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中考模拟试卷(三)化学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0-16 N-14 S-32 Fe-56 Na-23 Mg-24 Cu-64Zn-65 Ca-4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 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今年世界各地爆发了“新冠肺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胜利。下列防疫措施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外出配戴N95 口罩B.用 84消毒液消毒C.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D,经常开窗通风【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
2、,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详解】A.外出配戴N95 口罩,只是将其戴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B.用 84消毒液消毒,是利用消毒液与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变性,故 B 正确:C.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是根据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间隔变大的原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D.经常开窗通风只是打开门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故选:Bo【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2.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下列叙述符合这个主题的是A.加大石油和煤的开采力度 B.鼓励燃放烟花爆竹C.合理使用农药
3、、化肥 D.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答案】C【解析】【详解】A.加大石油和煤的开采力度,造成能源枯竭,不符合题意。B.鼓励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大量的粉尘,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D.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CoB.将海水过滤可得到纯净水D.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C.将烧碱固体放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量比为2:1【答案】A【解析】【详解】A.中和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有水生成,正确;B.将海水过滤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得到纯净水,错误;C.烧碱为氢氧
4、化钠,将烧碱固体放入水中,溶解放出大量的热,错误;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 1:2;错误;故选A o4.下列2 0 2 2 年北京冬奥会相关物品的制作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冬奥迎春对联 B.“雪容融”月青纶抱枕C.金镶玉纪念章 D.“冰墩墩”陶瓷公仔【答案】B【解析】【详解】A.冬奥迎春对联的材料是纸张,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B.“雪容融”月青纶抱枕,睛纶属于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C.金镶玉纪念章,金属于金属材料,玉属于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冰墩墩”陶瓷公仔,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B5.
5、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详解】A.加热液体,试管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选项实验操作错误。B.称量固体左物右码,选项实验操作错误。C.排水法收集氢气这种气体,水只能从长导管出去,所以氢气从短导管口进,选项实验操作正确。D.过滤浑浊食盐水,需要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选项实验操作错误。故选:Co6.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H:表示两个氢元素B.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N0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D.2cH“表示两个甲烷分子【答案】D【解析】【详解】A.2H:
6、表示两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B.Mg2+:表 示 1个镁离子带2 个单位的正电荷,不符合题意;C.NO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D.2CH4:表示两个甲烷分子,符合题意。故选D。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是A.单质:干冰、液氧、硫 B.复合肥:(NHQ2HPO4KH2PO.KNChC.碱:烧碱、消石灰、氢氧化铜 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答案】A【解析】【详解】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C.0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液氧是液态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硫是由硫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符合题意;B
7、.磷酸氢二铉含N、P 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钾含K、P 元素,属于复合肥;硝酸钾含 K、N 元素,属于复合肥,不符合题意;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铜均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符合题意;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A。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信504030乙0 20 4 0 温度七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2 0 c 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D.将
8、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甲溶液从40降温至2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为30%【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B.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即等质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的物质的质量相等,所以可以配得等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但如果溶液不饱和则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错误;c.4(r c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等质量的水中溶解甲、乙饱和需要甲多乙少,则反过来取等质量的甲、乙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为甲小于乙,该选项正确;D.将 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甲溶液从40降温至2(T C,因为降温后溶解度减小,且20甲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小于
