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一体化教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378394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DF 页数:146 大小:16.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基础》一体化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电工基础》一体化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基础》一体化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基础》一体化教案.pdf(1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代号 A02-A-45“电工基础”课程教案教 案 首 页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项目一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任务一感知、认知直流电路(一)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一周课时2 节教学目的理解电路和基本物理量的概念教学重点电流与电路的状态教学难点电路的三种状态教学对象分 析刚来技校读书,第一次上电子类专业基础课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组织教学整顿纪律,清点人数,填写日志,检查胸卡B.新课导入1、提问:大家为什么选择电子类专业?2、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哪些。C.

2、讲授新课步 骤 一 表 面 认 识 下 万 用 表在 1403电工实训室,给同学们认识下万用表,讲解下万用表有什么作用。步 骤 二 连 接 实 际 电 路,观察现象sJ步骤三 选择适当的电流表、白炽灯和电池(1.5V的干电池若干节),用导线连接电路,如图所示。连接好以后,完成如下实验:断开开关S,此时灯不亮,电流表的读数 为“0”,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闭合开关S,此时灯亮,同时电流表的指针会指向某一刻度,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那么,什么是电流呢?步骤四 讲授电流的概念我们知道,铜是由铜原子组成的,而铜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围绕原子核运动且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通常这些带负电的电子运动是无规则、

3、不定向的,当由铜做成的导线接通电源构成闭合电路时,这些电子会在电源的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可做仿真实验)。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单位时间内流过导线某一横面的电荷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T_AQ式 中I电流,单位为安培(A);t规定时间,单位为秒(s);Q规定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根据以上描述可得,1C1A=I s电流的常用单位有安培(A)、毫安(mA)与微安(u A),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 A=1000mA 1 mA=1000n A步骤五讲解电路与电路的状态一、电路模型为了便于分析与研究,通 常

4、将 图1-1-3所示的实际电路简化成图1-1-4所示的电路模型,电路模型简称电路。今后如不作特别说明,书 中“电路”指的都是电路模型。电路模型中的元器件都是理想元器件。电路模型中的各种电气元器件与设备,都用特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来表示。部分常用元器件的图形符号与文字符号见表1-1-U电阻:能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导体对电流都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用电阻表示。有的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小,如常用的铜导线,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习惯把它们称为导体;有些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强,不能导电,如橡胶等,把它们称为绝缘体。根据观察研究,我们得到: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

5、(控制器件)和负载(用电器)组成的。各元器件的作用如下:电源一一提供电能,输出电流或电压。导线一一连接电路的元器件。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负载实现电能转换,完成指定的任务,如荧光灯把电能转换成光能,完成照明任务。用电器的种类很多,请同学们去分析研究它们的作用。电路的状态:图 1-1-5所示的三个电路图,分别表示了电路的开路、短路和通路三种状态。D.课堂小结审核:步骤六总结本次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任务一感知、认知直流电路万用表的使用(一)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一周课时2

6、 节教学目的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流、电压。教学重点测量电流教学难点测量电流的读数教学对象分 析通过第一次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本课程有浓厚兴趣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组织教学整顿纪律,清点人数,填写日志,检查胸卡B.新课导入1、提问:什么叫电流、电阻。2、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3、提出如何测量电阻、电流以及电压。C.讲授新课步骤一、认识万用表1)熟悉万用表转换开关、机械调零旋钮、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黑 表 笔 插 入 插 孔,如要测量2500V的高压,将红表笔插入高压插口即可)等的作用,查 看“m ”,确 定 是 水 平 放

7、置 使 用 还 是 垂 直放置使用。2)熟悉刻度盘上每条刻度线与转换开关对应的测量电量。3)进行机械调零,旋动万用表面板上的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左端的“0”。-k IIt 3_ 9 T V SfliL,J图1-1-2指针式万用表与数字式万用表步骤二、用万用表测量物理量1 .测量直流电流审核: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把转换开关拨到直流电流档,选择合适的量程。2)将万用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流应从红表笔流入、黑表笔流出,不可接反,发现表针反偏,应立即调换红、黑表笔的接入位置。3)根据指针稳定时的位置及所选量程正确读数。电流表指示值的读数方法是:单位刻度的权数乘

