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舍鼠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DB21-T 3500—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舍鼠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DB21-T 3500—2021).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ICS 65.020.01 CCS B 16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35002021 农舍鼠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recasting and investigation of rodent damage in farmhouses 2021-09-30 发布 2021-10-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T 3500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
2、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策、王巍、孟威、张贵锋、张兴国、孙慕君、刘洋、李维根、陈静、杨海龙、周雷、王春蕾、刘佳、姜金龙、赵永红。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市于洪区长江北街39号),联系电话:024-86121773。DB21/T 35002021 2
3、 农舍鼠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舍鼠害(小家鼠、褐家鼠)的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农舍鼠害(小家鼠、褐家鼠)系统测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481-2007 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农舍鼠害 rodent pest in farmhouse 农民的生活的区域内鼠类造成的危害。3.2 夹夜(日)法 night trapp
4、ing method 使用相同型号的若干数量鼠夹,在一定范围内放置一夜(或一昼夜)捕获鼠的数量,用于鼠类相对数量调查的方法,一般用捕获率表示。(选自NY/T 1481-2007)3.3 种群数量测报 population forecast 对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数量变化情况的预测。4 监测 监测环境 4.1 选择同一自然村相近农舍进行调查,农舍数不少于100户。监测时间 4.2 全年开展监测,每月调查1次。监测工具 4.3 a)调查工具:12cm 6.5cm 铁板夹。b)调查饵料:生花生米或葵花子。DB21/T 35002021 3 c)测量用具:游标卡尺或常规直尺、普
5、通天平或电子天平。d)解剖用具:医用解剖刀、解剖剪,放大镜,酒精灯、消毒剂、脱脂棉等。e)防护用具:防护服、口罩、帽子、医用手套。监测方法 4.4 a)置夹方法:以户为单位,每户置夹 2 个。b)置夹位置:墙角、房前屋后、猪栏、牛圈、粮仓、厨房及鼠类经常活动的地方。c)置夹数量:每月置夹 200 夹夜。d)置夹时间:每月上中旬(10 日20 日),选择晴朗天气,晚放晨收。e)捕获鼠的处理:对捕获鼠用乙醚熏蒸 5min,以杀死附着在其上的寄生虫,鼠解剖后,深埋处理;捕鼠后鼠夹和解剖工具用医用酒精等浸泡、清洗。5 调查 环境情况 5.1 包括气候、海拔、房屋结构、贮粮防鼠设施、环境卫生、养猫情况等
6、。形态特征 5.2 将每次调查的小家鼠、褐家鼠形态特征,将调查结果填入附录A图A.1中。种群数量 5.3 将每次调查的小家鼠、褐家鼠捕获情况填入附录B图B.1中,按公式(1)、(2)、(3)分别计算总捕获率、某鼠种分捕鼠率、某鼠种组成率。R=100%(1)式中:R 总捕获率,单位为百分数(%);M 捕鼠总数,单位为只;N 有效置夹数,单位为个。Ri=(2)式中:Ri 某鼠种分捕获率,单位为百分数(%);Mi 该鼠种捕获数,单位为只;N 有效置夹数,单位为个。R2=100%(3)式中:R2 某鼠种组成率,单位为百分数(%);Mi 该鼠种捕获数,单位为只;DB21/T 35002021 4 M 捕
7、鼠总数,单位为只。年龄划分 5.4 小家鼠和褐家鼠年龄鉴定采用体重法或胴体重法,年龄划分标准见附录E、F表E.1、F.1。年龄结构 5.5 每月采集鼠类20只,将解剖数据数据填入附录C图C.1。按公式(4)计算各年龄组的比例。=(4)式中:L 某鼠种中某年龄段鼠所占比例,单位为百分数(%);Li 该鼠种该年龄段鼠数,单位为只;Mi 该鼠种捕获数,单位为只。种群繁殖特征 5.6 雌鼠繁殖特征通过解剖观察胎仔数;雄鼠繁殖特征根据观察睾丸是否下降来确定。调查数据填入附录D图D.1。按公式(5)、(6)、(7)、(8)、(9)计算种群性比、某鼠种怀孕率、平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雌鼠比例。X=12 (5