9、30%,一定会有溶质析出,而溶剂质量不变,故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正确;答案为:C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冒白烟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冒白雾,而不是白烟,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B.木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而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C.硫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现象描述正确;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果不点燃,不会剧烈
10、燃烧,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故选C。高温1 0.无缝铁轨不可能一次成型,它是在铺设时将短轨通过反应:2 A 1+X -A b O 3+2 F e 焊接而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是A.F e O B.F e 3()4 C.F e 2 )3 1).F e C h【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反 应 前(X 除 外)有 2 A 1,反应后有2 A 1、3 0、2 F e,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X的化学式为F e z C h,故选C。1 1.2 0 2 1 年 6 月 1 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燃料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氢原
11、子O 氧原子氮原子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甲、丁分子个数比为1:1C.乙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N2O4+2N2H4 3N2+4H2O,根据方程式进行分析。【详解】A.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会发生改变,故 A错误;B.根据反应方程式,参加反应的甲、丁分子个数比为1:4,故 B错误;C.乙中氮原子与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2:4,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1 4 x 2):(1 x 4)=7:1,故C储误;D.丙的相对分子质量=1 4 x
12、2=2 8,丁的相对分子质量=(1 x 2)+1 6=1 8,根据方程式,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2 8x 3):(1 8x 4)=7:6,故D正确。故选D。1 2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涤纶线与羊毛线:灼烧法 B.CO?与N 2:伸入燃着的木条C.氯化钙固体与碳酸钙固体:加水 D.氧化铜与木炭粉:加稀盐酸【答案】B【解析】【详解】A.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线灼烧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C.氯化钙固体溶于水,碳酸钙固体难
13、溶于水,加水溶解,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D.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木炭粉和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故选Bo1 3.下 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H2质量/g 酸的质量/gc沉淀质量00A.图A是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B.图B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 大理石C.图C是将等质量 M g、F 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D.图D是向一定质量的H C1和M g 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 a O H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可能为
14、0,纵坐标不可能从0开始,故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B.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C.等质量镁、铁分别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镁消耗的硫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象错误,不符合题意。D.向一定质量的HC1和 MgCh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
15、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4.有一包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共6.4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 4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A.1.6g B.124g C.3.2g D.4.0g【答案】A【解析】【分析】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镁,硫酸镁的质量为24g,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可知,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等于原固体中镁元素的质量。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2424g x2 4+3 2+1 6 x 4x l 0 0%=4-8g,故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为6
16、.4g-4.8g=1.6g【详解】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 16分)15.韭菜炒鸡蛋是许多人爱吃的一道菜,这 道 菜 中 富 含 的 营 养 素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答案】.维生素、蛋白质;.AbCh.【解析】【详解】(1)韭菜是一种蔬菜,含有维生素,鸡蛋中含有蛋白质,故填维生素、蛋白质;(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铝元素化合价为+3,氧元素化合价为-2,故化学式为AI2O3。16.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6 姐)2 8 6(1)硫原子的质子数为(2)硫 属
17、 于(选 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3)硫 原 子 在 化 学 反 应 中 容 易(选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答案】(1)1 6 (2)非金属(3)得到【解析】【小 问1详解】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 6;【小问2详解】由“石,字旁可知,硫属于非金属元素;【小问3详解】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故在反应中很容易得到电子。1 7.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后所得固体(已洗涤、干燥)的质量等于加入锌粉的质量。(1)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1个)。(2)滤 液 中 一 定 含 有
18、 的 溶 质 为(填 化 学 式)(3)过滤所得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答案 .Z n +2 A g N O3=Z n(N O3)2+2 A g 或 Z n +C u(N O3)2=Z n(N O3)2+C uZ n(N O3)2.A l(N O3)3 .银和铜(或 A g 和 C u)【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利用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再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分析。(1)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另是:Z n +2 A g N O3=Z
