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A. 碳B.硅C.磷D.碘【考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古代的墨是由砚台加水研磨而成,而砚台是石墨矿雕刻而成,故主要成分是碳。【答案】A2. 下列物质常温为固态的是()A.食醋B.酒精C.小苏打D.植物油【考点】物质的物理性质【解析】在日常生活中,食醋、酒精、植物油为液态,小苏打为固态,固选C。【答案】C3. 人体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是()A.甲醛B.食盐C.亚硝酸钠D.一氧化碳【考点】营养与健康【解析】人体六大营养素有:水、无机盐、蛋白
2、质、油脂、维生素、糖类,食盐属于无机盐,ACD为人体 有害物质,故选B。【答案】B4. 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考点】化石燃料、新能源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空气污染物或温室气体而氢气燃烧后仅生 成水、属于新能源。【答案】D5. 近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塑料属于()A. 天然材料B.合成材料C.金属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合成材料的类别【解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故选B。【答案】B6. 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
3、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结束时停止加热【考点】实验室制氧气 【解析】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 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A正确;B中刚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固加热 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B错;C中因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 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错;D中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 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故D错。【答案】A7(2019 -江西中考)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
4、今212 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B.8C.14D.20【考点】原子结构及相对原子质量【解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A正确;【答案】A8 (2019 江西中考)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 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B.降低着火点C.隔离可燃物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原理【解析】森林发生灭火时,砍出隔离带是常用灭火方法,其操作方法是距火势蔓延方向一段距离提前将一 部分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阻止火势继续蔓延,其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答案】C9. (20
5、19 江西中考)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C.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 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考点】原子结构、溶液定义、物质分类、物质的组成【解析】A.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如中子,故A错;B.溶液的定义为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 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正确;C.单质是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而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 是混合物,故C错误;D.含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种类很多,不一定
6、是碱,例如H2O,故D错误。【答案】B10 (2019 江西中考)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BCD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 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C. 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D.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考点】金属与酸反应、催化剂、氧气的性质【解析】A.稀硫酸的pH小于7,图中起点大于7,故A错;B.铝和锌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得到的氢气中的 氢元素全部来自于稀盐酸,所以当加入稀盐酸质量相同且当两种金属都没反应完成时得到的氢气质量应相 同,故B错;C.催化剂只能起到改变反应速率的作用,并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C错;D
7、.因氧气过量, 可将镁耗尽,氧气会有剩余,且产生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镁的质量加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故D正确。【答案】D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 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 充1分)11(2019 -江西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汽油挥发C.钢铁生锈D.【考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解析】A中玻璃破碎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能选A; B中汽油挥发改 变的是分子间隔,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过程,故不能选B; C中
8、钢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故选C。答案】C。D食物腐败(蜡烛燃烧、苹果腐烂答案合理即可)12 (2019 江西中考)含-1价氯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氯化物。下列属于氯化物的是()A.KClB.Cl2C.KC1O3D.【考点】化合价和物质的分类【解析】A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又含有氯元素,故选A; B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价,不符合题意;C中 氯元素化合价为+5价,不符合题意。【答案】A。NaCl、CaCl (等合理即可)13 (2019 江西中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LSD (化学式为C20H25N3O)是一种俗称为“邮票”的新型毒品,毒性极强。下列关于c20h25n3o的说法正确的是()
