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复习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复习讲义.pdf(20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复习讲义刖S1关于八年级物理复习讲义的几点说明,本讲义主要列有四大部分。一、物理学习方法与技巧;(p2-3)二、中考物理常被知识汇总;(p3-6)三、主要知识点单元总结,共28个单元,八年级上下各14个;(p7-131)四、中考相关专题学习提高,并附模拟训练;(P131-206)2本讲义的几点特色。一、讲义紧扣考试大纲,涵盖了中考要求的所有知识点;二、知识讲解层次鲜明,规律技巧点拨到位。三、按照中考教学知识体系划分单元,每单元又划分若干讲,每讲中分四部分“知识概述”“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难点知识剖析”“典型例题学习”。四、专题学习将物理思想与方法相结合,将易混点、易错点惊醒系统讲解
2、,精选例题,独特分析,规范解答。一物理学习方法技巧一、学好物理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定律),基本方法。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学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 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如:对于“凸透镜 一节的概念的理解,“透镜”就是可以让光 透 过的光学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关于“凸透镜”凹透镜
3、 的定义则从透镜的形状和“凹、凸”两个字的形状上找相似点,而关于“焦点”则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可以把地面上的纸“烧焦”这个角度去考虑。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学过的东西记住了,到时才能从大脑信息库中将信息提取出来。反复自我检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有人以为,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这是对人的思维和记忆规律的误解。一个人的一生见过、理解过无数的事物,但只有那极少数(有人统计认为不足5%)经常反复作用在我们头脑中,而且反复应用的事物,我们才能记住。所以每次课后的复习,单元
4、复习,解题应用,实验操作,学期学年复习等,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发散思维法和逆推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1)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大多数的题目的分析过程都用到。(2)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5、的重要方法。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串连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逆推法,即根据所求问题逆推需要哪些条件,再看题目给出哪些条件,找出隐含条件或过度条件,最后解决问题。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
6、,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木”。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四、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
7、作业,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要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你得到的知识还是死的,只有通过具体运用,才能扩展和加深自己对的知识理解,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中考物理常备知识汇总1.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xlO5Km/s=3xlO8m/s。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2.15C的空气中声速:340m/s,振动发声,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3.水的密度:1.0 x103Kg/m3=l g/cm3=l
8、.0Kg/dm3。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 0 0 C,冰的熔点0,水的比热容4.2x 103 J/(Kg )。4.g=9.8N/Kg,特殊说明时可取10N/Kg5.一个标准大气压=76cmHg=760mmHg=1.01x105Pa=10.3m 高水柱。物理量的国际单位长度(L或 s):米(m)时间(t):秒面枳(S):米2(m2)体积(V):米3(m3)速度(v):米/秒(m/s)温度:摄氏度()(这是常用单位)质量(m):千克(Kg)密度(p):千克/米3(Kg/m3)。力(F):牛顿(N)功(能,电功,电能)(W):焦耳(J)功率(电功率)(P):瓦特(w)压强(p):帕斯卡(Pa
9、)机械效率(11)单位换算1 nm=l 0-9m,1 mm=10-3m,l cm=l 0-2m;l dm=0.1in,l Km=103 m,1 h=3600s,1 min=60s,1 Kwh=3.6x 106 J.1 Km/h=5/l 8m/s=l/3.6m/s,l g/cm3=103Kg/m3,l cm2=10-4m2,lcm3=l mL=10-6m3,1 dm3=1 L=10-3 m3,词 冠:m 4(10-3),.微(10-6),K 千(103),M 兆(106)公式1.速度 v=s/t;2.密度 p=m/v;3.压强 P=F/s=pgh;4.浮力F=G|p=p液 gV排=G(悬浮或漂浮
10、尸F 向上-F 向下=G-Ff)成虚像:平面镜成像:照镜子、潜望镜、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透镜成像:放大镜(老花镜)看物体、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近视镜);折射现象:看水中的物体:透过水和玻璃看物体、琥珀成放大的像:凸透镜u2f所成的像、凹透镜成的像成等大的像:平面镜、潜望镜、凸透镜u=2f成的像(6)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的虚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2F时)1 4 力方向大小重力(G):竖直向下G=mg=pvg压力(F):垂直指向受压面F=G(物体放在水平面匕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其它外力忖)支持力(N):垂直接触面向外N=F压(支持力与压力是
