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9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虎知道整理的9篇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篇一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2.教学难点:有关增长率之间的数量
2、关系。下列词语的异同;增长,增长了,增长到;扩大,扩大到,扩大了。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例1 某钢铁厂去年一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三月份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则2月份的产量是5000+5000x=5000(1+x)(吨). 3月份的产量是5000(1+x)+5000(1+x)x =5000(1+x)2(吨). 解:设平均每月的增
3、长率为x,据题意得: 5000(1+x)2=7200 (1+x)2=1.44 1+x=1.2. 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 取x=0.2=20. 教师引导,点拨、板书,学生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计算简便、直接求得,可以直接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 (2)认真审题,弄清基数,增长了,增长到等词语的关系。 (3)用直接开平方法做简单,不要将括号打开。 练习1.教材P.42中5. 学生分析题意,板书,笔答,评价。 练习2.若设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为x,分别列出下面几个问题的方程。 (1)某工厂用二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到原来的b倍,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 (1+x)2=
4、b(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2)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由a万元增加到b万元,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 (a(1+x)2=b) (3)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了原来的b倍,求每年增长的百分数。 (1+x)2=b+1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以上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下面的规律: 设某产量原来的产值是a,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增长一次后的产值为a(1+x),增长两次后的产值为a(1+x)2 ,增长n次后的产值为S=a(1+x)n. 规律的得出,使学生对此类问题能居高临下,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2 某产品原来每件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
5、,如果两个降价的百分数相同,求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分析:设每次降价为x. 第一次降价后,每件为600-600x=600(1-x)(元). 第二次降价后,每件为600(1-x)-600(1-x)x =600(1-x)2(元). 解:设每次降价为x,据题意得 600(1-x)2=384. 答:平均每次降价为20.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毕,学生板书,笔答,评价,对比,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增长”、“下降”的区别。如果设平均每次增长或下降为x,则产值a经过两次增长或下降到b,可列式为a(1+x)2=b(或a(1-x)2=b). (四)总结、扩展 1.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严格审题,弄清各数据相互
6、关系,正确布列方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渗透转化和方程的思想方法。 2.在解方程时,注意巧算;注意方程两根的取舍问题。 3.我们只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所以只求到两年的增长率。3年、4年,n年,应该说按照规律我们可以列出方程,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也将会解这些方程。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8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三) 1.数量关系:例1例2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分析:分析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解解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最后产值、基数、平均增长率、时间 的基本关系: M=m(1+x)n n为时间 M为最
7、后产量,m为基数,x为平均增长率 一元二次方程的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及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2+b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 1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有关概念 3解决一些概念性的题目 4态度、情感、价值观 4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2难点关键: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
8、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列方程 问题(1)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 大意是说:已知长方形门的高比宽多6尺8寸,门的对角线长1丈,那么门的高和宽各是多少? 如果假设门的高为x尺,那么,这个门的宽为_尺,根据题意,得_ 整理、化简,得:_ 问题(2)如图,如果 ,那么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如果假设剪后的正方形边长为x,那么原来长方形长是_,宽是_,根据题意,得:_ 整理,得:_ 老师点评并分析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整理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
9、:请口答下面问题 (1)上面三个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 (2)按照整式中的多项式的规定,它们最高次数是几次? (3)有等号吗?或与以前多项式一样只有式子? 老师点评:(1)都只含一个未知数x;(2)它们的最高次数都是2次的;(3)都有等号,是方程 因此,像这样的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a0)后,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
10、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例1将方程(8-2x)(5-2x)=18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因此,方程(8-2x)(5-2x)=18必须运用整式运算进行整理,包括去括号、移项等 解:去括号,得: 40-16x-10x+4x2=18 移项,得:4x2-26x+22=0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4,一次项系数为-26,常数项为22 例2(学生活动:请二至三位同学上台演练) 将方程(x+1)2+(x-2)(x+2)=1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
11、常数项 分析:通过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把(x+1)2+(x-2)(x+2)=1化成ax2+bx+c=0(a0)的形式 解:去括号,得: x2+2x+1+x2-4=1 移项,合并得:2x2+2x-4=0 其中:二次项2x2,二次项系数2;一次项2x,一次项系数2;常数项-4 三、巩固练习 教材P32 练习1、2 四、应用拓展 例3求证:关于x的方程(2-8+17)x2+2x+1=0,不论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要证明不论取何值,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只要证明2-8+170即可 证明:2-8+17=(-4)2+1 (-4)20 (-4)2+10,即(-4)2+10 不论取何值,
12、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五、归纳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和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的概念及其它们的运用 六、布置作业 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篇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2.教学难点:有关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词语的异同;增长,增
