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重镇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啧*** 文档编号:9381726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重镇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工业重镇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重镇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重镇总体规划.doc(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市XX镇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目录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城镇定位、发展目标与战略3第三章 人口与城镇化4第四章 城乡统筹规划5第五章 镇域综合交通规划9第六章 镇域市政公用设施规划10第七章 综合防灾规划14第八章 镇区规划18第九章 近期建设规划26第十章 规划实施27第十一章 附则27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规划背景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依据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XX市XX镇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第2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

2、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3、XX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4、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6、XX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7、XX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012-2030);8、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9、XX市规划和城镇建设管理意见;10、XX市规划和城镇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第3条 规划指导思想1、充分体现规划的综合性、科学性、政策性,妥善处理近期和远期的关系,长远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切实保护耕地,优化环境,力求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3、建立

3、功能完善的城镇空间形态,使城镇与镇域、市域协同发展,有序运行。4、突出地区特色,使城镇具有强劲的活力与鲜明的个性,增强竞争力。5、为城镇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保障各项城镇建设的顺利实施。第4条 规划原则1、前瞻性原则:从XX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的战略性要求出发,吸取各地城镇发展、小城镇产业起步的经验教训,建设起点超前、基础设施先进、各类产业繁荣,人民和谐宜居的新型生态小城镇。2、复合性原则:通过城镇管理服务、产业发展及其配套设施等主导产业功能以及商贸流通、仓储物流等配套服务功能在空间上的集中,以此扩大规模效应,从而进一步发展全镇的综合产业职能。3、整体性原则:强调内部空间结构系统布置整体性

4、,贯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整体原则,突出各功能组成部分的互动交流,同时注重与周边城镇及各区块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融合。4、生态性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环境保护、生态节能、建筑新材料的利用等技术手段,创造生态化的环境空间。第5条 规划重点1、科学、合理确定镇区发展规模和形态;2、镇域空间适宜性评价;3、镇域产业空间布局;4、镇域城乡空间整合;5、交通设施及主要基础设施布局;6、规划时序安排。第6条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所称“镇域”为XX镇行政辖区范围;“镇区”指镇区规划用地范围,东至华兴路,南至镇南路,西至兴唐路,北至新兴路,总面积333.63公顷。第7条 规划期限近期:2012201

5、5年;远期:20162030年;第8条 文本中加下划线的内容为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第二章 城镇定位、发展目标与战略第9条 城镇定位XX市区南部的经济中心、工业重镇、现代服务业先行示范镇。第10条 发展目标以“XX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为总体战略目标,依托优势资源,突出区位特征,适应产业发展,强化服务功能。第11条 发展战略1、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形势,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更好地推动经济提速增效。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加快集聚大产业,推进 “中国XX”产业集群发展,着重抓好产

6、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的建设投产,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着力发展现代物流,整合行业资源,培植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加快推进物流园区的建设。通过引进名企、名店、名品,推进餐饮、宾馆、休闲、商贸全面提升。3、扎实推进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提升XX形象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并重,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规划和功能完善,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镇域规划全覆盖管理。着重从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品位、创造精品入手,高标准建设城镇。- 31 -XX市XX

7、镇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第三章 人口与城镇化第12条 镇域人口预测到2015年,镇域人口3.3万人; 2030年镇域人口4.2万人。第13条 镇区人口预测到2015年,镇区人口1万人;2030年镇区人口3.4万人。第14条 城镇化水平预测到2015年,XX城镇化水平达30%; 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81%。第15条 城镇化策略1、巩固第二产业的地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中国XX”产业集群,着力转变增长方式,更好地推动经济提速增效。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加大产业集聚度;同时发挥自身的区位、交通优势,促进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对第一产业、第

8、二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加快发展商业和房地产业,提升城镇人居环境水平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XX镇的吸引力,增加城镇人口容量,有助于提高XX镇城市化的数量与质量水平。3、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促进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根据城镇空间布局的要求,确定基础设施的内容、等级,推动全镇城市化进程。4、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加快实现农民从以土地为载体的实物保障向基金式的社会保障的转移。加大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力度,在稳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鼓励和促进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至镇区安家落户。5、加快农业人口城市化,促进人口

