运动的结果。(6)小结: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短,运动的快;后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长,运动的慢。3.探索活动3:(1)出示两个不同的小球、一条轨道(具有一定的坡度)的实物或图片。(2)提问:在一条轨道上,怎么比较不同小球的运动快慢?(3)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4)全班不断补充完善:借助秒表,小组同学分工合作,重复测量两个小球分别自由滚完这条轨道所用的时间,记录

18、下数据,再进行比较。(5)学生分组实验(6)学生交流,得出实验结论。三、研讨:总结归纳(预设2 分钟)1 .提问:通过今天学习,你能回答怎样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吗?2 .引导学生归纳: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四、拓 展(预设6 分钟)1 .测量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应该选择哪一个数据呢?2 .实验数据的选择有取众数(选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取中位数(选按大小排位居中的数)、取平均数(所有数据相加后,除以个数)等三种方法。3.在三年级阶段,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是取中位数,即先让学生将3个数据按大小排列,选择排位中间的数【板书设计】5

19、.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作业设计】1.体育课上50米赛跑,运动最快的是()A.小明用了 10秒 B.小丁用了 8秒 C.小红用了 9秒2.运动相同的距离,运动所需的时间(),运动得快;运动所需的时间长,运动得()。【教学反思】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3.经历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4.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

20、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教学准备】软尺,秒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同学们,你们学会了怎样比较吗?2 .教师出示课件,提问学生: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呢?3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 .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过程。(2)学生参照课本P 1 5 1 6,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设计实验过程。一是实验中选取什么运动较为合适?二是怎样测量和比较实验数据?2 .实验中,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3 .实

21、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结果。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 .教师提问学生: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呢?(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现象。(2)学生相互交流并汇报。(3)教师总结: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只需要比较这段时间内物体行进的距离即可。2 .要比较交通工具的运动快慢,需要怎么做?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资料阅读1:教师课件展示“追及跑”游戏,指名学生比较游戏中不同学生运动的快慢,分享比较的方法。资料阅读2:1 .教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物体,指名学生比较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2 .学生观察课件,结合生活经验回答。3 .教师总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

22、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物体运【教学反思】7.我 们 的“过山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科学探究目标1 .根据已有材料,针 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2 .对自己小组或他人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3.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完成指定任务,并乐于反思和改进,体验设计产品的成就感。4 .体验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5 .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合理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一座过山车。难点:制作

23、过程中轨道铺设及曲线轨道的调整。【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塑料积木套件(或铁 架 台 和2米长的保温塑料管、防撞条)、小球、设 计 图 纸(带小方格)、直尺、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p p t播放实际运行的“过山车”的图片1.播 放“过山车”的实物图片。提问:你们认为这些“过山车”有什么特点吗?(预设:“过山车”为什么会运行?“过山车”运行的动力呢?)2.师生分析原因“过山车”由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坡度等组成,还有一个底座。(预设:让学生知道我们自己设计的“过山车”也要有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坡度,同时底座要稳固)3.揭示课题:我

24、 们 的“过山车”(板书)二、探索:过山车的探索活动及图纸设计(预 设7分钟)材料准备:每组设计图纸一张、学生活动手册、简单的积木1 .探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拼接。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小组内学生建造一条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教师要巡视指导,让学生熟悉材料,熟练掌握拼接技巧。提问:“过山车”的轨道主要由哪几种?我们在制作时要注意些什么?2.小组设计自己的“过山车”。(1)观察教材中小实践中的设计图,仔细观察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设计的:提问:如果让我们自己去设计一辆“过山车”,你们准备怎么来设计?(预设: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注意:为小组内准备设计什么样的“过山车”,自己小组内的“过山车”有什么特点

