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含答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356699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还原反应-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氧化还原反应-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反应-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含答案.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氧化还原反应目录:2 0 2 3 年真题展现考向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断考向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计算考向三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概念与简单应用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计算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与实验探究、设计相结合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易错易混速记考向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断1(2023 全国乙卷第 7题)下列应用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2(2023 湖北卷第 2题)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2、”的哲学观点的是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D.Li、N a、K的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考向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计算3(2023 北京卷第 1 2题)离子化合物 N a2O2和 C a H2与水的反应分别为 2N a2O2+2H2O=4N a O H+O2;C a H2+2H2O=C a(O H)2+2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 a2O2、C a H2中均有非极性共价键B.中水发生氧化反应,中水发生还原反应C.N 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2,C a H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2:1D.

3、当反应和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 O2和 H2的物质的量相同4(2023 湖南卷第 1 0题)油画创作通常需要用到多种无机颜料。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颜料雌黄 A s2S3 褪色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以下两种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题源解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2O2-3和 S O2-4的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B.反应和中,元素 A s和 S都被氧化C.反应和中,参加反应的n O2 n H2O:D.反应和中,氧化 1 mo lA s2S3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3 7考向三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5(2023 山东卷第 1 3题)一种制备 C u

4、2O的工艺路线如图所示,反应所得溶液 p H在 3 4之间,反应需及时补加 N a O H以保持反应在 p H=5条件下进行。常温下,H2S O3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l=1.3 1 0-2,Ka 2=6.3 1 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低温真空蒸发主要目的是防止 N a HS O3被氧化C.溶液 Y可循环用于反应所在操作单元吸收气体D.若 C u2O产量不变,参与反应的 X与 C uS O4物质的量之比n X n C uS O4 增大时,需补加 N a O H的量减少【命题意图】本类试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规律、计算和相关实际应用等,意在考查考生宏观辨识

5、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科素养,重视对考生信息获取能力和理解掌握能力的考查。【考查要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辨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相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课标链接】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概念与简单应用6(2022 山东卷)

6、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A.金(A 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 a 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C.石硫黄(S):“能化 银、铜、铁,奇物”D.石钟乳(C a C 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7(2022 浙江卷)关于反应 N a2S2O3+H2S O4=N a2S O4+S+S 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S O4发生还原反应B.N a2S2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D.1 mo lN a2S2O3发生反应,转移 4m o l电子8(2022 北京卷)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

7、p H减小的是()A.向 N a HS O4溶液中加入少量 Ba C 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向 N a O H和 F e O H 2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生成红褐色沉淀C.向 N a HC O3溶液中加入少量 C uS O4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 C u2(O H)2C O3 D.向 H2S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沉淀9(2022 辽宁卷)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 C C l4,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褪色原因为 I2被 F e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

8、 I-被氧化10(2022 辽宁卷)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 C C l4,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褪色原因为 I2被 F e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 I-被氧化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计算11(2022 湖南卷)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 H+和 e-的转移(如 a、b和 c),能将海洋中的N O-2转化为 N2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中 N O-2发生氧化反应 B.a和 b中转移的 e-数目相等C.过程中

9、参与反应的 n(N O):n N H+4=1:4 D.过程 的总反应为 N O-2+N H+4=N2+2 H2O12(2021 湖南卷)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6 I2+1 1 KC IO3+3 H2O6 KH IO3 2+5 KC l+3 C 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产生 22.4 L(标准状况)C l2时,反应中转移 1 0 mo le-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6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 C l2制备漂白粉D.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 IO-3的存在13(2021 浙江卷)关于反应 K2H3I

10、O6+9 HI=2 KI+4 I2+6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2H3IO6发生氧化反应 B.KI是还原产物C.生成 1 2.7 g I2时,转移 0.1 m o 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7:114(2021 山东卷)实验室中利用固体 KM nO4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与 H均为氧化产物 B.实验中 KM nO4只作氧化剂C.M n元素至少参与了 3个氧化还原反应 D.G与 H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0.25m o l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与实验探究、设计相结合15(2022 江苏卷)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

