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整个单元以“异域风情”为主题,安排了 威尼斯的小艇 牧场之国 金字塔三篇现代文。威尼斯的小艇为我们展示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牧场之国向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的静谧美好,展现了荷兰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自然、和谐的景观。金字塔中的两篇短文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介绍金字塔:金字塔夕照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神奇壮观。为扎实落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训练目标,应 围 绕“异域风情这个专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具体来说,提出几点教学建议:1.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体会风景的动、静之美,感
2、受优美的外国风光。2.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感受文章文质兼美的特点。3.学完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使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处美景写一写。由于小学高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发散性的特点,因此教学内容更体现出灵活的特点。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作者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学 习 牧场之国,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贯穿全文的一句话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来体会作者对荷兰的牧场的喜爱之情。金字塔一文,由两篇文章组成,分别从不同方面介绍了金字塔的美丽、雄浑和不可思议,表达了对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美之情。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抓住主要内容,体会静
3、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这有助于我们达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即扎实落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切II练。围 绕 着“异域风情”这个专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了解三处国外的风景,体会作者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3.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第七单元教学总体构想第一部分:威尼斯的小艇1.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浏览威尼斯的风景图片或视频,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小艇的模型。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
4、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3.体会作者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威尼斯的独特风景的表达效果。4.学习完本节课后,鼓励学生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个好地方。第二部分:牧场之国本篇课文向我们展现了宁静、和谐的牧场风景。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展现牧场优美环境的图片和视频,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强烈兴趣。在学习本篇课文时,学生要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后,理清文章的结构。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进而展开丰富的想象,感 悟 这 就 是 真 正 的 荷 兰”的含义。第三部分:金字塔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要引导学生学会搜
5、集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两篇关于金字 塔 的 文 章 的 不 同 体 裁 金字塔夕照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不同的方法介绍金字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析说明方法的方式,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和神秘。威尼斯的小艇一、学习目标1.会认、会写生字,会读本课的多音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二、课时分配2课时。三、学习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师 同 学 们,你们知道意大利著名的水上城市是哪里吗?它就是位于意大利东北的水城威尼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这座城市游览一
6、番吧!(-)了解作者马克吐 温(1835 1910),美国作家、小说家,著名演说家。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以方言和民间口语书写现实生活,开辟了新的现实主义道路。(三)精读课文,探究写法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围绕小艇写了哪些内容。(第1自然段写出了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的交通工具,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师 接 下 来,请大家一起来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小艇的样子奇特的,你从中了解到小艇具有什么特点。(作 者 将 小 艇 比 作 新 月 ,写出小艇外观上两头翘起的特点。将“小艇 比 作 水 蛇 ,写出了小艇行动的轻快灵活。)师:诵读第3自然段
7、,想象一下,假如你也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坐在船上游览威尼斯,会看到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和两岸的古建筑,我会感受到威尼斯这座水城有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四)总结文章的前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外观特点、小艇的样子和人们乘坐小艇的感受。第 2 课时(-)复习导入上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小艇的特点,小艇是如何穿梭于威尼斯的大街小巷之中的呢?请同学们认真朗读文章的第4自然段,思考船夫的驾驶技术体现在哪些方面。(-)学习第4自然段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熟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第4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围绕第一句来写的。我们了解到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8、作者使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用了 左 拐 右 拐 挤 过 去 穿 过 急转弯 这些词语具体地描写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师:想象一下,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小艇中,你会有怎样的体验?(我会觉得特别新鲜有趣,坐在小艇里看周围的景物会感到十分悠闲。)师:作者有着怎样的感受呢?(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师: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再用 眼睛忙极了 衬托出小艇的行驶速度之快,从侧面突出了船夫驾驶技术高。(三)学习第5自然段师:作者是怎样描绘白天的威尼斯的风景的?(白 无 人们纷纷乘坐小艇外出,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整座水城因人们的出行变