9、A.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C.相对分子质量为323gD.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考点】化学式相关计算【解析】A中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相对分子质量在几千到几万、几百万不等的化合物,此物质属于有机化 合物。故不能选A; B中该物质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故选B; C中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 为g,不能选C; D中根据计算可知:1X25:16X1=25:16。【答案】B。25:1614 (2019 江西中考)近日央视报道: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合成甲醇的新工艺,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B.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
10、变9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考点】微观示意图【解析】A中反应前后共有三种分子,故A不正确;B中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 C中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分子数目由5个变为4个,故C不正确;D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 比为1:2或者2:1均可。【答案】B。1:2 (或2:1)15 (2019 -江西中考)下列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验方法或所加试剂A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除去硫酸亚铁中含有的硫酸铜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C鉴别羊毛与涤纶取样,分别灼烧并闻气味D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硝酸钡溶液C 取样,分别加入硫酸溶液,现
11、象观察(或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加入物质合理即可等),观察现象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鉴别 【解析】A中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通入氧化铜后会消耗掉一氧化碳,未除去杂质且主要物质还被消 耗,故不选A; B中除去硫酸亚铁的硫酸铜,加入锌粉会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锌,不能达到目的,故不能选B; C中鉴别羊毛(天然纤维)和涤纶(合成纤维),灼烧后,羊毛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而涤纶会产生 刺激性气味气体,残渣有颗粒感,故选C; D中取样后硝酸铵和硝酸镁中分别加入硫酸,硝酸钡与硫酸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硝酸钠和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故可以鉴别。【答案】C。 取样,分别加入硫酸溶液,现象观察(或硫酸钠溶液、碳酸
12、钠溶液,加入物质合理即可等),观察现象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 (2019 -江西中考)(3分)联合国确定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我国蒋雪峰教授选选为硫元素代言人,请用表中给定元素完成下列化学用语:(1)硫元素;(2) 一种金属离子;(3) 在7号元素的氧化物中,标出该元素的化合价显+5价。【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解析】由题目可知,非金属元素为C、N、O、S,金属元素为Mg,故第一问答案为S,第二问答案为 Mg2+。第三问要求写7号元素的氧化物为氮的氧化物,故该物质为N2O5。【答案(1)S (2)Mg2+ (3)17 (2019 -江西中考)(7分)
13、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发现江西”为主题的研学实践系列活动。(1)“江南第一古村群”一一安义。济生堂楹联“参术功多皆道地,歧(岐)黄术妙竟回天”中“参术” 是中药材,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中药味的原因是;保存中药材常用生石灰防潮,其 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 “世界稻作发源地”一一万年。“万年贡米”盛名远扬,大米中富含的营养素为;扶贫农技员指导农民种植水稻科学施加尿素CO (NH2) 2等肥料,尿素属于 (填“氮肥”、磷 肥”、“钾肥”或“复合肥”)。(3) “华夏第一硒泉”一一宜春。温汤温泉以“富硒”著称,硒具有防癌、抗癌 ,一.(+x) 2 8 18 6作用,属于人体中 (填“常量
14、元素”或“微量元素”);右图是硒- / / /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x的数值是。【考点】微观粒子的特点,生石灰的化学性质,六大营养物质,肥料的分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原子 的结构示意图。【解析】(1)分子的特点:分子在不停的做运动;生石灰与水的反应。(2)六大营养物质:无机盐、水、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大米中富含的是淀粉属于糖类。化肥的分类:根据元素组成化肥可分为氮 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尿素里面还有氮元素属于氮肥。(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类是(0.01%以上 为常量元素,0.01%以下为微量元素)常考的微量元素:铁、锌、硒、碘。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电子数,X=2+8+18
15、+6=34。【答案】(1)分子在不停的做运动;CaO+H2O=Ca(OH)2 (2)糖类;氮肥(3)微量元素;3418 (2019 江西中考)(6分)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100g 水固体完全浦央恰好他和且 咨敬质量不盅 4020(1)(2)(3)& 以汲度/七 图一图二tC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填“”、3 + 2HC1 = CaCl2 + CO T +H0 ;优点: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或节约药品 (2)c AD22 (2019 -江西中考)(8分)化学实验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 “模拟酸雨形成”的相关实验。满液蘑nL 2雄制2m 渚石的饲【联想与实验】模仿二氧化碳与水反
16、应进行如图一所示实验:资料卡片1. 二氧化成与二 贝化碳的化学检质相 似,惟与水反应生成亚 硕酸(HjS。,),亚破政 也不定o2. 整个实畛在通 、风橱中堆行。【问题与猜想】亚硫酸不稳定,为什么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其原因可能为:猜想1:加热不够充分猜想2:与空气中的氮气有关 猜想3: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实验与验证】填写表格中的空格。编号操作现象结论1将图一中红色液体继续加热至沸腾仍为红色猜想1不成立2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的so2,然后用酒精灯微热先变红后变紫猜想2不成立3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的SO2,再改通入氮气,最后用酒精灯微热4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的SO2,再改通入,最后用酒
