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啧*** 文档编号:9381745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体规划.doc(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文 本XXXX年XX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2第二章 市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3第一节 发展战略3第二节 发展目标4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5第一节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5第二节 市域城镇体系布局5第三节 市域产业选择与布局7第四节 市域旅游规划8第五节 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9第六节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10第七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11第八节 市域社会服务设施与重大基础设施规划12第九节 市域综合防灾规划13第十节 市域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14第四章 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15第五章 “一体两翼”组合城镇规划17(1)交通整合、

2、一体发展17(2)档次提升、快捷优先17(3)高速高效、多元保障17(4)内外分流、客货分离17第六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17第七章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18第一节 城市发展方向与总体布局规划18第二节 居住用地规划19第三节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20第四节 工业用地规划22第五节 仓储用地规划23第六节 特殊用地规划24第八章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4第一节 对外交通规划24第二节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25第九章 中心城区生态与绿地系统规划27第十章 中心城区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28第一节 景观规划28第二节 城市设计31第三节 自然类景观保护32第四节 岸线利用规划32第十一章 中心城区新区开发与旧城更

3、新32第一节 新区开发33第二节 旧城更新33第十二章 XX市经济开发区规划34第十三章 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35第十四章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38第十五章 中心城区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42第十六章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45第十七章 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46第十八章 中心城区远景发展设想46第十九章 实施规划的政策与措施47第二十章 附则48第一章 总则第01条 为指导XX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XX城市发展的需要,报经XX省建设厅同意,对XX市城市总体规划(1

4、9992020年)进行调整。 第02条 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三大战略联动,以新型城市化为载体,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 (2)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分析论证城市发展的外部区位条件,合理确定XX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定位及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关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突出XX的特色。 (3)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区域和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在规划布局、城市形态

5、结构上,既要立足现实,又要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工业,以产业化推进城市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5)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6)发挥XX“稻香水邑,商旅山城”的优势和生态环境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区内的自然条件及其环境特色,营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格局和人居环境。 (7)充分考虑城市的现状条件,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相结合,合理确定各期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确保规划方案具有可操作

6、性。第03条 本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 3、XX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 4、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5、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XX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试行) 7、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规2002112号) 8、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规2003119号) 9、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规2005144号) 10、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规2005145号) 11、风景名胜区条例 12、XX省建设厅关于同意修改XX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13、国家、XX省、XX市其它相关法

7、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划和文件 第04条 规划重点 (1)从现状特征、自然人文资源、区位条件、经济与产业发展等角度,综合分析XX在全国、全省及湘西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XX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和区域定位以及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和策略。 (2)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和XX市实际状况,对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合理预测与分析论证,明确规划期内城市的性质与规模。 (3)对XX市城镇体系发展模式进行分析论证,明确市域产业布局和空间发展思路;从区域城市综合服务职能角度,研究城市和主要城镇的公共设施配套和发展模式,明确市域综合交通的布局。 (4)针对城市发展现状,研究城市旧城更新和新区发展规律,制定实施对策;确定

8、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模式;确定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挖掘自然人文资源,研究城市形象特色;保持城市生态环境,提出山水格局及实施策略。 第05条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7年-2030年,其中: 近期:2007年-2010年; 中期:2010年-2020年; 远期:2010年-2030年; 远景:2031年以后,展望至2050年。 第06条 规划范围与用词说明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分为3个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地域界定及用词说明如下: 1、市域 市域范围为:XX市全部行政辖区,包括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自治县、会同县、洪江市、洪

9、江区、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鹤城区、中方县、辰溪县、淑浦县、沅陵县,规划面积27562.7平方公里。在市域范围内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指城市建成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它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该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满足城市的持续发展、资源管理和生态安全的需要。根据XX市的地域条件和资源特点,同时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城市规划区范围定为:东起阳塘,与泸阳交界,西至新家庄与芷江搭界,北起新垦、南至中方,周围以山脉分水岭为界,规划区面积309.4平方公里。在城市规划区内编制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3、中心