8、)式中:X 种群性比,单位为百分数(%);X1 雌鼠数,单位为只;X2 雄鼠数,单位为只。V=100%(6)式中:V 某鼠种怀孕率,单位为百分数(%);Vi 该鼠种怀孕雌鼠数,单位为只;Ci 该鼠种雌鼠数,单位为只。T=(7)式中:T 某鼠种平均胎仔数,单位为只;Ti 该鼠种总胎仔数,单位为只;Vi 该鼠种怀孕雌鼠数,单位为只。G=100%(8)DB21/T 35002021 5 式中:G 某鼠种睾丸下降率,单位为百分数(%);Gi 该鼠种睾丸下降鼠数,单位为只;Ci 该鼠种雄鼠数,单位为只。C=100%(9)式中:C 某鼠种比例,单位为百分数(%);Ci 该鼠种雌鼠数,单位为只。Mi 该鼠种
9、捕获数,单位为只。6 预测预报 预报时期 6.1 每年春季、秋季各发布1次鼠情预报。发生程度划分标准 6.2 应遵循NY/T 1481-2007的规定。测报依据 6.3 6.3.1 种群发生情况 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地区,4月、9月种群数量基数与5月、10月是否出现种群数量高峰期密切相关。褐家鼠为优势种的地区,2月、4月种群数量基数与3月、7月是否出现种群数量高峰期密切相关。6.3.2 种群繁殖状况 将种群繁殖始期、性比、怀孕率、平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与历年资料比较,以确定种群数量发生趋势。种群繁殖提早,繁殖的个体增多,种群中雌鼠比例大时,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6.3.3 种群年龄结构
10、种群中幼体、亚成体、成体、老体比例相当,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种群成亚比80%以上,3个月后有利于种群数量,种群成亚比40%以下,3个月后不利于种群数量。6.3.4 环境因子 高温、洪灾和暴雨不利于发生;环境卫生、防鼠设施差有利于发生。发生期预测 6.4 根据繁殖的早晚、年龄结构,结合气候、食物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数量高峰期出现的早迟。如繁殖提早、繁殖的个体增多、又无明显制约条件时,应立即发出防治适期预报。DB21/T 35002021 6 发生量预测 6.5 6.5.1 小家鼠发生量预测 11.5431X10.3992 (10)式中:X1 4 月种群数量基数,单位为百分数(%);Y1 5月数
11、量峰种群数量,单位为百分数(%)。21.1412X2+0.7157 (11)式中:X2 9月种群数量,单位为百分数(%);Y2 10月数量峰种群数量,单位为百分数(%)。6.5.2 褐家鼠发生量预测 30.5112X3+2.4523 (12)式中:X3 2月捕获率,单位为百分数(%);Y3 3月数量峰种群密度预测值,单位为百分数(%)。41.0172X4+0.8495 (13)式中:X4 4月捕获率,单位为百分数(%);Y4 7月数量峰种群密度预测值,单位为百分数(%)。发生程度预报 6.6 根据繁殖状况、食物、气候、天敌等因素综合分析,结合发生量预测值,参照NY/T 1481-2007鼠害发
12、生标准,做出发生程度的预报。DB21/T 35002021 7 附录A (资料性)种类特征调查 表 A.1 种类特征调查表 调查地点:市 县(市、区)调查人:编 号 调查 时间 调查 地点 调查 生境 性 别 体重(g)胴体重(g)体长(mm)尾长(mm)后足长(mm)耳长(mm)胎仔数(只)睾丸下降情况 DB21/T 35002021 8 附录B (资料性)种群数量调查 表 B.1 种群数量调查表 调查地点:市 县(市、区)调查人: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生境 置夹数(个)捕鼠数(只)捕获率(%)DB21/T 35002021 9 附录C (资料性)种群年龄结构调查 表 C.1 种群年龄结构
13、调查表 调查地点:市 县(市、区)调查人:调查 时间 调查 地点 捕获数(只)年龄组 幼年组 亚成年组 成年组 成年组 老年组 数量(只)比例(%)数量(只)比例(%)数量(只)比例(%)数量(只)比例(%)数量(只)比例(%)DB21/T 35002021 10 附录D (资料性)种群繁殖特征调查 表 D.1 种群繁殖特征调查表 调查地点:市 县(市、区)调查人:调查 时间 调查 地点 捕获数(只)雌鼠数(只)孕鼠数(只)怀孕率(%)胎仔 总数(只)平均 胎仔数(只)雄鼠数(只)睾丸下 降鼠数(只)睾丸下 降率(%)种群 性比(雌/雄)繁殖 指数 DB21/T 35002021 11 附录E
14、 (规范性)种群年龄划分标准 表 E.1 种群年龄划分标准表 鼠种名称 年龄鉴定 指标 年龄组 幼年组 亚成年组 成年组 成年组 老年组 褐家鼠 体重(g)80.0 80.1130.0 130.1185.0 185.1145.0 245.0 胴体重(g)60.0 60.199.0 100.0139.0 140.00189.0 190.0 小家鼠 体重(g)8.0 8.114.0 14.120.0 20.0 胴体重(g)6.9 7.08.9 9.012.9 13.0 DB21/T 35002021 12 附录F (规范性)鼠类年龄组划分与生物学特性关系 表 F.1 鼠类年龄组划分与生物学特性关系表 年龄组划分 生物学特征 幼年组 与母鼠共居,性器官不发育 亚成年组 性器官不发育或发育不完全,多数鼠种可独立觅食,但仍与母鼠共居 成年组 与母鼠分居,性成熟,参与繁殖。毛色较深,有光泽 成年组 成为鼠巢中的主雄或主雌,繁殖力强,毛色正常,有光泽 老年组 体重、体长大于平均值,毛色浅淡,光泽度差,多数鼠种仍可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