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问题资料_一_.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9359651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水问题资料_一_.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风水问题资料_一_.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水问题资料_一_.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水问题资料_一_.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什么是风水郭澳葬书节选按语风水巫术 的基本根据,就是署名“郭璞”的这本葬书。下 面选译的,是葬书内篇中的一段。这一段文字清楚地说明了什么叫做“风水”。今译埋葬死者,是为了借助葬地之下那使万物旺盛生长的气啊五行之气在地下运行,发泄出来产生了万物。人的身体来自父母,父母的骨骼得到地气,他们留下的儿女就会受到保佑。经上说“气互相感应,鬼可以把祸福给人。”所以京城以西远在四川的铜山崩塌,皇宫的钟就感应发声。春天栗树开花,它那藏于室内的种子也要发芽。生命,是气的聚合。气凝结成骨头,人死后只有它能保留下来。所以埋葬死者,是让地气反过来渗人骨骼,以保佑他们所生儿女的办法啊。高耸的山脉,蜿蜒的丘陵,也是地

2、气的走向。经上说“地气,遇到风就被吹散,碰见水就要停止。”古人聚住使它不散,留住使它不走,所以叫做“风水”。李申 译附,原文葬者乘生气也。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经日“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丘垄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日“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李申标点二、风水术源于宋代四库提要葬书按四库提要考证,葬书是宋代的著作。我们在唐以前的文献中,也没有发现以选择葬地为内容的“风水”概念。所以,四库提要的考证是

3、正确的。这个事实说明,风水术不是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是宋代才兴起的巫术。今译葬书一卷,旧本题晋代郭璞撰著。郭璞有尔雅注,已经著录。择地埋葬的说法从何而来并不清楚。周官一书关于“家人”、“墓大夫”职责中,说道当时都是合族而葬,这就足以证明三代以前埋葬是不选择墓地的。到汉书艺文志形法家,把宫宅地形与相人、相物之书归为一类,说明这种术是从汉代才出现的,但是还没有专门论豁,张澳瞬蘸瓤簇熟风术资料问现一述埋葬方法 的。后汉书袁安传记载,袁安的父亲去世,他访求葬地,路上遇见三位书生,指着一个地方说,埋在那里,就会世代做到宰相。袁安听从了他们的指点,因而好几代人都做了高官。根据这 个记载,讲究葬法是在

4、东汉之后才盛行起来的。其中专门以此独得大名的,要算郭璞最高。考察郭璞本传的记载,郭璞跟随河东郭公学习青囊中书九卷,于是精通天文、五行、卜 盆等方术。郭璞门人赵载曾经偷窃了青囊书,被火烧掉,没有说郭璞曾经著有葬书。唐末有葬书地脉经一卷,墓书五阴一卷,也没有说相宅相墓之类的书是郭璞写 的。只有宋史艺文志载有郭璞著葬书一卷,因此署名郭璞的这部书是在宋代才出现的。从此以后,方技之家竞相发挥,以至于多达来篇。蔡元定认为它们有繁琐杂乱的缺点,删去 了篇,保留了八篇。吴 澄认为蔡元定没有充分揭示其中的奥秘,于是选择精纯的部分为内篇,精粗纯驳混杂的为外篇,粗糙杂驳应该删除但暂且保留的为杂篇。新喻的刘则章,由吴

5、澄亲自教授,为这部书做了注释。现在这个本子对内外杂篇的区分,还是吴澄旧本的分法。至于注文是否出自刘则章,则难以考察了。宋史艺文志称此书 为葬书,后来推崇这 种方术的人改名为葬经,毛晋的汲古阁刻本也承继了这种不确实的说法,是严重的失误。现在仍然标题旧名,以符合最初的情况。陈静译附,原文葬书一卷,旧本题 晋郭璞撰。璞有尔雅注,已着绿。葬地之说,莫知其所 自来。周官“家人”、“墓 大夫”之职,称皆以族葬,是三代以上葬不择地之明证。汉书艺文志形法家,以宫宅地形与相人相物之书并列。则其数 自汉始明,然 尚未专言葬法也。后汉书袁安传载,安父没,访求葬地,道逢三书生,指一处,当世为上公。安从之,故累世贵盛。

6、是其术盛传于东汉以后。其特以是擅名者,则璞为最著。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遂洞天文、五行、卜笙之术。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为火所焚,不言其 尝着葬书。唐末有葬书地脉经一卷,葬书五阴一卷,又 不言相宅相墓之属为璞所 作。惟宋志载有璞葬书一卷,是其书自宋始出。其后方技之家竟相粉饰,遂有二十篇之多。蔡元定病其芜杂,为删去十二篇,存其八篇。吴澄又病蔡氏未尽蕴奥,择至纯者 为内篇,精粗纯驳相半者为外篇。粗驳当去而姑存者为杂篇。新喻刘则章,亲受之吴氏,为之 注释。今此本所分内篇、外篇、杂篇,盖犹吴氏之旧本。至注之出于刘氏与否,则不可考矣。宋志本名葬书,后来术家尊其说者改名葬经,毛晋汲古阁刻

7、本亦承其讹,殊为失考。今仍题旧名,以从其朔焉。陈静标点三、汉一晋时代“风水”指浮肿病黄帝内经、甲乙经选载按黄帝内经完成于汉代,甲乙经出于晋代,其 中的“风水”概念,指的是一种浮肿病。今天某些学者,笼统地把“鬼福及人”的风水术说成是自古就有的传统文化,是不正确的。今译浮肿的根在肾脏,称为“风水”。素问卷按他的手脚,凹下 而不弹起,是皮肤肿胀的“风水”病。灵枢卷肝脉、肾脉都表现为“沉”,是“石水”病都表现为“浮”,是“风水”病。甲乙经卷李申译附,原文肘肿本之于肾,名日风水素 问卷按 其 手足,上窗而不起 者,风水肤胀 也。灵枢卷肝肾脉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甲乙经卷李申标点四、什么是堪舆术魏书卷节