11、的A向盛有 Fe 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 K SC N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Fe2+具有还原性B向盛有 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SO2具有漂白性C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B r2的氧化性比 I2的强D 用 p 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 p H,比较溶液 p H大小 C H3C OOH是弱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的知识内容,一直是高考的重点考查范围,在高考理综卷选择题中,较少出现单独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不过今年的全国乙卷化学选择题第 1题则直接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辨识,只

12、是考查的比较浅。而在单科卷选择题中,则考查较为频繁,既有单纯的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与规律的考查,也有工业生产中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的考查,从命题趋势来看,将来的高考题中,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难度大时,会更倾向于将工业生产流程和氧化还原反应相结合,难度小时,则会简单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识别和简单应用。另外,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实验的设计与探究或化学反应机理图相结合,也会是常考查的命题形式。16(2023 全国模拟预测)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热空气吹出法制溴 B.海带中提取碘 C.高铁酸盐处理水 D.侯氏制碱法以氨制碱17(2023 山东模拟预测)下列变化中,未涉

13、及到电子转移的是()A.S O2使 N a2O2粉末变白 B.C2H5O H使酸性 KM nO4溶液褪色C.KS C N溶液使含 F e3+的溶液变红 D.H2O2使酸化的 KI溶液变黄18(2023 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高铁酸钾可以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 K2F eO4的一种方法是向 KO H溶液中通入氯气,然后再加入 F e N O3 3溶液:C l2+KO H KC l+KC lO+KC lO3+H2O;F e N O3 3+KC lO+KO H K2F eO4+KN O3+KC l+H2O。(方程式均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与热的石灰乳反应制得的漂白粉或漂粉精可以用于游

14、泳池等场所的消毒B.若反应中 n C lO-:n C lO-3=3:1,则该反应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C.用上述方法得到 2 mo lK2F eO4时最多消耗 3 mo lC l2D.处理饮用水时,加入高铁酸钾效果相当于加入氯气和铝盐两种物质19(2023 全国模拟预测)H3P O2是一元弱酸,具有强还原性,可将溶液中的 A g+还原为银用于化学镀银,同时 H3P O2被氧化为 H3P 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3P O2与足量 N a O 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3P O2+O H-=H2P O-2+H2OB.N a H2P O2为酸式盐,其水溶液显酸性C.若

15、反应中有 0.1 m o l电子转移,镀件质量增加 1 0.8 gD.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20(2023 浙江金华统考模拟预测)关于反应 3 C u2S+1 6 H+4 N O-3=6 C u2+4 N O+3 S+8 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体现了 HN 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反应生成 22.4 L(标况下)N O气体时转移 3m o l电子C.该反应中氧化产物只有 SD.若设计成原电池,C u2S作为负极材料21(2023 湖南岳阳统考三模)用还原法可以将硝酸厂烟气中的大量氮氧化物(N Ox)转化为无害物质。常温下,将 N O与 H2的混合气体通入

16、 C e(S O4)2与 C e2(S O4)3的混合溶液中,其物质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 I的离子方程式为 2 C e4+H2=2 C e3+2 H+B.反应 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C.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中 C e3+和 C e4+的总数一定保持不变D.理论上,每消耗 2.24 L氢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2 m o l22(2023 四川攀枝花统考三模)恨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A向久置的 N a2S O3溶液中加入足量 Ba C 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

17、解部分 N a2S O3被氧化B 取少量可能被氧化的还原铁粉,加稀盐酸溶解,滴入 KS C 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还原铁粉未被氧化C 将可能含有 F e2+的氯化铁溶液滴入酸性 KM nO4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氯化铁溶液中含有F e2+D将绕成螺旋状的铜丝灼烧后反复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然后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乙醇被氧化成了乙醛23(2023 山东济南一中校联考三模)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两支试管各盛 4 m L 0.1m ol 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加入 2 m L 0.1m ol L-1草酸溶液和 2 m L 0.2 m

