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1.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B.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使用炭火的痕迹C.1929年在周口店山洞里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有力的实证2.某校历史社团的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收集了不同类型的资料。资料包中,研究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有力证明是()项目主题: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选项 资源A视频:人类起源一一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上下五千年B地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C化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头盖骨D书籍:中国通史 易中天中华史A.A B.
2、B C.C D.D3.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岷江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既有土著文化的特征,又存在黄河流域文化的因素。同样,在长江中下游良渚文化也和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有密切联系。这反映华夏文明()A.来源单一 B.起源较晚 C.相对封闭 D.多元一体4.半坡遗址的大量出土文物表明,半坡居民发明了伐木、除草、平整土地、松土、点种及收获的整套生产工具。这可用于印证半坡居民()A.广泛使用打制石器 B.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C.生活方面衣食无忧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5.如果把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居民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应该是()A.原始农耕生活的时代 B.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C.早期国家与社会
3、变革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6.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是一座仰韶文化晚期至屈家岭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于2022年3月31日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3座仰韶文化晚期的“前坊后居”式大型复杂房址,还在两座屈家岭文化时期酋长级大墓中出土了梯形独木棺、相、斧、铲、铐、凿、刀、单弓、成捆骨簇、少量陶器、猪下颌骨等重要遗物。据此推断,当时该聚落()A.发动战争较为频繁C.尚未出现贫富分化B.出现农耕和定居生活D.大规模进行猪的养殖7.史记提 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体现的观念是()A.民族认同 B
4、.华夷有别 C.民族差异 D.国家统一8.“惊世惊天龟甲片,神奇神秘卜辞骨。”该诗句描述的文字是()A.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 B.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C.记录祭祀典礼的金文 D.全国规范使用的小篆9.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0 B-骨能 图 二 石 部A.夏商周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耙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M A 2图三铁制农具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10.中国文学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和现实内涵,也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某个时段的历史面貌。下列名句出自如图所示时期的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王侯将相
5、宁有种乎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 1.美国学者认为商鞅建立了以个人能力而不是贵族身份选拔官僚的制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政府制度,比西欧早两千年。据此可知,商鞅变法中“选拔官僚的制度”()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目的在于维护平民利益C.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D.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12.它集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于一体,充分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该水利工程是()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三峡工程13.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有
6、精深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 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指()A.儒家的和谐思想B.墨家的非攻思想C.法家的法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14.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直接作用是()A.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有利于各地的经济交流 D.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15.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儒家思想的
7、影响C.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D.统一六国的需要1 6.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秦王嬴政时期 B.秦始皇统治时)C.秦二世统治时 D.西汉建立初期17.汉文帝即位之后,逐步废除了各种株连律法和残酷刑罚;将“十五税一”减 为“三十税一”。据此推知,汉文帝的治国理念是()A.“休养生息”B.“以法治国”C.“民贵君轻”D.“兼爱非攻”18.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历史文献所指向的盛世被誉为()A.成康之治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贞观之治19.如表是两汉社会观念词汇统计表,其中社会伦理成为最高词
8、汇的主要原因是汉武帝()类别关键词出现频次所占比例社会伦理观念仁、礼、信8234 次36.2%法观念法、刑4748 次20.5%财富观念利、财、富5395 次23.8%公平公正观念均、平4427 次19.5%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实 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北击匈奴,开疆拓土 D.设司隶校尉,强化监察制度20.历史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秦汉时期社会特征是()A.早期国家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B.社会变革与思想交锋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林一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参观某地文化遗址时说:“(这里)在中华文明成熟
9、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材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数椽、盖顶摘编自梅福根、吴 玉 贤 七千年前的奇迹一一我国河姆渡古遗址材料三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雕刻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漆器(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袁隆平参观的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哪里。(2)材料二中提到的“木构长屋”是什么类型的建筑?试分析出现这种建筑的原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土文物带来的历史信息。22.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材料一:一个文化能不能被称为文明,关键在于是否已经进入国家社会的形态,而国家是否形成,一是阶级
10、或阶层的存在,二是强制性的权力系统的设立,如兴建种种公共工程、举行全社会范围的庞大的祭祀活动和宗教礼仪、进行战争防御和扩张。一摘编自王震中 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材料二: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一个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古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城内外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形成鲜明对比。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
11、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我们终于能理直气壮地宣告“中华文明五千年”。材料三:关于商朝的历史,文献记载很粗略,故很多学者曾质疑其是否存在。甲骨文发现后,使得商朝历史得到了考古实物的证实,表明商王朝是确切存在的。甲骨文记载的商王是一个很专制的君主,他对下属、对王后都用“呼”,显示出王的权力至高无上。甲骨卜辞说明商代是领土国家,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商王朝在其中能实行有效的管制。商王通过占卜贞问国家的农业有没有收成从甲骨卜 辞还可以看到商人的宗族对商王朝有军事义务,他们的族不仅是生活组织,也是军事组织,宗族是商王国主要的军事力量。一摘编自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 稽古贯通启新:中国古代
12、史(1)阅读材料一,概括文明的标准。(2)依据材料一中的文明标准,说明为何“我们终于能理直气壮地宣告 中华文明五千年,”?(3)依据材料三,概括甲骨文所反映的商朝早期国家的特点。指出甲骨文的发现对历史研究的意义。2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所示材料二:(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晋国楚国为了争夺中原霸主,在城濮交战,四月初一,楚军进至城濮。初二,双方对阵。楚方:四万二千余人;晋方:三万两千五百人。楚军大败,旋即双方作罢,此战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材料三:(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赵国长平,双方数十万大军对峙3 年赵军投降。为了彻底削弱赵国,除了 240个年幼士兵被放回赵