8、选按堪舆术首先见于史记日者列传褚少孙补写的文字。说是汉武帝召集几派占卜术士,问什么日子娶媳 妇吉利,其 中有一派 是“堪舆家”。后来汉书艺文志“五行家”一类,有堪舆金匾一书。唐代颜师古注,说是许慎说过堪是天道,舆是地道。有人据此说“地道”就是风水术,不过是附会。因为“五行家”也是占卜术的一种。魏书中这段文字,较多地说明了堪舆术的内容。依据这里的说明,加上我们以上的考察,可以认定,堪舆术,乃是利用阴阳五行进行的占卜巫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年绝翔夔、一瓜术资料同翅术,与风水术本无关系。今译殷邵,长乐人。少年时代聪明敏捷,喜欢阴阳术数,各处游历求学,精通算学和天文学。魏太武帝时担任算学博士,服务于东宫

9、西曹,因为精通方术,被恭宗皇帝赏识。太安四年夏,他把四序堪舆这部书献给朝廷,同时报告说臣在后秦姚氏当政之时,在伊川一带游学,遇见一位四处漂泊、埋名隐姓的大学者,名叫成公兴,请求他教我九章算术。成公兴字广明,自称是胶东人。在山里隐居,很少与外界接触。当时,成公兴带我南行到阳翟九崖岩和尚释坛影那里,就回去了。我独自留下,与释坛影住在一起,请他教我九章算术。释坛影又带我去长广东山,见道人法穆。法穆和释坛影一起为我讲解九章算术各家不同说法的大概情况,翻着书逐句讲解,阐释其中的要点。又讲解了许多医学和天文学的知识。刻苦学习,深人思考,逐渐积累,反复练习,这样度过了四年。从法穆那里学到的东西,大体都明白了

10、。法穆和释坛影很厚道,对我特别关照,又把他们老师和公注释的黄帝四序经传授给我。该经有三十六卷三百二十四章,专门论说天地阴阳的基本道理。第一部分孟序九卷八十一章,解释阴阳配合的原理。第二部分仲序九卷八十一章,阐述四季气候的当令和吉凶。第三部分叔序九卷八十一章,说明日月星辰交错运行互相影响。第四部分季序九卷八十一章,详细阐明干支与吉凶祸福的关系。山神禁令严格,书带不出来。研究了一年左右,明白了要点。山深路远,物资匾乏。穷苦难耐,心神徽散。甲寅年八月,天清气朗,万物茂盛,思念家乡,辞别了坛影、法穆。从那时到现在年,观察当前的世俗,堪舆术的应用,已经很长时间了。但由于传抄错误,对吉凶禁忌的了解很不全面

11、。卜出的好日子却是恶运,吉凶错乱多遭灾祸。皇帝下令,要我撰写堪舆书的要点。我接受了英明的命令,认真地考察了过去所见到的四序经的文字,抄录了要点。当前所用的有关吉凶祸福行为的,编为一卷。上自天子,下到百姓,不论贵贱贫富,有关吉凶祸福 占问的,都具备了从此以后,四序堪舆就在世上广泛流传。陈静 译附,原文殷绍,长乐人也。少聪敏,好阴阳术数,游学诸方,达九章七 耀。世祖时为算生博士,给事东官西曹,以艺术为恭宗所知。太安四年夏,上四序堪舆表,日臣以姚氏之世,行学伊川,时遇游遁大儒成公兴,从求九章要术。兴字广明,自云胶东人也。山居隐迹,希在八间。兴时将臣南到阳翟九崖岩沙门释昙影 间,兴 即北还。臣独留住,

12、依止影所,求请九章。影复将臣向长广东山见道人 法穆,法穆时共影为臣开述九章数家杂要,披释章次,意况大 旨。又演隐审五脏六腑心髓血脉商功大算端部变化玄象土圭周牌,练精锐思,蕴习四年。从穆所闻,粗皆仿佛。穆等仁矜,特垂忧阂。复以先师和公所注黄帝四序经文三十六卷,合有三百二十四章,专说天地阴阳之本。其第一孟序九卷八十一章,说阴阳配合之原。第二仲序九卷八十一章,解四时气王休杀吉凶。第三叔序九卷八十一章,明日月辰宿交会相生为表里。第四季序九卷八十一章,具释六 甲刑祸福德。以此等文传授于臣。山神禁严,不得资出。寻究经年,粗举纲要。山居险难,无以自供。不堪窘迫,心生懈怠。以甲寅之年日维鹑火月吕林钟,景气郁盛

13、,感物怀归,奉辞影等。自尔至今四十五载,垂观 时俗,堪舆入会,径世已久。传写谬误,吉凶禁忌不能备悉。或考良日而值恶会,举吉用凶多逢殃答。皇帝圣诏,救臣撰录,集其要最。仰奉明 旨,谨审先所见四序经文,抄撮要略。当世所须吉凶举动,集成一卷。上至天子,下及庶人,又贵贱阶级尊卑差别,吉凶所用周不毕备其四序堪舆遂大行于世。陈静标点五、吕才论“宅经”和“葬书”旧唐书吕才传节选按唐太宗让吕才整理以前的巫术类书籍。其中就有“宅经”和“葬书”。据吕才序言所说,这类“宅经”、葬书”,也都是以吉凶祸福为内容的巫术,但不是风水术。这套巫术的理论依据,是王充批判过的“五行生克,五声匹配五姓”,与风水术的理论大相径庭。至

