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88858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 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教学设计方案课程七颗钻石课程标准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 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 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教学内容 分析七颗钻石是人教实验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的内容。七颗 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 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 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 后水罐里涌出了 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 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2、教会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 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并进行符合主题的小练笔。3.教会学生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 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并进行符合主题的小练笔。3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个班是网络环境下 跨越式试验班。经过了两年多的试验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 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学生对童话 体裁的课文很熟悉,而且对童话的形式很感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

3、能力还不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 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重点、难点重点: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 娘善良、美好的心灵。难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与学的媒 体选择供教师使用的资源:自制ppt课件供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拓展阅读资料课程实施 类型偏教师课堂讲授类V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备注教学活动步骤序 号名称课堂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环节长度1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1 .回顾主要内容2 .水罐发生了一 次又一次神奇的 变化,是什么使 它发生变化的 呢?今天我们就 来解决这个问 题。2,2二、自主合作探究,体会“爱”的真 谛1 .教师引导

4、体会水罐的第一 次变化。2 .小组合 作,理解水罐第 二、三、四、五 次变化,填写表 格。ir3三、拓展阅读,汇报感受1.学生拓展 阅读。10z2.学生汇报 读后感。4四、小练笔,总结拓展延伸1.同学们展开想 象,创编一个 “爱”的故事。2.作品交流。10,5五、总结1.老师总结,深 化主题。r教学活动详情教学活动1: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活动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找水的过程中,水罐发生了一次 又一次神奇的变化,是什么使它发生变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 这个问题。解决问题是什么使水罐发生变化的?技术资源ppt出示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留白部分,让学生口头填空回答常规资源教材活动概述教师引导学

5、生观看ppt课件的,课件中出示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留白 部分,学生口头填空回答教与学的策 略1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ppt出现主要内容,生口述填空)2 .我们也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当时,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 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这里用了三 个“都”字,说明了什么?3 .此时,(ppt出示)他们最需要的是,有了,就有了o水是多么重要啊!4 .在人人都渴望有水的情况下,一位小姑娘拿着空水罐出去找水。 在找水的过程中,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变化,是什么使它 发生变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反馈评

6、价学生都能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了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活动2:自主合作探究,体会“爱”的真谛活动目标体会水罐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的原因解决问题理解水罐发生的五次的变化技术资源ppt课件常规资源教师设计填写的表格活动概述教师引导学生填写水罐的第一次变化,第二、三、四、五次变化让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填写教与学的策 略1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80页,自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找一找水 灌发生了几次变化?画出水罐变化的句子,读一读。(学生汇报、 老师板书)2 .读到这里,大家觉得:这是一只()的水罐。(ppt出示)(学生口头填空)3 .这只水罐可“神奇” 了!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五个句子。4 .教师引

7、导体会水罐的第一次变化。(1)水罐第一次变化前,发生了什么事?(2) “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她哪儿都找不着水,累得 倒在沙地上睡着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哪儿”说明什 么?,(3)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 的水。神奇在哪?这是什么样的水?此时的小姑娘嘴唇干裂,又累 又渴,她看到这清澈新鲜的水,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这句话中有个 字表现出了这份高兴、激动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你能带着这份 心情读读这句话吗? (ppt出示句子)课文中有个四字成语也写出 了这份欣喜的心情,是哪个词?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当她醒来的 时候,清澈新鲜的水。”看是否能读出这种喜出望外的

8、感觉?(个别读,全班读)(4)老师出示表格,指导填写第一次变化5 .小组合作,理解水罐第二、三、四、五次变化,填写表格。6 .小组派代表汇报,老师指导填写好表格。7 .教师引导:看来水罐的变化不在于水罐本身,而是在于得到水罐 的人是怎样对待它的,只要用“爱”来对待它,水罐就会发生变化。 (完成板书用线连出“爱心”)是爱让水罐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8 .最后,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课 文的题目为什么不叫“神奇的水罐”或“水罐的变化”,而叫“七 颗钻石”呢?反馈评价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和小组内自主学习,理解了水罐发生变化的根本 原因是“爱”的力量。教学活动3:拓展阅读,汇报感受

9、活动目标学生进行对应主题的拓展阅读,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解决问题说说哪个故事最让你感动技术资源ppt课件常规资源跨越式阅读材料活动概述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拓展阅读,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教与学的策 略1 .同学们,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友情。“阅读天 地二”里的文章也是围绕这一主题选编的,请同学们阅读爱心项 链一件小事生活在爱心集体不平凡的背心爱的故 事这五篇文章,说说哪个故事最让你感动。2 .学生汇报读后感。反馈评价学生通过阅读,对有关“爱”的主题的文章感悟特别深教学活动4:小练笔,总结拓展延伸活动目标学生进行小练笔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小练笔,进行有关“爱”的主题的写作技术资源ppt课件

10、常规资源原稿纸活动概述学生进行小练笔,完成后互相交流教与学的策 略1.每当夜幕降临,我们抬头仰望天空,天上繁星点点,每颗星星背 后都有着一个“爱”的故事。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创编一个“爱” 的故事。2 .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想创编的故事,再请个别学生 汇报自己的想法。3 .学生进行小练笔创作。4 .作品交流。反馈评价学生基本能贴紧主题进行写作,故事完整。教学活动5:总结活动目标教师进行总结,深化主题解决问题深化主题技术资源ppt课件常规资源教材活动概述教师进行全文的总结,深化主题教与学的策 略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 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钻石一样晶莹

11、闪烁,像星星一样普照人间。 同学们,让这爱的故事进驻我们的心田,做一个会爱的孩子。反馈评价学生学会感受爱评价量规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规项目A级B级C级个人 评价长价 组评听课 情况认真听课, 没有走神、 讲小话等现 象听课比较认 真,偶有走 神、讲小话等 现象听课不认 真,走神、 讲小话较 严重作习况 合学情善于与人合 作,虚心听 取别人的意 见并能加以 借鉴和运用能与人合作, 能接受别人 的意见缺乏与人 合作的精 神,难以听 取别人的 意见与组论况 参小讨情积极参与小 组讨论,能 清晰地表达 自己的观点 并获得多数 组员的认同能参与小组 讨论,基本能 表达出自己 的观点,组员 基本认同。不参加小 组讨论,无 观点表达情况积极举手发 言,并有自 己独立的思 考和见解能举手发言, 表达中自己 的思维较少很少发言你所感悟的一这节课你所收获的你还存在疑惑的其它参考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