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检测练生态环境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检测练生态环境的应用.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检测练生态环境的应用1.如图所示为北方某森林中的猫狗与雪兔在一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0 2 4 6 8 10 12 月份雪兔和稔剂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的方向是雪兔一狰羽B.两个种群的相互制约关系与反馈调节有关C.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个种群的数量波动会导致其中一个种群灭亡2.为探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的作用效果,研究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和IAA溶液处理3.0 cm长的豌豆茎段,观察其对豌豆茎段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除生长素、赤霉素外,还有细胞分裂
2、素B.图中的b 曲线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c.赤霉素不仅能促进果实发育,还可延长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D.赤霉素与生长素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生长素对促进茎的生长的效果要好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IV病毒在内环境中增殖B.多数病毒性感冒不要治疗也可痊愈,主要依赖非特异性免疫C.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数量总是处于波动之中D.生态农业的建立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传递效率4.下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种群 表中数据单位:IO?kJ/(m2 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中的丙为生产者种群甲乙丙T戊同化固定的能量16.7470
3、93069.51.674体内贮存的能量4.5415.8229200.4呼吸消耗的能量12.254.270149.51.274B.表中的种群构成2条食物链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F噬细胞缺陷小鼠矍/金 或T细胞缺陷小取量正常小鼠0 感染后的时间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
4、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6.如图为某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蔡乙酸(NAA)处理迎春花枝条的实验结果,实验中因疏忽忘记了 Xi和 X2的浓度大小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 A A 对迎春花枝条生根效果具有两重性B.该实验可确定X2是促进迎春花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C.不同浓度的N A A 处理迎存花枝条的时间应该不同D.可分别将X1和 X3浓度的N A A 加入少量水进行稀释,再分别处理迎舂花枝条,生根效果增强的是低浓度的NAA7.生态缸是以水生植物造景为主的、相对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态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生态缸,要遵循生态系
5、统的基本原理,能够实现短期内的相对稳定B .生态缸密封后,要能和外界进行能量交换,需置于阳光下直射C.人工生态缸只能够实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功能D.人工制作的生态缸,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稳定性越高8 .为研究水生植物对主要受到生活污水轻度污染的河流的净化能力,某监测站分别放置四种水生植物,测量了它们对河流中N元素的吸收情况,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总质超为河流中现有的N 元素含量。A.N元素主要以化合物形式被水生植物吸收B.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N元素进行物质循环时伴随着能量流动D.植物对河流污水净化的时间越长则其效果越明显9.为给黄土丘陵弃耕区植被的
6、自然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某研究团队在黄土丘陵弃耕区选择了弃耕不同时间的摞荒地,研究了各区域中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群落中物种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程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5.54.53.5251.5043.zLS弃耕时间(年)9876543216SSO.0,O.SGUOA.物种丰富度可以代表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B.物种均匀度指数不能反映群落的空间结构C.应参照第9年的群落结构来恢复黄土丘陵弃耕区的植被D.该地区植被具有科学研究和保持水土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1 0.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引人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
7、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丧失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的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1 1.研究发现,浮萍可通过和其根部微生物形成的耦合系统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浮萍还能分泌有关物质促进水中藻类植物的叶绿素的分解,并覆盖在水体表面,从而减少了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正确的是()A.浮萍能净化有机污水,所以浮萍既是分
8、解者又是生产者B.为了监测水华的发生,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藻类数量变化进行研究C.浮萍与藻类之间属于竞争关系,主要通过竞争水和无机盐来抑制藻类生长D.浮萍降低了水华的发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该种价值小于它的间接价值1 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B.食用和药用价值属于直接价值,观赏价值属于间接价值C.新发现的物种具有潜在价值,人们所熟知的生物不具有潜在价值D.在没有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下,生物多样性也可能改变1 3.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南京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
9、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B.引进的芦苇、香蒲在与藻类竞争光照的过程中具有优势,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以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1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假设鹰的食物来源中,蛇和野兔分别占1/5、4/5,那么如果青草增加M千克,鹰的体重至少增加多少千克()A.M/280 B.M/400 C.7M/1000 D.11M/37
10、515.某科研小组用菟丝子研究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英丝子茎顶端2.0cm长的部分,平均分为1、2、3三组,在适宜环境中分别从第1、8、15天开始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至30天,测量的茎芽长度(c m)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数据体现了生长素促进茎芽生长的作用激素处理不含激素赤霉素生长素赤霉素+生长素第30天茎芽长度1组4.018.05.019.02组4.06.54.513.03组4.06.04.110.0B.赤霉素促进离体茎芽伸长的效果比生长素显著C.实验中两种激素在促进茎芽生长方面有协同作用D.2组中两种激素联合处理的促进作用是赤霉素单独处理的2倍16.下列有
11、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烧制冷剂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被破坏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B.C.D.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组成成分较为简单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可能都较低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18.我 国“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球
12、表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搭载“嫦娥四号”上月球的“罐子”中有土壤、空气、水和照明设备等,搭载着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果蝇和酵母菌六种生物,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这 个“罐子”能形成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罐子”中的六种生物分属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罐子”生态系统中的结构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C.“罐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D.“罐子”登月为人类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经验1 9.生物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后,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入侵
13、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B.保护濒临灭绝的生物,可以通过外来物种引入的方式进行易地保护C.人侵生物的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的物种多样性D.入侵生物的种群会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简单化2 0.2 0 2 0年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社会对滥食野生动物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反响强烈,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着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其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B.研究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利于对濒危生物种群的拯救及其恢复C.要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严禁滥采乱杀野生动植物D.
