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风景道建设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风景道建设工作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风景道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助力自然生 态公园城市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市自今年起启动风景 道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定位 和市委主要领导关于风景道建设批示精神,把“风景”理念 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推进所有道路都按风景道建设管 理,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与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 机制,对外输出市的优美风景,对内带动风景道沿线的经济 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二、建设目标风景道规划全长977. 953公里。其中步行骑行综合道: 咸安区游客集散中心一古田11.5公里;骑行道:咸安区梓 山湖
2、环线一古田70. 795公里;自驾游道:全长895. 658公 里,其中咸安区135. 147公里,嘉鱼县103. 303公里,赤壁 市238. 109公里,通城县83. 22公里,崇阳县127. 76公里, 通山县208. 119公里。各县(市、区)在保持策划方案总体 线路框架基本完整,确保风景道品牌效应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可根据自身的规划和实际合理调整风景道的线路和规模。风 景道于2020年启动建设,力争用2-3年时间基本打造成型。(一)风景道2020年示范路建设任务。步行骑行综合道改造任务11. 5公里,骑行道改造任务34. 995公里,自驾游道改造任务217. 203公里。(见附件1)
3、(二)风景道20212022年建设任务。骑行道改造任 务35. 8公里,自驾游道改造任务678.455公里,建设一级 驿站1个、二级驿站5个、三级驿站3个。(见附件2)三、基本原则风景道策划方案是指导全市风景道具体创建工作的 基础性、框架性蓝图,各县(市、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 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灵活设计原则。风景道是一种融合自然、人文景观 和服务设施于一体的道路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尊重生态 基底,充分结合公路现有条件,灵活选址,顺应自然机理, 将对原生自然环境、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历史人文资源的 干扰和影响降至最小,避免大拆大建。因地制宜原则。规划设计时应充分结合不同的 现状资源与环境特征
4、,充分挖掘沿线的人文底蕴,把握当地 的产业发展趋势,突出地域风貌,展现多样化又极具契合性 的特色风景道。以人为本原则。风景道作为附加功能丰富的综 合体系,其服务对象为司乘人员和游客。道路建设在满足基 本交通功能的同时,应注重人性化设计,完善服务设施,保 证司乘人员和游客的必要需求和体验。统筹协调原则。风景道规划涵盖公路、规划、景观、 建筑、市政、旅游等多个专业,涉及交通、林业、生态环境、 文旅、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多个部门。在设计中应统筹考虑城 乡发展,加强部门协调和规划衔接,整合区域各种自然、人 文、产业资源,促进城乡联系,发挥综合功能。简约集约原则。在风景道路域环境美化、景观 点和相关服务设施
5、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集约利用土地,合理 利用现有设施,严格控制新建规模,降低建设与维护成本。 鼓励应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技术、材料、设备等。综合效益原则。风景道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风景道建设助力当地经济 发展和乡村振兴。四、建设标准(一)道路改造。风景道的主体是道路,优良的路况水 平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是项目建设的基本立足点。规 划改建风景道全长977. 953公里,分步行骑行综合道、骑行 道、自驾游道三种类型,改建线位基本沿现状道路走廊带布 设,充分利用既有道路资源。步行骑行综合道:结合规划及 预留用地条件统筹断面布局,增设宽度不小于2.0m的综合 道。骑
6、行道:单侧增加不小于1.5m专用骑行道,根据现状 断面实际情况确定拼宽或跳出方案。自驾游道:基本利用现 状路面,根据现状路面性质及破损情况确定改造修复方案, 完善沿线交安设施。(二)景观提升。绿化设计要坚持以生态保护、合理开 发利用为主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利用场地内 现有的自然和人工植被,维护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加强景观绿化的维护保养,持续保持良好视觉效果。(三)公路驿站。公路驿站是服务设施综合载体,分为 三个等级。一级驿站是风景道管理和服务中心,承担管理、 综合服务和交通换乘功能;二级驿站是风景道服务次中心, 承担售卖、租赁、休憩和交通换乘功能;三级驿站作为过往 行人休