10、城区 即在现状XX城区的基础上,沿各个组团向外扩张形成的用地发展空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增长边界:东至娄怀高速公路东南连接线、西至XX职业技术学院南围墙、西南至青子坪水库居住区,北至绕城线北侧居住区、城区南至绕城线南段,最南端至三角滩水电站,围合区域内总面积约115.6平方公里。至203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85平方公里。该地域内重点编制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第07条 强制性内容 文本中黑体字加下划线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08条 实施说明

11、 本规划是XX市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指导性文件,凡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本规划自XX省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执行,由XX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 市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一节 发展战略第09条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依托技术和资源优势,推动资源产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依托对外交通优势建立现代物流产业;加强与区域内相关城市的产业协作,形成紧密型的产业同盟。 (2)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协作,加强县市之间以及与机场、港口、干线公路和铁路的交通联系;合理布局区域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与五

12、省(市)周边相关城市的错位发展。 (3)围绕城镇发展基础良好的地区,形成以鹤中芷组合城镇为核心,沿包茂高速、沪昆高速、焦柳铁路、沪昆铁路的城镇发展轴为骨架的区域空间体系,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第10条 经济发展战略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水平。 (2)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构筑以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为先导,新型工业和现代物流业为基础,第三产业全面繁荣,

13、高效农业和旅游业发达,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11条 社会发展战略 (1)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改善创业环境,建设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4)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XX”,社会信息化各项指标达到与现代

14、国际城市相适应的水平。 (5)切实保障城市安全。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第12条 城市建设发展战略 (1)建设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匹配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城市及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提供条件。 (2)发挥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作用,形成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集约使用土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立以综合社区为单元的城市新型社会组织结构,加强社区的建设和服务配套,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5)营造“稻香水邑

15、,商旅山城”的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成为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生态园林城市。 第13条 生态环境发展战略 (1)以生态健康为目标,确保生态安全。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合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围绕区域内铁路和高速交通走廊,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和用地布局发展,保持城市轴、带、组团之间良好的生态关系、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积极参与沅水生态经济带的共同建设,与上下游及相邻地区城市共同预防及治理河流饮用水源和大气污染,推进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协调管理机制的建立。 (2)山区生态林地的保护和建设。划定限制建设地区,有效保护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积极进行绿化隔离地区、森林公园、生态廊道、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

16、。 (3)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控制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使用能源。 第二节 发展目标第14条 城乡发展总目标 按照XX建设“五省(市)边区中心城市”战略目标的总体部署,第一阶段,近期到2010年左右,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成为湘西地区的中心城市,构建现代商贸物流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全面步入小康社会,成为“五省(市)边区”及“成渝XX珠三角经济带”的物流业节点乃至经济中心。第三阶段,到2030年左右,社会全面富裕,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成为五省(市)边区中心城市,功能完善、山水生态、文明

17、和谐的现代宜居城市。 第15条 城乡发展目标 城乡发展目标见附表XX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规划指标一览表。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 第16条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1、2010年目标: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初步形成网络状格局,市域人口为521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8%; 2、2020年目标:形成以鹤中芷为中心,重点建制镇为纽带,城乡一体化为特征的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市域人口为564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8%。 3、2030年目标:形成完整的市域城镇体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重点建制镇为纽带,城乡一体化为特征,形成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市域人口为605万人,城市化水平

18、达到60%。 第二节 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第17条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城镇规模等级分为五级: 1、一级城市:中心城市(规划期末城镇人口为85万人的大城市)XX中心城区,共1个; 2、二级城市:次中心城市(规划期末城镇人口为1520万人的小城市)包括靖州的渠阳镇、溆浦的卢峰镇、沅陵的沅陵镇、洪江市的黔城镇和辰溪的辰阳镇,共5个; 3、三级城镇:市域重点城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为815万人的城镇)包括洪江区、新晃镇、芷江镇、中方镇、林城镇、双江镇、高村镇,共7个; 4、四级城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为58万人的城镇)包括五强溪镇、孝坪镇、低庄镇、大江口镇、火马冲镇、锦和镇、托口镇、县溪镇、安江镇,共9个;

