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生本教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80458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PDF 页数:167 大小:16.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生本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生本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生本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生本教案.pdf(1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2 0 1 6 2 0 1 7 学年第二学期学 校:什字小学教 师:日 期:1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下册数学科教学计划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一)内容变动情况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

2、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 有余数的除法 和 表内除法 的联系。(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 内 除 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三)编排特点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2(四)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让学生在

3、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

4、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

5、用题。二、教学进度表2017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2.27-3.3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数据收集整理22.练习一123.6-3.10第二单元表内除法(-)1.除法的初步认识433.13-3.172.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23.解决问题14.整理和复习143.20-3.24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2.平移和旋转13.实践活动:剪一剪14.练习七153.27-3.31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12.解决问题13、练习课14、整理和复习164.3-4.7第五单元混合运算1.混合运算1.2.3.32.练习H174.

6、10-4.143 混合运算4.14.练习十二15.整理和复习16、练习十三184.17-4.21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1.2.3.43 或 42.练习十四194.24-4.283.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5.624.练习十五15.小 小 设计师1105.1-5.5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1.1000以内数的认识1.2343 或 24识2.练习十六1 或 2115.8-5.123.10000以内数的认识567.8练习十七4125.15-5.194.10000以内数的认识9.10练习千八2 或 35.整 百、整千数加减法11.12.13练习十九2 或 3135.22-5.26第八

7、单元克和千克1.认识克12.认 识千克13.解决问题14.练习二十1145.29-6.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1.猜一猜L222.练习二H 一1第十单元总复习1.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1156.56.9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1 或 23.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14.复习解决问题和统计1166.12-6.16单元复习176.19-6.23疑难复习186.26-6.30迎接考试1973-7.7放假安排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基本情况5奋斗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优秀生指标 及格生指标优秀生6优秀踩线五生年及级格英生语及五格类踩学线生生名学单困生7第一单元单元备课单元名称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

8、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

9、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划分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一.1课时教学后记8第二单元单元备课单元名称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

10、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划分1.除法的初步认识.6 课时2.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5 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教学后记9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单元名称图形

11、的运动(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问题解决: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

12、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时划分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1课时2.平移和旋转1课时.1课时3.实践活动:剪一剪.1课时4.练习七.1课时教学后记10第四单元单元备课单元名称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表 内 除 法(二)是在学习用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 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 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

13、容,在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 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用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

14、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课时划分5 课时1.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2 课时2.解决问题.2 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教学后记11第五单元单元备课单元名称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

15、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

16、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课时划分7 课时1.混合运算.4 课时2.解决问题.2 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教学后记12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单元名称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17、方法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数学思考: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课时划分9课时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2.解决问题.

18、3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4.小小设计师.1课时教学后记13第七单元单元备课单元名称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

19、的组成与分解。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教学难点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3.认识近似数

20、,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课时划分14课时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2.10000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教学后记14第八单元单元备课单元名称克和千克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解决问题。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

21、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数学思考: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问题解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培养应用能力。情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 道 1千克=1000克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难点建 立 1克 和 1千克的观念。课时划分4 课时1.认识克.1课时2.认识千克.1课时3.解决问题.1课时4.练习二十.1课时教学后记15第九单元单

22、元备课单元名称数学广角一推理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猜一猜和找规律。简单推理过程和找规律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和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列组合的数学方法。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

23、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问题解决: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等实践活动,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发现数的排列规律。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教学重点1.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2.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2.在于如何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课时划分2 课时1.猜 一 猜(一).1课时2.猜 一 猜(二).1课时教学后记16第十单元单元备课单元名称总复习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24、。复习共分为七部分:统计,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本学期所学的“数学广角推理”内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学习,只是在练习中出现。编排时,应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数学思

25、考: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习题,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以提高复习的效率。问题解决: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组复习内容,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习。情感态度:复习时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复习统计,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

26、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课时划分4 课时1.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1课时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1课时3.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1课时4.复习解决问题和统计.1课时教学后记17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 时 数 据 收 集 整 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

27、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前置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用红色、黄色、蓝色、白色四种颜色做校服,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18教学过程补充内容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 名 3 5 个学生说一说)。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 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