11、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4 F拉(物体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外力)(F):与用力方向一致(如与绳子、手方向一致)合力(F合):与大力相同F合=F1+F2=(同一方向尸F1F2(相反方向)浮力(F浮):竖直向上F浮=G排=p液gv排15.常见的扩散现象(本质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1)、用盐水腌蛋,蛋变咸。2)、八月遍地桂花香。3)、墨水(糖、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满杯水都变黑(甜、咸)了。4)、长期放煤的墙角处被染黑了。5)、在水果店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吵菜时闻到菜香味。(闻到各种味道都是扩散)。6)、蒸发、升华也是扩散现象:酒精涂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樟脑丸过段
12、时间变没了。1 6 增 大 摩 擦 的 方 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用滑动代替滚动。如(1)塑料瓶盖的边缘常有一些凹凸竖直条纹(2)在冰封雪冻的路上行驶,汽车后轮常要缠防滑链,(3)自行车刹车把套上刻有花纹的塑料管(4)刹车轮胎上印有花纹(5)手握油瓶要用很大的力(6)鞋底有花纹(7)捆重物用麻绳(8)克丝钳口刻有花纹(9)拿起重物要用力(10)车陷在泥里,在轮胎前面垫-一些石头和沙子减 小 摩 擦 的 方 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用滚动代替滑动。如:(1)搬动笨重的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滚木,(2)给机器上润滑油(3)自行车轴上安
13、着轴承(4)向锁孔里加一些石墨或汕,锁就很好开17.解释常见惯性现象:A、甩掉手上的水。B、汽车到站前关闭发动机仍能前进一段距离。C、在行驶的列车上行走的人,火车突然刹车时会向前倾倒D、汽车行驶时,坐在前排的人必须系上安全带,以防紧急刹车E、飞机投弹要命中目标,必须在未到目标正上方时,就提前投掷F、用铲子把煤抛进煤灶内G、摩托车飞跃障碍物H、拍打衣服,使附着在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I、抖掉理发师围布上的头发J、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18.增大压强的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得很尖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啄木鸟的嘴很尖滑冰的冰鞋要装冰刀减 小
14、压 强 的 方 法:骆驼的脚掌比马要大几倍拖拉加(坦克)要加履带坐沙发比坐凳子舒服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书包带常做得很宽运载钢材的大卡车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滑雪要用滑雪板钢轨下铺枕木房间的地基要比地血上的墙更宽三知识点单元总结1 长度的测量-、知识概述物理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测量.所以,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学习物理的必要准备,本周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测量最重要的初步知识长度的测量,让学生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一些特殊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正确使用刻度尺1、刻度尺使用前要做到“三观察”:(1)零刻线;(2)量程;(3)分度值.2、
15、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1)刻度尺的方法:尺沿着所测长度,并且刻度紧贴该长度.(2)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3)精确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二)正确记录测量结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三)误差1、减小误差的方法:(1)改进测量仪器;(2)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常用方法)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1)误差在测量中是不可避免的,只可减小,不能消除;(2)错误是由于测量过程中操作不正确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是必须避免的.三、难点知识剖析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1 m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除米以外,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 m)、
16、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 号 为c m)、毫米(符 号 为m m)、微米(符 号 为m)、纳米(符 号 为n 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1 k m=1 0 0 0 m=1 0 m1 d m=O.1 m=W m1 c m=O.0 1 m=1 0-2 m1 m m=O.0 0 1 m=1 0 -im1 um=O.0000001 01=10-1111 nm=0.0000000001 m=10-9 m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刻度尺的外形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前我们应先观察:刻度尺外形图(1)它的零刻线在哪里,是否磨损?(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在图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线在最左端,没
17、有磨损,它的量程为20 cm,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20 cm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是0.1 cm.3、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贴在所测长度上,如图甲所示.(2)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重合或是平行,不能将刻度尺斜放,这样结果不准确.如图甲是正确的,乙是错误的.(3)零刻线磨损时,要从其他刻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所示.零刻线磨损的尺也可使用(4)正确读数这一部分应包括两方面内容,-是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如图所示.否则读出的数值是极不准确的.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二是我们在读数时总会有一个估读值.当物体长度正好
18、卡在刻线上时,我们读的估读值为零,记录时也不能省略,如图下图甲所示,其读数应为2.5 0 c m,不能读作2.5 c m,若长度在两刻线之间,我们读数时的估读值就不为零,记录时要把估读值记上,如下图乙所示,物体的长度为2.4 2 c m.读估读值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不能再向下读了,因为估读值本身已经不准确了,因此再读出的值是没有意义的,不应读取.甲 乙(5)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将数字和单位都写上,只写数字或只写单位是没有用的.这一点你特别要注意,不仅在写长度结果时,只要是有单位的物理量,都应在表述时写明单位.在这里,我们还要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误差的问题.因为估读的问题,我们测量的值和真