14、于吕才对“宅经”和“葬书”的批判,倒是值得那些迷信风水的人好好读一读。然后再好好想一想,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如何对待这类事情。大约是由于吕才在这里提到堪舆经也讲“五姓说”,与当时“宅经”、“葬书”的说法一致,后世才有人把堪舆术和风水术混为一谈。今译吕才的宅经序说周易说“远古时代的人住在洞穴或者野地里,后世的圣人改变了这种居住方式,让人们住到了房屋里,这是根据大壮的卦象。”到了殷周之际,才有了占卜住宅的记载。因此诗经有“察看阴阳”的记载,尚书有“洛邑通过占卜选定了位置”的说法。根据这些记录,用 占 卜 的方式来确定住宅吉凶的做法,也很久远了。到了近代的巫师,又加上 了五姓的说法。所谓五姓,是指以

15、宫、商、角、微、羽为类目,把天下各种事物,分别配属其下,以此为根据,决定行为的吉凶。至 于张、王等配属于商,武、皮等配属于羽,是根据它们的韵母来分类。至于把柳姓归属于宫,赵姓归属于角,又不是用四声做标准了。五姓相配中还有同一个姓,却分别归属于宫、商的情况。后来又有复姓,姓有好几个字,这样的姓应当归属于徽,还是归属于羽,也说不清楚。考察经典,本来并没有这些说法,各种讨论阴阳的书籍,也没有这样的记载,根本就是村野世俗的无稽之谈,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只有堪舆经记载黄帝与天老的对话,其中谈到了五姓。但是在黄帝时代,只有姬、姜几个姓,后来赐姓给不同家族,情况就多了。例如管、蔡、哪、霍、鲁、卫、毛、璐、部、

16、雍、曹、滕、毕、原、娜、娜,都是姬姓子孙。孔、殷、宋、华、向、萧、毫、皇甫,都是子姓的后代。至于其他各国,也都是这种情况。或者是因为封邑得到姓氏,或者是因为官位得到姓氏,由此子孙繁衍,姓氏流传。不知道这样的姓氏,又该如何配属再检查春秋的记载,认为陈国、卫国和秦国,都是水姓,齐国、郑国和宋国,都是火姓。这样的姓或者承自祖先,或者联系于星象分野,或者根据所居住的方位,也不是由宫、商、角、徽来分别统领的。因此,五姓之说是没有传统根据、又不符合义理的歪理邪说。陈静译附,原文其叙宅经日易日“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以宫室,盖取诸大壮。”追于殷周之际,乃有 卜宅之文。故诗称“相其阴阳”,书云“卜惟洛宅”

17、。此则卜宅吉凶,其来尚矣。至于近代师巫,更 加五姓之说。言五姓者,谓宫、商、角、微、羽等,天下万物悉配属之。行事吉凶,依此为法。至如张、王等为商,武皮等为羽,欲似同韵相求。及其以柳姓为官,以赵姓为角,又非四声相管。其间亦有同是一姓,分属宫商。后有复姓数字,征羽不别。验于经典,本无斯说。诸阴阳书亦无此语,直是野俗口传,竟无所出之处。惟堪舆经黄帝对于天老,乃有五姓之言。且黄帝之时,不过姬、姜数姓。登于后代,赐族者多。至如管、蔡、哪、霍、鲁、卫、毛、琳、部、雍、曹、滕、毕、原、螂、郁,并是姬姓子孙。孔、殷、宋、华、向、萧、毫、皇甫,并是子姓苗裔。自余诸国,率例皆然。因邑因官,分枝布叶。未知此等诸姓,

18、是谁配属。又检春秋,以陈、卫及秦并同水姓,齐、郑及宋皆为火姓。或承所出之祖,或 系所属之星,或取所居之地,亦非官商角徽共相管摄。此则李不稽古、义理乖僻者也。陈静标点又译文吕才的叙葬书说,周易说“远古时代埋葬死者,用柴草掩盖尸体,不累土起坟,不植树为界。后世的圣人改用棺撑埋葬,这大概是取法大过的卦象。”礼记说“埋葬,就是掩藏的意思。目的是不让人看见尸体。”然而孝经说“通过占卜 选定墓地,并且安放好灵枢,等待安葬。”这是因为父母一生都在关爱子女,所以需要安排一个地方,使子孙能够永久地感念和追思。墓穴选好,安葬完毕以后,那里也就是死者灵魂的永久居所。然而城镇和荒野的变迁,很难预测未来的情况。地下水土

19、的影响,也不容易事先知道。所以需要求问于龟 卜 笼草,免除后来的麻烦。这是出于全面而审慎地对待葬礼,并没有吉凶方面的含义。到了近代,葬礼加人了阴阳的观念。要考虑下葬的日子好不好,墓地距离的远近如何。一个方面顾及不到,就被认为会危害死者和活人。巫师贪图钱财,都来对葬礼说东道西。以至于“葬书”这类巫术,达到一百二十派。他们各自言说吉凶,有许多限制和禁忌。然而天覆地载,乾坤的道理就完备了,一阴一阳,生灭盛衰的意义都在其中了。这样的道理或者来 自昼往夜来的启发,或者受到男女靖精生子的感悟。日月星辰在天上运行,春夏秋冬四季变迁。这就是阴阳的根本法则,一时一刻都不能违背的。丧葬的吉凶,不过是攀附这些道理的