25、作铺垫?)(2)小组内进行设计前的讨论并推荐一名工程设计师。根据小组内的意见,由工程设计师来设计小组内的 过山车,要考虑 过山车”的实用性和制作材料的成本。提问:设计时要注意选择什么材料后进行?(预设:根据材料进行设计)3.出示活动手册,明确设计要求,画设计图。三、小实践:设计和制作自己的 过山车(预 设2 2分钟)材料准备:设计图一张、每小组所选择的材料、铁架台、软尺或细线等1.学生反馈交流:对自己小组设计的“过山车”图纸进行了说明?由工程设计师介绍设计情况,其他成员补充说明。这一环节要求:小组间可以相互进行提问或设计情况解释,并针对其他组提出修正建议。2.提问:制 作“过山车”的时候有什么

26、要注意的吗?有什么制作顺序呢?(预设:让学生知道“过山车”的制作从低到高拼搭,即 从 位 于“过山车”最低处的终点开始,沿着设计的轨道路线,搭 建 到“过山车”的起点,这样的搭建操作会更规范、更科学。)3.学生搭建制作自己的“过山车”,小组内设计师指导制作,其他成员协同具体制作,对制作中出现问题进行及时告知设计师调整设计?4.初步评价:制作完成“过山车”后,小组内先进行初步测试,检验 过山车”整体的稳固性,并尝试用小球进行检测。(预设:要按照教材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要求进行,测量长度、检查轨道情况、坡度等。)四、拓展:展 示评价“过山车”及 调 整 修 正(预 设 6 分钟)材料准备:制 作

27、 完 成“过山车”、秒表、小球、细线、软尺1.由几个小组上来进行展示,先 测 量“过山车”的长度,并进行测试比赛。2.其他小组同学提问。3.对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正建议。4.小结:通过初步测试结果和其他同学的建议,小组内设计工程师进行优化调整,为下一课准备真正测试做准备。(预设:评比活动中要考虑各个小组制作“过山车”的实用性和成本核算。)【教学反思】8.测 试“过山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科学探究目标1.利用自制的“过山车”和小球,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路线,能正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

28、录、乐于交流。3.继续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小球的位置、运动路线,测量小球的运动快慢难点:测量和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改进过山车。【教学准备】教师:定好各组的测验场地、多媒体课件、黑板大表格。小组:各组制作好的“过山车”、秒表、软尺、细绳、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课前任务:测试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情况。材料准备:各组自制的过山车、小球明确任务要求:用一个小球从过山车的起点出发,观察小球能否顺利到达终点,同时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每组发一个小球提问:你们组的过山车能否让小球顺利到达终点?如果不能?该怎么改进?谈话:请还存在问题的组再

29、花几分钟时间调整一下,成功的小组再多尝试几次。二、聚焦谈话:经过测试和调整,大家的过山车都能顺利的通过小球,那么小球的在过山车上是怎样运动的呢?下面让我们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分别从小球的位置、运动路线和快慢三个方面来描述?三、探索我们的过山车(预 设 20分钟)任务一、描述小球的位置 材料准备:方位盘、小软尺、细绳、小标签纸、小组记录表提问:小球的位置要从那几个方面来描述?(预设:方向、距离)明确任务要求:将方位盘平铺在“过山车”的下面,并将过山车的起点与方位盘中心对齐,然后用标签纸在过山车上取几个位置。请每位小组成员向其他同学描述自己选的小球位置。建议:1.描述小球的方向借助方位盘;2.测量小

30、球的距离用细绳沿过山车轨道量取,并软尺测量。请 1 组同学向其他组同学描述小球在自己组过山车的位置,教师用希沃教学助手展示任务二、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讨论:怎样描述的运动路线?(预设:先画运动路线,然后分段描述)建议:1.在记录表上画出小球运动的路线;2.分段标注直线运动(A)和曲线运动(B)第1次第2次第3次取值(中位数)运动的时间画出运动路线(直线运动用“A”表示,曲线运动用“B”表示)汇报交流:将各组的画出的运动路线通过希沃教学助手收集起来,并向全班同学展示,并选取存在问题的几组进行分析和讨论。任务三、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的运动快慢 材料准备:软尺、细绳、小标签纸、秒表、小组记录表、全班