19、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误差.因为操作和估读等现象的存在,误差是必然存在的,不可消灭的.但误差可以被减小,方法就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4、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长度测量中常常遇到一些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硬币的直径,测一段曲线的长度等需要用刻度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间接测量,以下介绍三种常用方法.“化曲为直的替代法”可用于测一段曲线的长度,如测地图上一段海岸线的长度,可用一根不会伸缩的柔软细线重合在待测曲线匕在细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然后将细线放直,用刻度尺测出两点间的长度就是待测曲线的长度.对比较长的曲线,可用一个轮子先测出它的周长,再根据轮子沿曲线滚
20、动的圈数就可算出曲线的长.“测多量少的累计法”可用于测量微小物体的长度.当被测长度较小,而测量工具精确度不够时,可将较薄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后再计算求出单一长度.如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的直径时均采用此法.“辅助手移法”即对于形状不平直的物体,要测量其某部分的长度,可利用三角板等辅助工具来测量,如测圆锥体的高,乒乓球的直径,圆柱体的直径、硬币的直径等可借助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如三角板、直尺等)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由刻度尺上读出该物体的长度例如测小瓶、锥体、圆台的高等可用三角板、刻度尺如图的放置来测量.【典型例题】例 1.小宇在家中建立了家庭物理实验室,他先用
21、一个瓶口水杯,一张厚纸片,一支筷子和一些水,请你帮助他用现有知识设计几个有趣的实验。解析:1.杯里倒上水,把筷子斜放在水杯里,筷子看上去从水面处弯折了。2.杯里倒满水,把纸片剪成杯口大小(比杯口稍大)放到杯上,用手按住纸片,迅速使杯子倒过来,松手。看到水并没有溢出来.评注:在家里建立家庭实验室是个非常好的培养我们对物理的兴趣和锻炼观察、思维能力的手段,在家里现有一些废旧的生活用品都可以直接或经过改装变成我们的实验仪器,快去动手做一做吧!例 2.如下图所示,该物体长度是()A.10.94cm B.10.9cmC.2.9cm D.2.94cm解析:选 A、B 项是误把物体右端示数当做物体长度,选
22、C 项是没有估计值。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时,被测长度数值上就等于其两端所对刻度值之差。本题中物体左端所对刻度值是8.00cm,右端所对刻度值为10.94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10.94cm8.00cm=2.94cm。所以应选D 项。答案:正确选项为D启示:(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弄清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非常关键的;(2)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不一定非要让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只要认清物体两端分别对齐的刻度值,知道被测长度总等于其两端所对应刻度值之差就行。例 3.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2 6 c m=m解析:要做好单位换算的题目,首先必须把单位换算关系弄清楚,即把大小
23、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记清楚,其次抓住单位的“换”和“算”两个字做文章。2 6 c m 是 2 6 个 1 c m,1 11cm=-ITI-1 0 0 ,所以2 6 c m是 2 6 个 1 0 0 m,这就由厘米换算成米了。1X 其正确的解答为:2 6 c m=2 6 1 0 0 m=0.2 6 m说明:本题考查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也考查基本的记忆能力和运算能x-m=0.2 6 机力。解题的关键是:(1)记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2 6 c m理解为2 6 1 0 0 ;(3)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单位和数字一起进行乘、除运算。单位换算题目的解题规律可简单归纳为:“数不变,单位换,进
24、行算”。数不变 进行算-1 、W26cll1=26*-m=0.26 m1 0 0个单位换例 4.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的合适的测量工具是()A.分度值是1 c m的 1 5 c m皮卷尺B.分度值是1 m m 的 1.5 m钢卷尺C.分度值是1 m m 的米尺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 c m的硬杆长尺解析: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第一步要看测量的具体需要,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再根据测量要求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第二步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种类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答案:D说明:解答本题很容易出现错选B和 C,其思维障碍是不会抓住测量的具体要求,没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误认为分度值
25、越小越好,解决的方法是:从理论上掌握选用刻度尺的方法;在实际中多动手、动脑,将学到的物理知识联系实际。例 5.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 米()A.一名学生的身高为1 6.3B.一支铅笔的长度为0.1 7 5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D.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为1.9解析:本题考查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估测长度的能力,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 0 2 0 c m,0.1 7 5 m=1 7.5 c m,符合常识,因而B选项是正确的,A、C、D选项中,若以m为单位,显然不符合生活常识,是错误的。故选B评注: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只写数字未标明单位