18、 ol L-1草酸溶液加入 2 m L L-1草酸溶液的试管中溶液紫色消失更快其他条件相同,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向 K B rO3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然后再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氧化性:C l2 B r2C向含相同浓度的 K B r、K I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 C C 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氧化性:C l2 I2,B r2I2D 向葡萄糖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紫色消失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24(2023 全国模拟预测)一种利用微生物从黄铜矿(主要成分为 C uF eS2)中提取铜元素的具体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9、)A.转化过程中 F e3+和 H2Sn可以循环使用B.微生物的作用下,F e2+作催化剂C.若 C uF eS2中的铜元素最终全部转化为 C u2+,当有 2 mo lS O2-4生成时,理论上消耗 4.25 mo lO2D.在硫酸介质中用 H2O2替代 O2也能高效实现将 C uF eS2氧化为 S O2-425(2023 湖南邵阳统考三模)利用空气催化氧化法除掉电石渣浆(含 C a O)上层清液中的 S2-并制取石膏(C a S O4 2 H2O)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 a S O4 2 H2O属于盐类和纯净物B.过程 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C.过程

20、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M nO2-3+2 S2-+9 H2O=S2O2-3+4 M nO(O H)2+1 0 O H-D.将 1 0 L上层清液中的 S2-(S2-浓度为 480m g L-1)转化为 S O2-4,理论上共需要 0.1 5 mo lO226(2023 山东济南一中校联考三模)富钴结壳浸出液分离 M nS O4制备 M n3O4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浸出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属离子为:N i2+、C o2+、C u2+、M n2+、F e2+;温度高于 20C时,M nS O4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迅速降低;“焙烧”的过程发生的部分反应有 2 C+O22 C O,M

21、nS O4+2 C OM n3O4+3 S O2+2 C 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中,O2和 M nC O3的作用分别是氧化剂和沉淀剂B.固体 Y中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 C o S、N i S、C uSC.过程中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D.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S O227(2023 山东聊城校联考三模)连二亚硫酸钠 N a2S2O4 俗称保险粉,有极强的还原性,易溶于水,在碱性介质中稳定。某科研小组设计制备 N a2S2O4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把锌粉制成水悬浊液,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B.为了提高 ZnS2O4的生成速率,应使反应

22、I在较高温度下进行C.在保存“保险粉”时加入少量的 N a2C O3固体,其目的是提高“保险粉”的稳定性D.N a2S2O4久置空气中易被氧化,其氧化产物可能为 N a HS O3或 N a HS O428 绿水青山是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一种以沸石笼为载体对 N O进行催化还原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 O原子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B.C u(N H3)2+4+作催化剂,虚线框内物质是中间体C.反应中 C u(N H3)2+4只起氧化剂的作用D.该原理的总反应为 4 N O+4 N H3+O2=4 N2+6 H2O1 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易混点(1)有单质参加或生成

23、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3 O2放电 2 O3。(2)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也不一定被氧化。因为元素处于化合态时,其化合价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若元素由负价变为 0价,则其被氧化,若元素由正价变为 0价,则其被还原。(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只作氧化剂,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往往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只是以氧化性为主。如在反应 C l2+H2O=HC l+HC lO中,C l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4)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其所含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24、。如 HC lO4中 C l为+7价(最高价态),HC lO中 C l为+1价,而实际上 HC lO4的氧化性没有 HC lO的强。(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有许多反应是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如在反应 2 N a2O2+2 H2O=4 N a O H+O2中,N 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2 二、识记常见氧化剂、还原剂及产物预测(1)常见的氧化剂及还原产物预测氧化剂 还原产物KM nO4M n2+(酸性);M nO2(中性);M nO2-4(碱性)K2C r2O7(酸性)C r3+浓硝酸 N O2稀硝酸 N OX2(卤素单质)X-H2O2

25、O H-(碱性);H2O(酸性)N a2O2N a O H(或 N a2C O3)N a C lO(或 C lO-)C l-、C l2N a C lO3C l2、C lO2P b O2P b2+(2)常见的还原剂及氧化产物预测还原剂 氧化产物F e2+F e3+(酸性);F e(O H)3(碱性)S O2(或 H2S O3、S O2-3)S O2-4S2-(或 H2S)S、S O2(或 S O2-3)、S O2-4H2C2O4C O2H2O2O2I-(或 HI)I2、IO-3C O C O2金属单质(Zn、F e、C u等)Zn2+、F e2+(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 F e3+)、C u2+氧化

26、还原反应目录:2 0 2 3 年真题展现考向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断考向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计算考向三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真题考查解读近年真题对比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概念与简单应用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计算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与实验探究、设计相结合命题规律解密名校模拟探源易错易混速记考向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断1(2023 全国乙卷第 7题)下列应用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 B.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C.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D.荧光指示牌被照发光【答案】C【解析】A 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过程中,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氢氧