19、n(N O3)2+2 A g 或 Z n +C u(N O3)2=Z n(N O3)2+C u;(2)根据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铝锌氨铜银,锌能与硝酸银、硝酸铜依次发生反应而不能与硝酸铝反应。Z n +2 A g N C h =Z n(N O3)2 +2 A g6 5 2 1 6析出银的过程是固体质量增加的过程;Z n +CU(N O3)2=Z n(N O3)2+C u6 5 6 4所以析出铜过程是固体质量减少的过程;过滤后所得固体(已洗涤、干燥)的质量等于加入锌粉的质量,说明硝酸银被置换完了,硝酸铜也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滤液一定含有Z n(N O3)2.A l(N C h)3,可能含有硝酸铜
20、,一定没有硝酸银;(3)根 据 题(2)可知滤渣一定含有银和铜(或 A g和 Cu),可能含有锌。18.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常用化学试剂来吸收。(1)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碳酸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5o(2)航天器返回地面后,将氢氧化钙与碳酸锂加水混合,充分反应后可重新得到LiOH,该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满足的条件为。【答案】.C 02+2LiO H-Li2CO3+H20.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解析】【详解】(1)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碳酸锂,根据题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为C O z+Z LiO H ujC C
21、V H。;(2)航天器返回地面后,将氢氧化钙与碳酸锂加水混合,充分反应后可重新得到LiOH,反应方程式为Ca(OH)?+Li2co3=C aC O N+2LiO H,该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满足的条件为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19.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写一个)。(2)若选用装置A.B和 C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则需将装置A 中的错误改正为装置C 中 盛 放 的 液 体 试 剂 为。A B CMnO2 A MnO2【答案】(1)2H-2H,O+O,T或 2KMnO4=K,MnO4+MnO,+O2T或 2KC。-A2KC1+30 2
22、T(2).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下.浓硫酸【解析】【小 问 1详解】在实验室中可以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水,还可以用加热高镒酸钾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镭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同时MnO,A生成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H 2 C h=2 H 2 O+O 2 T或2 K M n C U =MnO2K z M n C U+M n C h+C h T或 2 K C 1 O 2 K C 1+3 0 2 T ;A【小问2详解】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下端需要伸入液面以下进行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选用装置A.B和
23、C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则需将装置A中的错误改正为: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下,装置C中应盛放的液体试剂为浓硫酸。2 0.A.B.C.D的物质类别各不相同,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A是一种棕红色固体,D含有四种元素是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可相互反应(1)A转化为B(2)B与C反应.(3)C与D反应高温.【答案】.3CO+Fe2O3 2Fe+3CO2 .2HCl+Fe=FeCl2+H2 T .HC1+NaHCO3=NaCl+CO2 T+H20【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
24、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D含有四种元素是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A.B.C.D的物质类别各不相同,而C为 酸,D为盐,则A和B则属于碱、氧化物或者单质,A可与C盐酸反应,常见红棕色固体能与盐酸反应,可知A为氧化铁,氧化铁可以转化为B,而盐酸与B可以反应,可以推测B为铁,因此可知A为氧化铁,B为铁,C为盐酸,D为碳酸氢钠,经验证,推到正确。【详解】(1)A氧化铁生成B铁,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反应条件;故答案为:高温3CO+Fe2O3 2Fe+3cGJ2(2)B为铁,C为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
25、配平及气体符号;故答案为:2 H C l+F e=F e C l2+H2 T。(3)C盐酸与D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故答案为:H C 1+N a H C O3=N a C l+C O2 T +H20。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 个小题,共 10分)2 1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1 0 0 m L水 和1 0 0 m 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 0 0 m L.(2)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_ _ _ _ _ _ _ _.【答案】.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微粒的性质。(1)1 0 0 m L水
26、与1 0 0 m 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 0 0 m 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2)固体碘和碘蒸气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2 2 .控制变量法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2)写出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占燃【答案】(1)4P +5 O22P2O5(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解析】【小 问1详解】占燃 占燃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 +5 O?”至2 P 2 O 5:故填:4P +5 O22P2O5;【小问2详解】由
27、于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它的着火点,所以能够燃烧;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故填: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知识点的记忆、应用能力;培养对知识点的记忆、应用能力。2 3.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稀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随稀硫酸滴加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温度七2 1.02 0.82 0.62 0.42 0.22 0.0.7Z1 03 0 40 5 0稀硫酸体积m L(1)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将(