20、妖妄说法。,瓜术资料同现一有记载说,天子死后七天人棺,七个月后下葬。诸侯五天人棺,五个月后下葬。大夫停灵三个月下葬,士人和百姓一个多月就可以了。这是因为贵贱不同,礼仪也就有了区别。这是为了让亲朋好友有时间赶来吊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规定,逐渐也就成为普遍遵守的规矩。规矩确定了,就不能违背。因此,早于规定的时间下葬,被说成是不怀念死者过了规定时间还不下葬,被嘲笑为不懂礼节。这是说埋葬的时间有规定,并不选择年份月份,这是第一点。春秋又说,丁巳这一天埋葬定公,因为下雨,不能下葬,一直到戊午这一天,才完成了葬礼。礼经称道这件事。礼记说,占卜下葬的时间首先选择靠后的日子。最好选择月终的日子,这样可以免除

21、不怀念死者的指责。查看葬书,认为己亥这一天下葬最不吉利。但是仔细考察春秋时代的情况,选择这天举行葬礼的一共有二十多起。这说明下葬用不着选择日子。这是第二点。礼记又说,周代崇 尚赤色,举行大事选择天 明时刻。商代崇尚白色,举行大事选择正午时刻。夏代祟尚黑色,举行大事选择黄昏时刻。郑玄注释说,什么是大事就是葬礼啊。这是直接根据当时的风 尚,并不刻意选择葬礼的时辰。春秋说,郑国卿大夫子产和子大叔埋葬郑简公,当时,司墓大夫的住宅正好在通往墓地的路上,如果拆除房屋,天明时刻就能下葬。不拆除房屋,要到正午才能下葬。子产不想毁坏房屋,想等到中午举行葬礼。子大叔说,如果等到中午,恐怕前来出席葬礼的诸侯大夫太辛

22、苦了。子产是见多识广的人,子大叔是有可能成为诸侯的人,何况国家大事,没有比葬礼更重要的了。如果说举行葬礼的时刻必定具有吉凶的含义,他们怎么会不考虑呢可是他们并没有谈到葬礼时刻的得失,只考虑人事方面的可行不可行。曾子问说,前往墓地的路上赶上日食,就停止在道路的左侧,等到天亮开了再继续前行。这是为了防备意外的发生。如果按照葬书,下葬多选择乾、良这两个时辰,它们都临近半夜。这与礼制的规定不符合呀。根据礼记和春秋传,下葬并不选择时辰。这是第三点。葬书说,富贵贫贱以及官位品级,都由祖先坟莹决定。寿命的长短,也出于祖先葬地的原因。然而根据孝经的说法,做有道德的人,做符合道德的事,就可以扬名 于后世,并且给

23、父母增光。周易说,圣人最看重的,是处于什么地位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要依靠仁义。所以圣人行为做事,无时不小白谨慎,这样就可以把福泽永远保持下去。如果不在道德上有所建树,即使有子孙,也等于后继无人。这些说法都不是根据祖坟的吉凶来讨论福柞的久长或短暂。减孙氏的后人在鲁国获得发展,不是因为举行葬礼的日子好若敖氏的后人在楚国灭绝,不是因为改葬的墓地选得不好。如此说来,安葬的吉凶是靠不住的。这是第四点。现在讨论丧葬吉凶的,依据的都是五姓与方位的关系。然而古代的墓地,都在都城北边。葬地已经有了固定的区域,那里用得着根据姓氏来选择墓地呢赵氏的墓地都在五原,汉代的坟陵,分散各处。山冈吉利还是平原吉利,一概不予考

24、虑。坟墓或大或小,又有什么意义呢。至于他们子孙富贵,绵延不绝,或者与三代的风尚相同,或者和其他六国并称为王。如此说来,五姓的说法毫无古代的根据,又哪里谈得上吉凶呢。这是第五点。并且臣下的名分和地位,有进有退,哪里会恒定不变呢。有的是开始低贱,后来尊贵,有的是开始顺利,后来倒霉。所以子文三次从令尹的职位上退下来,展禽三次被罢免了士师的职位。通过 占卜选定墓地之后,就不会更改了,坟墓已经修好,也不会废弃重修。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名分和地位没有一时稳固呢。由此可知,官爵的提升在于人的努力,不是由墓地吉凶决定。这是第六点。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没有知识,都相信葬书。巫师欺骗说葬地能够导致吉凶,愚昧的人因此心存侥

25、幸。于是使他们在捶胸顿足的时刻,还要选择葬地,希望由此得到官位痛苦万分的关头,还要选择下葬的时间,以便获得发财的机会。有人说辰日不宜哭泣,于年抽翔一一霸翼嘿撇羹鬓、“,”,一是就微笑着接待前来吊唁的宾客,有人说属相相同不宜去墓地,于是就穿着喜庆的服装不去送葬。圣人的教化中,难道有这样的道理吗葬书败坏风俗,达到了这种地步。这是第七点。陈静译附,原文叙葬书日,易日“古之葬者衣之 以薪,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 世圣 人易之 以棺掉,盏取诸大过。”礼云“葬者,藏也。欲使人不得见 之。”然孝经云“卜其宅兆而安署之。”以其顾复事毕,长为感慕之所奄岁礼终,永作魂神之宅。朝市迁变,不得豫测于将来泉石交侵,不