8、以刻度数。在图1-1-6中:10mA 怜 时:7tn A50m A :35m A250m A 档浒:175m AO0 /“点 maOD.课堂小结 3 1 1 6 测 直 流 电 流 时 的读 数 方 法o o O当转换开关位于“1 0 m A”档时,指示值为3.5 X 2 m A=7 m A;当转换开关位于“5 0 m A”档时,指示值为3.5 X 1 0吐3 5 M;当转换开关位于“2 5 0 m A”档时,指示值为3.5 X 5 0 n A=1 7 5 m A;依此类推。步骤三、分组练习测量电流、并读出数。利用上节课图1-1-3的电路连接电路,测量出电流的大小。步骤四、学生进行讨论,老师进

9、行指导1积极性的引导2思维方式的引导3协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步骤五、总结同学们在实训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示范讲解。步骤六、课后回去练习如何测量电流。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任务一感知、认知直流电路万用表的使用(二)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二周课时2节教学目的会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包括直流电压、交流电压教学重点测量直流电压教学难点测量直流电压时的读数教学对象分 析通过上节课万用表的初步学习,同学们有浓厚兴趣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组织教

10、学B.新课导入C.讲授新课整顿纪律,清点人数,填写日志,检查胸卡1、让一个同学示范测量电流,并读数。2、总结如何测量电流以及读数。3、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如何测量电压。步骤一、简单介绍下什么是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步骤二、讲解并示范测量直流电压并读数。2.测量直流电压1)把转换开关拨到直流电压档,并选择合适的量程。当不知被测电压的数值范围时,可先选用较大的量程,如不合适则逐步减小,最好使表针指在选在满刻度的2 /3 处附近。2)把万用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红表笔接被测电压的正极、黑表笔接被测电压的负极,发现表针反偏,应立即调换红、黑表笔的接入位置。3)根据指针稳定时的位置及所选量程正确读数。电压

11、表指示值的读数同电流表指示值的读数方法。在图1-1-7 中:3)根据指针稳定时的位置及所选量程正确读数。电压表指示值的读数同电流表指示值的读数方法。在图1-1-7 中:图 1-1-7 测直流电压时的读数方法当转换开关位于“1 0 V”档时,指示值为7 V;当转换开关位于“5 0 V”档时,指示值为3 5 V;当转换开关位于“2 5 0 V”档时,指示值为1 7 5 V;依此类推。1。丫不当日寸:7 /5 0 日寸:3 5 V2 5 O V彳当日寸:1 7 5 V7 “国1 1 7 冽J直 方 市 电 压 日寸白勺灌娄 攵 方 法审核: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D.课堂小结

12、步骤三、两个人一组,打开稳压源,调 到 2.4V和 15.6V o 分别测量并读数。步骤四、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老师现场进行指导步骤五、统计同学们出错的方式,并一一进行引导,总结测量直流电压的方法以及如何正确读数。步骤六、测量交流电压。1)把转换开关拨到交流电压档,选择合适的量程。2)将万用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不分正负极。3)根据指针稳定时的位置及所选量程正确读数,读数方法与测量直流电压时相同,但需注意的是其读数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4)示范测量市电220V。步骤七、同学们自由交流,并提问,老师现场解答并示范。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

13、目课题任务一感知、认知直流电路万用表的使用(三)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二周课时2节教学目的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阻值教学重点测量电阻的步骤和读数教学难点读数教学对象分 析同学们对万用表使用兴趣浓厚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 和教学方法)A.组织教学整 顿 纪 律,清 点 人 数,填 写 日 志,检查胸卡B.新课导入1、复习直流、交流电压的测量方法以及读数2、回顾下什么叫电阻,单 位 是 什 么,起什么作用3、说明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测量电阻步骤一、测量电阻1)把转换开关拨到欧姆档,合 理 选 择 量