28、填“变大”、变小 或 不变);(2)曲线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B点后溶液温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3)写出C点时溶液中含有离子 符号:。【答案】(1)变小(2)B点时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入稀硫酸使溶液温度下降(3)N a+、H+、SO:【解析】【小 问1详解】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稀溶液的烧杯中,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显中性的硫酸钠,所以A到B过程中溶液由显碱性逐渐变为中性,对应的pH将变小。【小问2详解】B点后溶液温度下降的原因是B点时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入稀硫酸使溶液温度下降,直至恢复至室温。【小问3详解】C点稀硫酸已经过量,此时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稀硫酸
29、以及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对应离子的符号:N a+、H+、SOj。2 4.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镁、氯化钙。一同学设计了图A提纯方案:港港得可 加过量於港通遮*港港建隹,懿L枷畿L冗淀图A(I)过滤和操作X 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其在操作X 中 的 作 用 是。(2)加入试剂b 后,必须过滤,否则滴加盐酸后沉淀会溶解,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答一个)(3)滴加稀盐酸时产生气体的情况如图B 所示,则 0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t邑性气体m i/g A和I隔微建依图B【答案】(1)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造成飞溅(2)CaCO3+2HCl=CaCl2+H2O+CO2 t 或 2HCl+Mg(OH)2=
30、MgCU+210(3)Na0H+HCl=NaCl+H20【解析】【小 问 1详解】通过操作X 将溶液中的氯化钠提取出来,故操作X 是蒸发结晶,过滤和蒸发结晶都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在蒸发结晶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通过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造成飞溅。【小问2 详解】加入试剂b 后,必须过滤,否则滴加稀盐酸时,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或 2HCl+Mg(OH)2=MgCL+2H2O。【小问3 详解】滴加稀盐酸时产生气体的情况如图所示,0A 端发生的反应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
31、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o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 5.明明同学利用实验室存放的一瓶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溶液做酸碱中和实验。(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氢氧化钠5 g,需要量取水 mL。量取时的操作如右图所示,该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是 o(2)明明用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明明判断氢氧化钠变质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氢氧化钠变质、滴加盐酸产生气泡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为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明明设计
32、了两个实验方案。方 案1: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滴加儿滴酚献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方案2: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饱和石灰水,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醐溶液。发现溶红色。于是明明认为样品中还会有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康康认为明明的两个实验方案都不能达到目的,他的理由是。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4)康康将方案2进行了定量化处理,来检测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取10 g样品溶于90 g水中,向其中滴加过量饱和石灰水,对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为0.5g。则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答 案】.95.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NaOH+CO2=Na2CO3+H2
33、ONa2co3+2HCl=2NaCl+H2O+CO2T .方 案1中,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麟溶液变红;方案2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是氢氧化钠,也能使酚献溶液变红.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钢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酰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94.7%【解析】【详解】(1)根据计算解答;根据测量时仰视数据分析解答;(2)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根据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3)根据方案1中,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酰溶液变红解答;方
34、案2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酷溶液变红解答;根据先除去碳酸钠,再检测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分析解答;(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l)(10 0 g-5g)+L0 g/mL=95 mL;测量时仰视数据,测得数据偏小,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故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是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2)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Ch+H2O;滴加盐酸产生气泡是碳酸钠溶液 与 稀 盐 酸 反 应 生 成 氯 化 钠、水 和 二 氧 化 碳,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 为N a 2 c o 3+2 H
35、C 1=2 N a C l+H 2 O+C C h T;(3)康康认为明明的两个实验方案都不能达到目的,理由是方案1 中,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醐溶液变红;方案2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是氢氧化钠,也能使酚配溶液变红;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钢溶液等),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献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没有完全变质;若溶液没有变成红色,则氢氧化钠全部变质;(4)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 a2 cC h+C a(0 H)2=C aC C h l+2 N a0 H1 0 6 1 0 0 x 0.5 g106 _ 100 x 0.5gx=0.5 3 glOg-O 53P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匕s X1 O O%=9 4.7%10g答: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9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