9、向城镇快速集聚一方面加大对进城农民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其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规划适合新进城农民居住的公寓、新村,以较低利润出售给当地愿意离开农村的农民,鼓励先富裕起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进镇区居住。第四章 城乡统筹规划第16条 空间划分规划以合理配置、集约使用空间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为原则,协调各部门、各专业规划的空间要素,整合空间管制范围,明确空间管制内容,将XX镇域空间划分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第17条 禁止建设区主要包括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及基础设施廊道。管制要求:规划划定为禁止建设区的区域作为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的重要地带及生态建

10、设的首选地,原则上禁止任何建设,不同区域应严格遵守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第18条 限制建设区主要包括镇区周边、一般农田区以及采煤所形成的塌陷区。管制要求:原则上保护优先、限制开发,严格执行限制建设条件,应科学确定开发模式、项目性质和规模及强度,制订相应的生态补偿措施。对于采煤所形成的塌陷区,一应开发项目应提供准确的地质勘探报告,确保建设的安全性。第19条 适宜建设区主要包括XX镇区、临菏路产业区以及XX市产业园区涉及的产业用地。管制要求:是城镇建设优先选择的地区,但仍需根据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合理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和开发强度。第

11、20条 产业发展目标规划经济发展目标近期(2015年)按年均递增约10%左右预测,期末GDP达到47.6亿元;远期(2030年)按年均递增约8%左右预测,期末GDP达到151亿元。第21条 第一产业规划坚持发展城郊型特色经济,放大品牌效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积极发展带动能力强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巩固发展金瑞牛业、绿山园菇业、富技猪业等规模龙头企业上档升级,加速扩张三膜覆盖西瓜、木本金银花、矮化樱桃、标准化养鸡等特色产业基地。重点做大做强金瑞牛业,把金瑞牛业培养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打响“XX牛业”知名品牌。积极探索土地种植新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

12、高农业产业效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实施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推动全镇农田水利建设网格化发展。重点片区规划:设施农业基地温室园艺基地、光伏大棚农业基地等;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研究基地、农业教学园、精致园艺栽培教育区、畜牧养殖研究基地、蔬菜研发推广基地等。有机农业种植养殖基地:有机蔬菜种植区、名优花卉种植区、高标准良田区等。第22条 第二产业规划打造新型产业园。充分利用邹县电厂的粉煤灰、热能、脱硫石膏等原料生产优势,扶持兴企新型建材公司上档升级,努力打造鲁西南最大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建设新型化工产业基地,以峄化复合肥、三木化工和圣唐生物柴油项目的落地建设为支撑兴建新型材料化工园,依托三

13、木化工和圣唐生物柴油项目,充分发挥峄化集团、邹县电厂气、氨、甲醇等原料生产优势,建设形成高附加值的新型化工产业基地。第23条 第三产业规划建设临菏路经济隆起带。以市新汽车站建设为契机,依托兴唐路、临菏路积极对接济宁市,形成XX发展的经济动脉。建设煤炭物流园。依托邹县电厂发电的煤炭消耗,借助道路交通和区位优势,培育壮大现有煤场,修建运煤专线,在电厂储煤区附近规划建设煤炭物流园区。第24条 镇村体系规划本次规划按照“中心镇区-城镇社区”两级体系进行布局,形成“1+1”聚落体系规划结构,即XX镇区和双唐社区。第25条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至2030年,规划城镇建设用地330.26公顷。第26条 镇村建设

14、空间空间地域上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第27条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原则1、 城乡统筹、服务均等保证城乡公平享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与城镇规模、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2、 体系完善、便民使用健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合理的级配体系,完善便民服务设施。3、 布局合理、集约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鼓励设施共建共享。第28条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目标明确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人口,达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全覆盖、均等化配置的要求,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便利享用公共服务设施。第29条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等级划分建立“中心镇区城镇社区”两个层级分明、覆

15、盖全镇域、功能齐备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第30条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布局本次规划根据XX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同时根据国家相关公共设施设置的规范标准,结合XX的实际分为“中心镇区城镇社区”的二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1、 行政办公设施镇驻地应配置社区管理中心,包括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警务室、灾害应急服务站、社区法律援助站、劳动保障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社区家政服务中心,城镇社区配置社区服务中心及居委会。2、 教育设施参照小学、初中学校设置标准及相关规范执行。规划将现XX中心小学的用地归并给XX中学,在镇东路与教育路交叉口东北角新设一处中心小学用地。3、 文化设施规划新设一处文化设施