14、程。C.讲授新课2)两表笔短接,旋转欧姆调零旋钮,使 表 针 指 到 电 阻 刻 度 右 边 的“0”Q处。3)将被测电阻与电路断开,用 两 表 笔 接 触 电 阻 两 端,将表头指针显示的读数乘所选量程的倍率数即为所测电阻的阻值。欧姆刻度线的特点是:最 右 边 为“0”。,最 左 边 为“8”,且 为 非线性刻度。测电阻时的读数方 法 是:表针所指数值乘以量程档位。在 图1-1-8中:CMF)5OHXZ 02 A-y-/U H)$OHzMADE IN CHINAB 1 1 8 焉 电 用 时 时 读 散 方 法当转换开关位于“R X 1”档时,指示值为1 7.1 X 1 0=1 7.1 0;

15、当转换开关位于“R X 1 0”档时,指示 值 为1 7.1 X 1 0 Q =1 7 1 Q;当转换开关位于“R X 1 k”档 时,指 示 值 为1 7.1 X l k Q=1 7.1 k Q;依此类推。测量值的读数应为“准确读数+一位估读数”。如 图1-1-8所示,读 数1 7.1中的0.1是估读数,1 7是准确读数。需要注意的是,估读数只能是最小刻度值后的一位,不可能估读出2位,即1 7.1不能读成1 7.1 2,因为0.0 2是无法估读出来的。如果指针正好落在刻度线上,那么估读数为0.0。为了减小读数误差,读数时双眼应正视仪表表针。仪表的刻度盘犹如反射镜,双眼正视指针时,可以使镜中“

16、虚像”与刻度盘指针重合,这样因视觉引起的读数误差就会最小。估读数是欠准确的,所以也称欠准确读数。审核: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D.课堂小结步骤二、分发十个不同阻值的电阻,给同学们练习测量并读数。步骤三、组与组,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步骤四、讲解示范3个电阻的测量以及读数。步骤五、1、点名进行回答并示范测量电阻以及读数,不正确时加以引导。2总结各小组对汇总内容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做出评价3强调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步骤六、扩展内容1、色环电阻的读法。2、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或电流时的注意事项如下:1)测量时,不能用手触摸表笔的金属部分,以保证安全和测量的准确性。2)测

17、直流量时要注意被测电量的极性,避免表针反打而损坏表头。3)测量时,不能带电转动转换开关,避免转换开关的触头产生电弧而损坏。4)测量完毕后,将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档或OFF档。测量电阻时的注意事项如下:1)不允许带电测量电阻,否则会烧坏万用表。2)万 用 表 内 干 电 池 的 正 极 与 面 板 上(黑色)插孔相连,干电池的负极与面板上的“+(红色)插孔相连。在测量电解电容和晶体管等器件的电阻时要注意极性。3)每换一次倍率档,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4)不允许用万用表电阻档直接测量高灵敏度表头内阻,以免烧坏表头。5)不准用两只手捏住表笔的金属部分测电阻,否则会将人体电阻与被测电阻并联而引起测量

18、误差。6)测量完毕,将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档或OFF档。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任务一感知、认知直流电路实验研究二电位与电压的测量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二周课时2节教学目的电位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电位、电压、欧姆定律教学难点电位与电压之间等效关系教学对象分 析通过前面万用表知识的学习,估计本节课的难度不大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组织教学B.新课导入C.讲授新课整顿纪律,清点人数,填写日志,检查胸卡1.复习如何用万用表测量