27、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下来而水变得澄清,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A 不符合题意;B 雪天道路上撒盐融雪,是因为雪遇到盐而使其熔点降低并熔化,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B 不符合题意;C 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是因为暖贴中含有的铁粉、碳粉、氯化钠、水等物质,形成当这些物质遇到空气后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并开始工作,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无数微小原电池堆积在一起使得电能又转化为热能,该过程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该过程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C 符合题意;D 荧光指示牌被照发

28、光,是因为光被指示牌发生了反射,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因此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D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 C。2(2023 湖北卷第 2题)下列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的是A.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D.Li、N a、K的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答案】D【解析】A 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是对立的,当电解质的沉淀速率和溶解速率相等时,电解质建立了沉淀溶解平衡,因此,沉淀和溶解又互相统一在这个平衡体系中;石灰乳中存在着未溶解的氢氧化钙和溶解的氢氧

29、化钙,因此,石灰乳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A 不符合题意;B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对立的,但是,氯气与强碱反应时,有部分氯气发生氧化反应,同时也有部分氯气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氯气的这两种作用统一在同一反应中,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B 不符合题意;C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同时发生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对立的,但是这两个反应又同时发生,统一在原电池反应中,因此,这个化学事实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C 不

30、符合题意;D L i、N a、K 均为第 A 的金属元素,其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其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因此,其金属性随其核外电子层数增多而增强,这个化学事实不符合“事物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哲学观点,D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 D。考向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计算3(2023 北京卷第 1 2题)离子化合物 N a2O2和 C a H2与水的反应分别为 2 N a2O2+2 H2O=4 N a O H+O2;C a H2+2 H2O=C a(O H)2+2 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 a2O2、C a H2中均有非极性共价键B.中水发生氧化反

31、应,中水发生还原反应C.N 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2,C a H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2:1D.当反应和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 O2和 H2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C【解析】A N a2O2中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C aH2中只有离子键面不含非极性键,A 错误;B 中水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发生还原反应,B 错误;C N a2O2由 N a+和 O2-2组成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 1 2,C aH2由 C a2+和 H-组成,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 2 1,C 正确;D 中每生成 1 个氧气分子转移 2 个电子,中每生成 1 个氢气分子转移 1 个电子,转移电

32、子数相同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D 错误;故选 C。4(2023 湖南卷第 1 0题)油画创作通常需要用到多种无机颜料。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颜料雌黄 A s2S3 褪色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以下两种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2O2-3和 S O2-4的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B.反应和中,元素 A s和 S都被氧化C.反应和中,参加反应的n O2 n H2O:,C 错误;D As2S3中 As 为+3 价,S 为-2 价,在经过反应后,As 的化合价没有变,S 变为+2 价,则1 mol As2S3失电子 3 4mo l=12mo l;在经过反应后,As

33、 变为+5 价,S 变为+6 价,则 1 mol As2S3失电子 2 2mo l+3 8mo l=28mo l,则反应和中,氧化 1 mol As2S3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3 7,D 正确;故选 D。考向三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5(2023 山东卷第 1 3题)一种制备 C u2O的工艺路线如图所示,反应所得溶液 p H在 3 4之间,反应需及时补加 N a O H以保持反应在 p H=5条件下进行。常温下,H2S O3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l=1.3 1 0-2,Ka 2=6.3 1 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低温真空蒸发主要目的是防止 N a H

34、S O3被氧化C.溶液 Y可循环用于反应所在操作单元吸收气体D.若 C u2O产量不变,参与反应的 X与 C uS O4物质的量之比n X n C uS O4 增大时,需补加 N a O H的量减少【答案】C D【分析】铜和浓硫酸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气体)和硫酸铜,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与碳酸钠反应(反应),所得溶液 p H 在 3 4 之间,溶液显酸性,根据 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 Kal=1.3 10-2,Ka 2=6.3 10-8,可知 N aHSO3溶液显酸性(电离大于水解),则反应所得溶液成分是N aHSO3,调节溶液 p H 值至 11,使 N aHSO3转化为 N a2S