16、用地,位于府前路和镇东路交叉口东北角,成相对综合的文化设施配套,增强镇区的文化服务能力。4、 体育设施结合规划的文化设施用地,在其东侧设置一处体育用地,用于新建体育场馆和场地。5、 医疗卫生设施结合卫生院的发展规划,将现状医疗卫生用地适当东扩,扩建后的卫生院占地面积1.79公顷。6、 社会福利设施将敬老院用地迁至中兴路与教育路交叉口东北角,规划社会福利用地1.04公顷。7、 商业服务设施中心镇区依托现有街区的改造,强化对工业组团的支撑服务功能,形成相对集中的服务中心。同时,强化镇区商业中心,构建辐射区域的综合商业街区,满足本镇及周边区域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城镇社区社区建设集中式商业设施,主要配

17、置基本生活日用品超市及农资超市等。8、 集贸市场设施在镇区南侧,结合现状市场的改造,建设一处集中专业商贸区,以凸显XX镇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功能。城镇社区配备农副产品集贸市场,满足周边居民的基本需求。9、 公共绿地规划镇区配置公共绿地公园5处。城镇社区结合体育活动场地设置集中型公共活动空间。第五章 镇域综合交通规划第31条 发展目标以现有的交通架构为基础,提升XX对外交通联系的通畅性和便捷性,形成内联通达,外联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32条 综合交通规划确定“两横三纵”的镇域主干道路,分别是新西外环路、兴中路和兴唐路三条纵向道路,富太路和富唐路两条横穿镇域东西的横向道路

18、,在满足镇域内部自身通勤需求的同时,提升镇域对外联系的交通便捷性。临荷路作为市域快速路穿过镇域南侧。第33条 交通设施规划1、 公共停车场镇域规划5处主要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其中镇区3处,物流园区1处,邹县电厂西侧1处。交通设施包括停车场、加油站、公交场站等。除公共停车场外,所有新建及改造的公共设施、住宅等建筑必须按XX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有关配建标准设置相应的停车泊位。对缺乏停车场地的已建公共设施、住宅小区等应逐步进行改造,满足停车需求。对于私自挪用、占用配建停车场地的单位应予以惩罚,并限期整改。建筑停车位配建的具体标准,应由当地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实际情况,遵照区域差别化的原则,合理选取各类

19、建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的控制指标。2、 加油站现状加油站由于富唐路的建设将面临拆迁,规划改迁该加油站。第六章 镇域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第一节 给水工程第34条 供水量预测预测镇域远期总用水量为23653立方米/日。第35条 供水设施规划积极开拓联合供水和联网,使供水管线通达,实现综合调度。保留并扩容现状水厂,位于镇区东南侧府前路与镇东路交叉口东南侧,面积约0.66公顷。第36条 供水管网规划规划供水干管沿镇域主要道路布置,供水管管径采用DN150DN800。管网布置采用环状与树枝状结合布置;中心镇区主干网采用环状,周边地区采用树枝状,形成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给水管网系统。第二节 排水工程第37

20、条 污水量预测根据污水量指标,远期综合生活污水量为4704立方米/日,工业污水量为11016立方米/日,未预见污水量为1572立方米/日,则镇域远期总污水量为17292立方米/日。第38条 污水处理厂规划扩容现镇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8万立方米/日,主要负责镇区及镇区南部污水排放处理,规划标准为一级A标准。在镇域南部设置污水提升泵站一座,规模为0.2万立方米/日。第39条 污水管网规划镇区规划采用枝状污水管网系统,污水主干管沿主干道埋设,经支管分区收集后,汇入主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第40条 再生水厂规划结合XX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应同时配套建设污水再生水厂,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弥补

21、水资源的不足。规划再生水处理厂位于污水处理厂内。第41条 雨水工程规划规划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划分排水区域,管网布置尽量利用地面或道路坡度进行自排,就近排入附近水体。应加强雨洪利用,提高排水设施建设标准,保障城市排水安全。第三节 供电工程第42条 负荷预测根据规范要求,结合XX市实际用电现状,XX镇远期人均综合用电量取5000【千瓦时/(人年)】,则镇域年总用电量21000万千瓦时/年。第43条 变电站根据XX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规划扩建XX变,扩建后变压器增容为35 万千伏安。第44条 高压走廊规划规划保留现状220千伏和110千伏电力架空线,并预留至规划110千伏郭里变和

