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新时代科技伦理教育的现实困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思政背景下新时代科技伦理教育的现实困境.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程思政背景下新时代科技伦理教育的现实困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 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与此同时,契合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科技伦理教育具有强烈的紧迫性和重要现实意义。无疑,国家及地方各级教育部 门、高等院校均在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和深化科技伦理教育,但也必须看到新时代 科技伦理教育存在与这一时代吁求不同步、不协调、不系统等问题,亟待厘清其 根本原因的基础上予以改革完善。一、课程思政融入科技伦理教育体系尚待完善实践中,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主要分两大部分,其课程思政建设呈现迥然不同 的发展格局。一方面,高等院校开设的科技伦理学等公共课程中,课程思
2、政建设 较为全面,形式上具有良好地叠加效应,主要问题表现在知识广度和思想深度的 提升层面。另一方面,在众多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中,课程思政和科技伦 理教育在教学上不相同步,科技伦理教育”对课程总量的覆盖还是对整体学程的 覆盖都相当有限,并呈现很强的随机性和散点性”,这一定程度上对两者的深 度融合提出挑战。一般意义上,课程思政和科技伦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路径有所 差异。在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高等院校(如医学院校、农业院校),两者在目标、 标准、方法等诸多方面存在更为明显的体系不同步问题。实践调研表明,专业课 程中课程思政与科技伦理教育存在较为明显的“两张皮”现象,既会模糊课程思 政的建设要求,也
3、使科技伦理教育的融入呈现“满堂灌”,最终结果是课程思政 和科技伦理教育让位于专业课教育,致使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加大了课程思政顶 层体系设计的难度。同时,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 容等方面存在差别,在着力厘清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课的共性和差异 性面前,科技伦理教育还存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体系建设 问题。二、课程思政融入科技伦理教育资源尚待挖掘当前,高等院校中涉及科技伦理教育的思政资源挖掘不充分是两者有机融合 的现实难点,实践调研显示,科技伦理教育资源尚局限于公共课领域的“专业性” 教育资源,而契合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关注,甚至呈现出完
4、全 不相重叠的理论和实践教育资源体系。教育资源挖掘是“凸显课程育人价值的内 在要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价值支撑”。从教育教学技术层面,课程思政与 科技伦理教育的有机融合,要充分挖掘、运用历史和现实发展中的行业、领域及 专业共性资源,作为教学主体应当具备促进两者有机融合的基本认知,包括梳理 理论、整合案例和发掘素材,才能有效解决现实中课程思政背景下科技伦理教育 缺乏理论和实践资源的问题。本质上,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各类课程 教学全过程,需要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自身的思政资源,努力探索思政资源的效益 最大化,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此外,高等院校专业教育和科技伦理教育本身 缺少必要衔接,专业教育
5、只注重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对 专业课程中的科技伦理教育的资源探索不够重视,忽略了共担全员全程全方位树 人重任的历史使命。三、课程思政融入科技伦理教育效果尚待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 任务。”课程思政和科技伦理教育的整体提升建基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既 着眼理论层面的认知和思想教育,还需强化实践教育和培训,课程思政背景下科 技伦理教育需实现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相统一,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课程思政与 科技伦理教育深度融合的整体要求。重视思想道德及职业素质的培养是新时代经 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当前,高等院校的科技伦理教育和课
6、程思政 建设都存在侧重专业教育和课堂层面的思想道德与执业素质教育,而忽略课程思 政建设与科技伦理教育的实践性认知问题。本质上,科技伦理教育是“具备处理 科技活动中伦理问题,规避科技风险的实践能力” 7的教育整体。这也导致了 和一般专业教学内容相比,课程思政和科技伦理教育面临着实践性难题,亦不符 合多元结构及层次清晰的科技伦理和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当前很多高校课程思政 和科技伦理教育陷入对理论体系或者概念的泛泛而谈,对受教育者而言表现为 “强制性”灌输,使学生对课程思政及科技伦理教育的价值观教育“无感”或“反 感”,既难以“内化于心”,又不能“外化于行”。这实际上偏离了课程思政的教 育目标,降低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可接受度,也不符合科技伦理的教育定位,增加 了师生矛盾,这一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