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南通市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化学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g108第卷(选择题 共20分)第卷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1. 粮食、蔬菜、水果、禽蛋等食物是日常营养的主要来源。下
2、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 米饭B. 青菜C. 苹果D. 鸡蛋【答案】D【解析】【详解】A、米饭中富含糖类,故选项错误;B、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C、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2. 水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 正常雨水一般显中性C. 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 硬水经活性炭处理可以转化为软水【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错误。B、正常雨水一般显酸性,因为水和二氧化碳会形成碳酸,错误。C、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是由水分子构
3、成的。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正确。D、活性炭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离子,硬水经活性炭处理后仍然为硬水。错误。故选C。3.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测定pHB.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C. 读出液体体积D. 检查气密性【答案】A【解析】【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温度越高,火柴梗越易被炭化,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上,1-2s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上有两处碳化(变黑),即接触火焰的两
4、端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可以比较火焰各层温度,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回收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B. 乙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 气体易压缩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小D. 硝酸铵溶解于水时放出热量【答案】A【解析】详解】A、回收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题意;B、乙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5、C、气体易压缩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大,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解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故选A。5.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氮气不易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B. 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作补钙剂C.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D. 氢氧化钙为白色固体,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错误。B、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能与胃液中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被人体吸收,可用作补钙剂。正确。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炼铁,错误。D、氢氧化钙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错误。故选B 。6.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
6、正确的是A. 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C. 如图所示实验可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D. 实验室常采用加热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答案】C【解析】【详解】A、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不是氧气,不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C、右边烧杯中白磷在热水中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隔绝氧气,不能燃烧,左边烧杯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符合题意;D、实验室通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不符合题意。故选D。7. 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下列有关说
7、法不正确的是A. 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 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比在潮湿空气中更易生锈C. 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铜片的硬度D. 室温下钛与稀盐酸不反应,可判断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答案】B【解析】【详解】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不符合题意;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故铁钉浸没在潮湿空气中更易生锈,符合题意;C、黄铜是铜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铜片的硬度,不符合题意;D、室温下钛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在金
8、属活动性顺序里,钛排在氢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镁排在氢前,故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不符合题意。故选B。8. 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B. 10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9C. T1时,KNO3、KCl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 将60时的KNO3饱和溶液210g冷却至10,析出硝酸钾品体89.1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B、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C、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
9、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硝酸钾、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2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10g,溶剂质量为100g,降温至10,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析出晶体的质量为:110g-20.9g=89.1g,符合题意。故选D。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以获得NaCl固体取混有泥沙的NaCl固体,加水,搅拌,充分溶解后过滤B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向混有少量Na2SO4的NaCl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
10、后过滤C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向盛有3g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7mL水(密度为1g/mL),搅拌至充分溶解D鉴别NaCl溶液和稀盐酸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泥沙以获得NaCl固体,可加水溶解、过滤,除去泥沙,然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硫酸钡,虽然除去了硫酸钠,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题意;C、向盛有3gNaCl固体的烧杯中,加入
11、47mL水(密度为1g/mL),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D、氯化钠和稀盐酸均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向盛有两种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无法区分氯化钠和稀盐酸,不符合题意。故选C。10. 取24.8g过氧化银(Ag2O2)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产生3.2gO2,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过程中,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 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C. 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2.4gD. ZW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12、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固体质量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B、24.8g过氧化银中银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24.8g-21.6g=3.2g,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24.8g-23.2g=1.6g,故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g:1.6g=27:2,不符合题意;C、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1.6g,共产生3.2g氧气,故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3.2g-1.6g=1.6g,不符合题意;D、Z点对
13、应物质中,银元素的质量为21.6g,氧元素的质量为1.6g,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xOy,108x:16y=21.6g:1.6g,x:y=2:1,故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2O,最后生成固体的质量为24.8g-3.2g=21.6g,故最后剩余固体为银,即该反应为Ag2O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银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符合题意。故选D。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11.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1)下表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氢氧钠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上表中_。氯原子在反应中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符号为_。由上表中
14、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该化合物为_(填化学式)。(2)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Mg(NO3)2中硝酸根的化合价为_。写出Mg与热水反应生成X和H2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 . 2 . 得到 . Na+ . NaOH (2) . 1 . 【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17=x+8+7,x=2;由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为:N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由上表中三种元素可组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