17、精灯微热猜想3成立【分析与结论】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的原因是:H2SO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另一种酸,进一步实验证明是硫酸。测定时间5:055:155:255:355:45PH4.954.944.864.854.85【应用与拓展】收集某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附近刚降到 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得每隔十分钟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5:15至5:25时间段内水样中主要酸性溶质有 (2)实验社团提出一种处理废气的方案如右图,利用CaCO3粉末、空气为原料在高温下吸收SO2,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考点】实验探究题 【解析】探究与验证:编号3,根据结论猜想2不成立,可以分析出
18、观察到的现象为:先变红,后变紫。编 号4,根据结论猜想3成立。分析出操作:通入O2,观察到的现象为:先变红,加热后仍为红色,应用与 拓展:(1)5:15-5:25,从表格可以看出酸性在增强,结合资料信息与探究与验证可以分析出水样中主要酸性 溶质有:H2SO3、H2SO4。(2)结合题干与废气处理方案图可知反应物为SO2、空气中O2、CaCO3;生成物CO2为CaSO4;反应条件高温。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CaCO3 + 2SO+ O2 = 2CaSO4 + 2CO2【答案【实验与验证】先变红,后变紫O2先变红,加热后仍为红色【应用与拓展】(1)H,SOHSO 2CaCO + 2SO + O 耍
19、2CaSO + 2CO23243224223. (2019 江西中考)(9分)足球比赛中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嗅盐是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俊溶液不发生反应。氨气能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俊。【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实验小军的实验小英的实验方案混洞的红色 石蕊试纸钵嗅盐与(填一种物质)混合研磨1 一TF .r 7/盐澄清的3/酸石灰木件吃钙稀漆液取嗅盐溶于水
20、 /的上尾清液现象闻到较浓烈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结论嗅盐中含有nh4+嗅盐中含有CO32-确认了小军的实验结论证明嗅盐中盐类物质是碳酸铵【质疑】小英认为小军的实验不严谨,小英通过补做一个实验(方案见上表),进而确认了小军的结论。小 英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的 离子可能性。【继续探究】同学们利用右图装置进一步测定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NH)CO + 2NaOH = X + 2NH T+2H O,其中X的化学式为4 2332【数据记录】实验秤取样品质量m1,反应前后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的总质量分别为m2和m3,反应前后烧杯及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分别为m4和m5。【数据处理】通过测得
21、数据计算出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反思与评价】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双选)BA. 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8(m3 m2)x100%17 m1B. 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同时防止倒吸C. 可以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D. 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考点】离子检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解析】由实验现象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氨气,而实验结论证明嗅盐中盐类是碳酸铵,故加入的物 质为氢氧化钙。由结论可知碳酸根离子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实验现象为左边试管中有气泡 产生,右边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由实验方案可知本小题肯定与查阅资料中的有
22、关,所以本实验的目 的是排除碳酸氢根离子的干扰,故实验现象为白色沉淀。由探究实验的小英的实验和查阅资料中的资料 中的资料可知,排除的离子是碳酸氢根离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变, 所以X的化学式为Na2CO3。A(m3-m2)质量为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变化值,但是本题中,生成的水不能 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且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会变成蒸汽,故氢氧化钠固体改变的质量不等于生成 水的质量,所以不能用X值计算碳酸铵的质量。B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故吸收氨气时要防止倒吸, 故B选项正确。C因为本实验是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如果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 分,导致测量
23、出氨气的质量结果偏大,计算结果偏大,另浓硫酸有强烈腐蚀性,存在安全隐患,故C选项 错误。D反应完成后,因为部分生成的氨气会遗留在装置中,不能被稀硫酸吸收,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故应该通入空气,将生成的氨气排除,保证全部的氨气被稀硫酸吸收,使计算结果更精准,故D选项正确。【答案】【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实验小军的实验小英的实验方案熟石灰或Ca(OH)2等现象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白色沉淀产生【质疑】HCO3-(或碳酸氢根)【继续探究】Na2CO3【反思与评价】B、D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4. (2019 江西中考)(10分)建造“南昌舰”的特种钢材需要用富铁矿石(含铁
24、量高于50%)来冶炼。研学实践小组为测出某地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O,)中的含铁量,进固体木 一一村行实验;取20g赤铁矿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相关数 fg 据如图所示(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箱卜、(1)20g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J 、L一 I Ii0150(3) 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由此判断出该赤铁矿石方*. 一点上帝氛电活 (填“属于”或“不属于”)富铁矿石。(4)计算试验中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计算【解析】(1)由题目中坐标系可知,固体质量由20g变为4g,减少的质量来
25、自于铁矿石中氧化铁和稀盐酸 反应,故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20g-4g=16g。56 x 2(2)由题目可知矿石中氧化铁为16g,期中含铁的质量为16g x100% - 11.2g,而铁元素的质量分160数为(11.2g/20g)X100%=56%50%,故属于富铁矿石。(3)由题可知,当矿石中氧化铁和稀盐酸恰好能反应完全时,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150g,欲求稀盐酸中 的质量分数,需要求出稀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解:设恰好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60219160 _16g219 - 丁16g XX=21.9g则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9g/150g)X 100%=14.6%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