19、直流电压2.选择适当的直流电源、电流表、电阻和开关连接图1-1-4所示电路,完成以下测量任务:合上电源开关,用电压表测量A、B、C、D点与0点及其之间的电压,并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1-1-5中。4:01-1 D图11 1电珞模型“川广里M源 v加vJ V1y00A C C步骤一、思考与分析一下问题:1)UAO、UBO、UCO、UDO为什么会逐渐减小?2)UAB、UBC、UCD、UDO与各自的电阻有什么关系?步骤二、电位由表1-1-5的测量结果可以发现,在由A点到D点的测量过程中,电压表的读数是依次减小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引入电位能的概念就可解释这一测量引出的问题。首先要在电路中选择一个参考点,并

20、设定参考点的电位能为零(电路中一般把电源负极选作参考点,工程上一般选择大地为参考点)。在 图1-1-4中,选O点作教学环节及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间分配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一为参考点,A 0两点间有3个电阻消耗电能,B 0之间有2个电阻耗用电能,CO之间只有1个电阻耗用电能,即A、B、C、D各点的电位能是依次下降的。在电工学中常

21、用电位来描述电位能的高低。某点的电位规定为单位正电荷自该点移动到参考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可 用UA、UB等表示。电位的单位为伏特,简称伏(V),辅助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lkV=1000V 1 V=1000 mV步骤三、电压在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差就叫做这两点间的电压,单位与电位的单位相同。由表1-1-5可知:A、B两点的电位为UA、U B,两点间的电压为UL U若UA=12V,UB=6M,则U.H=12V 6V=6V步骤四、探索电阻、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根据物理学知识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该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该规律叫欧姆定律

22、,即I=R式中I流过导体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U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审核: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D.课堂小结R-导体的电阻,单位为欧姆(Q)。步骤五、在 图1-1-4实际电路中测量任一电阻的阻值,通过它的电流,电压。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步骤六:总结下本次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任 务 一 感 知、认知直流电路知识扩展二电阻定律与电阻分类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三周课时2节教学目的了解、认知电阻(实物)教学重点电阻器的种类教学难

23、点电子定律教学对象分 析大部分同学初中时已经简单接触过本节课的知识,估计难度不大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组织教学整顿纪律,清点人数,填写日志,检查胸卡B.新课导入1、复习上一节电阻的测量方法。2、提问:电阻的大小与什么有关。C.讲授新课步骤一、电阻定律电阻定律的内容可表述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即式中R 导体的电阻,单位为欧姆(Q)。1一一导体的长度,单位为米(m);S 导体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P导体的电阻率,单位为欧米(。-m)o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不同,金属的电阻率较小,

24、绝缘体的电阻率很大,半导体的电阻率居中。电阻的大小还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用电阻温度系数表示。通常金属导体的温度系数为正,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半导体材料加入不同的物质,其温度系数可为负,也可为正。如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电冰箱温控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电冰箱的起动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步骤二电阻器的种类电阻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元件,常见电阻器及外形如图1-1-9所示。按电阻体材料、结构形状分成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线绕电阻器和片状电阻器等多个种类。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应用最普遍的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和线绕电阻器的特点及电阻型号命名方法。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25、法)C S 1 1 *R灯总+R战 103+1 U 线=7R战=0.5 X 1 V=2 V则导线上消耗的功率P=U线 T=2X 0.5W 1 W由以上计算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导线损耗的功率越大。在工程上常用高压输电,就是要减小传输电流,降低导线上的能量损耗。步 骤 四 学 生 进 行 讨 论,老师进行指导1积极性的引导2思维方式的引导3协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4强调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任务四复杂直流电路的计算知识链接一复杂直流电路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五周课时2节

26、教学目的会分析计算较简单的复杂直流电路教学重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仿真教学难点复杂直流电路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教学对象分 析本节内容较为简单,容易掌握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组织教学整顿纪律,清点人数,填写日志,检查胸卡B.新课导入1、简单电路的形式2、回顾我们所学电路的情况3、什么叫复杂电路,先示范实际电路C.讲授新课步骤一、一、节点、回路如 图1-4-1所示,根据支路的概念可知,在AB两点间,无分支的电路有三条,故AB之间有三条支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汇聚点叫节点,故AB两点都是节点。在 图1-4-1中,R I、R 3、U S K I S