26、可先知于地下。是以谋及龟笼,庶无后艰。斯乃备于慎终之礼,曾无吉凶之义。暨乎近代以来,加 之 阴 阳葬法。或选年月便利,或量墓田逮近。一事失所,祸及死生。巫者利其货贿,莫不擅加妨害。遂使葬书一术,乃有百二十家。各说吉凶,拘而多忌。且天覆地载,乾坤之理备焉。一刚一柔,消息之义详矣。或成于昼夜之道,感于男女之化。三光运于上,四气通于下。斯乃 阴阳之大经,不可失之 于斯须也。至于丧葬之吉凶,乃附此为妖妄。传云,王者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经时而葬,士及庶人逾月而已。此则贵贱不同,礼亦异数。欲使同盟 同轨,赴吊有期。量事制宜,遂为例程。法 既一定,不得违之。故先期而葬谓之 不怀,

27、后期而不葬讥之殆礼。此则葬有定期,不择年月一也。春秋又云,丁巳葬定公,雨,不克葬。至于戊午襄事。礼经善之。礼记 云,卜葬先逮日者善。选月终之日,所 以避 不镶也。今检葬书,以己亥之日用葬最凶。谨按春秋之际,此日葬者凡有二十余件。此则葬不择日,二也。礼记 又云,周尚赤,大事用平旦。殷尚白,大事用日中。夏尚黑,大事用昏时。郑玄注云,大事者何,谓丧葬也。此则直取当代所尚,不择时之早晚。春秋云,郑卿子产及 子大叔葬郑简公,于时司墓 大夫室 当葬路。若壤其室,即平旦 而定。不坏其室,即日中而定。子产不欲壤室,欲待日中。子大叔云,若至日中而定,恐久劳诸侯大夫来会葬者。然子产既云博物君子,大叔乃为诸侯之选。

28、国之大事,无过丧葬。必是义有吉凶,斯等岂得不用。今乃不问时之得失,唯论人事可否。曾子问云,葬逢日蚀,舍于路左,待明而行。所以备非常也。若依葬书,多用乾良二时,并是近半夜。此即文与礼违。今检礼传,葬不择时,三也。葬书云,富贵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命延促,亦日坟垄所招。然今按孝经云,立身行道,则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易日,圣人之大赛曰位,何以守位日仁。是以日慎一日,则泽及于无疆。苟德不建,则人而 无后。此则非由安葬吉凶而论 福柞延促。减孙有后于鲁,不关葬得吉日。若敖绝祀 于荆,不由迁磨失所。此则安葬吉凶不可信用,其义四也。今之丧葬吉凶,皆依五姓便利。古之葬者,并在国都之北。域兆既有常所,何取姓墓之义

29、。赵氏之葬并在九原,汉之山陵散在诸处。上利下利,蔑尔不论。大墓小墓,其义安在。及其子孙富贵不绝,或与三代同风,或分六 国而王。此则五姓之义大无稽古,吉凶之理何从而生。其义五也。且人臣名位,进退何常。亦有初贱而后贵,亦有始泰而终否。是以子文三已令尹,展禽三黔士师。卜葬一定,更不回改。家墓既成,曾不革易。则何因名位无时暂安。故知官爵弘之在人,不由安葬所致。其义六也。野俗无识,皆信葬书。巫者诈其吉凶,愚人 因而徽幸。遂使僻踊之 际,择葬地而希官品茶毒之秋,选葬时以规财禄。或云辰日不宜哭泣,遂莞尔而对宾客受吊。或云同属忌于临扩,乃吉服不送其亲。圣人设教,岂其然也。葬书败俗,一 至于斯。其义七也。陈静标

30、点六、司马光论“葬书不足信”司马光葬论按司马光,宋代著名儒者,历史学家。他以自家在丧葬问题上的做法及自家兴旺发达的事实,说明葬书不足信。今译“葬”的意思是“藏”。孝子不忍心于父母遗体之露天而无所隐蔽,因而埋人墓穴藏起来。对死者的资送不必丰厚,若是丰厚便只有损害而无益处,古人在这方面的论述已是详备了。今人用的随葬品之丰厚不及古人,但却极度地拘执于阴阳禁忌。古人治葬事虽要用卜盆方法择定葬地及下葬时间,但这不过是在谋求人事便利的前提下问卜 与问二,澎风水资料问现一笼,用意都在于避免以后的麻烦,并不拘执于固定的葬地与葬日。而现在流行的议论丧葬的书籍,才致力于察考山川周垄的形貌与脏理,研究下葬时间的年、

31、月、日、时的干支,以为子孙将来的贵贱、贫富、寿夭、贤愚都要取决于此种葬地与葬时的选择,不在择定的时地便不可下葬。全社会的人都迷惑而虔信这种主张,于是双亲有亡的人往往将葬事拖延很久,问其缘由,便解释说“现在岁、月的干支不合适。”又解释说“没有找到吉利的下葬地点。”又解释说“子孙在远处做事或为宫,还未回来。”又解 释说“家贫,不能购置 随葬品。”如此拖延,竟至有子孙终其身而不葬其父母,以致丢掉了收有父母遗体的棺枢,不知遗体在何处。啊这种情况怎么能不令人深深感叹而怜悯呢人们之所以看重生育子孙的事,是由于子孙能收藏 自己的尸骸。而现在人们的做法竟至如此,何如无子孙而死在路上,也还有仁人见 了加以掩埋啊

