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探讨 本文关键词:法律基础,体系,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探讨 本文简介:摘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体系为动身点,提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并通过对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说明,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评价机制的更新来构建此教学体系。关键词:以生为本;嬉戏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混合式教学;教学评价机制随着教化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渐渐凸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探讨 本文内容:摘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体系为动身点,提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并通过对
2、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说明,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评价机制的更新来构建此教学体系。关键词:以生为本;嬉戏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混合式教学;教学评价机制随着教化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渐渐凸显,现代教化观点提出的以生为本的观点来阐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和学生的个体发展的重要性。一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重新界定高等教化中学生的发展是将来人才发展的关键,因此,对高校学生的培育教化和学生将来的发展就成了高校举足轻重的一个目标。近些年,随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化体制的不断革新,以生为本的理念已然凸显,各位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以生为本”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从现代教化的观点来说,把以生为本的含义说明为
3、谁获得学问,谁就是课堂的主体,从这个观点来看,已把原来由老师主导的课堂转变为有学生来主导的课堂。有学者从探讨式教学的角度动身,提出以生为本是以学生的学问学习、实力提升、爱好培育等为根本目标进行探讨式教学。1这个观点已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培育学生的主动探讨问题的实力及创新意识。还有学者从高校生的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来说明以生为本,强调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在志向、信念、爱好和爱好所存在的,须立足于学生的成长,着眼于学生的将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2。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这一门高校公共基础课的老师,不仅仅只是把其作为一门课程,而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之后,让这门课程始终伴随每
4、一位学生一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那么,以生为本的含义,既要从“生”的本意来挖掘,也要从生的内涵和外延来相识。由于生字的本意是指新事物成长到肯定程度,打破其原有的平衡状态,突破重重障碍而呈现出新的面貌。因此,以生为本的生还应当包含着获得学问的主体在获得学问的过程中发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而不仅仅只是单纯学问的获得或对主体学问的灌输,这里实际包含着教化体制的变革,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化理念的革新以及获得学问的途径与方法、获得学问主体的动态发展,以及课堂中教授内容本身的推陈出新。据此理念,文章以“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从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评价机制的更新来探讨如何实现以生为本。二以生为本的
5、教学方法的创新高校教学活动是通过学生和老师的交往得让以学问信息获得传播,特殊是高校新生的第一堂政治课“基础”课,这门课程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干脆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发展,因此,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燃眉之急。(一)以嬉戏化教学建立同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嬉戏化教化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形式,是依据学习者年龄心理特征,借鉴嬉戏的特点,把教学内容通过嬉戏的方式呈现出来,或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嬉戏,为学生创建愉悦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的一种教化方式。嬉戏化教学所要留意的是不能仅为了烘托教学气氛或营造教学氛围而进行,无论实行哪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最终都是服务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老师在嬉戏实施阶
6、段应紧扣教学重点难点,避开忙无目的地发挥,嬉戏结束应刚好通过学生和老师的总结来回来到教学目标之上,以此来实现嬉戏化教学的初衷。除此之外,嬉戏化教学针对不同的对象,应实行不同的嬉戏内容,避开嬉戏内容过于困难、过于简洁、过于无趣。最终要提到的是嬉戏化教学要求参加要求对象广泛性的特征,正是广泛性才体现公允同等,切忌只让个别或小部分的学生参加,否则就失去了嬉戏化教学本身的意义。(二)以信息化教学渗入传统教学信息化教化,是以现代教化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化资源,优化教化过程,以培育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化方式。信息化教学的构建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学员在教化者创设的情
7、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对当前所学进行意义构建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要使教学内容具备肯定针对性,首先,信息化教学好坏取决于信息的内容,如在视频案例中要把典型案例和本校或本土案例相结合,使得视频资源的所产生的效果本身具备可操作性。其次,信息化教学渗入传统教学中,绝不仅仅只是实现为学生在课后简洁的播放视频、图片和动画,信息化教学还必需具备老师和学员的互评功能,一方面由老师在信息化平台中设置相应问题,并且可把问题插入进正在播放的视频之中,实现没有完成此题便不能往后观看的功能,有利于督促学生自行完成;还要依据信息化平台中设立的标准,让学生为微课或慕课等信息化
8、课程体系做出评价,实现信息化教学中互评机制。另一方面,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后台和线上教学的创建者也应随着时代的改变或信息化教学机制的更新而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三)建立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主见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起到老师引导、启发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主动性、与创建性,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模式中,对于“基础”课的课程不仅须要传统的老师讲授法、案例法、课堂探讨法,而且还要主动创建信息化教学的多元化平台,除了有公共信息平台中的尔雅通识在线课程、慕课及翻转课堂之外,还可以建立封闭式的SPOC,即小规
9、模的个人在线课程,以满意不同爱好爱好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要求。三以生为本教学评价机制的更新“基础”课作为高校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其驾驭的学问体系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课堂的相识与驾驭之中,而更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但现当今大多数高校对于高校生的这门课程评价体系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到课率、试题试卷的期评分、实践论文写作以及平常的考核之中,导致了该课程的所产生的效用与最终预期目标价值想脱离。第一,在课程考核机制中要体现学问理论与实践实力有机结合。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建议把“基础”课划分为理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三类,充分体现改革和创新精神。3理论课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探讨案例法或线
10、上教学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对学生的评分,实践课则依据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和条件可以通过高校生创新创业、志愿者服务或学校和老师所认可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考核。其次,在评价方式中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首先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传统的“基础”课大多是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但由于通过个人对单个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和片面,无法实现客观公正,所以在信息化教学体系中除了设置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之外,还可以就学生在线提交的作业以及在线学员的课程互助中实现学生与学生的互评,这种多元主体的评价机制既能给学生自身确定和支持4,对其他学生也能很好的起到引导作用。其次是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教学中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的出勤率及卷面测试的考试结
11、果进行评价,在线下课堂中是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以及线上课程中是否按质按量完成了信息化在线课堂的课程内容等,如若参加度高,表现主动,则可在信息化教学系统中主动评价和激励,并自动设置优秀积分,反之,则提出改进看法并赐予低的积分。第三,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评价体系,使得评价体系由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不仅仅把学生在高校一年级的“基础”课当作终结性的评分,而事实上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是紧跟随着人的一辈子,所以对于高校生该课程的评分除了在高校一年级的静态评分上,还应依据学生在高校四年是否有作奸犯科,或者是否获得相应院校级、市厅级或省部级国家级的嘉奖和荣誉,据此来形成综合动态评价5。这一评价
12、机制的实现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班委会和每一位学生的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一套对高校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践履的评价考核机制。参考文献1吴言.以生为本的探讨式教学法在高校职业规划课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15,(13):181-182.2张继平.以生为本的高等教化目的价值取向探析J.学术论坛,2022,(9):216.3王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2022,(4):140-141.4郝文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究J.淮北师范高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0(5):173-175.5陈历.构建从课堂教学通往生活世界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视角J.山西农业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8):785-791.作者:阳璟 单位:湖南工业高校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