14、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21.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16010080平均种数(种数/n?)201810平均产量(千克千重/公顷)2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25.049.178.0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三个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只存在水平结构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22.在下列调控机制中,不能使胰岛B细胞兴奋的是()A.血糖浓度过高 B.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C.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 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
15、浓度升高23.杜甫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他 的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绘了百姓人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日照时间的长短决定植物的开花期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B.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蝴蝶的种群密度C.黄莺的鸣叫属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还可来自于非生物环境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4.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不合理的是()A.图1、2 为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3 所示为曲线II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B.鱼类捕捞在图
16、1的e 点、图2 的g 点和图3 的i 点时进行,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C.若图1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 I 为培养早期,H的cd段酒精大量积累D.图3 曲线的k 点,种内斗争最激烈2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种群I目种群II口种群III同化作用呼吸作用未作用ooooooOO.H J.O.O.O.O.1208642,-.lF。一X画西混A.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I -I I -I I IB.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以有机物为载体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 4%D.种群I I 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为5.4
17、 5 X 1 07kJ2 6.胶州湾是我省传统渔业捕捞区,现今该海域的经济鱼种已形不成鱼汛,有些甚至枯竭。为了恢复胶州湾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员对胶州湾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能量为2 3 8 0 4.4 2 tkm可/营养级同化量(t,km2-1 y)未利用(t knf2-1 y)分解者分解(t km2-1 y)呼吸量(t km2-1 y)IV1.4 20.4 20.1 90.8 1III1 5.0 01 1.9 43 9.3 1I I3 8 2 5.3 71 9 8 6.7 05 4
18、 7.0 01 2 2 4.0 0I2 3 8 0 4.4 23 2 5 2.0 02 8 7 7.0 01 3 8 5 0.0 5B.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 6%C.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6 6.2 5 t-km 2-y 1D.大型鱼类生物量极低的重要原因是低营养级有较多能量不能流入更高营养级2 7.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的能量相对值如下表。以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相对值3.5 61 2.8 01 0.3 00.4 82 2
19、 6.5 0B.输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 2 6.5 0 与戊的呼吸消耗量之和C.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 5.4%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2 8.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B.在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进行计数时,计算结果比实际值小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D.为了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应进行重复实验,求得的平均值作为估计值2 9.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
20、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B.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 t=N。入,其中人为1.0 1 5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3 0.杜甫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他 的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绘了百姓人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日照时间的长短决定植物的开花期,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
21、递B.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蝴蝶的种群密度C.黄莺的鸣叫属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也可来自于非生物环境D.为防止果树遭受鸟害,用音响设备模拟天敌声音驱赶鸟属于机械防治3 1.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生物,代表过程,图2表示鼠摄食后的能量去向示意图,a、b、c、d代表能量的不同去向。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主要依靠呼吸作用,主要依靠光合作用B.鼠属于图1中的乙,丙被誉为生态系统的基石C.a表示鼠的同化量,b可能属于丙的同化量且被甲利用D.若c伴随着过程散失,则d表示被下一营养级摄入3 2.如图为某农户通过种植农作物,养殖猪、鸭,兴建沼气池等措施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
22、的是()果酒果晶食菜果粮蔬水秸秆、废弃的根、叶等沼气池A.该模式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B.沼渣中所含的能量流入水稻,促进水稻的生长C.人工和化肥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实际消耗D.该农业生态系统对系统外部的物质输出只有出售部分3 3.芦苇是我国主要的造纸原料,但多数芦苇的纤维短、品质较次。如果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就可以使芦苇纤维长度增加5 0%左右。这种调节剂是()A.赤霉素 B.乙烯利 C.2,4-D D.青鲜素3 4 .图甲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 c a l/(m?年);图乙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
23、中I、I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 i、E z代表能量的形式;图丙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射 入 的 工+T 初级 次级 三级铠畲寒-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115 900 2 700 250 40初级I 500 9002 70025040植物未利用的能量呼吸、落叶、排泄物、尸体1485 000 13 200 2 450 210 40A.据图甲可知,在射入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B.据图乙可知,IV为分解者,相当于图丙中的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C.图丙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 k g,至少消耗A约25 k gD.图甲中的生