22、规划110千伏看庄变高压走廊。现有35千伏线路高压走廊近期保留,远期逐步取消或升压改造。镇域各村庄和社区供电采用10千伏线路由XX变引入,沿主要公路架线电力架空线。第四节 通信工程第45条 通信局所设置1、电信局所设置固定电话网遵循“少局所、多模块、广覆盖”的原则进行设置。规划在镇区新建1 座电信端局,电信端局为整个镇域服务。2、移动通信局所规划规划建设和扩容移动通信设施,包括基站、配套机房和光缆传输线路,优化移动通信网络和服务。并实现3G改造。以后将根据覆盖优化和话务优化的要求,对交换机容量以及基站的数量进行扩容。3、邮政设施规划规划在镇区设置1座邮政所,邮政所可结合电信端局设置。镇域内每个

23、村庄设置邮政社区网点。邮政所和邮政社区网点综合开办邮政及报刊杂志零售等业务,邮电服务网点可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4、广播电视规划在城镇区形成完整的双向化的光纤传输网。将光缆架设到大楼,有条件的架设入户,电视节目频道实现数字化播出,并开通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网络的覆盖率达95%。第46条 通信管道规划通信管道容量包括电信固网、移动通信网、宽带网等多种城域网的需求。镇区电信线路均采用光缆(通信电缆)穿排管沿道路埋地敷设,电信线路和电力线路分设在道路两侧。由镇区至各村庄和社区的通信线路可以选择沿主干道采用架空方式敷设。第五节 供热工程第47条 供热工程规划根据XX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

24、,镇区由XX热电厂供热,同时建议大力推进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可结合住宅建设,分户或集中设置太阳能热水装置。第48条 热网布置主要干管应靠近大型用户和热负荷集中的地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的地段。供热管道要尽量避开主要交通干路和繁华的街道,以免给施工和运行管理带来困难。和其它管线并行敷设或交叉时,为了保证各种管道均能方便地敷设运行和维修,热网和其它管线之间应有必要的距离。尽可能减少管网投资,为运行维护检修创造条件,给施工提供方便。第六节 燃气工程第49条 气源及供气方式根据XX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以天然气为XX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气源,以液化石油气和沼气为辅助气源。规划远期由城

25、区天然气管网为驻地居民供应低压生活燃气。规划天然气气源接自小雪分输站经高压B天然气长输管线进入门站,并由该门站向XX镇敷设次高压A天然气管道,在镇区北部建高中压调压站。第50条 用气量预测按镇域人口4.2万,镇区3.4万人计,规划预测XX镇域燃气需求量232万立方米/年,镇区187万立方米/年。第51条 燃气设施规划规划在镇区北部预留燃气调压站用地。第52条 燃气管道规划规划区天然气通过DN300中压(0.20.4MPa)管道从燃气调压站引入规划区。规划区采用中压低压二级管网制。沿镇域主干道敷设中压干管,居住区及村庄根据具体需要设置若干个中低压调压房。第七节 环境卫生第53条 生活垃圾量预测镇

26、区按1.2 千克/人日,则镇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0吨/日,镇域总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0吨/日。第54条 环卫工程实施1、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环卫系统,加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垃圾收集站收集为主,全面实行袋装化上门收集,逐步实行分类收集。将袋装的居民生活垃圾运至指定的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直接运往XX市峄山镇唐王山垃圾处理场。2、垃圾分类收运与处置医疗单位、屠宰场等处产生的各类有害垃圾,单独密闭运至专门处置点。建筑垃圾一般由建筑单位自行运至指定填埋场所或由环卫部门代运。工业固体废物由生产企业负责收运。餐厨垃圾产生单位设置餐厨垃圾收集点,使用可与餐厨垃圾

27、专用收集车配套使用的垃圾桶收集。3、垃圾转运站规划建设两座垃圾转运站。各居住社区设置一座垃圾收集点,收集垃圾定期通过垃圾车来进行收集,收集后送至附近垃圾转运站。4、公共厕所镇域按每万人设置3座厕所进行总量控制,需建12座公共厕所。第七章 综合防灾规划第一节 防洪排涝第55条 防洪排涝标准根据城市的地形条件和人口发展规模,按国家防洪标准(GB56201-94)XX镇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进行设防;排涝标准按5年一遇设防。第56条 防洪排涝工程将望云河、XX河作为镇的重点防洪河道,以抵御洪灾对城镇的威胁,对河道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治理。规划疏通镇域现状河道、沟渠等,尽量保留现有水面,加强现状水库