27、四个元件构成了一个闭合电路,R 2、R 3、I S、U S 2及R I、U S 1、U S 2、R2也分别构成了闭合电路,这些闭合电路都称为回路。A1AAB图1 1 1复杂直流电路的节点、支路与回路步 骤 三 难点进行问题讨论(5分钟)步骤四二、复杂直流电路在图1-4-2所示电路中,如果R 1与R 2所串联的电源U S 1、U S 2用短路线取代,则RK R 2、R3为并联关系,可用电阻RAB取代。但现在R I、R2分别与U S 1、U S 2串联,就无法直接用串并联的知识来分析求解电路。这样的直流电路称为复杂直流电路。审核: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D.课堂小结A

28、 1 1&R?4 j to-B图1 4 2复杂直流电路步骤五、学生进行讨论,老师进行指导1积极性的引导2思维方式的引导3协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任务四复杂直流电路的计算实验研究二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七周课时2节教学目的会分析计算较简单的复杂直流电路教学重点电路的仿真教学难点总结规律教学对象分 析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重要知识点,需多加练习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A.组织教学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整顿纪律,清点人数,填写日志,检查胸卡B.

29、新课导入1、回顾上一堂课所学内容。2、复杂电路的处理方法C.讲授新课步骤一、用EWB仿真软件搭接如图1-4-4所示电路,读出电压表的读数,并填入表1-4-2中。填写时,读 数 的“+、号取决于回路的绕行方向,回路绕行方向与元件电压图示方向(参考方向)一致时,元件电压取“+”,反之取图1 I I基 尔 霍 夫 电 压 定 律1-4-2回 路 电 压 的 研 究压回 广1%或 U?UR,回触压之句R瓜R1+-氏 二Uj?9Us-UR,-UR.=如 图1 4 4所示,只要电压URI、UR2、UR3读数时的“不出错,UR1+UR3-US1与US2-UR2-UR3 一定等于零。改变电路元件的参教学环节及

30、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数,再测试一次,看一看其回路电压之和是否等于零,结果应是肯定的。思考与分析1)如 图1-4-4所示,表1-4-2中的回路电压之和中,URI、UR2、US2为什 么 取“+”?2)如 图1-4-4所示,表1-4-2中的回路电压之和中,US1、UR2、UR3为什么取?【例 验 证 基 尔 霍 夫 电 压 定 律1)打开EWB仿真实验软件,建立图1-4-5所示的实验电路。2)单击仿真开关,进行仿真分析,记 录lab、led、lef及Ube、Ude、Ufo,并计算压Ube、Ude、Ufo之和。图1 I 5 基 尔 霍 夫 电 压 定 津E W II仿 真 实

31、 验 电 路3)改变电阻元件参数或改变电源电压值,再分别测量有关数据,填入表1-4-3、表 1-4-4 中。D.课堂小结审核: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任务四复杂直流电路的计算基尔霍夫定律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七周课时2节教学目的会分析计算较简单的复杂直流电路教学重点KCL KVL教学难点支路电流法教学对象分 析对于同学们来说,本节有一定难度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组织教学整顿纪律,清点人数,填写日志,检查胸卡B.新课导入1、回顾实验研

32、究二的内容C.讲授新课步骤一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由实验研究一可得:在任一瞬间,流入与流出一个节点的电流代数和等于零,万 丁=0这就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求解复杂电路的一个重要定律,常简写成“KCL”。【例1-4-2在按图1-4-3所示电路做实验(可用EW B软件仿真)时,电流表A 1的读数为-1A,A 2的读数为2 A,求A 3的读数13。解:由 1=0,得 11+12-13=0,即 I3=+I1+I2=-1A+2A=1A这 时 对 号 说 明 一 下,11+12-13=0中13前 的 号 表 示 电 流 流出节点,而11取“-1A”只是把实际电流的数值代入式中进行运算。由实验