24、产者相当于图乙中的I,相当于图丙中的A35.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直接关系的一组是()培育无子番茄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果树整枝修剪棉花摘心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带芽的枝条杆插容易成活木瓜催熟柿子A.B.C.D.36.如图为某植物横放后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重力的影响会造成根和茎弯曲生长B.处生长素浓度比处低,所以根向下生长C.处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图示可以说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弱于茎37.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数值表示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单位为k j-n f2 y。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其他鱼类A.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
25、的传递效率为7.2%B.甲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1 0 7 5 k J -.用C.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甲流入分解者的能量D.分解者属于第二、第三和第四营养级3 8 .将某植物苗尖端放置在如图所示的琼脂块A、B上,一段时间后再将琼脂块放在去顶的幼苗上,具体操作如图所示。预测幼苗的生长情况是()A.直立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不生长C.向右弯曲生长 D.3 9 .如图为一燕麦胚芽鞘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由图中燕麦胚芽鞘的尖端产生,并能向下运输作用于尖端下部B.图中如果固定纸盒,旋转燕麦胚芽鞘,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直立生长C.图中如果固定燕麦胚
26、芽鞘,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D.图中如果将纸盒和燕麦胚芽鞘一起旋转,则胚芽鞘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40.科学家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传递兴奋的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你认为下列最可能导致这类突触“沉默”的是()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B.C.D.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间关系。由题图中曲线可知,两条曲线为非同步性变化的捕食关系,先增加先减少的为被捕食者雪兔,后增加后减少的为捕食者狰痢,因此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的方向是雪兔一狰痢,A正确;两个种群的数量波动使两个种群的数量
27、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即两个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两个种群的相互制约关系与反馈调节有关,B正确,D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正确。2.答案:A解析:A、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A正确;B、图中的b曲线实验处理组均大于对照组,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C、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缩短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C错误;D、由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单独使用生长素比赤霉素与生长素混台使用对促进茎的生长的效果要好,但当生长素浓度超过400nM后,混合使用生长素的效果更好,D错误;故选A。3.答案:C解析:A、HIV病毒在细胞内增殖,A错误;B、多数病毒
28、性感冒不要治疗也可痊愈,主要依赖特异性免疫,B错误;C、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K值上下波动,C正确;D、生态农业的建立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C.4.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丙同化的能量最多,为生产者,乙、丁同化量大体相同,为初级消费者,甲为次级消费者,戊为三级消费者,表中的种群构成了 2 条食物链,A、B 正确;当乙减少时,戊可以多捕食丁,戊的数量仍会保持相对稳定,C 正确;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70+69.5)+930 x100%=15%,D 错误。故选 D。5.答案:B解析:A、因为侵入机体的少数抗原可以不经过吞噬细胞和T 细胞
29、的呈递直接刺激B 细胞,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所以吞噬细胞和T 细胞缺陷小鼠仍保留少部分的特异性免疫,A 错误;B、抗体是由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的,故 B 细胞缺陷小鼠不能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菌产生免疫作用,B 正确;C、因为侵入机体的少数抗原可以不经过吞噬细胞和T 细胞的呈递直接刺激 B 细胞,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所以T 细胞缺陷小鼠仍保留少部分的特异性免疫,C 错误;D、效应T 细胞是特异性杀伤,而吞噬细胞不是,D 错误.故选:B.6.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与清水组相比,实验组中有三组表现为促进作用、一组表现为抑制作用,因此该实验结果表
30、明不同浓度的NAA对迎春花枝条生根效果具有两重性,A 正确;该实验可确定促进迎春花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 X I到 X3之间,但是不一定是X2,B 错误;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枝条的时间属于无关变量,应该相同,C 错误;可分别对X I和X3浓度的NAA加入少量水进行稀释,再分别处理迎春花枝条,生根效果增强的应该是高浓度的NAA,D 错误。7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缸制作的相关知识。生态缸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的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的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其在短期内可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B 错误;人工
31、生态缸还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C 错误;制作生态缸时,放置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要适宜,并不是生产者越多,生态缸越稳定,D 错误。8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水生植物对N元素的吸收主要以离子的形式进行,A 错误;生活污水中含有机物,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有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中的能量,B 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C 正确;由题图可知,梭鱼草和箭叶梭鱼草在净化的第1 8 2 4 d 效果减弱,因此植物对生活污水净化的时间并非越长效果越明显,D 错误。9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生物