19、5、五级城镇(规划期末城镇人口为5万人以下的城镇)包括七甲坪镇、借母溪镇、明溪口镇、二酉镇、清浪镇、官庄镇、凉水井镇、麻溪铺镇、田湾镇、修溪镇、潭湾镇、安坪镇、祖市殿镇、善溪镇、双井镇、兰里镇、岗东镇、水东镇、尧市镇、花桥镇、聂家村镇、泸阳镇、黄溪口镇、铜湾镇、江北镇、两丫坪镇、龙潭镇、黄茅园镇、雪峰镇、牌楼镇、双溪镇、江市镇、沅河镇、碧涌镇、肖家镇、堡子镇、坪村镇、连山镇、广坪镇、甘棠镇、坳上镇、平茶镇、溪口镇、临口镇、播阳镇、牙屯堡镇、陇城镇,共47个。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一览表第18条 城镇职能结构 城镇职能类型分为五类:综合型、工矿型、工贸型、商贸型、旅游型。 (一)综合型XX中心城

20、区、靖州的渠阳镇、溆浦的卢峰镇、沅陵的沅陵镇、洪江市的黔城镇、辰溪的辰阳镇、洪江区。 (二)工矿型五强溪镇、官庄镇、低庄镇、大江口镇、火马冲镇、安江镇、托口镇、溪口镇、修溪镇。 (三)工贸型新晃镇、中方镇、花桥镇、泸阳镇、水东镇、双江镇。 (四)商贸型临口镇、陇城镇、县溪镇、七甲坪镇、借母溪镇、明溪口镇、二酉镇、清浪镇、凉水井镇、麻溪铺镇、田湾镇、祖市殿镇、善溪镇、双井镇、潭湾镇、安坪镇、兰里镇、岗东镇、尧市镇、聂家村镇、黄溪口镇、铜湾镇、江北镇、两丫坪镇、龙潭镇、黄茅园镇、牌楼镇、双溪镇、江市镇、沅河镇、碧涌镇、肖家镇、堡子镇、坪村镇、连山镇、广坪镇、甘棠镇、坳上镇、平茶镇、播阳镇、牙屯堡镇

21、、陇城镇。 (五)旅游型芷江镇、双江镇、高村镇、林城镇、雪峰镇。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一览表第19条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规划期内形成“一核两轴”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 “一核”是指以XX城区为中心,以鹤中芷组合城镇为核心,形成市域经济增长的极核,带动市域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主轴一:沅陵辰溪XX市区中方洪江会同靖州通道作为市域纵向一级发展轴,以包茂高速、209国道、223省道、228省道、焦柳铁路为联系,贯穿市域南北腹地,联结市域大部分主要城镇;是连接XX市域南、中、北三个经济区的主要产业发展轴,也是XX实现与北部吉首、张家界、南部广西地区经济和交通联系的轴线。 (三)主轴二:沿湘

22、黔铁路、沪昆客运专用铁路、320国道、沪昆高速的城镇发展轴,连接新晃芷江XX市区溆浦,是XX与XX核心地区、贵州等西南地区实现经济和交通联系的轴线。 第20条 城镇建设用地控制 中心城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 第21条 重点城镇控制 (一)渠阳镇 (1)城市职能:XX市域重要的次中心城区,XX市南部地区现代工业和商贸中心。 (2)城市规模:到2030年城镇人口达到18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左右,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8平方公里左右。 (3)发展战略:强化工业主体优势,构筑边境贸易流通

23、产业,成为南部生态经济带的龙头,加大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尽快形成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构筑XX市南部区域性物流中心。 (二)沅陵镇 (1)城市职能:以商贸和旅游产业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2)城市规模: 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16万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6平方公里左右。 (3)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旅游产业,依托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三)辰阳镇 (1)城市职能:以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城市规模:2030年城镇人口达到15万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5平方公里左右。 (3)发展战略:充分结合

24、当地的石灰石、煤矿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合理高效的进行开发,以矿产及相关产业为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重点发展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 (四)黔城镇 (1)城市职能:商贸和旅游城市。 (2)城市规模: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18万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20平方公里左右。 (3)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商贸和旅游产业。 (五)卢峰镇 (1)城市职能:XX市域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农副产品加工和医药加工基地。 (2)城市规模: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5平方公里左右。 (3)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加工产业、商贸物流业。 (六)其他重点城镇 (1) 新晃镇:以加工业、商贸和旅