13、长了,增长到;扩大,扩大到,扩大了。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例1 某钢铁厂去年一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三月份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则2月份的产量是5000+5000x=5000(1+x)(吨). 3月份的产量是5000(1+x)+5000(1+x)x =5000(1+x)2(吨). 解: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据题意得: 5000
14、(1+x)2=7200 (1+x)2=1.44 1+x=1.2. 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 取x=0.2=20. 教师引导,点拨、板书,学生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计算简便、直接求得,可以直接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 (2)认真审题,弄清基数,增长了,增长到等词语的关系。 (3)用直接开平方法做简单,不要将括号打开。 练习1.教材P.42中5. 学生分析题意,板书,笔答,评价。 练习2.若设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为x,分别列出下面几个问题的方程。 (1)某工厂用二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到原来的b倍,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 (1+x)2=b(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15、 (2)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由a万元增加到b万元,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 (a(1+x)2=b) (3)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了原来的b倍,求每年增长的百分数。 (1+x)2=b+1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以上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下面的规律: 设某产量原来的产值是a,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增长一次后的产值为a(1+x),增长两次后的产值为a(1+x)2 ,增长n次后的产值为S=a(1+x)n. 规律的得出,使学生对此类问题能居高临下,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2 某产品原来每件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如果两个降价的百分数相同,求
16、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分析:设每次降价为x. 第一次降价后,每件为600-600x=600(1-x)(元). 第二次降价后,每件为600(1-x)-600(1-x)x =600(1-x)2(元). 解:设每次降价为x,据题意得 600(1-x)2=384. 答:平均每次降价为20.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毕,学生板书,笔答,评价,对比,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增长”、“下降”的区别。如果设平均每次增长或下降为x,则产值a经过两次增长或下降到b,可列式为a(1+x)2=b(或a(1-x)2=b). (四)总结、扩展 1.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严格审题,弄清各数据相互关系,正确布列方程。培养学生用
17、数学的意识以及渗透转化和方程的思想方法。 2.在解方程时,注意巧算;注意方程两根的取舍问题。 3.我们只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所以只求到两年的增长率。3年、4年,n年,应该说按照规律我们可以列出方程,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也将会解这些方程。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8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三) 1.数量关系:例1例2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分析:分析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解解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最后产值、基数、平均增长率、时间 的基本关系: M=m(1+x)n n为时间 M为最后产量,m为基数,x为平均增长
18、率 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篇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2.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代数中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应用问题的优越性。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 3.教学疑点:学生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问题中检验步骤的理解。 4.解决办法: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先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最
19、重要的是审题,审题是列方程的基础,而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在透彻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才能恰当地设出未知数,准确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步骤? 审题,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答。 (2)两个连续奇数的表示方法是,(n表示整数) 2.例题讲解 例1 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 分析:(1)两个连续奇数中较大的奇数与较小奇数之差为2,(2)设元(几种设法)a.设较小的奇数为x,则另一奇数为,b.设较小的奇数为,则另一奇数为;c.设较小的奇数为,则另一个奇数。 以上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有三种设法,
20、就有三种列法,找三位学生使用三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简单解法。 解法(一) 设较小奇数为x,另一个为, 据题意,得 整理后,得 解这个方程,得。 由得,由得, 答:这两个奇数是17,19或者19,17。 解法(二) 设较小的奇数为,则较大的奇数为。 据题意,得 整理后,得 解这个方程,得。 当时, 当时,。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或者19,17。 解法(三) 设较小的奇数为,则另一个奇数为。 据题意,得 整理后,得 解得,或。 当时,。 当时,。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19,17。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1.三种不同的设元,列出三种不同的方程,
21、得出不同的x值,影响最后的结果吗? 2.解题中的x出现了负值,为什么不舍去? 答:奇数、偶数是在整数范围内讨论,而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3.选出三种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 练习1.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210,求这两个数。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21,求这三个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2,积为23,求这两个数。 学生板书,练习,回答,评价,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 例2 有一个两位数等于其数字之积的3倍,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2,求这两位数。 分析:数与数字的关系是: 两位数十位数字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十位数字个位数字。 解:设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这个两位数是。 据题意,得