31、汇总表讨论:怎样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的运动快慢?(预设:运动相同距离比运动时间的方法,或者采用运动相同时间比运动距离)建议:1.用软尺轨道量出距离起点2米的位置,并用标签纸做好记号,作为终点;2.用秒表测出小球从起点到达终点的时间,并记录在记录表上。小球运动快慢小组记录表小球运动快慢全班汇总表组号时间快慢排序汇报交流:那一组的过山车小球运动的最快?为什么?把最快小组的过山车展示出来,让其他组同学进行观察,并和自己组的过山车进行比较分析原因。(预设原因:过山车的坡度大小、运动路线、轨道表面的光滑程度等等)四、拓展延伸(预 设15分钟)(一)改进我们的过山车讨论: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

32、改进过山车?为什么?(预设改进方法:增加起点的高度或降低终点的高度用更加光滑的轨道运动路线曲线运动部分减少,直线运动部分增加)(二)改进后二次测试 材料准备:学生自带材料、木块等测试操作小提示:1.改进时可用自己带来的材料,也可以到材料超市领取。2.同样需要及时测量和记录下小球运动2米所需要的时间。3.边改进边完善你们的设计图,并及时补充加快速度的方法。4.时 间 有 限,改进加测试的时间一共10分钟。(三)展示改进后的过山车 材料准备:各组改进后的过山车和设计图,以照片的形式通过希沃教学助手上传电脑供小组展示时投放。交流:根据再次测试的运动时间对比介绍过山车改进前、后的设计及改进的效果。(四

33、)欣赏各种各样的过山车,寻找更多改进策略展示各种各样的真实过山车提问:在保证安全通过的前提下,怎样让我们的过山车运动速度更快,更加刺激?请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课后继续改进完善设计。【板书设计】8.测 试“过山车”位置:方向和距离 加快方法:1.增高起点或降低终点路线:直线、曲线 2.改进轨道表面快慢:相同距离比时间 3.调整运动路线【教学反思】第二单元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目标】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蚕。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了解蚕卵的颜色

34、、形状、大小等。2.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桑叶、葛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1.教师课件展示蚕和蚕丝制品,提问学生:你们养过蚕吗?说说你们知道的蚕的情况。蚕是什么样的?怎样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呢?2.学生相互交流,根据经验汇报。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观察蚕卵。学生参照课本P 2 2,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方法。一是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观察蚕卵;二是我们如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1)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2)让学生自己设计观

35、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3)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4)教师指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2.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1)教师课件展示建造蚕宝宝“家”的方法。(2)教师明确养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蚕宝宝的食物以及打理蚕宝宝的“家”。3 .制定观察计划。(1)教师提问: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2)学生交流后汇报。(3)教师课件出示“蚕的一生观察计划”记录表,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的方法。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教师指导: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

36、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适宜的温度;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2.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更好。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阅读资料: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教学反思】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知道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2.知道不同动物的卵有不同的外部形态,有些有外壳,但内部结构相似。3.知道鸡卵有卵壳、卵黄、卵白、气室等结构以及他们的作用。4.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给卵分类。5 .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

37、测各部分的功能。6 .基于卵为什么能孵化出小动物的好奇心,表现出对动物卵的探究兴趣。7.课后继续观察蚕的生长变化,感受长期观察的价值和意义。8 .通过了解和观察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卵,感受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神奇,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不同动物卵的特征,给卵分类以及观察、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难点:根据鸡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蚕卵、鹤鹑蛋等常见动物卵,P P T等。学生准备:生、熟鸡蛋各一枚、放大镜,培养皿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 示 课 题(预 设3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1 .提问:蚕是通过什么繁殖后代的?(预设:蚕卵