25、游产业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12万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2平方公里左右。 (2) 芷江镇:以空港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5平方公里左右。 (3) 中方镇:以工业、物流产业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50平方公里左右。 (4) 林城镇:以商贸和旅游产业为主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11万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1平方公里左右。 (5) 双江镇:以商贸、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县域政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

26、9万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9平方公里左右。 (6) 高村镇:以边境贸易、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12万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2平方公里左右。 (7) 洪江区:以商贸和旅游业为主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0平方公里左右。 市域重点城镇规划控制一览表第三节 市域产业选择与布局第22条 产业选择 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第二产业:重点发展能源与煤化工工业、建材、造纸工业、食品加工业、配套加工业。 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旅游业、文化教育产业及新兴服务业。 第23条 市域

27、经济区划 形成中部、南部、北部三个城镇经济区。 1、中部经济区为市域核心产业区,包括XX市区(鹤城区)、中方县、麻阳县、芷江县、新晃县、洪江市和洪江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生物医药、竹木加工、电力、食品、现代化农业等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2、南部经济区为生态产业区,包括会同、靖州、通道三县。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商贸流通、特色农林产业及加工。 3、北部经济区为工业产业区,包括溆浦、辰溪、沅陵三县。重点培育冶炼、建材、化工化纤、电力等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食品、茶叶加工、旅游等产业。 第四节 市域旅游规划第24条 指导思想与原则 指导思想: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28、,以大湘西开发为契机,以文化旅游为龙头,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行业管理,拓展旅游市场,优化发展环境,把XX市建成为: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为一体的XX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区,使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原则: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各级政府要在规划编制、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产业协调和宣传促销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二是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规律和需求进行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和市场开拓。三是要坚持适度超前原则。要注重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优先安排,产品建设适度超前,发展速度快于其他产业。四是要坚持非

29、均衡发展原则。要综合考虑旅游发展多种因素,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带动一般。五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合理开发与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多种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25条 总体布局 以鹤中芷“一体两翼”为中心,以通道、沅陵为两翼,以古城古村民俗风情之旅、抗战纪念之旅、历史文化之旅三条精品线路的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芷江、鹤城、中方、洪江、通道、沅陵的旅游接待功能,加快新晃、麻阳、溆浦、辰溪、会同、靖州等县旅游业的开发,推动优秀旅游城镇的建设,建设一批国家标准等级的重点旅游区(点),形成“中心挺进,两翼伸展”的带状区域旅游经济格局。 (1)加快XX中心片旅游区的建设。这一区

30、域包括洪江区、洪江市、中方、鹤城、芷江,并延伸到新晃,开发建设的龙头是洪江古商城,重点建设项目有洪江古商城、芷江和平园二期工程(含杨溪和平村)、侗文化城和XX中心城市建设,其他建设项目还有黔城古城、中方荆坪古文化村和黄溪旅游区、鹤城黄岩旅游度假区、中坡国家森林公园、新晃夜郎谷风景区和夜郎古都以及芷江、洪江区旅游城镇建设,精心打造古城名楼、抗战纪念和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推进XX城区商务、会展、体育等专项旅游的发展,推进XX城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最终形成成熟的一日游、二日游旅游产品。 (2)建设好以通道为重点的南翼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区。这一区域包括通道、靖州、会同三县,是XX市民俗旅游资源最

31、浓郁、自然生态最良好的地区,是XX市旅游业的南大门。该区域可以自成体系,集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红色旅游资源于一体,也可与桂林、龙胜、城步南山形成资源互补的优势环线。该区域建设的重点是:加快万佛山基础设施建设,丰富通道旅游产品;完善皇都侗文化村配套设施,提升品位;加大会同高椅镇保护和改造力度,改善景区环境,完善服务功能;包装好粟裕故居、纪念馆和红军通道转兵会议旧址恭城书院;加快靖州小城镇建设和飞山旅游开发,创建通道优秀旅游城镇。通过努力,使该旅游区亮点更亮,内容更丰富,产品更成熟。 (3)建设好以沅陵为重点的北翼历史文化旅游区。该区域包括沅陵、溆浦、辰溪、麻阳4个县,是XX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水