22、, 整理,得, 解这个方程,得(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 答:这个两位数是24。 以上分析,解答,教师引导,板书,学生回答,体会,评价。 注意:在求得解之后,要进行实际题意的检验。 练习1 有一个两位数,它们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8,如果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就得1855,求原来的两位数。(35)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笔答,板书,评价,体会。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A 1、2 补充:一个两位数,其两位数字的差为5,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数与原数之积为976,求这个两位数。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售出时,能卖50
23、0个,已知该商品每涨价1元时,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赚8000元利润,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货为多少个? 参考答案: 精析:此题属于经营问题。设商品单价为(50+)元,则每个商品得利润元,因每涨1元,其销售量会减少10个,则每个涨价元,其销售量会减少10个,故销售量为(500)个,为赚得8000元利润,则应有(500).故有=8000 当时,50+=60,500=400 当时,50+=80,500=200 所以,要想赚8000元,若售价为60元,则进货量应为400个,若售价为80元,则进货量应为200个。 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篇五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
24、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应注意是方程的解,但不一定符合题意,因此求解后一定要检验,以确定适合题意的解。例如线段的长度不为负值,人的个数不能为分数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长方形的周长、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2.例1 现有
25、长方形纸片一张,长19cm,宽15cm,需要剪去边长是多少的小正方形才能做成底面积为77cm2的无盖长方体型的纸盒? 解:设需要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cm,则盒底面长方形的长为(19-2x)cm,宽为(15-2x)cm, 据题意:(19-2x)(15-2x)=77. 整理后,得x2-17x+52=0, 解得x1=4,x2=13. 当x=13时,15-2x=-11(不合题意,舍去。) 答:截取的小正方形边长应为4cm,可制成符合要求的无盖盒子。 练习1.章节前引例。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练习2.教材P.42中4.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注意:全面积=各部分面积之和。 剩余面积=原面积-截取
26、面积。 例2 要做一个容积为750cm3,高是6cm,底面的长比宽多5cm的长方形匣子,底面的长及宽应该各是多少(精确到0.1cm)? 分析:底面的长和宽均可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则长宽高=体积,这样便可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据题意,6x(x+5)=750, 整理后,得x2+5x-125=0. 解这个方程x1=9.0,x2=-14.0(不合题意,舍去). 当x=9.0时,x+17=26.0,x+12=21.0. 答:可以选用宽为21cm,长为26cm的长方形铁皮。 教师引导,学生板书
27、,笔答,评价。 (四)总结、扩展 1.有关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题均可借助图示加以分析,便于理解题意,搞清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互关系。 2.要深刻理解题意中的已知条件,正确决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取舍问题,例如线段的长不能为负。 3.进一步体会数字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3、6、7. 教材P.41中3.4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例1.略 例2.略 解:设解: 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篇六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中例1:用22cm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为30cm2的矩形,求这个矩形的长与宽。这是面积问题中的一个典型例题,我在引导学生解决
28、此题之后,马上改编为:用22cm长的铁丝能不能折成一个面积为32cm2的矩形?试分析你的结论。通过此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联系起来,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又改编为:有一面积为150m2的长方形鸡场,鸡场的一边*墙(墙长18)另三边用竹篱笆围成,如果竹篱笆的长为35,求鸡场的长与宽。 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也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级上升,这是这节课中的一大亮点。 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设计 篇七 教材分析 1本节在引言中的方程基础上,首先通过两个实际问题,进一步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例子,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出它们的共同点,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书中的定义是以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
29、为标准,用文字的形式给出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整理为ax2+bx+c=0(a0)的形式,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本节始终都有列方程的内容,这样安排一方面是分散列方程这一教学难点,化整为零地培养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为由一些具体的方程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学情分析 1、通过课堂练习,大部分学生对概念基本理解,能够找出各项系数,但有少数学困生对于系数符号没有掌握。 2、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薄弱,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问题要以多练为主。 3、学生认知障碍点: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和整式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从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二次
30、方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能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3、通过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能力,同时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具备完整性和深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概念的形成及一般形式。 2、难点:从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正确识别一般形式中的“项”及“系数”。 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设计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并能分析简单问题中的
31、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与模仿,建立起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获得对代数式的初步经验,锻炼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能将生活中的经验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能根据题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会将不规则的一元二次方程化成标准的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找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就要开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了,在开始讲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看第二十二章的这张图片,图片上有一个铜雕塑,有哪