28、蓄水能力,并对后山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第57条 防洪非工程措施完善防洪组织体系,明确、强化对防洪工作的领导、指挥和组织;建立洪涝预测信息中心,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通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负责收集洪水信息,供领导决策;搞好法规建设,从法律上、制度上强化对防洪排涝工程的保护,确保防洪排涝设施不受侵害。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城区居自我防范意识,形成关心、支持和爱护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的良好氛围。第二节 消防第58条 消防安全布局1、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场所和设施布局仓储物流区不同类型的物资分类集中存放;火灾危险性大的仓库应布置在单独的地段,与周围建(构)筑物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增加室外消火栓,增强防火监督

29、意识。汽车加油站的规划建设应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有关规定。2、建筑耐火等级低的危旧建筑密集区及消防安全条件差的其它地区布局清理现状旧镇区违章搭建和临时建筑,拓宽道路、增加防火间距。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以市政给水管道、天然水源和人工水池相结合的消防水源,为消防灭火提供充分的保障。3、防灾避难疏散场地防灾避难疏散场地的服务半径宜为0.5-1.0公里。面积大于1公顷以上的广场、公园、绿地等各类公共开敞空间,除满足其自身功能需要外,还应按照综合防灾减灾及消防安全的要求,兼作防火隔离带、避难疏散场地及通道。

30、避难疏散场地结合避震疏散场地建设,具体见抗震防灾规划章节。第59条 消防站规划规划镇区布置1座二级普通消防站。镇区消防站兼顾镇域内农村消防任务,同时在农村地区成立消防组织,各社区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负责本社区范围内的消防工作;加强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制定村民防火公约;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有条件的村要设立报警电话、消防器材箱,并根据实际配置灭火器。第60条 公共消防基础设施1、消防供水消防水源以城市市政供水管网为主,同时应充分利用河道、水库等自然水体,并修建通向水体的消防车道和取水设施,以满足大面积灭火的要求。室外消防用水标准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2次,一

31、次火灾消防用水量为25升/秒考虑。镇区市政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不应超过120米,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2、消防通信建立先进的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通讯指挥系统。有线通信以集中接警与责任区消防站监听相结合,并能同时受理同一市话局用户呼入的两起火警信号为配备原则。3、消防车通道消防道路应结合道路规划、统一建设。工厂、仓储区设环形消防车道或可供消防车通行宽度不小于6米的平坦车道。大型建筑物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居住小区骨干道路设计必需满足各种消防车辆通行要求。第三节 抗震防灾第61条 设防标准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XX按照基本烈度6度设防,对于重点工程,经批准后,其设防可以比基本烈度

32、高一度,次要性的建筑物,人员减少的辅助建筑物,其设计烈度可比基本烈度降低一度。第62条 基本防御目标 1、当遭受多遇地震影响时,城市功能正常,建设工程一般不发生破坏。2、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城市生命线系统和重要设施基本正常,一般建设工程可能发生破坏但基本不影响城市整体功能,重要工矿企业能很快恢复生产或运营。3、当遭受罕遇地震影响时,城市功能基本不瘫痪,要害系统、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工程设施不遭受严重破坏,无重大人员伤亡,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第63条 工程抗震设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防,不符合抗震设防标准的工程不得进行建设。所有新建、改扩建工程,从场址选择、平

33、面规划、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规划发证、施工管理直至验收,都必须强化严格按标准进行抗震设防的要求,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抗震管理部门把好抗震设防关,新建工程要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第64条 生命线工程1、供水系统供水管道采用柔性接口,改造原有刚性接口。2、供电通讯系统对现状变电站、通讯基站等进行抗震鉴定,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采取加固改造措施。供变电器材、设备宜选择防震型的输配电设备。3、医疗卫生系统医疗卫生设施的建筑物必须严格按抗震设防要求建造,原有的业务用房应分期分批进行鉴定、加固或翻建。强化对主要医疗设备的保护。对贵重的医疗器械设备根据其功能要求和

34、具体情况采取防倒、防滑移、加护罩等措施。体积较小的精密仪器,则相对集中在抗震性能较好的房屋内存放。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剧毒药品等管理,防止地震时发生次生灾害。增加对医疗抢救物资、药品、器械的储备,有条件单位要进一步增加医用仓库,扩大贮备量,加强急诊和外科建设,加强卫生系统的抢救、治疗及转移运送能力。4、消防系统加快消防站建设,除按标准配置人员、车辆、器材外,还应配置与抗震救灾相关的救护装备等。5、交通系统保证对外主要通道的抗震性能,确保震时的对外疏散和救援通道的通畅。新建道路与桥梁应严格按照抗震标准设防,不符合抗震标准的道路与桥梁应及时加固改造。第65条 避震疏散规划1、疏散通道使危险地段的群