33、研究二可得:在任一瞬间沿任一回路的电压代数和等于零,即这就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又一个重要定律,常简写成“KVL”。支路电流法是利用KCL、K V L两个定律,列出节点的电流方程与回路的电压方程,求解复杂直流电路的一种解题方法。电路若有n个节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点,则可列n-1个节点电流方程,再列若干个回路电压方程即可求解电路的各支路电流。步 骤 二 举 例【例 1 4 3 如图 1-4-6所示,R1=R2=2Q,R3=8Q,US1=6V,US2=12V,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的电流。分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支路电流时,应先作下

34、列准备:1)标出各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2)标出回路的绕行方向。3)标出各元件的电压参考方向。电阻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电源的电压方向由正极指向负极。4)列节点的电流方程,流入节点取“+”,流出节点取5)列回路的电压方程,元件的电压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时取 反 之 取解:求三条支路的电流,需列三个方程。3 m)R i L +R 3 1.3 U s I =。R.7 1 I R ;J;7=2 01 1 .1 IJ(1)(2)(3)审核: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D.课堂小结先用加减消元法(2)+(3).消去R I .再用代人消元法即可解

35、得该题,=(1)j 1?=L +3 (4)1 2 V-2 L-8I3=0 (5)1 3 =2 1)+3 (6)1 2-2 1,-6-1 6 1 1=0 (7)解得 L =T A.I -2 A.I =1 A。I1=-1 A,说明电流方向应是流入电源U S 1,与所设的参考方向相反。电流1 2由电源U S 2的正极流出,说 明U S 2输出电能。电流1 1流入电源U S 1,说 明U S 1被充电,在吸收电能,如手机电池充电就是如此。步 骤 三 学 生 进 行 讨 论,老师进行指导1积极性的引导2思维方式的引导3协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步骤四:课后做相关习题。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

36、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任务四复杂直流电路的计算知识扩展二电流源与电压源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七周课时2节教学目的会分析计算较简单的复杂直流电路教学重点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相互转换教学难点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相互转换的实际运用教学对象分 析对于同学们来说,本节有一定难度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组织教学整顿纪律,清点人数,填写日志,检查胸卡B.新课导入1、回顾复杂直流电路计算的方法(K C L,.K V L)2、讲述求复杂直流电路的令一种方法C.讲授新课步骤一、电源是电路中输出电

37、能的元件,包括电流源与电压源。一、电流源电流源是提供电流的电源,理想电流源的内阻为无穷大,接负载时可以忽略电源内阻的分流作用,即理想电流源输出的是一个恒定电流,可 用 图l-4-3 7 a表示。实际所使用的电流源,内阻做得很大,但要实现无穷大还是很困难的。实际电流源可等效成内阻RS与理想电流源并联的电路,如图l-4-3 7 b 所示。-0 -0-o -oa)FTM电 流 源 b)实 际 电 流 源团1 4 37 电 流 源步骤二二、电压源电压源是输出电压的电源,其内阻越小越好。理想电压源的内阻为零,接负载时可以忽略电源内阻的分压作用,即负载获得的是恒定电压。理想电压源可用图l-4-3 8 a表

38、示。实际使用的电压源,其内阻做得尽可能小,但要做到零还是很困难的。实际电压源可等效成一个内阻RS与理想电压源串联电路。如图l-4-3 8 b所示。在没有学习电压源之前,我们所讲的直流电源指的都是电压源,且都把内阻忽略掉,即理想电压源。如果不作说明,电压源指的都是理想电压源,都可忽略其内阻。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即 想 电 压 源国】I 38b)实 际 电 流 源电 压 源少 凝 二 牛 也【例 1-4-5如图 1-4-40 所示,US=12V,IS=2A,R1=4Q,R2=6。,求I2o分析:该题仅求R2支路的电流,用电流源、电压源等效变换的方法会比较简单,在变换

