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黔江区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重庆市黔江区中考生物真题(含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庆市黔江区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真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初步断定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 )A更换目镜B转动目镜C转换物镜D调节反光镜2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球,让人们再次认识到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B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C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D绿脓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3在播种季节,将颗粒饱满同一植物的种子分为等量的甲、乙两组,在25的环境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播种在水分适宜的肥沃性土壤里,乙组播种在水分适
2、宜的贫瘠沙性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 )A乙组先发芽B甲组先发芽C两组都不发芽D两组同时发芽4人们恐惧艾滋病,往往“谈艾色变”,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B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老人和孩子CHIV没有细胞结构D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5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女性的子宫是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B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C卵黄的营养能供胚胎发育全过程利用D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和养料6为预防流感,可以注射流感疫苗。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原,切断传播途
3、径7做泡菜时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A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的发酵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C造成缺氧环境,利于醋酸菌的发酵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的发酵8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可以尝试这样自制酸奶:将新鲜的牛奶加人适量的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内,再将适量的酸奶倒人其中能够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封存B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封存C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封存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封存9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已广泛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馒头的制作酵母菌B沼气的产生甲烷细菌C污水的处理真菌D酸奶的制作乳酸细菌10在
4、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A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B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C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D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11图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元包括和两部分B组成最简单的反射弧C外表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D神经元又称为神经,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2图是某人被玫瑰的毛刺扎伤后完成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b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里面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B这个人被玫瑰毛刺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C当这个人再次遇到玫瑰时格外小心
5、,说明他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条件反射D该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是2134513“倒车,请注意!”路人听见提示音后,可以及时躲避车辆,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听觉形成在耳蜗中B路人听到倒车提示音进行躲遍,属于非条件反射C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这种反射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14图是某昆虫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相似,属于完全变态B此昆虫的发育与青蛙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C如若此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的危害是最大的D此昆虫的发育与蝗虫的发育相似,都属于完全变态15某实验小组将四份等量的香烟烟丝分别加入20
6、毫升、30毫升、40毫升、50毫升的蒸馏水浸泡1天,用浸出液做“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表明适量吸烟对健康有利B清水中不含烟草浸出液,该组没有必要设置C同一组水蚤可在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重复使用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16下图表示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的关系,图中1、2、3、4依次表示( )A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BDNA、基因、细胞核、染色体C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D染色体、细胞核、基因、DNA17图7是染色体、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数目与基因的数目相
7、同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由构成的C在人的肝脏细胞中存单存在D人的神经细胞中46条包含46个18图为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a、b中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相同B过程产生的新细胞功能相同C过程示细胞分裂,过程示细胞分化D在过程中,细胞需要营养物质19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B为小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B若B为身体下部毛细血管网,则C可能为下腔静脉C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可能是肺部毛细血管网D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20图为人体内尿
8、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表示的结构(或生理作用)分别是( )A动脉、过滤作用、重吸收作用B静脉、过滤作用、重吸收作用C静脉、重吸收作用、过滤作用D动脉、重吸收作用、过滤作用21生物体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下列对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组成乙的细胞结构和甲是相同的B丙和丁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C乙所示的胃和丙中的叶属于同一结构层次器官D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保护作用的上皮组织2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实质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C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不尽相同,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
9、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23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为了预防细菌感染,每天餐后服用抗生素B阅读药品使用说明,只需了解药品的主要成分C为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消费者可擅自加大用药剂量D非处方药简称OTC,适于消费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24小邱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三次,每次仅调节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视野最暗的是B正确观察顺序是C观察图时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D要使视野亮度增加,可将显微镜移至明亮处25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有关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图中的“3”B晕车与内耳中感受头
10、部位置变化的神经过于敏感有关C飞机起飞或下降时,咀嚼糖果可以使鼓膜内外压力平衡D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4”进入“5”,引起中耳炎26图中甲、乙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B图乙中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C若观察时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的D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的27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丁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B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发育成的C乙图中的将来发育成丙图中的bD甲图中共同组成种子的胚28若把一个成年人的小肠绒毛都展开,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大小。图示意一段
11、小肠、皱襞及小肠绒毛结构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小肠内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B小肠的蠕动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帮助营养物质的吸收C小肠绒毛壁和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D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显著增大了面积29图为模拟呼吸运动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模拟呼气,膈肌收缩B乙图模拟吸气,膈肌舒张C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D该模型能模拟胸廓前后径变化30图为“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及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A血管是小动脉B用湿棉絮包裹小鱼主要以避免损伤鱼C血管是小静脉D血管是毛细血管二、实验探究题31众所周知,对我国乃至世界历