35、众能安全迅速地疏散到安全地区,疏散道路应符合避震疏散的要求,主要疏散通道宽度须在16米以上。2、避震疏散的组织与领导避震疏散工作应该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避免产生社会混乱与不安,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组织与领导机构。根据地震发生的特点,按照不同情况,采取临震疏散、紧急疏散和震时疏散三种形式。由于目前地震科学水平及地震预报对社会影响的复杂性,向社会公开发布准确地震预报的可能性较小,所以比较可能遇到的避震疏散是震时疏散。当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各级疏散指挥人员应立即赶到岗位,组织、疏导受灾群众有秩序地疏散到划定的疏散场地。第四节 人防工程第66条 规划目标1、建设完善的城市防护体系和人防工程体系,全面提

36、高城市防护抗毁能力,保存战争潜力;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2、规划期内完成镇区人防指挥所的建设任务,与此同时,逐步完善指挥通信设备系统。第67条 防护体系建设规划结合行政中心布置指挥所1座。结合规划医院建设1处急救站工程。新建地区结合地下停车及地下公共建筑建设人员掩蔽工程,以二等人员掩蔽工程为主。人员掩蔽工程应与地面建筑相协调,其出入口设置应按所掩蔽人员听到警报后十分钟内步行进入工程为标准。第68条 通信警报系统完善智能通信配套建设,确保战时和灾时实现不间断指挥,确保上下级各部门之间通信联络。第69条 建设要求1、新建多层民用建筑按照一次性规划地面建筑面积的3.5%比例修建6

37、级以上(含6级)防空地下室。2、防空地下室的一个防护单元掩蔽面积不得少于800平方米,防空地下室面积不满一个防护单元时,按照统筹原则集中建设。第八章 镇区规划第一节 总体布局第70条 城镇规模近期(2012-2015年):镇区1万人,建设用地111.79公顷;远期(2015-2030年):镇区3.4万人,建设用地330.26公顷。第71条 城镇发展定位XX市区南部的经济中心、工业重镇、现代服务业先行示范镇第72条 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两心三轴四片”的总体规划结构:两心:教育路和镇东路交叉口周边的商业中心以及新城路和镇东路交叉口周边的商业中心;三轴:规划以教育路、富唐路和镇东路为城镇发展轴;四片:

38、规划以主要道路为界,将镇区划分为三个居住组团和一个工业组团。第73条 建设目标镇区发展的总目标是:规划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服务便利、交通畅达、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和谐宜居城镇。第二节 居住用地第74条 用地指标镇区规划居住用地117.30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35.52,人均居住用地34.50平方米。第75条 组团划分根据用地规模和配套服务设施的配套标准,规划居住用地分为南、中、北三个居住组团。南部居住组团,位于教育路与镇南路之间,规划居住用地规模27.79公顷,规划居住人口约9100人。中部居住组团,位于教育路与新城路之间,规划居住用地规模44.16公顷,规划居住人口约11300人。北部居

39、住组团,位于新城路与富唐路之间,规划居住用地规模45.35公顷,规划居住人口约13600人。第76条 居住服务设施用地规划一处居住社区中心,位于镇东路与腾飞路的交叉口,安排的设施包括: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行政管理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商业金融设施以及中学、菜市场等。第三节 公共设施用地第77条 用地指标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7.1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5.19%。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集中式布局。用地主要沿镇东路和中心路向北布置。第78条 公共设施规划规划镇区形成“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两级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第79条 教育机构用地规划将现XX中心小学的用地归并给XX

40、中学,在教育路与镇东路交叉口东北侧新设一处中心小学用地。第四节 绿地系统第80条 绿地系统规划重点改善镇区现状绿化覆盖率较低、缺乏公园绿地的问题,结合穿越镇区的河流规划东南西北走向的滨河带状公园4处,形成镇区主要的生态走廊。结合基层社区中心设置社区公园。沿主要干道富唐路、兴唐路、教育路、华兴路设置30米宽的防护绿地。现有两处广场规划予以保留。第81条 绿化指标规划公园绿地25.9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7.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64平方米。第五节 综合交通第82条 综合交通规划规划镇区道路等级分为三级: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1、主干道网络形成“两横两纵”布局,红线宽度控制在30-50米。“两横