35、O3,低温真空蒸发(防止 N a2SO3被氧化),故固液分离得到 N a2SO3晶体和 N a2SO3溶液,N a2SO3和 C u 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SO2-3+2C u2+2H2O=SO2-4+C u2O+4H+,反应过程中酸性越来越强,使 N a2SO3转化成 SO2气体,总反应方程式是 2C u SO4+3N a2SO3=C u2O+2SO2+3N a2SO4,需及时补加 N aOH 以保持反应在 p H=5 条件下进行,据此分析解答。【解析】A 反应是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是 SO2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 N aHSO3、水和二氧化碳,是非氧化还原

36、反应,反应是 N a2SO3和 C u SO4反应生成 C u2O,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A 错误;B 低温真空蒸发主要目的是防止 N a2SO3被氧化,而不是 N aHSO3,故 B 错误;C 经分析溶液 Y 的成分是 N a2SO3溶液,可循环用于反应的操作单元吸收 SO2气体(气体),故C 正确;D 制取 C u2O 总反应方程式是 2C u SO4+3N a2SO3=C u2O+2 SO2+3 N a2SO4,化合物 X 是指 N a2SO3,若 C u2O 产量不变,增大n X n C u SO4 比,多的 N a2SO3会消耗氢离子,用于控制 p H 值,可减少N aOH 的量,故

37、D 正确;答案 C D。【命题意图】本类试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规律、计算和相关实际应用等,意在考查考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科素养,重视对考生信息获取能力和理解掌握能力的考查。【考查要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辨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相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课标链接】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

38、和变化。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变化的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基础概念与简单应用6(2022 山东卷)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A.金(A u):“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C a 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C.石硫黄(S):“能化 银、铜、铁,奇物”D.石钟乳(C a C 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答案】C【解析】A 金“虽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单质在空气中被火灼烧也不反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与其氧化性无关,A 不合题意;B 石灰(C 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是指 C aO+H2O=C a(OH)2,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的水汽,而 C

39、 aO 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B 不合题意;C 石硫黄即 S:“能化 银、铜、铁,奇物”是指 2Ag+SAg2S、Fe+SFeS、2 C u+SC u2S,反应中 S 作氧化剂,与其氧化性有关,C 符合题意;D 石钟乳(C aC 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是指 C aC O3+2C H3C OOH=(C H3C OO)2C a+H2O+C O2,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D 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7(2022 浙江卷)关于反应 N a2S2O3+H2S O4=N a2S O4+S+S 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S O4发生还原

40、反应B.N a2S2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1D.1 mo lN a2S2O3发生反应,转移 4m o l电子【答案】B【解析】N a2S2O3+H2SO4=N a2SO4+S+SO2+H2O,该反应的本质是硫代硫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上歧化反应生成硫和二氧化硫,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只有 S 元素一种,硫酸的作用是提供酸性环境。A H2SO4转化为硫酸钠和水,其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其没有发生还原反应,A 说法不正确;B N a2S2O3中的 S 的化合价为+2,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S(0 价)和 SO2(+4 价),故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41、,B 说法正确;C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SO2,还原产物为 S,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C 说法不正确;D 根据其中 S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可知,1mo l N a2S2O3发生反应,要转移 2 mo l 电子,D 说法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B。8(2022 北京卷)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 p H减小的是A.向 N a HS O4溶液中加入少量 Ba C 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向 N a O H和 F e O H 2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生成红褐色沉淀C.向 N a HC O3溶液中加入少量 C uS O4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 C u2(O H)2

42、C O3 D.向 H2S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沉淀【答案】D【解析】A 向 N aHSO4中加入少量 BaC l2溶液,实际参与反应的只有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忽略体积变化,H+的浓度不变,其 p H 不变,A 错误;B 向 N aOH 和 Fe(OH)2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虽然有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其方程式为 4Fe OH 2+2H2O+O2=4Fe OH 3,该过和中会消耗水,则增大了氢氧根离子的浓度,p H 会变大,B 错误;C 向 N aHC O3溶液中加入少量 C u SO4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 C u2(OH)2C O3,其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没有氧化还