32、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工业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可以与张家界、自治州、常德的旅游资源形成互补,特别是与张家界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形成“张家界玩山,沅陵玩水访古”的互补效应。建设的重点是:1、沅陵突出县城及周围旅游资源的开发,即加快二酉藏书洞的开发建设,做透龙兴讲寺的文章;2、围绕创建优秀旅游城镇,搞好沅陵县城建设;3、尽快建好反映湘西剿匪历史的红色旅游景点辰溪湘西剿匪胜利公园;4、抓好思蒙山水的建设,并与屈原文化有机结合;5、加快麻阳石羊哨温泉和盘瓠部落的建设,尽快与凤凰旅游对接。 第26条 旅游线路设计 线路一:凤凰、XX“湘西风情游” 游览景点包括洪江古商城、芙蓉楼、芷江天后宫、龙津风雨桥、

33、陈纳德飞虎队纪念馆、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侗文化城等。 线路二:XX-芷江-洪江-会同“古城古村游” 游览景点包括粟裕故居、纪念馆,洪江古商城、嵩云山,黔城芙蓉楼,荆坪古村,芷江天后宫、龙津风雨桥、陈纳德飞虎队纪念馆、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侗文化城等。 线路三:XX-通道-桂林“侗族风情和神奇山水游” 游览景点主要是通道的红军长征通道转兵会议旧址、恭城书院、独岩族风情园、皇都侗文化村、龙底河漂流,然后赴桂林。 线路四:XX-桂林“古城古村和神奇山水游” 主要游览景点有芷江天后宫、龙津风雨桥、陈纳德飞虎队纪念馆、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黔城古城、芙蓉楼、洪江古商城,粟裕故居,红军通道转兵会议

34、旧址、独岩族风情园、皇都侗文化村、龙底河漂流等,西剿匪纪念馆、芷江受降纪念馆、龙津风雨桥、侗文化城等景点,然后赴桂林。 线路五:张家界-猛洞河-王村-沅陵-XX“神秘湘西游” 主要游览景点有张家界、猛洞河、王村、凤滩电厂(亚洲第一空腹大坝)、秦代藏书处-二酉藏书洞、龙兴讲寺,辰溪湘西剿匪胜利公园、燕子洞、侗文化城等景点。 第五节 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第27条 指导思想 加强对文物保护法的宣传教育,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把文物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加强“两建勘探”的调查工作。 坚决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禁止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破坏性开发,特别注意禁止对文物保护单位周

35、围环境的破坏,建议在城乡建设规划中在文物保护单位周围划出一定的保护控制区。对各县(市、区)占地300平方米以上的文物设保护区。 第28条 保护原则与目标 (1)保护规划原则 原真性准则; 整体性准则;可读性准则;可持续性准则;整体保护的原则;重点保护的原则;生态保护的原则。 (2)保护规划目标 保护好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统自然、人文特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建立完整的保护体系框架,完善保护和展示两个体系,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展保护外延,推动保护工作的全面进展。协调处理好历史遗迹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

36、的关系,综合解决交通的现代化、用地功能的调整、风貌特色的形成等对历史遗迹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体系 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点应按国家法规进行保护,不改变文物的原状,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在文物古迹周围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以保存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对非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保护,并向上申报为保护单位,形成文物保护体系,有层次、成网络,从而反映出城市整体的历史文化风貌。 第29条 保护规划 对遗址、古墓葬群的保护市域内现存旧石器遗址119处,新石器遗址70余处,古窑址88处,革命纪念建筑98处,古墓葬96处(50

37、00余座),古遗址427处,古建筑338处。 树立“保护第一”的思想,原则上遗迹周围除必要的服务设施外,基本不允许新建建筑建设,更不能进行规模化的房地产开发,并结合遗迹的现状程度,制定对旅游发展的限制内容。对古村落、古城、红色遗址的保护沅陵龙兴讲寺、通道马田鼓搂、坪坦风雨桥、芋头侗寨、芷江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洽降旧址、洪江市高庙遗址、洪江古商城、会同高椅古民居、溆浦向警予故居;中方县荆坪村、黔城芙蓉楼、南正街、沅陵凤凰山、龙吟塔、会同高椅民居群等25处。坚持统筹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 市和县级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这部分保护,应当将其保护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38、划。 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下同)负责本辖区内这类遗址的日常管理和具体保护项目的实施。遗址较多的镇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门保护管理机构。所在地人民政府和文物、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做好遗址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应当根据历史遗存和现实情况,划定重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重点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与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保护范围内新建建筑的高度、形式、体量、色彩等必须与遗址历史风貌相协调,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应当征求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保护内容主要是: (一)具有特色的整体空间环境和风貌; (二)传统的街巷格局和形态; (三)具有文物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构筑)物、石