32、位同学能告诉我这是谁吗? 生:老师,这是雷锋叔叔。 师:对,这是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前的雷锋雕像,雷锋叔叔一生乐于助人,奉献了自己方便了他人,所以即使他去世了,也活在人们心中,所以人们才给他做一个雕塑纪念他,同学们是不是也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啊? 生:是的老师。 师:可是原来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在建造这座雕像的时候曾经遇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图片下面的这个问题,同学们想不想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想。 师:同学们也都很乐于助人,好那我们看一看这个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一元二次方程。 (二)新课教学 师:我们来看到这个题目,要设计一座2m高的人体雕像,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
33、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雕像的下部应设计为全高?同学们用AC来表示上部,BC来表示下部先简单列一下这个比例关系,待会老师下去看看同学们的式子。 (下去巡视) (三)小结作业 师:今天大家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同学们回去还要加强巩固,做练习题的1、2(2)题。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的优秀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经历抽象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理解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能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教学重点 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
34、有关的概念。 2、利用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1、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2、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教学方法:指导自学,自主探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通过导学提纲,了解本节课自己应该掌握的内容) 一、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自学,经历思考、讨论、分析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 1、请认真完成课本P3940议一议以上的内容;化简上述三个方程。 2、你发现上述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能把这些特点用一个方程概括出来吗? 3、请同学看课本40页,理解记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有关概念 你觉得理解这个概念要掌握哪几个要点?你还掌握了什
35、么? 二、学以致用:(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下列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哪些不是? x2+2x-3=1+x2 ax2+bx+c=0 2、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3-6x2=0(2)3x(x+2)=4(x-1)+7(3)(2x+3)2=(x+1)(4x-1) 3、若关于x的方程(k3)x2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的值是多少? 4、关于x的方程(k21)x22(k+1)x2k20,在什么条件下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5、以2、3、0三个数作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系
36、数和常数项,请你写出满足条件的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 三、反思:(学生,进一步加深本节课所学内容)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自查自省:(通过当堂小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应对)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1个B、2个 C、3个D、4个 (1)(2)(3)(4)(5)(6)2、将方程5x2+1=6x化为一般形式为_.其二次项是_,系数为_,一次项系数为_,常数项为_。 3、关于x的方程(m24)x2+(m+2)x+2m+3=0,当m_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m_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作业:必做题:习题7.1 选做题:(挑战自我)p41随堂练习 1、已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为何值?
37、 2、。当m为何值时,方程(m+1)x+1+27mx+5=0是关x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3、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1=0有一根为,则的值多少? 4、某校为了美化校园,准备在一块长32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场地上修筑若干条道路,余下部分作草坪,并请全校同学参与设计,现在有两位学生各设计了一种(如图),根据两种设计各列出方程,求图中道路的宽分别是多少,使图(1),(2)的草坪面积为540米2.? (1)(2) 板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 定义:一个未知数整式方程可以化为 一般形式ax2+bx+c=0(a、b、c为常数,a0) 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 系数为a系数为b 教学反思 这次我参加
38、了区里组织的优质 课比赛,这次的优质课采用市里要求的1/3模式,这对于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谓“1/3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时间大致分为3个部分,1/3的时间个人自主学习,1/3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1/3的时间全班交流讨论。在1/3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每个环节1/3的时间只是大致的划分,可根据学习内容灵活安排。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要准备好学案。学案就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学案里,教师要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可包括以下方面: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学习内容的范围、完成学习任务所要达到的程度、自主学习成果虎知道 展现的形式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考虑周全,对
39、于学生学习的要求要一次性提出,内容上有梯度。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学生当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检查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对自主学习方法和途径的指导要适度,既要满足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又不能挤占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其次,学习氛围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教师要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充裕的时空环境、热情的帮助环境、真诚的激励环境,只就要求教师在语言上也要有较高水平,会发动学生,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再是,由于课堂上主要是以学生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少讲,要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倾听者的角色,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能讲的教师就不要讲,要避免因为教师呈现自己的观点而打破学生的讨论。学生说完的东西,如果没有问题,教师就不要重复。教师对学习内容要点的讲解要有的放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在学生原有的水平上进行提升,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自己,才能保证我们的课堂很精彩,是名副其实的优质课。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9篇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