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造性思维(2005贵州铜仁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创造性思维(2005贵州铜仁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谈创造性思维我国古代有两个脍炙人口的典故,一是曹冲称象,一是司马光破缸救人。多少年来,这两个主人公一直被人们当作神童传颂,并且成为我国教育儿童、开发智慧的典范。可是,他们两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创造性思维,却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思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或者说思维的技巧,可以说,大多数长场合的思维都是一种习惯性思维。虽然习惯性思维会使人得出一种前人已经做出过的合乎常理的答案,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往往使人囿于常理而无计可施,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就在于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仍以上面两个典故为例。在如何称象这个
2、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称,因为自古以来,称小物用小称,称大物用大称,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常理,而今没有足以称大象的大称,因而,无法计算。这是习惯思维的处理结果。曹冲则不然,他利用船的吃水深浅,用石头代替象化整为零,终于称出了象的体重。同样,在有儿童落入水中之时,其他儿童想到的,是怎样从水缸上面将落水者救出,这是一种习惯性思维。司马光救人成功,正是由于他突破了这一点,从而出现了破缸救人的壮举。现代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包括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就扩散思维而言,要求人们从多种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为事物本身的性质所束缚。比如,在回答回形针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时,按习惯性思维的逻辑,只有一个答案,即夹文件
3、,而有人通过扩散思维,竟找到了上百种其他用途。如果我们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能进行扩散思维的话,就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但是,仅仅进行扩散思维,还难获得创造性的成果,还须进行集中思维。所谓集中思维,就是通过逻辑分析,对经扩散而得出的设想,按问题解决的要求去进行筛选和最优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1.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 (2分)_。22.选文第段和第段引用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破缸救人两个典故有何作用?第段:_ (2分)第段:_ (2分)23.第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法,是将_和_进行对比;要论证阐明的问题是_。 (4分) 24.第段举回形针为例要论证的是: (2分)_。25.作者在本文中的主张是: (3分)_。【参考答案】21.冲破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2分) 22.引用两个典故,以此引出论题;(2分) 引用是为了把创造性思维和习惯性思维对比。(2分) 23.创造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4分,前两空每空1分,后1空2分) 24.扩散思维。(2分) 25.克服习惯思维,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3分)(2005年贵州铜仁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