9、得生机盎然。作者选取了商人、青年妇女、孩子、老人这四种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来进行描写的。)师:从 第5自然段你看出威尼斯人和小艇有着怎样的关系?(小艇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人们离不开小艇。)(四)学习第6自然段师白天的威尼斯充满了活力,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第6自然段,在这段话中,作者使用了哪种描写方法?(作者运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运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半夜戏院散场时人们的活动情况。然后作者运用了静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夜晚,小艇送走最后一批乘客,整个城市变得一片寂静。)师:说一说夜晚的威尼斯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戏院散场时的片刻喧闹和夜晚的沉寂静谧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动一静
10、对比鲜明,这片刻的喧闹衬托出夜晚威尼斯的宁静祥和。)(五)总结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威尼斯的小艇的呢?(作者在首段向我们介绍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第2、3自然段写了小艇的外观特点和作者乘坐小艇的感受,第4自然段写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第5自然段写了白天人们的生活与小艇密切相关,最后一段写出了夜晚小艇停泊在码头,这座水城笼罩着一片静谧。)师:威尼斯的小艇一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城的独特魅力。看一篇写景的文章,推介阅读叶圣陶的 苏州园林。牧场之国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2.理解课文内容,体
11、会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二、课时分配2课时。三、学习过程第1课时(-)导入(课件出示有关荷兰风光的图片。)师: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国家,被 称 为 花 之 国 ,牧场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特色,在这片牧场上,不仅有成群结队的奶牛,还有着天堂般的绿色草原,成千上万的牲畜在这片牧场上安静地成长。这个国家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渎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整篇课文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写的呢?(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第一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2、?(第一句话是文章的总起句,荷兰是 水之国,花 之 国 ,课文强调荷兰”也是牧 场 之 国 ,说明这篇文章描述的重点是“牧 场 之 国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师:这句话使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品读这一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句话运用了静态描写的方法,我仿佛看到了在一片碧绿的大草原上,牛群饿了就专注地吃草,不饿就好像在琢磨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整个草原一片宁静、安详。)(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师:全是 说明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全是 写出了草原的辽阔和花牛的数目多,“丝绒般的 表现了青草的柔软。)(三)课堂总结在作者的
13、眼中,牧场上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花牛在牧场上悠闲地吃草,形成了荷兰牧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作者目光所及,都是一片优美的风景。所以他才会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第2课时(-)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荷兰牧场上牛群吃草的独特风景,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荷兰的牧场,去感受这份自然之美吧!(-)品读课文、感知内容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画出体现荷兰特色的词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答案体现荷兰特色的词语有膘肥体壮、辽阔无垠、悠然自得、成千上万、成群结队。)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赏析课文中的相关语句。(1)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
14、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师:这句话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静态描写。悠 然 自 得 安 闲”突出了小动物们生活的悠闲快乐;成千上万 成 群 结 队”点明了家禽家畜之多;见不到一个人影 表明了草原的辽阔和动物的自由。我感受到了动物们悠闲惬意的生活状态。)(2)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师: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景象?有什么感受?(静态描写。从这几句话中,我
15、看到了傍晚的晚霞铺满天空,脖子上挂着铃铛的奶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衬托得牧场更加寂静。读了这段话,我感觉牧场环境优美,清新寂静,使我们充分体会到了荷兰牧场的宁静祥和。)(3)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她开往城市。师: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动态描写。装 满 满 载 不 停 地 点 明 了 车、船运输的繁忙。读了这些语句,我知道了荷兰的牧场牛奶产量很高,感受到了荷兰的畜牧业很兴旺。)(4)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哗噪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
16、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师: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静态描写。通过这段话,我体会到了荷兰夜晚的寂静。我仿佛看到了沉睡的牲畜,远处的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三)总结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使我们充分体会到了荷兰牧场的优美、恬静。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使用静态描写的方法直接表现牧场的宁静祥不;使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课下阅读一篇描写风景的文章,推荐阅读陈淼的 桂林山水。金字塔一、学习目标1.会 认 译 愧 熠 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澄2.了解金字塔的相关资料,感受金字塔迷人的景