32、多样性是指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只能反映物种多样性,A错误;物种均匀度指数是指群落中物种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群落的空间结构,B 错误;该地区第9 年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都高,群落结构复杂,应参照第9 年的群落结构来恢复黄土丘陵弃耕区的植被,C正确;黄土丘陵弃耕区的植被具有科学研究和保持水土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 错误。10.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的恢复。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且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足,A错误;芦苇、香
33、蒲属于挺水植物,由于其茎叶部分高出水面,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光照,因此引种二者既可吸收水中的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B正确;植食性鱼类可以以水中的浮游植物为食物,进而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C正确;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D正确。1L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由题意可知,浮萍可通过和其根部微生物形成的耦合系统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浮萍是植物,属于生产者,A错误;采用抽样检测法研究藻类数量变化,可以监测水华的发生,B正确;浮萍能分泌有关物质促进水中藻类的叶绿素的分解,并覆盖在水体表面,可见浮萍不仅与藻类竞争阳光和无机盐,还能破
34、坏藻类的叶绿素,C错误;浮萍降低了水华的发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间接价值,D错误。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相关知识。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而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属于易地保护,A错误;食用、药用、科研、观赏等方面的价值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其生态功能,如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B错误;潜在价值是指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人们所熟知的物种也具有潜在价值,C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没有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下,基因多样性也可能改变,D正确。14.答案:A15.答案:D
35、1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的类型。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导致释放的二氧化碳过多,正确;臭氧层空洞主要是含氟化合物的大量排放造成的,正确;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排放过多而使降水呈酸性,错误;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水体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错误,故选Co1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A正确;组成成分较为简单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可能都较低,B正确;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C错误;生态系
36、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D正确。18.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属于生产者,果蝇属于消费者,酵母菌属于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B错误;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罐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C 正确;此次月球生物实验为人类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经验,D 正确。19.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外来物种入侵新环境的初期,由于没有天敌、环境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A 正确;
37、保护濒临灭绝的生物,不能以外来物种引入的方式进行,可以迁移到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物种繁殖中心等进行易地保护,B 错误;由于外来物种与新环境中同一营养级生物是竞争关系,导致本地物种生存受到影响,可能破坏物种多样性,C 正确;该种群的不断扩大会导致本地物种多样性被破坏,可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简单化,D 正确。2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其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A 正确;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能帮助人们对濒危动物种群进行拯救及其种群恢复,B 正确;要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严禁滥采乱杀野生动植物,C
38、 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D 错误。21.答案:D解析:A、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A 错误;B、从表格中数据只能说明植物种群密度,不能说明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它两个草原,B 错误;C、三个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 错误;D、丰富度是群落中物种的数目,从表中可以看出草甸草原的旱生植物的种类为:160X25%=40(种),典型草原旱生植物的种类大约为100 x49.1%=49.1(种),荒漠草原中旱生植物的种类大约为80X78%=62.4(种),D正确.故选:D.22.答案:B23.答案:D解析:日照时间的长短对
39、植物开花期的影响,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A正确;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蝴蝶种群密度,B正确;鸣叫属于物理信息,光照是来自无机环境的物理信息,C正确;美景激发的文艺创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故选D。24.答案:B解析:2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等有关知识。根据题图中三个种群同化的能量数值及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H-I -in,A错误;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是通过捕食关系进行的,而捕食获取的是上一营养级的有机物,B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比值,则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 15.0*100
40、%=20%,C错误;由于种群II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种群I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故种群II全部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种群II同化的能量-被种群I同化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111.0-15.0-41.5)X106kJ=54.5 X 106kJ=5.45 X 107kJ,D 错误。2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由表格数据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23804.42t-knf2 yT,A正确;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825.374-23804.42X100%16%,B正确;第