13、国报信,其余4 0 多万士卒全被活埋。(1)根据材料一思考这两幅地图发生了哪些变化?(2)比较材料二、三分析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春秋和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有什么不同?(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影响。2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和牛耕使用的进一步推广,生产力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在新旧制度急剧转型过程中,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于是各个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根据部编版初一历史课本自编(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
14、识,说说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文化繁荣的经济、政治根源。材料二:诸子百家表派别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墨家墨了兼爱、非攻;选用贤能;提倡节俭儒家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荀子礼治;人定胜天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法家韩非子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2)完善表格。(3)假如你是一位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君,你会欣赏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一个人的主张?并简要说明原因.2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制造战乱)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
15、本纪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卜,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淫乱,急则犯上作乱,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只有嫡长子一人可以继承),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一 史记平津候主父列传(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了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秦始皇实行了什么措施?(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颁布了什么命令?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请写出汉武帝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3)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措施起到了什么共同的作用?答案和
16、解析1 .【答案】D【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 0 万年至2 0 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最早于1 9 2 1 年被发现,在北京人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和用火的遗迹,发现了许多骨骼化石,其中就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A B C 属于史实。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有力的实证,属于历史解释。故选:D。本题考查北京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 .【答案】C【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而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对遗址、化石等进行考古研究,是了解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最可靠的证据,也是最有力
17、的证明,C 项正确;视频是经过人后期加工的影视作品,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最有力证明,排除A项;地 图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可以了解原始人类的分布状况,但不是最有力的证明,排除B项;书籍是人写的,具有个人感情色彩,不能作为最有力的证明,排 除 D项。故选:Co本题考查中国早期人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中国早期人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华夏文明多元一体,D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B C 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A B C。故选:D。掌握华夏文明的特点。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华夏文明的特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
18、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4 .【答案】B【解析】由材料“半坡居民发明了伐木、除草、平整土地、松土、点种及收获的整套生产工具”可知,这可用于印证半坡居民已经从事农业生产,因为这些工具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半坡居民使用的是磨制石器,排除A;C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且与史实不符;牛耕技术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故选:B o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相关知识。5.【答案】B【解析】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居民都属于史前时期的史实,史前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故这个主题应该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
19、起源。北京人不会农耕生活,排除A;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排除C;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排除D。故选:Bo本题考查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是一座仰韶文化晚期至屈家岭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有“前坊后居”式大型复杂房址,有了农业生产工具,这里的居民已进入原始农耕定居生活,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o本题考查半坡人、原始农业的发展。知道半坡人开始原始农耕定居生活。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
20、了半坡人、原始农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7.【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显示 史记提 出“祖黄帝说”,认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黄帝,这种观点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为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提供了心理支持,A 项正确;BCD项内容从材料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认同观念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民族认同观念的相关史实。8.【答案】A【解析】“惊世惊天龟甲片,神奇神秘卜辞骨。”该诗句描述的文字是甲骨文。据课本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
21、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是它因刻在龟甲鲁骨之上而得名,又被称为“殷墟卜辞”,是迄今所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选项A符合题意。BC都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D是秦朝时期的文字,排除BCDo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的相关史实。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22、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字的演变的相关史实。9.【答案】D【解析】图一的骨相是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肿骨制成的,是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生产工具,石犁是主要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石器,器体薄而扁平,辉绿岩石质,坚硬、便于耕作。铁制农具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从图一到图三说明了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故选:D。本题以骨相、石犁、铁制农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本题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反映了国古代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考查了学生的总结能力。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经几个重要阶段:打制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10.【答案】D【解析】图片反映的是战国时
23、期形势图。“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出自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 离骚。“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 自 诗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赞扬的是西汉名将卫青、李广。排除ABC。故选:D。本题考查战国纷争,知 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出自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 离骚。本题考查战国纷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 L【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商鞅建立了以个人能力而