28、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

29、欢哪种颜色。二、互动新授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19教学过程补充内容(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2)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 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

30、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0教学过程 补充内容(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3

31、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地点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人数(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最 喜 欢 去()的人数最多,最 喜 欢 去()的人数最少。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你 最 喜 欢 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2、完 成 教 材“练习一”的 第 1题。调

32、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21教学过程补充内容(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参 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 加()小组的人数最少。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我 喜 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一)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

33、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红 黄 蓝 白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第2课 时 数 据 收 集 整 理(二)22教学过程补充内容教学目标: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教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34、。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教师出示评选条件:1、数学成绩优秀。23教学过程补充内容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二、互动新授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1)收集数据。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学

35、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24教学过程补充内容(2)学习记录方法。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

36、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 画“O”、画“1 、画 正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完成统计表。姓名张三李四票数根据统计结果,应 该 选()担任数学科代表。(3)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2、教学例2.(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2

37、5教学过程补充内容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J”、画“正”、画“O”)(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姓名王明明陈小菲票数1522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回答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38、。)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三、巩固练习26教学过程补充内容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 题。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一一投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二)收

39、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一进行分析姓名张三李四票数27教学过程补充内容第 3 课时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教法: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 题。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 题表格内。出示统计表。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

40、你准备怎么办?28教学过程 补充内容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一填写表格一进行分析。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回答教材上的问题。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二、探究新知1、完 成 教 材“练习一”的第4 题。(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 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

41、。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辆数683312(3)回答问题。这个路口 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29教学过程补充内容最多,面包车最少。)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2、完成 教材“练习一”的第5 题。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回 答 问 题(1)和(2)。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三、巩固迁移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 题。1、出示条形统计图。读懂

42、统计图。图 中 1格 代 表()份。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2、哪天卖出的 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4、如果每格表示2 份 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小组讨论,互相说说。指名回答说出数据。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止匕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30教学过程补充内容四、课堂小结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板书设计练习一收集整理数据一填写表格f进行分析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

43、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一一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 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

44、密联系学31教学过程补充内容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

45、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 课时2.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5 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32教学过程补充内容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 .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 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6 张正方形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建 立“平均分”概念(-)情境导入,实际操作把 6 块糖分成3 份,

46、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二)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平呢?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平的呢?每份都是2 块糖,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三)提供素材,通过辨析巩固概念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同学们正在准备食物,你找到平均分了么?(四)联系生活,感悟概念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二、动手操作,探 讨“平均分”方法(一)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把 1 8 个橘子平均分成6 份,每份几个?分一分。33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二)实际操作,应 用“平均分”(1)自己试着分一分。(2)交

47、流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三)交流分法,提升认识“平均分”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一)辨析练习1.课本第8 页的做一做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2.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 份,每 份()盒。(二)基本练习(1)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2)如果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 份,每 份()片枫叶。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四、课堂作业作业:第 11页练习二,第 14 题。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授课时间:2015年日教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3.通过分一分

48、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教学过程设计:34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一、复习旧知,激趣引新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2.把8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J。二、扩充“平均分”方法,巩固概念(-)解读题意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每2个一份”是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分?(二)感知不同分法请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展示不同的分法。根据乘法意义来分:2个2个地数,8里面有4个2。2X 4=8,4个2合起来是8。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三)提炼不同分法的共同意义8个果冻,每2

49、个一份,能分成几份?也就是看8里面有几个2.三、巩固练习(一)基本练习12块饼干,每3块一份,可以分成()份。12辆小汽车,每2辆一组,可以分成()组。12里面有6个2。(二)提升练习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只小熊。有15个木块。(1)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个长方体。(2)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四、课堂作业作业:第10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35教学过程补充内容第三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教具准备:教科书

50、第13页的例题4 的图片,学具。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请你试着分一分,并思考问题:(1)可以怎样分竹笋?(2)到底每盘应放几个?二、除法意义的学习(一)认识除号,读除法算式把 12个竹笋平均放在4 个盘里,每盘放(3)个。我们能把刚才分竹笋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除法算式:124-4=3读作:12除以4 等于3。(二)除号的由来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H.Rahn)在他的 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土”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除法算式:124-4=3(三)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12+4 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4 表示什么?36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