12、史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源于小小的家蚕。自从学习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后,小林就开始养蚕。他发现家蚕所结的茧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均匀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样的蚕茧叫“薄头茧”,会影响蚕茧的出丝率。为了探究形成“薄头茧”的原因。小林和几位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0只同一品种、大小相似的健康蚕宝宝随机平均分为六组,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每次实验用三组进行。除光线外,其他实验条件均保持一效,实验结果见下表:实验处理光线明亮而不均匀光线明亮而均匀光线暗而均匀第一次实验分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薄头茧”所占百分比1548%75%492%第二次实验分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薄头茧”所占百分比1717%8
13、85%450%平均发生率1633%818%471%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1)分析以上实验,你推测小林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其中,第一组与第二组对照,变量是_;第二组与第三组对照,变量是_。(2)在这一实验中,除要使蚕宝宝的月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保持其他实验条件(如_、_等)相同,目的是_。(3)同学们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实验结果取两次的平均值,这有什么意义?_。(4)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应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呢?_。三、综合题32图所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请分析回答:(1)腺体_合成激素时要以碘为原料,若幼年时它分泌的激素不足,所患的疾病是_;能分泌生长激素,有调节人体生长发
14、育作用的腺体是_。(2)胰岛素是由图_中的胰岛分泌的,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那么,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方案:步骤甲鼠乙鼠A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B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定量/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C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验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该探究方案中,应作出的假设是_。起对照组作用的小鼠是_。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防止小鼠自身分泌的_干扰实验。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
15、得出的结论是_。实验过程中,每组分别各取了1只小鼠,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看是不合理的,因为_。(3)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后,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产生大量胰岛素,此基因大肠杆菌产生胰岛素的这种变异_(“能”或者“不能”)传给后代。33为帮助农户提高农某经济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科技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图(甲)中a、b、c分别表示该经济作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其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20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移栽时,往往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图(甲)中的_(填代号“a”“b”或“c”)生理活动。(2)图(甲
16、)中c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_。(3)图(乙)中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填“I”或“II”),它与图(甲)中的生理活动_(填代号“a”“b”或“c”)相对应。(4)图(乙)中曲线II在12时左右的活动强度增强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较高。(5)图(乙)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的时间段是_。34某科学家在进行豚鼠体毛长度遗传研究时,设计了四组豚鼠交配实验。令豚鼠体毛长度由一对基因E、e控制,且豚鼠交配实验亲、子代的性状及数目如下表所示:组次亲代(性状)子代(只)雌雄短毛长毛甲短毛短毛3411乙长毛长毛042丙长毛短毛2624丁短毛长毛510若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你根据上述信
17、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_组实验,可以判断_是显性性状。(2)请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写出甲、丁两组实验中雌性个体的基因组成依次分别是_。(3)假设丙组亲代产生了100只子代豚鼠,请从理论上推测其中短毛雄性豚鼠有_只。(4)某同学买了一只雌性短毛豚鼠,但不知道该豚鼠的基因组成。为确定该豚鼠的基因组成是EE还是Ee,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该雌性短毛豚鼠与一只_豚鼠交配,若后代豚鼠的毛_,则其基因组成为EE;若后代_,则其基因组成为Ee。参考答案1B【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详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
18、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转动目镜,B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知道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2A【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
19、体。解答即可。【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错误。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正确。C.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正确。D.病毒有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绿脓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病毒的基础知识,掌握病毒的结构及生命活动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D【分析】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发育成熟而完整的胚、有充足的营养贮备、胚是活的和种子不处于休眠期。【详解】种子萌发所
20、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左右的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同时发芽”。故选D。【点睛】牢记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是关键。4B【分析】艾滋病1全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侵犯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2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3传染源: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4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静脉注射、不安全性行为、输入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或血液制品、使用未消毒艾滋病人用的注射器等传播。5易感人群: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6预防措施:
21、不吸毒,不共用注射器;不和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性行为时,须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保持单一性伴侣。注:与艾滋病人握手、拥抱、共进餐以及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详解】A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而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A正确。B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不仅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轻人也是易感人群,B错误。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C正确。D交谈、握手拥抱、礼节
22、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和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艾滋病病毒的结构特点等知识。5B【详解】试题分析: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A错误;睾丸是男性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B正确;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C错误;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考点: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6B【分析】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据此
23、作答。【详解】由分析可知组织学生注射流感疫苗,是由病原体流感病毒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因此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能抵抗流感病毒,保护人体不被流感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特异性免疫的过程。7D【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详解】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
24、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可见D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乳酸菌是厌氧菌,在无氧时才能产生乳酸。8B【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制酸奶。解答时可以从乳酸菌的生活条件方面来切入。【详解】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有氧环境下呼吸受抑制,不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把有机物发酵,产
25、生乳酸。因此自制酸奶要密封。乳酸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会将乳酸菌杀死,因此要在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乳酸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不需要氧气。9C【分析】细菌与环境保护:1细菌可被用于净化污水的原因:在污水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如各种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作为细菌的营养物质。2利用细菌净化污水的原理: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利用微生物(如甲烷菌)的发酵分解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菌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详解】A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
26、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A正确。B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故沼气的产生和甲烷细菌有关,B正确。C污水处理厂常常用细菌来净化污水,因为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利用,C错误。D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D正确。故选C。【点睛】熟记掌握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和与人类关系方面来切入。10D【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