26、是初学物理者最易犯的错误之一,要正确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值,如人的身高、课木的厚度、课桌的高度等作为解题的依据。例 6.找出下图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的错误之处。解析:正确放置刻度尺的方法是贴、平、齐,即(1)刻度尺有刻度线的边跟被测物体紧贴。(2)刻度尺跟被测物体的边平行。(3)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跟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本题要求指出错误之处,即只需指出错误的地方就可以了。如解答时写成“应该对齐零刻度线;尺应该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刻度线应该紧贴被测物体”,则变成“改正错误之处”反而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本题的错误之处:被测长度起始端没有
27、对好零刻度线;尺面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2 运动的描述一、知识概述(一)复习第一章的知识,灵活使用刻度尺,正确读数和记录测量结果。熟记长度单位间的换算.(二)学习第二章前两节的知识: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参照物的选择(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研究对象本身除外)(2)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物体,被选作参照物以后就假定为不动.(3)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
28、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三)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快慢不变,方 向 不 变(对同一参照物)的运动.三、难点知识剖析(-)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V-一3、公式:*4、速 度 单 位:m/s,k m/h等.换算关系:l m/s=3.6 k m/h.(二)平均速度1、变速运动: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2、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7.说明: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四、典型例题学习例题1、2 003年5月2 5日,我国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
29、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这时人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球 B.月球C.太阳 D.行星解析:地球上的人观察导航定位卫星,觉得卫星是静止的,地球上的人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也就是以和自身连在一起的地球作为参照物进行观察比较的。由于导航定位卫星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导航定位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答案:A例题2、火车的速度为7 2 k m/h,汽车的速度为1 8 m/s,贝l j()A.火车的速度大 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解析:比较物体运动速
30、度的大小,必须使速度的单位相同。因为l m/s=3.6 k m/h,所以汽车的速度以千米每小时作为单位是v=1 8 X 3.6 k m/h=6 4.8 k m/h t2,人能跑到安全区解法二:(比较路程)已知:S i=9 6 c m,V FO.8 c m/s,v2=5m/s,s2=50 0 m求:s/4.立.=4h .5.0.0M IIONONJ解:/必s/二V i t尸0.8 c m/s X 10 0 s=8 0 c mV s/人能跑到安全区例3、(20 0 4 上海)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如下图(a)、(b)所示。(
31、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做 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 秒。(2)观察图(b)可知,在A 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米。(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解析:题中给的路程一时间图象表示的是物体在各时刻所对应的位置坐标。图象上两点所对应的时刻差表示物体在这两点之间运动的时间,所对应的位置坐标差表示物体在这两点间通过的路程,而物体的运动速度由则两点间的位置坐标差和时刻坐标差的比值确定,即 若 路 程 一 时 间 图 象 是 直 线,则 可 得 出“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即物体做匀速运动。在 图(a)中
32、找到甲车对应0.6 m路程的两点,可得出它对应的运动时间为6 s,图(b)中A B对应的路程为s=l.8 m-0.6 m=1.2m;在图(a)中任取一段时间0 6 s,它对应的位置N 生 “痴-0.imfe坐标为0 m、0.6 m,则 6 i。在图(b)中任取一段时间0 6 s,它对应电-1 L 垢-Onrfi的位置坐标为0 m、1.2m,贝 IJ 坛 由。故有v.R v,。答案:匀 速(2)1.2小于归纳点评:图象法是物理研究中的 种方法,能直观地描述两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纵坐标、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找出相互对应的坐标,然后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例4、某课
33、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着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 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第一张骐片第二张照片第三张奥片第四张燮片第五张骐片第六张型片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下:04 8.7照片序号123456时间t/s010203050路程s/m m12.0 22.2(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 运动,蜗牛在前20 s 内的平均速度是m m/s,整个50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m m/s。解析:由图可看出蜗牛运动的起点在刻度尺的1c m 处,而非0 刻度;所以第4 张照片对应的路程
34、为4 4.3 m m 1 0 m m=3 4.3 m m,第5 张照片对应的时间为4 0 s,第6 张照片对应的路程为6 1.2 m m。从表中数据可看出,在相等的时间内蜗牛所走的路程并不相等,所以蜗牛的运动是变速运动。蜗牛在前2 0 s 内的平均速度*22Jmm.,.”-IJlmmH/30在整个5 0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22nuxiit 50。答案:(1)时间 t/s 0 1 0 2 0 3 0 4 0 5 0路程 s/m m 1 2.0 2 2.2 3 4.3 4 8.06 1.27(2)变速 1.1 1 1.2 2归纳点评:此题既考查速度的计算、长度测量的知识,同时还考查了记录和处