24、不是贵族身份选拔官僚的制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政府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打破了贵族世袭的方式,利于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A项正确;商鞅变法中“选拔官僚的制度”的目的在于增强积极性,不是维护平民利益,排除B项;商鞅变法中“选拔官僚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贵族的特权,排除c 项;题干没有体现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的信息,排除D 项。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意义等知识。重点掌握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意义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
25、程,它 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都江堰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 符合题意。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等知识,重点掌握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影响。重点掌握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和而不同”可知,反映的是儒家的和谐思想,故 A 正确;墨家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和“非攻”(
26、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这在材料没有体现,故 B 错误;法家的法治思想强调以严刑峻法来维护君主的统治,这在材料没有体现,故 C 错误;道家的无为思想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和哲学思想,这在材料没有体现,故 D 错误。故选:Ao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和而不同”,结合儒家思想中的和谐思想分析。本题以习近平主席的言论为背景材料考查儒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同时理解法家的法治思想和道家的 无为思想的内涵,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4.【答案】B【解析】根 据“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这一措施是郡县制
27、。郡县制的直接作用是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B项正确;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排除A项;统一货币有利于各地的经济交流,排除C项;焚书坑儒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排除D项。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郡县制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郡县制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5.【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最大好处是能调集全
28、国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大型工程的修建。A项正确;秦朝治国思想是法家,排除B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排除C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与秦朝统一六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以及作用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以及作用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6.【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文字“陈胜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统治黑暗,秦二世时统治更加残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口号是“王侯将相
29、,宁有种乎?他们在陈建立张楚政权,后来进攻咸阳失败。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C符合题意,ABD时间不符,排除。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相关知识,重点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相关知识。重点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7.【答案】A【解析】针对汉朝经济萧条状况,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A项正确;“以法治国”是法家治国思想,排 除B项;“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D项。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朝的休养生息政策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
30、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朝的休养生息政策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8.【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史 称“文景之治”.B项正确;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排除A项: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 称“光武中兴”,排除C项;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排除D项。故选:Bo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知道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
31、期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本题考查文景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9.【答案】A【解析】根 据“两汉社会观念词汇统计表”可知,其中社会伦理成为出现频次最高词汇。当时儒家思想为主的伦理观“仁、礼、信”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0.【答案】D【解析】秦始皇最突出的功绩是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
32、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统治时期,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秦汉时期奠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版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故选:D。本题考查秦汉的特征。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王朝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进入了鼎盛时期,因而秦汉时期特征是统一国家的建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秦汉时期的主要事件。21.【答案】
33、【小 题 1】河姆渡遗址。【小题2】干栏式建筑;河姆渡地处南方,空气潮湿,雨水较多,所以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屋防潮通风。【小题3】河姆渡人的原始农业比较发达,河姆渡人会运用雕刻工艺制作艺术品,己经懂得使用天然漆等。【解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河姆渡人等相关史实。22.【答案】【小 题 1】国家的产生。【小题2】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小题3】特点: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商王朝在其中能实行有效的管制。意义:使得商朝历史得到了考古实物的证实,表明商王朝是确切存在
34、的。【解析】1.本题考查文明的标准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明的标准等相关史实。2.本题考查良渚古城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良渚古城等相关史实。3.本题考查商朝的建立、甲骨文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商朝的建立、甲骨文等相关史实。23【答案】【小 题 1】诸侯国的数量减少、诸侯国的疆域扩大等。【小题2】规 模 大(参战人数多、时间长)、范围广、更加残酷;春秋时期是为争夺霸主地位,战国时期是力图拓展疆域(或兼并)。【小题
35、3】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战争促进了国家统一、民族交融。【解析】本题考查春秋争霸和战国纷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春秋争霸和战国纷争,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24.【答案】【小 题 1】孟子【小题2】道家【小题3】【解析】(1)由“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和牛耕使用的进一步推广,生产力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在新旧制度急剧转型过程中,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于是各个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文化繁荣的
36、经济根源是铁制工具和牛耕使用的进一步推广,生产力飞速发展;政治根源是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主 张“施仁政于民”和“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强调治国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实行法治,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因此欣赏韩非子的思想。故答案为:(1)经济根源是铁制工具和牛耕使用的进一步推广,生产力飞速发展;政治根源是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2)孟子;道家。(3)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主张实行
37、法治,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题以百家争鸣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2 5【答案】【小 题1】郡县制;统一文字。【小题2】推恩令;诸侯王从此一崛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小题3】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解析】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郡县制、秦始皇统一文字、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措施的共同作用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的郡县制、秦始皇统一文字、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措施的共同作用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