39、时R2支路应保持不变。解:把5 R变 换 成 电 流 源.其 中 人 一3一3A.等 效 变 换 如 图I 4 4 1所 示。电 流 源 合 并 即L -+1“-5A,等 效 电 路 如图1 T 4 2所 示。此 时 可 求 得 电 流I :I =.R -=A 2 R+R 4 +(5步骤四学生进行讨论,老师进行指导1 积极性的引导2 思维方式的引导审核: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 协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步骤五同学们自己练习【例 1-4-6如 图 1-4-43所示,按电压源等效的方法求I3O|1.1 N,2+I 8 V Q)图 1 -d 13 例 1 4 6 图示电流

40、源、电压源的等效变换是对负载而言的,请说明负载不能参与等D.课堂小结效变换的原因。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任务四复杂直流电路的计算知识扩展三叠加定理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八周课时2节教学目的会分析计算较简单的复杂直流电路教学重点叠加定理定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叠加定理的实际运用教学对象分 析本节内容对同学们来说,较容易掌握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A.组织教学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 和教学方法)整 顿 纪 律,清 点 人 数,填 写 日 志,检查胸卡B.新课导入1、回

41、顾计算复杂直流电路的方法2、同学主动讲解用电压源与电流源转换的方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C.讲授新课步骤一、叠加定理是电路研究与分析的又一常用定理,我们将用仿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叠加定理的内容。如 图 1-4-45所示,用 EW B软件搭接电路,测量电流I、I 与 I ,分 析 I 、I 的 关 系,完 成 表 1-4-7。a)我、/5火 同 作 用切/$髓抵靴作用c)/皆 亚/$单 独 作 用0 I I I:叠加定理的 研 究a 1-4-7蒯足理的懒实验研究巴卜期作用!、依 不 别.U,单蟒目Ut?图敲a E k 单螂用屿】贼系=r=r=由仿真实验可以得知:当两个电源同时作用电路时,可以先求一个电源

42、作用于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再求另一个电源作用于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对于不作用的电源,电流源应开路,电压源应用短路代替。该规律可以推广到多个电源同时作用于电路,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叠加定理。步骤二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叠加定理:含有多个电源作用的线性电路中,电路中任一元件上的电流或电压等于每个电源单独作用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代数和。步 骤 三 示 范 讲 解【例 1-4-7如图 1446a 所示,已知 US=24V、IS=1.5A、Rl=100。、R2=20()Q。用叠加定理求电流I及R2的功率。解:1)如 图l-4-46b、c所示,画出叠加定理的两个等效电路

43、。2)电压源单独作用,电流源开路,求I。R+R:1000+200。0 8 A3)电流源单独作用,电压源短路,求IT=R;R+R尸X1.5AV.5A0 1-1-46例1 卜 7图 示审核: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D.课堂小结4)应用叠加定理求I,HI-r-0.08A-0.5A-0.42A“一”表示所求电流方向与实际电流方向相反。5)求功率匕P-I R-(-0.42):X200W-35.28W6)讨论: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功率为P=r R;=0,08:iX200W=1.28W电流X源K单;独心作 用1时均功率为P=I R:=0.57X200W=50W 由开涌单VY TJU T

44、-j i-7-1 TI,L in 4 jy u A t,rLLzJS-tp独作用时的功率与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功率之和不等于两者共同作用时的功率,即功率是不可以叠加的。步 骤 四 学 生 进 行 讨 论,老师现场进行指导1积极性的引导2思维方式的引导3协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步骤五课后找相关实际电路分析并尝试计算。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任务五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八周课时2节教学目的会组装和调试指针式万用表教学重点万用表的简单分析教学难点万用表的电阻、电流、电压的测量电路教