17、色及它的构造。3.体会两篇文章以不同的体裁介绍金字塔有怎样不同的表达效果。二、课时分配1课时三、学习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师 同 学 们,今天我们要探访的国家是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最具有影响力的象征。埃及金字塔被认为是 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世界古代文明史上的奇迹。(-)图片展示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你觉得金字塔的外形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请试着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金字塔。(雄伟壮观、巧夺天工、年代久远、金灿灿、神圣庄严、神秘莫测。)(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 同 学 们,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它是由两篇短文组成的,金字塔夕照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
18、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现在,请大家认真地朗读一下这两篇文章吧!(四)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塔的重量:约600万吨塔基面积:约5.3万平方米塔的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塔原高约146米,塔基原边长约230米。因年久风化,塔现高约137米,塔基现边长约227米。师: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介绍金字塔?(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介绍金字塔。作者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表现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几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师: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列数字和作比较。公元前2600年左右 说明了金字塔的建造历史悠久。几千年后才出现比它更高
19、的建筑,说明金字塔的建筑技巧非常高超。)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师:在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不可思议呢?(列数字和作比较。230万2.5吨50层 楼 高 126个篮球场等数字说明了金字塔的宏伟规模,体现了古埃及人在没有现代化设备帮助的情况下建造金字塔的艰难与智慧。)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师: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作诠释。作诠释是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用
20、途等进行说明、解释。)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师: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金字塔?(列数字。这些数据既说明了金字塔的设计巧妙,也说明了古埃及劳动人民当时在天文数学等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五)总结在这篇阅读材料中,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等方法,向我们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规模宏大、历史悠久。通过读这篇阅读材料,我们知道了金字塔的外形、高度、重量、体积、塔底面积、建造时间与坐落地点、建筑材料、建造工艺,了解了古代埃及的人民有着高度的文明和丰盈的智慧。请同学们课下阅读一篇说明文,推荐阅读谈家桢的 奇妙的克隆。口语交际一、教学目标1.确定好讲解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查阅相关
21、的资料。2.学会列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述。3.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做调整。二、课时分配1课时。三、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转换一下学生的角色,来做一个小小讲解员,请大家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大家想不想参与啊?(-)确定主题,搜集资料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有一个外地的观光团要来我们学校参观,你是负责向客人介绍学校环境的解说员,你准备怎样介绍我们的学校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为我们的解说做准备吧。首先我们确定了解说的主题:介绍校园环境。确定了主题之后,我们需要围绕 校园环境 这个主题准备文字和图片资料。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我们已有的资料列一个提纲。我们应该怎样根据查到的资料
22、列一个提纲呢?我们一起来给这次解说列一个提纲吧。1 .明确解说词的主题:介绍校园环境。2.中心:体现学校环境的优美。3.解说词的内容。(1)校园建筑的布局。(2)学校的文化氛围(教室、走廊的布置)。(3)校园操场的设施。提纲的主题就是我们要解说的主题提纲的中心就是我们通过讲解来体现学校的某个特色;提纲的内容就是编排解说词的讲解顺序。(三)提出讲解要求1.列提纲,讲解要符合一定的空间顺序。2.讲解过程中,要学会随机应变,讲解的语言要生动活泼。3.讲解过程要条理清晰,要擅长运用手势、表情为讲解增色。4.讲解的开头要做自我介绍,结尾的时候要说结束语,并对客人的参观表示感谢。(四)解说词范文尊敬的各位
23、来宾:大家好!我 是()学校的一名讲解员,我 叫(),今天我为大家讲解的是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走进学校大门,我们首先看到学校的教学楼,在教学楼的墙壁上,书写着我校的校训 厚德博学、日新笃行,劝诫着我们的学生要做博学、创新、坚定信念之人。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教学楼。首先请大家看一下我们学校的走廊,这里不仅是同学们从室外走向教室的通道,我们可以看到,在学校走廊的两侧摆放着很多植物,这些植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绿色,也使同学们在课间可以多看绿色植物,缓解眼睛疲劳。走廊墙壁上随处可见名人名言,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话语会对同学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请大家随着我的步伐到班里来看一看吧,我校每个班级都有着
24、自己的独特风格,班级文化墙的建设体现了同学们别出心裁的布置。再继续往前走,我们会看到校园的图书室。我校的图书室藏书丰厚,书籍的类别有教师用书、学生工具书、中国文学类、外国文学类、故事类、童话类、综合类等。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一起到学生们的活动场所一操场去看一看吧!操场是同学们大课间休息、上体育课的活动场所,这里有着400米的塑胶跑道,操场上还设置了跳远场地、足球场、篮球场,在操场的南侧,是庄严的升旗台,当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中冉冉升起,我们的爱国之情也油然而生。在操场的墙上有着许多生动的运动图画,画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体操动作、羽毛球、足球等。感谢各位来宾的参观,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五)总
25、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做一名解说员需要准备的各项工作,现在老师再来和大家一起复习一下做一名小讲解员的方法。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好讲解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搜集资料,然后,我们可以围绕着解说主题列一个提纲。解说内容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灵活应变,注意语言的生动、灵活,使游客的整个参观过程轻松愉快。习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如历史背景、基本现状。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4.学会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二、课时分配2 课时三、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中国有哪