43、原反应,C 错误;D 向 H2S 中通入氯气生成 HC l 和单质硫沉淀,这个氧化还原反应增大了 H+的浓度,p H 减小,D正确。故选 D。9(2022 辽宁卷)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 C C l4,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褪色原因为 I2被 F e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 I-被氧化【答案】D【解析】A Z n 比 Fe 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更强,先与 I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溶液褪色原因为 I2被 Z n 还原,A 项错误;B 液体分层后,

44、I2在 C C l4层,C C l4的密度比水大,则下层呈紫红色,B 项错误;C 若镀层金属活泼性大于 Fe,则 Fe 不易生锈,反之,若 Fe 活泼性大于镀层金属,则 Fe 更易生锈,由于活泼性:Z n Fe Sn,则镀锡铁钉更易生锈,C 项错误;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C a(C l O)2,其具有强氧化性,可将 I-氧化,D 项正确;答案选 D。10(2022 辽宁卷)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 C C l4,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褪色原因为 I2被 F e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

45、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 I-被氧化【答案】D【解析】A Z n 比 Fe 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更强,先与 I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溶液褪色原因为 I2被 Z n 还原,A 项错误;B 液体分层后,I2在 C C l4层,C C l4的密度比水大,则下层呈紫红色,B 项错误;C 若镀层金属活泼性大于 Fe,则 Fe 不易生锈,反之,若 Fe 活泼性大于镀层金属,则 Fe 更易生锈,由于活泼性:Z n Fe Sn,则镀锡铁钉更易生锈,C 项错误;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C a(C l O)2,其具有强氧化性,可将 I-氧化,D 项正确;答案选 D。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与计算

46、11(2022 湖南卷)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 H+和 e-的转移(如 a、b和 c),能将海洋中的N O-2转化为 N2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中 N O-2发生氧化反应 B.a和 b中转移的 e-数目相等C.过程中参与反应的 n(N O):n N H+4=1:4 D.过程 的总反应为 N O-2+N H+4=N2+2 H2O【答案】C【解析】A 由图示可知,过程 I 中 N O-2转化为 N O,氮元素化合价由+3 价降低到+2 价,N O-2作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 错误;B 由图示可知,过程 I 为 N O-2在酶 1 的作用下转化为

47、N O 和 H2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 O-2+2 H+e-=酶 1N O+H2O,生成 1 mol N O,a 过程转移1 mol e-,过程 II 为 N O 和 N H+4在酶 2 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H2O 和 N2H4,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N O+8 N H+4=酶 22 H2O+5 N2H4+8 H+,消耗1 mol N O,b 过程转移 4mo l e-,转移电子数目不相等,B 错误;C 由图示可知,过程 II 发生反应的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 O+8 N H+4=酶 22

48、 H2O+5 N2H4+8H+,n(N O):n(N H+4)=1:4,C 正确;D 由图示可知,过程 III 为 N2H4转化为 N2和 4 H+、4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2H4=N2+4 H+4e-,过程 I-III 的总反应为:2N O-2+8N H+4=5 N2+4H2O+24H+18e-,D 错误;答案选 C。12(2021 湖南卷)KI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6 I2+1 1 KC IO3+3 H2O6 KH IO3 2+5 KC l+3 C 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产生 22.4 L(标准状况)C l2时,反应中转移 1 0

49、 mo le-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6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 C l2制备漂白粉D.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 IO-3的存在【答案】A【解析】A 该反应中只有碘元素价态升高,由 0 价升高至 KH(IO3)2中+5 价,每个碘原子升高 5 价,即 6I260e-,又因方程式中 6I2 3C l2,故 3C l2 60e-,即 C l2 20e-,所以产生 22.4 L(标准状况)C l2即 1mo lC l2时,反应中应转移 20 mo l e-,A 错误;B 该反应中 KC l O3中氯元素价态降低,KC l O3作氧化剂,I2中碘元素价态升高,I

50、2作还原剂,由该方程式的计量系数可知,11 KC l O3 6I2,故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6,B 正确;C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工业制漂白粉可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C 正确;D 食盐中 IO-3可先与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中的 H+、I-发生归中反应 IO-3+5I-+6H+=3I2+3 H2O 生成 I2,I2再与淀粉发生特征反应变为蓝色,故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 IO-3的存在,D 正确。故选 A。13(2021 浙江卷)关于反应 K2H3IO6+9 HI=2 KI+4 I2+6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2H3IO6发生氧化反应 B.KI是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