38、)2 .出示P P T,提问:还有哪些动物也是通过卵来繁殖后代的呢?(预设:鸡、乌龟、鸽子)3.揭示课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板贴)二、探究:不同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预 设3 2分钟)材料准备:熟鸡蛋、生鸡蛋、放大镜、培养皿等每组一份,蚕卵、鹤鹑蛋、动物卵图片、学生活动手册活动一:观察和交流不同动物卵的相同和不同(预 设5分钟)1 .P P T出示生活中常见动物和它们的卵,提问: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建议引导学生用“*卵和*卵比较,相同的地方是,不同的地方是”句式作答)2 .师生交流小结:各种动物卵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活 动二:根据特征给动物卵分类(预 设7分钟)1 .P

39、P T出示鱼卵等5张动物卵图片,提问:你能根据某一个特征,给下面的卵分类吗?2.同桌讨论后集体进行交流梳理。(建议重点关注学生各种分类的依据,只要合理都可,若学生没有提到外壳,可引导:如果根据有没有外壳,可以怎么给卵分类呢?)活 动三: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预 设1 2分钟)1 .出示鸡蛋,提问:它里面是什么样呢?(学生简单交流)2 .完成活动手册中“我印象中的鸡蛋”(内部)画图。3.简单展示一二个学生画图作品,引入:鸡蛋内部到底是什么样?最好的办法是我们亲自观察一下。4 .P P T出示观察鸡蛋内部结构活动要求,小组开展观察,完成活动手册“我观察到的鸡蛋”画图。5.交流梳理,适时出示P P T

40、鸡蛋内部结构图进行小结。6.学生完善自己活动手册鸡蛋内部,补充标注。活 动四:交流和推测鸡蛋各结构的功能(预 设8分钟)1 .提问:鸡蛋的这些结构,分别有哪些作用和功能呢?2 .交流梳理,并适时出示P P T鸡蛋内部各部分作用图进行小结。4.出示P P T,提问: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学生可再次用放大镜观察蛋黄上的“小眼睛”。)5.小结:鸡蛋的卵黄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小白点,这就是胚盘。它是生命的开端,小鸡就是由胚盘中的受精卵发育来的。三、拓展 与 指 导(预 设5分钟)1.提问:今天我们重点观察了鸡蛋等其他卵,你们前几天的蚕卵发生变化了吗?(学生简单交流)2 .小结:课后继续观察蚕

41、卵的变化,如果孵化出小蚕了,就选择1-2 条蚕做好记号作为重点观察对象,比如可与一元硬币等物体比较,观察它每天长大了多少,有什么行为等,这些记录可及时地记录在活动手册上。3 .机动指导完成作业题。【教学反思】3.蚕长大了【教学目标】1 .知道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2 .知道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3 .知道蚕的身体结构及其作用。4 .知道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5 .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 .知道蚕在生长的过程中的变化。2 .知道蚕的身体结构及其作用。3 .知道蚕的生

42、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教学准备】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1 .教师:同学们饲养的蚕卵孵化出蚕宝宝了吗?蚕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 .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观察器材和观察方法。(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四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观察过程。一是怎样确定蚕是活的?用什么工具观察?二是蚕在不同时间发生的变化。三是蚕用什么吃食物?2 .观察中,围绕随堂学部分展开实验、观察。(1)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实验,并思考:怎样记录蚕的样子和它的食物?(2)教

43、师指导学生用图画的形式做好记录。3 .观察后,汇报交流记录结果。(1)学生展示各自画好的蚕和它的食物。(2)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改进图画。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1)学生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2)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可变化性。2 .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3 .蚕还会长成什么样?(1)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

44、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2)教师根据研讨情况总结。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教学反思】4.蚕变了新模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蚕蛹是蚕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2.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来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科学探究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2 .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3.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4 .能够坚持观察并记录蚕吐丝结茧的过程。5 .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蚕的生长变化保持着探究兴趣。6 .能够真实记录并描述自己观察

45、到的现象。7.能通过蚕丝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人类的生活依赖自然,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难点: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蚕吐丝结茧过程的视频或图片,P P T等。学生准备: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软尺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1 .P P T展示学生前期养蚕过程拍摄的不同阶段照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的蚕宝宝己经生长到什么阶段了?(预设:结茧)2.提问:经过前期的饲养,我们观察到了蚕卵从孵化到吐丝结茧的过程,同学们能根据拍摄