39、刻、近现代优秀建筑等; (四)地下文物埋藏区; (五)河道水系、地貌遗迹、古树名木等; (六)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传统戏曲、传统工艺、传统产业、民风民俗等文化遗产。 第六节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第30条 空间管制分区 规划划分为城市建设区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湿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行洪滞洪区等控制开发区。 第31条 市域空间管制要求 1、城市建设区用地管制 严格执行城镇总体规划,依据规划审批城镇建设用地。 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不得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范围,所有建设项目都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使用土地,城市建设依法严格执行规划审批制度。充分利

40、用闲置地,对经办理征地审批手续、连续两年未用的闲置地,原则上收回土地使用权。 严格按村镇规划审批村镇建设用地,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农村居民点不得突破人均用地指标,农村居民每户只能有一处不超过标准的宅基地,实行建新房拆旧房措施。 独立工矿企业用地中的矿山用地应依照矿产资源法规定进行开采、利用和保护,不得破坏风景和生态环境;独立工矿企业的其他用地应按规划审批和使用土地,一般应安排在非农用地或农用价值较低的台地、丘陵或荒地上,并尽可能集中于工业区内,以利管理和进行环境整治;污染工业应避免污染水源和农田,并应限期治理。 2、自然保护区管制 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进行管治。 3、风景名胜区管制 风

41、景名胜区开发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编制风景名胜规划并按照规划实施。风景名胜区开发应根据环境容量确定合理规模,结合景区设施和项目建设要求严格控制开发率,一般土地开发率应控制在0.5%以内。 风景旅游区内,除直接与保护相关的建筑外,不得进行其他建设项目开发。 风景旅游区内,禁止开山炸石、取土、修墓、乱砍滥伐、倾倒废物污水等破坏生态景观、环境资源的行为。 4、历史文化保护区管制 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应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除直接与保护相关的建筑外,禁止其他各类建设。 对历史文化街区可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进行控制,规定不同标准的开发建设要求,使之整体统一协调,对严重影响

42、其景观的建筑或其他用地予以调整;未经批准,区内土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性质。 5、耕地管制 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基本农田转用许可证制度。国家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应尽量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占用的,应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与程序报批。严格控制将耕地擅自转为非耕地,禁止乱占滥用耕地,对建设占用规划预留的一般耕地,必须先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批准改变用途后才能征用。 6、生态保护区管制 生态功能保护区:依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和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进行管制。森林公园:依据森林法、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等法规和森林公园规划开展保

43、护和合理利用。 湿地保护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及各省湿地保护条例开展保护和合理利用。 水源保护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及当地水源保护区管理条例进行管制。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工程。 第七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32条 市域交通规划目标 构建整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畅达、优质舒适、绿色低害的城市交通系统。依托区域和城市交通体系的有机衔接,在全市形成以“90分钟市域交通圈+60分钟组合城镇交通圈+30分钟城市交通圈”的“90+60+30”圈层组织结构。 第33条 市域交通发展战略 (1)构建均衡完善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 注重多种交通

44、方式的均衡发展,在公路系统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加强铁路、航运建设,大力推进芷江机场的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铁路及其场站的选址和建设,充分利用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 (2)协调市域与市区的交通衔接 在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市域交通系统的整合,将城区内外交通系统有效地衔接起来,避免过境交通对城区的影响,并使内外交通形成便利快捷的联系和衔接,提高交通效率。 (3)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大力加强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建设沪昆、杭瑞、包茂和娄怀高速公路与城镇的出入口工程、市域公路改造整合工程和各类客货运场站等,提升城市交通设施的服务水平,优化交通环境。 第34条 公路规划 (1)路网 XX市由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构成公路主骨架,通达各县县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设计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