35、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永远不要忘记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正确记录所对应的路程和时间,根据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进行计算处理。例5、李瑾同学正常步行2 0 s走了2 4 m的路程,求他步行的平均速度?如果她正常步行,从家到学校要走l O m i n,那么她上学要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m?学校到电影院有1.2 k m,李瑾正常步行去电影院大约用多少时间?分析:在 找“已知”、“求”的基础上,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从求入手,正确选用计算公式。题目中的s、t和v是对同一段路程或时间而言的,若在另一段路程或时间还有问题需解决,则s、t和v就要用脚标加以区别。解题步骤:已知:s,=2 4 m,t i=2 0 s,t2=1
36、 0 m i n=6 0 0 s,s3=l.2 k m=1 2 0 0 m求:V、S 2、tav-文解:4 ffl,2-L2m/sxfiOOs-720M.*3 1200h-lOOOr v 1.2K fs答:李瑾正常步行速度是L 2 m/s;家到学校7 2 0巾;她从学校走到电影院用了 1 0 0 0 s。4声一、知识概述本周我们学习声的有关知识,首先我们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需要什么条件,有多大的传播速度等;接着我们来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最后我们介绍超声与次声的特点及应用。二、重难点(-)重要知识点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37、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只有在1个标准大气压、1 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才为3 4 0 m/s。4、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噪声。5、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强弱常用分贝(d B)来表示。6、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震动快慢有关
38、,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7、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用H z表示。8、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9、减小噪声影响的途径:(产生一传播一接收)(1)在声源处减弱;(2)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1 0、超声与次声。三、典型例题:例1、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 因 为()A、有发声体存在B、发声物体在空气中振动C、发声物体在真空中振动D、人看到了发声物体的振动解析:正 确 答 案 是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如果没有介质,尽管物体振动,人们也听不到声音,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人们听到声音
39、是由于介质将声波传播到人们的耳朵,引起耳膜的振动,使得人们可以听到声音。例2、工人甲在一根较长的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管,工人乙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口可听 到()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C、三次敲击声 D、四次敲击声解析: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人在铁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第次是从铁管中传来的,第二次是从空气中传来的。答案:B例3、甲同学在钢管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钢管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则钢管至少有多长?解析:甲敲击钢管,使钢管振动,并引起空气振动,声音沿钢管传播比沿空气传播得要快,这样传到乙同学的耳朵里就有先后,但是要时间差不小于0.1 s,耳朵才能区分
40、两个声音。设 钢 管 长 为L,声音在钢管中1 s能传播52 0 0 m,声音在空气中I s能传播3 4 0 m,则声音 在 钢 管 中 传 播 的 时 间,.五 而,声 音 在 空 气 中 传 播 的 时 间 .前,由于%一*.L Q.口340 5200-,则L 2 3 6.4 m,即钢管至少要3 6.4 m长,才能听到两次响声。例4、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
41、小解析:正确答案是D 女高音和男低音,这 里 的“高”“低”指的是音调,它是由声源的频率决定的;而“独唱”和“轻声伴唱”出 现 的“高”和“低”,指的是响度,它是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的。例5、一位同学晚上在家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取下面哪种方法()A、让家人把耳朵塞住B、用棉被把电视机包住C、把音量开关调至最小,不让电视发出声音D、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解析:要想电视发出的声音不影响家人的休息,就要设法减弱声音。其基本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如说将音量开关调小;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将门窗关好;在人耳处减弱,本题中要想既不影响自己看电视,又不影响家人休息,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耳机插匕自己用耳
42、机听。故本题答案为D 5声音的利用一、知识概述本周我们了解什么是回声,回声的形成。知道人区别回声和原声最小时间。掌握回声的利用。二、重难疑考点剖析(-)重难点知识讲解: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在界面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2、人区别两次声音的时间t/0.1 s人区别回声和原声的时间,t O.1 s.但产生回声和听到回声、分辨回声不是一回事。产生回声的条件很简单,只要有障碍物就存在回声,但我们不一定能够分辨原声和回声。由于人耳只能区分相隔0.1 s以上时间的两个声音,所以当回声返回的时间不到0.1 s,人就无法听到回声;在空的教室里说话,回声返回的时间为零点零几秒,说话