26、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呢?请大家来说一说吧。同学们都是知识渊博的孩子,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有长城、故宫、秦兵马俑等。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选择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把它介绍给别人吧。(-)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得知,截 至2019年7月6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名录的有37处。1.选择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处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便接下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活动。2.查阅资料。确定好了要写的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处遗产悠久的历史文化。查阅资料的途径包括上
27、网搜索、查找相关的书籍、询问他人等方式。3.整理资料。学生需要把查阅到的资料选择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将搜集到的资料分为描述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三)撰写习作我们怎样利用搜集到的资料撰写一篇习作呢?首先,我们需要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如果写说明文的文体,我们可以在文章中使用图片和图表。在写作时,我们可以使用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来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这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第2课时(-)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来互相交流各自的习作,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出示要求1.明确习作要求。我们这次习作的要求是选择一处自己感
28、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写。2.明确写作要求。在上一节课我们曾谈到,我们需要将搜集到的资料分为描述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那么,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还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三)欣赏优秀作品通过欣赏优秀的作品,我们了解了写好习作的方法,也从中借鉴了一些好的写作手法。(四)评一评、改一改1.学生互相评价大家的习作。2.学生朗读修改后的习作。3.讨论修改后的习作有什么进步之处,并对习作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4.学生根据同学的意见自由修改习作。5.将修改后的习作向全班进行展示。(五)总结通过这次的习作训练,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同学们
29、查阅了相关资料,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了下来。在写作过程中,同学们锻炼了运用景物描写的能力。通过广泛的交流讨论,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反复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只有将作文反复修改,写出来的作文才有更高的质量。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2.学会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3.积累古诗,熟读成诵。二、课时分配1课时。三、教学过程(-)交流平台本单元的课文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展示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请同学们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出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通过同学们的交流讨论,我们感受到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
30、写的作用,这两种方法能将景物的美感展现出来。大家以后在对景物进行描写时,也可以使用这两种方法,为我们的文章增色添彩。(-)词句段运用1 .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读一读,再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1)出示课本上的两个句子。(2)讨论交流:你从这两段句子当中,体会到了什么?(3)学生回答问题。(4)教师明确答案。第一段话中,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表现了小艇在水面上来往穿梭的样子,体现了环境的动态美。第二段话中,作者通过静态描写的方法,写出了荷兰夜晚的静态美。2.读一读,说说下面的句子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1)出示课本上的两个句子。(2)学生讨论交流
31、。(3)学生回答问题。(4)教师明确答案。两段句子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第一段句子描写了在夕阳的映衬下,金字塔和周边的景物浑然一体,呈现出迷人的、金色的壮观景象。第二段句子描写了周边的一切都是纯白色的景象,这种环境笼罩着一种神圣、纯洁的光辉。这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在第一段话中,作者将金字塔比作纯金,写出了夕阳映照下金字塔的雄伟壮观。在第二段话中,作者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洁白的景象。(三)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 乡村四月。2.明确读音,熟读古诗。3.请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情况,读一读作者简介,说一说诗句大概的意思。4.熟读成诵。单元学习单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威
32、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方面小艇特点把小艇比作外形(1)()(2)()(3)()(4)()行动(5)()(6)()二、分析句子的描写方法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2.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3.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三、分析说明方法塔的重量:约600万吨塔基面积:约5.3万平方米塔的体积:约2 6 0万立方米塔原高约1 4 6米,塔基原边长约2 3 0米。因年久风化,塔现高约1 3 7米,塔基现边长约2 2 7米。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介绍金字塔?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单元学习单答案-(D长、窄、深(2)独 木 舟(3)两头翘起(4)新 月(5)轻快灵活(6)水蛇二、1.静态描写2.动态描写3.静态描写三、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介绍金字塔。作者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表现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