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镜头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获奖科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镜头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获奖科研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核心素养镜头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获奖科研报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在高中历史环境中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教育开始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主要纲领。相比于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理念,核心素养的人本理念更加先进、科学,也更符合学生成长及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如何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教学所要研究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展开教学往往侧重于历史知识的传递和灌输,这种死硬的教学方式极易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枯燥、乏味的印象,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和主动性。而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应依据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及学习需求来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
2、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高效地学习进步和发展。 一、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想象思维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十分精彩的篇章。然而历史教材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信息,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更加使得历史学习少了乐趣,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排斥。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并且用形象、幽默的语言来叙述历史,让学生有置身于历史当中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会神游其中,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火花都会在这一刻迸发。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一课时,距离辛亥革命过去已经一百多年了,学生对辛亥革命肯定不会有直观的感受。为了最大程度上让学生感受革命志士的伟大,笔者给学生播放了辛亥
3、革命的电影,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辛亥革命这段艰辛的历史。在看到林觉民在狱中誓死不屈的画面时,学生都很感动,这时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这就是当时革命党的信念,为了推翻腐朽的清政府,为了创建民国政体,为了拯救中国百姓于水火之中,革命党人即使流血牺牲也没有丝毫畏惧。”通过这样生动语言的叙述,学生就很容易展开自己的想象,脑海中形成一个动态的情境。另外,笔者还让学生朗读了林觉民与妻书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革命党人的大无畏精神有了更加明晰的了解。 二、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引导正确价值观念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历史教材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主要依据。孔子曾说:“君子忧道不忧贫”,這个“道”就指的是道
4、德,中国历来就十分注重道德的教化,在历史教材中有着十分多的德育题材。历史当中的德育题材不同于政治,政治的理论性更强,也比较抽象;而历史当中的德育题材是与具体事实相联系的,因此更加生动鲜活。教师在利用历史教材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注意与教材有效的衔接,并且给学生创造生动的德育情境,这样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汉代儒学这一课时,笔者就将百家争鸣与其相结合,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笔者将课堂布置成圆桌会议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思想流派的演变;二是各家思想流派蕴含的思想道德。百家争鸣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但是这一时期的思想道德文化
5、又呈现繁荣的局面。比如儒家思想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荀子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道家思想强调清静无为、亲近自然;墨家思想强调“兼爱”、“非攻”。这些道德思想在现代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对历史当中的德育知识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历史解释能力更是基于现实提出的重要要求。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主导着教学的节奏,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一直是“被动学习”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化思维得不到发展。因此,教
6、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这样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这一课时,笔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活动。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两个探究问题:(1)通过研究教材和自主搜集史料,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背景以及古希腊民主的主要内容;(2)通过小组讨论,对史料进行分析和探究,比较中西方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差异,以及现代政治制度中体现的希腊民主政治的元素。于是学生通过图书馆查找了相关史料,包括荷马史诗古希腊历史等等,学生选取了有用的史料,对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克利改革的过程都了解得很清楚。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古希腊元素理解更加深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搜集史料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在落实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同时,也不忘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高中生是学生从未成年过渡到承认的时期,这一阶段必须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情操和较高的道德修养,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