43、的人可以感到回声加强了原声;在坐满人的大厅里说话时,因为人和衣物吸收了声波,回声现象就不那么明显。3、声源发出声波和被障碍物反射回的声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即回声的速度与原声的速度相同。4、声的利用(1)总的说来,人们对于声的利用有两大类:一是利用声传递信息,二是利用声传递能量。(2)超声波的利用:与 声 音(可 听)相 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具体来说,超声波的利用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声呐装置,测定物体在水中的位置。利用超声波能够成像的原理可制成B超仪,它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4、。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可测量物体的速度。利用超声波使器物中的污垢产生剧烈振动,可制成超声波清洗器。利用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制成超声波探伤仪,用来检查金属内部的缺陷。利用超声波的功率大,来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状态,或者加快这种变化的过程。(二)难疑考点剖析1、如何理解声的概念(1)声的概念:声指的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它不一定能被人们听见。它包括频率在2 0 H z以下的次声波和频率在2 0 0 0 0 H z以上的超声波。人们听见的声叫做可闻声,通常习惯称为声音。(2)声波:次声、声音和超声都是声源的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通称为声波。对于声波的划分是习惯上的、近
45、似的。其实,接近2 0 H z的强次声也能被人听到。对于高于2 0 0 0 0 H z的超声,不少人也能听到,因此,对声波的划分不能绝对化地去理解。2、利用回声测距离用超声波做成声纳,发出超声波,到接收返回的超声波所用时间为t,则从波源到S=-vt障碍物的距离 2.如例1所示3、人要听到自己的回声,则障碍物到人的最小距离应为:S=0.I sS 之 X340M/SX0.k=17M三、解题方法技巧点拨例1、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的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L 5 X 1 0,m/s,若船上发出信号6秒钟后在海面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底的深度是多少?点拨:回声测距离超声波测距离。利用声源的声波传
46、播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t,和声速V,计算出声音传播的路程,再算出需要测的距离。解:声音在6秒钟传播的路程:S=v t=l.5 X 1 0 m/s X 6 s=9 X 1 0 m/=S=-X9X1O3M=4.5X IO?M海底的深度 2 2例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A.买西瓜时,拍拍西瓜听听声音就可知道西瓜是否是熟的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C.老师听到教室里的说话声就知道是哪位同学在说话D.利 用“B 超”可以获知孕妇体内胎儿的发育状况解析:是否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首先要明确怎样才叫传递能量,它与声传递信息是声的两个不同的应用。声传递信息指通过声音告诉我们某
47、个事件或者消息,而声传递能量指通过声的方式传递一种类似于力量的东西,它可以造成一些除感官以外的其他影响。A是利用声音特征来区分成熟西瓜与未成熟西瓜,属于信息方面的利用;B是利用超声除去体内结石,属于传递能量方面的利用;C 是根据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来区分是哪位同学在说话,属于传递信息方面的利用;D 是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例子。答案:B例3、小明站在行驶和船上对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 s 听到回声,若船行驶速度为4 m/s,空气中声速是3 4 0 m/s,问小明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解析与解:小明乘船从A到B听到回声,则 S 时+S ,.-2 A C5 c,幽3 J2 2 呐
48、”幅 崂=x(340 x 24x2)m=336m若船远离悬崖,则 S=3 4 4 m.例4、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达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不足0.1 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若 A 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结果B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D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v ,=3 4 0 m/s,v*=l 到O m 次,v t t=5 1 0 0 m/s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B、C、D 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A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解:如图,一端长水管,若要能听到三次
49、声音,第一次是通过钢传播的,第二声是通过水传播的,第三次是通过空气传播的:45一端ssq=以.=设管长为S,则+咏 陛只听到一次声音则匕一3 0.1-_OLl即3 c 5100 S 3 6.4 mij-2Q I以一q 2 0-1若要能听到三次声音则-0.1 S 340 1700a a-0.1 S 2 255w1700 5100即 S 2 2 5 5 m故 S 2 f倒缩小实f v 2 f、/.像u=2 f倒等大实v=2 f、/-像f u 2 f、/.像u u像3、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变化规律(1)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增大。(2)凸透镜
50、成虚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和像都增大;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和像都减小。4、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1)物体处于-2 倍焦距以外例3、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 0c n i 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A.1 0c m f 1 0c mC.f 2 0c m解析:解决这类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条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必然大于二倍焦距,即u 2 f。本题中有2 0c m 2 f解不等式得:f 1 0c m答案:C例4、-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 8 c m 处,在透镜另一侧2 0 c m 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