32、先王所制的礼规定,从人棺到下葬的期限,最多不过个月。现代的制度规定,自王公以下的各阶层的下葬期限均为个月。又按礼制规定,死者尚未下葬之时,其子孙不得变除丧服,只可食粥,只可在守丧的小屋居住,如此举措,是因为哀痛父或母的遗骸尚未归土。下葬之后,才逐渐改变丧服与居处等。当今人们违背礼法,死者尚未下葬,生者便已除去丧服,到各地去做官,吃稻米,穿锦衣,饮酒,玩乐,这样做的人竟能安心么人们的贵贱、贫富、寿夭由天决定,人们或贤或愚,由人自己来决定,本来都是与葬事无关的。即使葬师的主张都能成立,即使晚辈正处于穷困之中,又怎么忍心不管其父或母的遗体尚露天而无隐蔽,就去谋求 自身的福利呢从前,我诸位祖先的葬事,

33、因家中极其贫穷,不能使棺、撑完备。从父亲太尉公开始,才有棺撑。然而金银珠玉之类的物品,却仍无丝毫人于墓穴。太尉公将人葬时,族人都说“下葬是家里的大事,为何不问于阴阳禁忌呢这绝对是不可以的。”我的兄长伯康说“看来必待察考阴阳禁忌才可行,但是从哪里找到好的葬师询问呢”族人回答说“附近的村子里有位张先生,是好的葬师,许多县的葬事都聘用他。”兄长于是召来张先生,许诺酬以二万钱。张先生是个平民,其家世代为葬师。他为一般平民办葬事,所得酬金不过千钱而已,听到这一酬金数额二非常高兴。兄长对他说“你若是能按照我的话来办,我就使你办理葬事。你若是不按我的话来办,我就去找别的葬师。”张葬师说“我惟命是从。”兄长于

34、是任凭自己的意图,择定下葬的岁、月、日、时辰,以及墓穴的深浅、宽窄、出殡的路线等,都以葬事的方便为准。又指使张葬师用葬书来支持或粉饰,都断定“大吉。”将这择定的结果 向族人公布,族人都高兴,无人反对或持不同意见如此不拘执于阴阳灾异的结果是怎样 的呢现在我的兄长已岁,官至列卿而退休。我岁,在侍从官里充数。宗族当中有人做官,看其他那些谨用葬书的家族,未必胜过我家。去年,我妻去世,棺木做成了就人险,装具齐备了就出殡,墓穴挖好了就下葬,未曾问过阴阳家一句话,到现在也没有出过意外事故。我曾痛恨阴阳家立邪说以迷惑群众,为社会之患害,对有丧事的家族患害最大。一度为谏官,曾奏请禁止社会上的葬书,当时的主政官员

35、未加考虑。现在做此论文,大致是要使今后身为子孙的人,一定要及时办理葬事。要想知道葬具不必丰厚的道理,看看我的祖先的情况就可以了。要想知道葬书不足信的道理,看看我家的例子就可以了。王葆坟译附,原文葬者,藏也。孝子不忍其亲之暴露,故效而藏之。责送不必厚,厚者有损无益,古人论之详矣。今人葬不厚于古,而拘于 阴阳禁忌,则甚焉。古者虽卜 宅 卜日,盏先谋人事之便,然后质诸著龟,庶无后艰耳。无常地与常日也。今之葬书,乃相山川冈垄之形势,考岁月日时之支干,以为子孙贵贱贫富寿夭贤愚皆系焉,非此地非此时不可葬也。举世惑而信之,于是丧亲者往往久而不葬。问之,日,岁月未利也。又日,未有吉地也。又曰,游宦逮方,未得归

36、也。又日,贫,未能办葬具也。至有终身累世而不葬,遂弃失尸框不知其处者。呜呼,可不令人深叹憨哉。人所贵于身后有子孙者,为能藏其形骸也。其所为乃如是,易若无子孙死于道路,犹有仁者见而瑾之邪。先王制礼,葬期远 不过七月。今世著令,自王公 以下,皆三月而葬。又礼,未葬不变服,食粥,居倚庐。哀亲之未有所归也。既葬,然后渐有颧年翔一一变除。今之 人背礼违法,未葬而除丧。从宦四方,食稻衣锦,饮酒作乐,其心安乎。人之贵贱贫富寿夭系于天,贤愚系于人,固无关预 于葬。就使皆如葬师之言,为人子者,方当哀穷之 际,何忍不顾其亲之幕露,乃欲 自营福利邪。昔者吾诸祖之葬也,家甚贫,不能具棺棒。自太尉公而下,始有棺摔。然金

37、银珠玉之物,未尝以销株入于扩中。将葬,太尉公族人皆日,葬者,家之大率,奈何不询阴阳,此必不可。吾兄伯康无如之何,乃日,询于阴 阳则可矣,安得良葬师而询之。族人日,近村有张生者,良师也,数县皆用也。兄乃召张生,许以钱二 万。张生,野夫也。世为葬师,为野人葬,所得不过千钱。闻之,大喜。兄曰,汝能用吾言,吾傅尔葬。不用吾言,将求他师。张师日,惟命是听。于是兄自以已意处岁月日时,及 犷之浅深广狭,道路所从 出,皆取便于事者,使张生以葬书缘饰之日,大吉。以示族人,皆悦,无违异者。今吾兄年七十九,以列卿致仕。吾年六十六,黍备侍从。宗族之从仕者,二十有三人。视他人之谨用葬书,未必胜吾家也。前年吾妻死,棺成而

38、敛,装办而行,犷成而葬,未尝以一言询阴阳家,迄今亦无他故。吾尝疾阴阳家立邪说以惑众,为世患,于丧家尤甚。顷为谏官,尝奏乞禁天下葬书,当时执政莫以为意。今著兹论,庶伴后之子孙,葬必 以时。欲知葬具之不必厚,视吾祖欲知葬书之不足信,视吾家。王葆坟 标点七、张载认为风水“全无义理”张子全书卷八按张载,北宋著名儒者。他对风水的论说,多为后代儒者所引用。今译葬法有风水山岗的讲究,这些说法完全没有道理,不足取。南方葬事遵行青囊,或者还有合理之处。西方葬事沿用一行之说,最没有道理。南方人们考核葬地,埋人五色的帛,约过一年而取出观看,若是葬地好,帛的色彩不会改变若是葬地恶劣,帛的色彩定会变样。又用器皿盛水,养