46、的照片再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排排序吗?3.学生移动图片排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蚕茧上,并适时小结:看来蚕宝宝不断生长,变出了新模样。(板书课题:蚕变了新模样)。二、探索:蚕茧蚕蛹活动一:观察蚕茧 材料准备:学生的蚕茧、手电筒、放大镜、软尺、教学课件等1 .师出示蚕茧图片,提问:蚕茧是怎么形成的?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如表述不是特别清晰可以借助视频进一步描述(可适时播放“蚕吐丝”视频)。2 .提问:蚕宝宝吐丝结茧时不断地把自己包裹再里面,此时你最关心的是什么?3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预设:蚕宝宝是不是还活着?蚕为什么要结茧?蚕宝宝接下来会干什么?蚕宝宝接下来会变成什么)

47、4.梳理学生的问题并呈现在板书或课件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蚕茧解决疑问。5 .提供手电、放大镜等器材观察蚕茧。重点指导学生说说形状、看看颜色、量量尺寸、摸摸质地、探探内部6.交流观察所得。活动二:观察蚕蛹1 .师过渡:通过刚才对蚕茧的观察,似乎还有好多的疑问没有解决。特别是内部的情况还是不明显,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观察蚕茧?(预设:打开蚕茧)2 .师提供蚕茧(因后期仍需观察或学生有所不舍,可以事先准备一部分蚕茧),P P T 出示打开蚕茧的注意事项(安全提醒)。3 .学生小组合作,使用剪刀打开蚕茧,提供放大镜观察蛹,用图画的方法完成记录,并猜测后续的变化。三、研讨1 .展示学生画的蚕蛹,学生上台交流

48、自己的观察记录和猜测。2 .P P T 出示上节课展示的蚕宝宝幼虫的身体结构,比较蛹与幼虫的不同。3 .再次让学生补充交流“蚕茧对蚕起到什么作用”问题的想法。4.播放“蚕为什么吐丝结茧”视频,适时补充: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同时,我国人民的养蚕织丝技术改善了生活,促进了科技的发展。5 .小结:蚕蛹未来的变化真的会和你们猜测的一样吗?期待你们继续饲养和观察。四、拓展:(预 设4分钟)1.提问:自然界还有哪些小动物和蚕一样,会经过蛹的阶段?2.观看视频:蝴蝶的一生。3.推 荐 阅 读 昆虫记。【教学反思】5.茧中钻出了蚕蛾【教学目标】1.蚕蛾是蚕的成虫,观察并区分雌蛾和雄蛾。2 .观察和描述蚕茧

49、发生的变化和蚕蛾的形态。3.蚕蛾的繁殖行为。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4 .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昆虫的外部特征。【教学重难点】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由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教学准备】蚕蛾、放大镜、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教师导入:同学们,蚕结茧后十多天过去了,你们的蚕茧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蛹变成什么了呢?下面来交流我们的新发现。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1.观察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观察方法。(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一是观察蚕蛾钻出蚕茧和繁殖的过程;二是观察蚕茧的身体结构,生活

50、习性,并与蚕的幼虫、蚕蛹进行比较。2.观察中,围绕学习单展开观察。(1)教师提供教学课件展示蚕蛾钻出蚕茧的过程。(2)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茧里钻出的蛾子就是蛹变的吧?”这个问题关系到蚕蛾是不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对认识蚕的一生很重要。茧里只有蛹,而我们又亲眼看见蚕蛾从茧里爬出来,不是蛹变的会是什么变的呢?当然这样的回答还需要从下面对蚕蛾和蚕蛹的对比观察中去发现更多的证据。(3)蚕蛾从茧里出来后,教师要提醒学生,要把它从茧上面拿下来,最好专门放到另一个比较宽大的盒子里,以避免蚕蛾把卵产在茧上,不便于卵的保存。(4)学生观察实验并做好记录。3.观察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4 .观察蚕蛾的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