27、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详解】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因此嫁接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接穗的形成层和砧木的形成层是否紧密结合在一起,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嫁接成活的关键。11A【分析】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图示中:是胞体、是细胞核、是突起、是神经末梢。【详解】A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故A正确。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
28、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不能进行,图示是是细胞体、是细胞核、是突起、是神经末梢,不能构成反射弧,故B错误。C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轴突的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故C错误。D神经元又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反射弧的组成。12B【分析】分析题图:2感受器,1传入神经,3神经中抠,4传出神经,5效应器。【详解】A图中b是灰质,是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的,里面
29、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A正确。B这个人被玫瑰针刺伤后有疼痛的感觉,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B错误。C当手受到玫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再遇到玫瑰时会格外小心,是在第一次被玫瑰刺扎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或复杂)反射,C正确。D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2感受器1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13D【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和条件反射(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
30、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可见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A错误。BC路人听到倒车提示音进行躲避,该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BC错误。D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使人体更好地适
31、应外界环境,D正确。故选D。【点睛】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14A【分析】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等的发育同蝗虫。【详解】A此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相似,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正确。B此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B错误。C如若此虫是一种害
32、虫,成虫期取食花蜜,而幼虫期取食植物叶片且食量大,故幼虫期的危害是最大的,C错误。D由分析可知:此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故选A。【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昆虫的发育类型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5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响,解答时可以结合图示从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来切入。【详解】四份等量的香烟烟丝分别加入20毫升、30毫升、40毫升、50毫升的蒸馏水浸泡1天形成的浸出液,由题干信息以及图表可知,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烟草浸出液的影响。而高浓度的烟草
33、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有抑制作用。A、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害物质首先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因此吸烟对有害健康,此项说法错误。B、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中烧杯中盛有清水的一组起对照作用。因此清水中尽管不含烟草浸出液,但是起到对照作用,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C、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
34、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浪中计数水蚤的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故不符合题意。D、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是对照实验,因此必须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以便形成对照,来表明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不同;该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律的影响。16A【详解】试题分析: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内,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每条染色体
35、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位置关系。17D【分析】(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
36、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2)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详解】A是染色体,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A错误。B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叫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错误。C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人的肝脏细胞是体细胞,因此染色体在肝脏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C错误。D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3对,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人的神经细胞中46条包含46个。故选D。【点睛】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8B【分析】由图可知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的增大,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使细
37、胞数量的增加,过程表示细胞分裂非常快,过程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详解】A图中a、b中细胞是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后均分,保证了细胞前后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细胞分化是指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因此受精卵、a、b中细胞核的遗传物质相同,A正确。B过程是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因此产生的新细胞功能不同,B错误。C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的增加,过程表示细胞分裂非常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 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
38、、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C正确。D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的增加,过程表示细胞分裂非常快,过程是细胞分化,都需要消耗能量和营养物质,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的内容。19C【分析】(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
39、,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2)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3)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A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故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流经小肠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故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多。因此,若B为小肠,与A相比,C中的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A正确。B血液循环的体循环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
40、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若B为身体下部毛细血管网,血液沿着体循环途径可能到达C(下腔静脉),B正确。C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所以,若A入球小动脉和C出球小动脉内都流动脉血,则B可能是肾小球,因为肾小球只发生过滤作用,不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D心脏内的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动脉开。这些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
41、流的瓣膜,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肺、肾脏、小肠的功能。20A【分析】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
42、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在肾小球里,血液只进行了滤过作用,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所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几乎没有变化,也就是血液仍然是动脉血,为出球小动脉。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里,A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21C【分析】(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2)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3)图中甲:植物细胞;乙:胃;丙:植物体;丁:人体。【详解】A组成乙的细胞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和液泡;甲有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细胞,A错误。B
43、丙是植物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丁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丙与丁相比缺少系统,B错误。C胃是由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构成的器官;叶片是由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构成的器官,C正确。D丙中的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保护作用保护组织,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结构层次的异同。22A【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
44、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错误。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正确。C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