41、”指富唐路(50米)、教育路(40米);“两纵”为兴唐路(45米)、华兴路(30米)。主干道主要承担镇区与外部进行交通联系的生产性功能。2、次干道网络形成“七横两纵”布局,红线宽度控制在24米。“七横”指新兴路(20米)、振兴路(24米)、腾飞路(24米)、新城路(24米)、府前路(24米)、建材路(24米)、镇南路(24米);“两纵”指镇东路(24米)、中兴路(24米)。次干道是镇区内部相互联系的主要交通性道路,主要承担了对内交通的功能。3、支路网络间距为150-300米,红线宽度控制在16米。支路作为镇区内部相互联系的次要道路,主要发挥生活服务功能,注重可达性,与主干道、次干道配合,形成完

42、整的道路网络。第83条 交通设施规划规划社会停车场3处。第六节 市政设施第84条 给水工程1、供水量预测镇区区最高日用水量约为7995立方米/日。2、供水设施规划根据XX市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结合水源分布情况和地形特点,将XX划为三种类型对村镇供水,即中心城辐射型、多镇联网型、一镇多网型。规划依据是现有行政村的分布和地形条件,结合各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水源情况和用水量等因素综合考虑,保留并扩容现状水厂,位于镇区东南侧府前路与镇东路交叉口东南侧,面积约0.66公顷。3、给水管网规划规划供水干管沿镇域主要道路布置,供水管管径采用DN150DN800。管网布置采用环状与树枝状结合布置

43、;中心镇区主干网采用环状,周边地区采用树枝状,形成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给水管网系统。4、消防给水消防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为同一低压给水系统;规划区主要道路上室外消火栓应与给水管道同时实施,按照室外消防有关规范的要求设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第85条 污水工程1、污水量预测预测规划区最高日污水量为6495立方米/日。供水日变化系数取1.4。2、污水处理厂规划扩容现状污水处理厂,规模1.8万立方米/日。规划污水处理厂主要负责镇区及镇区北部污水排放处理,尾水应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规定的要求。结合XX镇污水处理厂,同时配套建设污水再生水厂,以提

44、高水的利用效率,弥补水资源的不足。规划再生水厂位于污水处理厂内。再生工程水质处理处理标准应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回用的要求,处理后的再生水应全部回用。3、污水管网规划规划采用枝状污水管网系统,污水主干管沿主干道埋设,经支管分区收集后,汇入主干管,送至污水处理厂。其他社区和村庄自行设置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污水管管径在d300d600。根据污水管管径、埋深可选择UPVC管、玻璃夹砂管和钢筋混凝土管等管材。第86条 雨水工程1、雨水管道布置根据规划区土地利用、道路、竖向规划以及实际建设情况进行雨水管规划布置,综合考虑地形、水系、施工条件、投资等多方面因素。第8

45、7条 供电工程1、负荷预测用电负荷采用人均综合用电量法进行预测,用电负荷17000万千瓦时/年。2、变电站规划增容XX变,扩建后变压器增容为35万千伏安。3、高压走廊规划10KV系统终期为环网布置,开环运行。10KV系统避免供电区域交叉重叠,10KV尽量采用电力电缆沿地下电缆沟敷设。10KV开关站一般设置在建筑物底层或与其它建筑物合建。第88条 通信工程1、容量预测规划区范围内电话总容量为1.9万门,按1:1.6放线比放线,则线路容量约为3.0万门。2、电信局所设置固定电话网遵循“少局所、多模块、广覆盖”的原则进行设置。规划在镇区新建1座电信端局。电信固网用户主要通过模块局或接入网光节点来满足服务,引自规划端局。模块局采用附设式,每个模块局需配套的机房建筑面积约100150平米左右;部分通信业务密度较高的建筑单体及居住区宜预留光纤接入网设备机房,每个接入网设备机房需建筑面积约2040平米左右。3、移动通信局所规划规划建设和扩容移动通信设施,包括基站、配套机房和光缆传输线路,优化移动通信网络和服务。并实现3G改造。以后将根据覆盖优化和话务优化的要求,对交换机容量以及基站的数量进行扩容。4、邮政设施规划规划在镇区设置1座邮政所,邮政所可结合电信端局设置。邮政所和邮政社区网点综合开办邮政及报刊杂志零售等业务,邮电服务网点可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5、广播电视规划在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设计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