41、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5.00+11.94+39.31+1.42=67.67(t km2 y),C 错误;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只有10喧20%传递到下一营养级,处在高营养级的大型鱼类由于获得的能量少,所以生物量极低,D正确。27.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其计算。根据题表中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的能量值可得出戊为生产者,甲、乙、丙丁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正确;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戊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226.50,B错误;根据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乙、戊 甲-丁10限20%以及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该食物网为、丙 ,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
42、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56+(12.80+10.30)X 100%15.4%,C正确;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D正确。28.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A正确;在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进行计数时,由于死细胞和活细胞均被计数,计算结果可能比实际值大,B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计数前要将培养瓶轻轻振荡,C正确,为了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可进行重复实验,以平均值作为估计值,D正确。2 9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和种群增长
43、模型。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故调查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适宜采用标志重捕法,A正确;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M=N Q ,由于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所以人为1.0 1 5,B 正确;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属于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C正确;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K 值,此时不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有害动物的防治应在其数量达到月前进行,越早越好,D 错误。23 0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开花期受到日照时间长短影响,日照属于物理信息,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
44、递,A正确;蝴蝶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鸟类的叫声属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指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它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生物群落,主要有声、光、温度、湿度、磁力、机械振动等,C正确;用音响设备模拟天敌的声音驱赶鸟属于生物防治,D 错误。3 1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主要依靠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主要依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A正确;鼠是消费者,属于图1 中的乙,丙是生产者,被誉为生态系统的基石,B正确;a 表示鼠的同化量,b 表示鼠粪便中的能量,可能属于丙的同化量且最终被甲利用,C正确;若 c 伴随
45、着过程散失,即呼吸作用散失,则 d 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其去向是流入下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及未被利用,D错误。3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该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对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沼渣中所含有的能量不能流入水稻,水稻所含能量来源于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B错误;该生态系统中的实际消耗还有来自外部的物质输入,如人工、化肥等,C正确;该生态系统对系统外部的物质输出除了出售外,还有农户自身消费,D错误。33.答案:A解析: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A 正确;B、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不能引起植株增
46、高,B错误;C、生长素类似物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C 错误;D、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D 错误.故选:A.34.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由题图甲可知,射入的太阳能总量是 1500900kcal/(n?年),其中有 1485000kcal/(m?年)没有被利用,因此生产者利用的能量为15900kcal/5年),约占射入能量的1%,A正确;能量金字塔反映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图乙中IV为第四营养级,B错误;最高营养级猫头鹰增加1kg体重,计算最少需要生产者的质量,应该是食物链最短、传递效率最大(20%),即lkg2
47、0%H-20%=25kg,C正确;图乙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I)是生产者,图丙中,食物链的起点(A)也是生产者,D正确。35.答案:C解析:36.答案:A解析:3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题图中没有注明第二营养级中其他鱼类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而题图中没有注明甲用于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B错误;粪便中的能量是未被生物消化吸收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因此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甲流入分解者的能量,C正确;捕食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错误。38.答案:B解析:由于琼脂块中
48、的生长素含量B A,又琼脂块不感受光刺激,所以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右侧生长素多,向下运输多,生长快,将向左弯曲生长。故选:Bo39.答案:C解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足胚芽鞘的尖端,作用部位是尖端下部,A正确;固定纸盒,纸盒与单侧光源的相对位置不变,且纸盒的开口在光源的对侧,旋转胚芽鞘不会改变胚芽鞘接触不到光的事实,所以胚芽鞘直立生长,B正确;间定燕麦胚芽鞘,旋转纸盒,则胚芽鞘与单侧光源的相对位置不变,当纸盒小孔旋转到单侧光源方向时,甲-侧光会照射到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C错误;纸盒和燕麦胚芽鞘一起旋转,则二者的相对位置不变,当纸盒开口旋转到单侧光源的方向,光线会照射到胚芽鞘,则胚芽鞘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D正确。40.答 案:C解析: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的末端膨大形成的,细胞核存在于细胞体,不存在于轴突,因此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不是导致这类突触“沉默”的原因,错误;突触后膜上无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因此突触后膜不能识别神经递质,可能是导致这类突触“沉默”的原因,正确;神经递质的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不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不是导致这类突触“沉默”的原因,错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导致这类突触“沉默”的原因,正确.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