15、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该化合物为NaOH;【小问2详解】硝酸镁中镁元素显+2价,设硝酸根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2x=0,x=-1;X属于碱,且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X为氢氧化镁,镁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 利用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Ni,还含有少量的Zn、Fe、CaO等杂质)制备NiCO3的实验流程如下(虚线处部分流程略去):已知:Na2CO3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碱性条件下NiSO4转化Ni(OH)2沉淀。(1)“酸溶”时,为使废镍充分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_(任写一种)。(2)“氧化”阶段
16、发生反应为,则a=_。(3)“除铁”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Fe3+。改变温度、pH,Fe3+转化所得产物可能不同(如图)。80、pH=6时,Fe3+转化为_(填化学式)。(4)“沉镍”是将Na2CO3溶液加入NiSO4溶液中生成NiCO3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该过程不能将NiSO4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其原因是_。【答案】(1)加热(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2 (3)FeOOH (4) . .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若将NiSO4溶液滴入Na2CO3溶液将生成沉淀,不能得到NiCO3【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酸溶”时,为使废镍充分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搅拌、加热、粉碎废镍等;【小
17、问2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4个H,生成物中也应含4个H,故a=2;【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80、pH=6时,Fe3+转化为FeOOH;【小问4详解】“沉镍”是将Na2CO3溶液加入NiSO4溶液中生成NiCO3沉淀和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过程不能将NiSO4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其原因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若将NiSO4溶液滴入Na2CO3溶液将生成 Ni(OH)2 沉淀,不能得到NiCO3。13. 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利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碳的多样性(1)金刚石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_。
18、(2)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单层石墨片属于_(填“单质”或“化合物”)。.“碳中和”的实现“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O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3)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_的加剧。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直接贡献的一种措施:_。(4)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经吸收剂处理可实现CO2的捕集。NaOH吸收。NaOH溶液吸收CO2生成 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CaO吸收。CaC2O4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CaO,同
19、时产生CO、CO2。该反应所得CO、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5)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H4(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CO2的再利用。该反应中,除CH4外另一种生成物为_(填化学式),MgO的作用是_。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已成为居民的生活用气,是因为CH4在空气中燃烧时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单质 (3) . 温室效应 . 尽量采用公共出行(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 . . 1:1 (5) . H2O . 催化剂 . 放出【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金刚石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
20、很大差异。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小问2详解】单层石墨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小问3详解】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尽量采用公共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为实现“碳中和”做出直接贡献;【小问4详解】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CaO,同时产生CO、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该反应所得CO、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小问5详解】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故另一生成物为H2O;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氧化镁不发生变化,故作用是:催化剂;天然气(主要
21、成分为CH4)已成为居民的生活用气,是因为CH4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热量。14. 某学习小组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实验1甲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冷却后观察到铜丝表面变为黑色,再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出现蓝色,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溶液蓝色逐渐加深。【实验分析】灼烧铜丝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溶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2乙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迅速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红色固体逐渐增多,沉淀后滤出红色固体,滤液呈浅蓝
22、色。【提出问题1】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1】Cu与O2在高于900时会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Cu2O能与H2SO4发生反应:。加热条件下,Cu2O能与H2反应生成Cu和H2O。【提出猜想】丙同学认为红色固体全部是Cu,不含Cu2O。【实验验证1】学习小组取经过干燥的红色固体,采用如图装置验证猜想。(1)仪器X的名称为_。(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3)实验时,应先将产生的氢气通入装置C中,待_,再开始加热。(4)实验中观察到_(填实验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丙同学猜想错误。【提出问题2】实验2中有稀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查阅资料2】Cu2O
23、与H2SO4反应的快慢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实验验证2】请设计实验验证“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这一结论。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Cu2O、质量分数为5和40的稀硫酸)【问题解决】因实验2中稀硫酸浓度变小,Cu2O与H2SO4反应变慢,Cu2O没有完全反应,故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答案】 . 化合 . . 酒精灯 . 干燥H2 . 排净装置内空气 . D中白色固体变蓝 . 取等质量的Cu2O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稀硫酸和40%的稀硫酸中观察,40%的稀硫酸溶液变蓝的速度明显高于5%的稀
24、硫酸溶液【解析】【分析】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会溶解到稀盐酸中,Cu与O2在高于900时会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有稀硫酸存在的情况下,Cu2O能与H2SO4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但稀硫酸浓度变小,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详解】实验分析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所以溶液变为蓝色。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化合,。实验验证1(1)仪器X的名称为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作为干燥剂,干燥H2,故填干燥H2。(3)
25、实验时,应先将产生的氢气通入装置C中,排净装置内空气,因为氢气时可燃性气体,混有气体的氢气,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待排净装置内空气,再开始加热。故填:排净装置内空气。(4)若红色固体中有Cu2O,和氢气一起加热时,反应会生成铜和水,生成的水会使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所以可以观察到D中白色固体变蓝,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故填:D中白色固体变蓝。实验验证2取等质量的Cu2O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稀硫酸和40%的稀硫酸中观察,40%的稀硫酸溶液变蓝的速度明显高于5%的稀硫酸溶液,得出结论: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故填:取等质量的Cu2O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稀硫酸和40%的
26、稀硫酸中观察,40%的稀硫酸溶液变蓝的速度明显高于5%的稀硫酸溶液。【点睛】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其产物的组成。15. 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1)N2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该方法利用了N2和O2沸点的差异。沸点属于物质的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一定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充分反应生成NH3。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如图,图中X代表的分子为_(填化学式)。(2)NH3与氰酸(HOCN)反应生成尿素。尿素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的主要营养元素为_。尿素可用于去除大气污染物中的NO,其化学反应为。若去除废气中6gNO,理论上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请将计算过程写到答题卡上)【答案】(1) . 物理 . N2 (2) . N . 解:设需要1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为x=40g答:需要1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为40g。【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沸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H的个数分别是4、10,生成物中含N、H的个数分别是2、1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N,故X代表的分子为N2;【小问2详解】尿素含氮元素,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的主要营养元素为N;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