39、小鱼,将器皿埋人地下,约过一年取出,以小鱼的死生推断葬地的优劣。采集葬地上生长的植物,观其荣枯,也可测定葬地的优劣。王葆斌译附,原文葬法有风水山岗,此全 无义理,不足取。南方用青囊,犹或得之。西方人用一行,尤无义理。南方试葬地,将五色帛埋于地下,经年而取观之。地美则采色不变,地气恶则色变矣。又 以器贮水养小鱼,埋经年,以死生卜地美恶。取草木之荣枯,亦可卜地之美恶。八、程颐赞同张载对风水的批判程颐葬说按程颐这篇葬说很短,他赞成对葬地要进行选择,但目的是保证死者的安宁,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祸福。他赞同张载对风水术的批判。今译预测 阴宅这件事,不过是要测定其地质的优劣,并非要测知阴阳家所谓的祸福。若是葬

40、地品质优 良,墓主人的神灵便会安定,其子孙便会繁盛。这好比培植树木的根芽,其枝叶便会茂盛,道理是当然的。若是葬地品质恶劣,结果便与此相反。那么,怎样才算是地质优良呢其土质色泽光润,地上草木茂盛,便是地质优良的凭证。父祖子孙,察气相同,一方平安,另一方便也会平安一方处于危境,另一方便也会有危难,这也是理所必然的。而拘执于禁忌的人却迷惑于择定葬地的方位,由此推断时间上吉凶的后果,这不是拘泥了么更严重的,是不考虑如何侍奉先人,只谋求后人的福利,这尤其不应当是孝子安排葬事的用心。有五种优患,不能不慎重对待。必须令葬地在他日,不在上面修路,不在上面修筑城墙,不在上面挖掘河道或水池,不被权贵或有势力者抢夺

41、,不成为耕地。对五种优患都慎重对待了,便又开凿地穴,定要挖到四五丈深,碰到坚石定要穿透,这是为了防止水的浸润。下葬之后,便用松腊涂在棺撑的表面,用石灰封掩墓门,这些是葬事的概要。若是精细筹划,又要费番心思。有火葬的情况,那是出于不得已。后不可改,都依例火葬。至于年代久远,谁是高祖、谁是曾祖都无法分辨。对待的方式也在于尽其诚心,将诸位先祖遗体分别用棺掉来安葬,而不须用占梦及 卜笼的方式来择定葬地等。社会上流行的术数有多种,惟有风水类的地理之书最没有道理。祖父下葬时,也用了地理类,。,风术资料问现 一的人物,族中尊长都信服,只有先兄与我不以为然,后来只用了昭穆之法。有人问“根据何种文献来选择葬地呢

42、”回答 说“只凭昭穆之法就是”。只要是风顺地厚的处所,便足够了。我根据昭穆之法开了一个墓穴,事后族中尊长召来一个地理风水的人物到了葬处,他问“这是商音尽绝的地方,西风不顺,为何这样开墓穴”我回答他说“我当然知道这是绝处,且看结果将如何”我家到现在,人口已有数倍于当初了。张子全书说“葬法有风水山岗的讲究,这些说法完全没有道理,不足取。南方葬事遵行青囊,或许还有合理之处。西方葬事沿用一行之说,最没有道理。南方人们考核葬地,埋人五色的帛,约过一年而取出观看,若是葬地好,帛的色彩不会改变若是葬地恶劣,帛的色彩定会变样。又用器皿盛水,养小鱼,将器皿埋人地下,约过一年取出,以小鱼的死生推断葬地的优劣。采集

43、葬地上生长的植物,观其荣枯,也可测定葬地的优劣。”王葆坟译附,原文卜其宅兆,卜其地之美恶也。非阴阳家所谓祸福者也。地之美者,则其神灵安,其子孙盛。若培 奎其根,而枝叶茂,理 固然矣。地之恶者,则反是。然则易为地之美者,土色之光润,草木之茂盛,乃其验也。父子祖孙同气,彼安则此安,彼危则此危,孙共理 也。而祠忌者,恐以律地之方位,决日之吉凶,不亦泥 乎。甚者不 以奉先为计,而专以利后为虑。尤非孝子安屠之用心也。惟五患者不得不慎。滇使异日不为道路,不为城郭,不为沟池,不为贵势所夺,不为耕犁所及。五患既慎,则又凿地,必至四五丈,遇石必更穿之,防水润也。既葬,则以松腊涂棺撑,石灰封墓门,此其大略也。若大

44、精画,则又在审思虑矣。其火葬者,出不得已,后 不 可迁,就同葬矣。至于年祀寝远,曾高不辨,亦在尽诚。各具棺撑葬之,不须假梦寐着龟而决也。世 间术数多,惟地理之书最无义理。祖父葬时,亦用地理人。尊长皆信,唯先兄与某不然。后来只用 昭穆法。或问凭何文字择地,日,只昭穆便是书也,但风顺地厚处足矣。某用昭穆法葬一穴,既而尊长召地理人到葬处,日,此是商音绝处,何故如此下穴。某应之日,固知是绝处,且试看如何。某家至今,人已数倍矣。张子全书葬法有风水山冈,此全无义理,不足取。南方用青囊,犹或得之。西方、用一行,尤无义 理。南人试葬地,将五色囊埋于地下,经年而取观之。地美则采色不变,地气恶则色变突。又以器贮水