7、息场所。驿站设置应优先利用现有建筑。(四)形象标识。风景道道路标识(logo)在整个线路 的转弯处或道路分叉处进行设置,提高辨识度,确保与周围 景观的协调性与美观性。五、建设任务(一)打造示范引领线路。按照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 要求,目前和今后实施的一、二级路新建、改扩建和公路大 修工程项目都应按风景道建设管理,建一条路成一段风景。 各县(市、区)要结合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每年至少打造一 条示范路,根据资源分布及景观文化特色确定主题定位,再 围绕主题精心设计打造。(二)加快步行骑行综合道等建设。加快建设咸安区游 客集散中心至古田段11.5公里步行骑行综合道。推进古田 至大桥、大桥至聂家、聂家至汀
8、泗桥、黄荆塘产业路、向阳 湖大道至农业观光园T字路口段70. 795公里骑行道建设。(三)打通断头路及瓶颈路段。加快咸安区宝八线农业 观光园至五七二桥2.7公里道路升级改造,咸安区S360大 向线五七二桥至桂乡大道路口 13. 3公里二级公路改造建设, 并同步建设骑行道;加快咸安区S361大羊线1. 53公里道路 升级改造,顺接S319咸赵线和赤壁市S361大羊线风景道; 加快赤壁市S361大羊线剩余7. 06公里二级公路改造,畅通 葛仙山樱花海、芳世湾等旅游线路;要重点推进G351潘家 湾至嘉鱼县城段大修项目及嘉鱼县至赤壁市一级公路改扩 建项目建设;要重点推进通山县慈口至乌岩段4. 22公里
9、断 头路建设。(四)注重提升绿化景观功能。各县(市、区)要立足 区域实际,合理提升风景道沿线绿化景观功能,分段落进行 主题景观营造,打造开合有度、富有韵律的动态景观带。(五)大力开展公路路域环境美化。各县(市、区)要 继续巩固提升现有路况及路容路貌水平。要对沿线裸土路段 逐步进行治理,在具备条件的路段采取挂网喷播、三维土工 网垫、加筋麦克垫等技术进行植草复绿,稳固路基护坡,加 强生态保护;要选择主题鲜明的风景道路加强沿线形象文化 塑造、布局景观小品、标注地面涂装,充分展示当地人文特 色;要逐步推进普通国省道路肩绿化或硬化工作,探索建立 普通公路路域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六)设置统一方便的标识系统
10、。要选择位置优越、地 势开阔的地段建设风景道入口段标志性构筑物。科学设置各 类引导标识和标牌,用人性化、个性化标识加深路人的形象 感知,打造道路景观特色品牌。(七)拓展公路驿站服务功能。各县(市、区)可根据 游客量、车流量大小来分批启动一、二、三级驿站建设,在 条件成熟的景区、旅游区服务中心或大型村庄配套具备商业、 交通换乘、餐饮、停车、汽车充电、卫生等基本功能的公路 驿站服务设施,远期可视市场需求逐步配套综合文化研学、 休闲度假、高端商务、星级酒店、亲子乐园等服务系统(八)打造智慧交通系统。各县(市、区)可选择具备 条件且创建成型的路段,引进先进的旅游商务、大数据集成 与信息服务等平台,让行
11、人游客及时掌握旅游、交通等信息, 提高路网通行能力,避免交通事故发生。(九)产业融合带动新业态振兴。风景道创建要融入“美 丽公路+”的理念,以“田园生活”为目标核心,加快现代 农业、田园综合体、民宿休闲、房车营地等新业态与交通旅 游的融合发展。(十)拉通主骨架畅通小环线。各县(市、区)要依托 交通路网、美丽村湾、乡村振兴、产业园区等建设项目,继 续巩固、扩充现有风景道主骨架,完善与美丽村湾创建等相 协调的局部小环线,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助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六、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创建责任。风景道创建工作涉及 面广、综合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政府成立市风 景道建
12、设领导小组,由分管交通副市长任组长,市交通运输 局、市发改委、市文旅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 利和湖泊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等单位负责人 为成员,负责统筹全市风景道建设的指导、协调、督办、考 核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风景道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要 认真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落 实保障措施,确保风景道创建各项任务稳步推进。(二)全程跟进,强化政策支持。各县(市、区)要按 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程跟进风景道创建工作,结合 实际,细化完善各项推进措施,强化部门联动,推动形成风 景道创建的政策合力。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各类 建设资金,形成多元化资金筹措和投入机制。(三)纳入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将风景道项目纳入市 政府年度重点建设项目督查范围。适时开展督办检查,发现 问题,推动整改;对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 结果在全市范围通报。(四)深入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 强宣传引导,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两微一端”等媒介 广泛宣传风景道建设成果和经验做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