45、学对象分 析本节课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组织教学整顿纪律,清点人数,填写日志,检查胸卡B.新课导入1、提问:万用表电路结构是什么呢C.讲授新课步骤一、实训示范万用表测量电阻、电流、电压的方法1、发元器件步 骤 二 万用表电路的分析与研究万用表是测量交直流电流、电压与电阻的便携式仪表。功能多的万用表还可以测量晶体管的放大倍数。常用的万用表可分为指针式万用表与数字式万用表。指针式万用表可测量以上所提到的这些参数,而数字式万用表除了能测量以上参数外,还可以测量电感、电容等。本项目研究安装的是M F-47型指针式万用表。图 1-

46、5-1所示的是M F-47型指针式万用表的外形。D.课堂小结审核:晶体管插孔正表笔插孔负表笔插孔,提把表头5A专用捕孔欧姆挡调零旋钮25OOV专用插孔测量转换开关a)外形年 月 !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任务五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检测电阻、二极管、电容、万用表表头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八周课时2节教学目的会组装和调试指针式万用表教学重点检测电阻、二极管、电容教学难点检测电容教学对象分 析同学们有浓厚兴趣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组织教学整顿纪律,清

47、点人数,填写日志,检查胸卡B.新课导入1、回顾万用表的作用C.讲授新课步骤一一、技能准备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以下技能准备。1)万用表的使用;2)电阻的识别与检测;检测电阻先根据色标法找出所需的电阻,并用万用表测量,看测量值是否与标示值相同,若误差偏大应更换。步骤二二、检测二极管1.二极管二极管是由硅、错等半导体材料按照一定的工艺技术要求生产的一种电子器件。二极管及其开关特性如图1-5-7所示,它的一端称为阳极(A),另一端称为阴极(K)。当阴极的电位高于阳极电位时,二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当阳极的电位高于阴极电位时,二极管导通,相当于开关闭合。二极管在MF47型万用表中用于整流,把正弦交流电

48、变成直流电。S _ 1/_-0-0-+-VD VD VDa)二 极 管 符 号 b)一 极 管 导 通 相 当 于 开 关R价 c)一 极 管 翻 止 相 当 于 开 关 断 开M 1-5-7二极管及其开关特性二极管的检测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的阳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阴极,即给二极管审核: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正向电压,此时测得的电阻为二极管的正向电阻,这个电阻较小。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的阴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阳极,测得的为二极管的反向电阻,这个电阻很大。二极管检测结果与以上所述相符,说明二极管是好的,否则二极管的性能不好,或已损坏,应更换该二极管。步骤三检测电容是电路

49、中常用的一种元件。在 MF47型万用表中用到的一种电容是有极性的电解电容,起滤波作用;另一种电容是无极性的瓷片电容,起交流旁路的作用。如 图 所 示,用万用表的黑表笔接电解电容的正极,红表笔接电解电容的负极,此时万用表的表针会迅速向“0”偏转,然后慢慢地偏转到“8”附近,说明该电容是好的。测量时,若表针停留在0。附近,或停在远离“8”的位置,说明电容性能不好或已损坏,应更换电容。0.l j.i l -+L J -二-X 1 0 V一?-L,7D.课堂小结国1 5 1 1 检 测 电 解 电 容步骤四两人一组,发普通、稳压二极管,电容1、老师示范2、同学们相互讨论进行实操。3、交流、讨论,对疑惑

50、问题进行引导。年 月 日教 案 首 页注:有课时变动、教学内容调整等在此说明。课程名称电工基础项目课题任务五用表的组装与调试焊接、组装万用表(一)课型一体化授课班级11SMT 电子(1)11 移动(1)授课时间第九周课时2节教学目的会组装和调试指针式万用表教学重点焊接、组装万用表教学难点万用表的调试教学对象分 析焊接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教学回顾说明教 案 内 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A.组织教学整顿纪律,清点人数,填写日志,检查胸卡B.新课导入1、向同学们说明本次课主要是焊接、组装万用表C.讲授新课步骤一、焊接、组装万用表完成一至五项的电阻、二极管等的检测与技能准备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