45、养小鱼,埋经年,以死生卜 地美恶。取草木之荣枯,亦可卜 地之美恶。九、张拭论祸福由己,不由风水一一张拭题婚地理卷后按张拭,南宋时和朱熹齐名的儒者。他认为人的吉凶祸福要靠自己努力,与风水无关,是非常正确的。今译景纯郭璞之字葬书,东汉以前是没有 的,而当今谈 论地 理风水的人,都把它看成是印信或神龟。然而财富、贵显、利益和通逢应 当由自己努力来职得,小用专从地理风水的角度来解释。景纯既能预知亡母将葬之处的水地将演变为陆地,却不能通过治理先人之墓的阴阳来保全自己,这是为何呢是由于吉凶是人本身的努力决定 的,若是对书本一概相信,那还不如没有书。况且,若是以无才的子弟、不学的儒者的身份,能够凭据地理好风

46、水来取得科举考试的名次么若是不仁的人、不行善的家族,能凭据地理好风水来保全生命和财产么不务正业 的农夫、未参,经耕种的农田,能凭据地理好风水来生成谷物么假如不责之于己身,而只是要求财富、贵显、利益和通逢都由好风水来报偿,终究是不会有结果 的啊建溪人吴叔靖治景纯之学,在士人中间交游。而叔靖本不是误人的人,恰好相反,恐怕人们不去 自己努力,反以叔靖为误。有句名言说“吉人以其吉兆为凶,凶人以其凶兆为吉。”叔靖将这些告诉别人,必然知道我的话是正确的,而致力于人为方面的自我完善,那么叔靖的方术由此会更有效验了。王葆孩译附,原文景纯葬书,东汉以前无有也。今之谈地理者,率以为印龟。然富贵利逢当自致,未可专以

47、地理言。夫景纯既能知水之为陆,乃不能逆善其先人之奄乡以 自全,何哉,盖吉凶由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且 以不才之子,不学之儒,有能以地理而取科第者乎不仁之人,不善之家,有能以地理而保生产者乎不业之农,不耕之田,有能以地理而成毅实者乎苟不求诸我,而徒求责富贵利连之报于彼,终无已夫。建溪吴叔靖学景纯之学,游士夫间。然叔靖固非误人者,正恐人不自修,反误叔靖耳。语日,吉人凶其吉,凶人吉其凶。叔靖以此语人,必以予语为然。而汲汲乎人事之自修,则叔靖之术因是而益验矣。王葆兹 标点十、陈傅良论葬地无关祸福陈傅良朱公向墓蕊按本文以周朝的兴盛驳斥了葬地关系祸福之说。今译阴阳的葬地学说,不知从何时兴起,可以肯定不是产

48、生于三代。王季的下葬,水浸润其墓,露出棺的前额,然后改葬。神主移动,危害他文王的亲父。像这种做法,由当今的阴阳家来评说,不祥是大到了极点,而王季的子孙却都是圣人。其子孙是圣还是愚,阴阳家固然可以不论,然而王季的子孙开创了周朝数百年的基业,不可以断定为不祥是非常明白的。进一步讲,若是一定要申辨说,正由于王季改葬才产生了周朝的创立者,那么可以指出文王、武王在改葬之时都出生已久,周朝的开创绝非以改葬为条件,也是非常明白的。假如三位圣人不了解水对墓的浸润为不祥,而不迅速改正,这是不智。知道这是不祥,必待棺额露出而后改葬,这是不仁。圣人没有考虑到这些,而当今的日者阴阳术士说“我的谋虑高过圣人。”这话难道

49、是可以相信的吗然而全社会的人都为之迷惑,这是为什么呢那些小巷里的居民其所以对葬师之言感到恐惧,是由于想通过双亲的葬事来谋利。学者士大夫怎么能忍心用双亲来谋利,迷惑于此又是出于什么缘故呢王葆兹译附,原文阴阳之说,予不知起何时,而知其不出于三代也。王季之葬也,水啮其墓,见前和而后改葬,重动危其亲也如此。由今阴阳家言之,不祥莫大焉。而王季子孙,皆圣人也。子孙圣与愚,阴阳家固不论,然造周数百年,其不得为不祥也甚著。若必日改葬而后有此,则文武之生久矣,其造周不待改葬也又甚著。且三圣人者,不知水之啮墓为不祥而不速改,是不智也。知其为不祥,必见前和而后改,是不仁也。圣人虑不及此焉。而今日者日,吾虑过圣人,是

50、果足信软。然而举世惑之,何也。彼委巷之民休于其言者,妄以其亲傲利然也。学士大夫岂忍以其亲为利,而惑焉者又何也。王葆斌标点十一、张九成驳斥青龙 白虎”之类风水术张九成祭坟园神文按张九成,南宋著名儒者。他相信鬼神,崇拜圣人之言。认为风水术违背圣人的教导,讲风水的都是不孝子孙。即使有青龙白虎之神,也不保佑这不孝之人。他对风水术的批判,也是今天那些鼓吹风水术的学者们的一面镜子。今译我读丧亲篇说“测定其下墓之处,将他安葬。”啊讲到这里,伤心得五脏要烂了,裂了,还忍心再讲么我决定在这里安葬先人,现在将要挖开墓穴,谨以此语来表示虔诚。我身为儒者,应当信从先王之言,不应相信淫邪的巫者的说法。曾读周官“墓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休闲娱乐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