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实施细则.pdf

上传人:c****3 文档编号:9349102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0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实施细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实施细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实施细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实施细则.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要求,切实解决当前中小学教育短视化、功利化、学生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小学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一、作业管理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个性的发展,学校将严格执行系列文件要求,坚守作业管理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健全作业管理机制。1.优化作业设计。学校分学段、分学科指导教师从学与教的视角思考作业内涵,严格作业设计,研制作业内容,规范作业布置,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分层布

2、置作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2 强化作业统筹。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完成作业,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每天控制在 1 小时以内。3.规范作业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学校统一征订的教辅资料为主,其他课后的探究性学习、习作练习、阅读及书写训练等学业安排布置,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及课程实施情况安排。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教学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布

3、置难度水平超过课标要求的作业。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或变相惩罚学生,特别是教师不得通过微信、钉钉等班级交流群布置家庭书面作业。4.严肃作业批改。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要求学生对错误作业及时订正,及时做好向学生的反馈、答疑等工作。特别是要注重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做好答疑辅导工作。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5.加强作业指导。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

4、完成书面作业。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辅导学生根据自身对知识掌握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不敷衍、不抄袭作业。6.家长督促落实。家长要做好学生家庭作业的督促和落实,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原则上不支持家长让孩子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补习班,坚决制止校外培训机构给学生留作业,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不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孩子因故未能在睡觉前完成作业的,家长可在作业本上说明情况,或者告知老师,可以终止作业,按时睡觉。二、睡眠管理 睡眠,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 10 小时。1.

5、加强时间管理。学校从保证学生充足睡眠需要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上下午上课时间和课间休息时间。2.减轻课外负担。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给学生安排太多的辅导班,保证拥有更好的睡眠。倡议家长要鼓励,甚至督促孩子养成午休的良好习惯。一上午的学习和活动以后,合理午休会让孩子们更有充沛精力投入到下午的学习。3.加强科学引导。家长尽力和孩子一起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息时间表,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培养孩子良好的睡前习惯,睡前一小时进行轻松阅读或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 21:00,保证每天睡眠时间达到 10 个小时。家长不要在睡前训斥孩

6、子,尽可能避免让孩子带着烦躁的情绪就寝,影响睡眠质量。为孩子设立固定的睡眠时间,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控制室内光源及噪音,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4.加强监测督导。高度重视做好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手机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优越,不少孩子都配有智能手机,携带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但智能手机带给我们方便同时,也让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1.有限带入校园。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如果确实有需要将手机带

7、入校园的,须经家长同意、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后方可带进校园。提出书面申请带进校园的手机,学生进校后将手机统一交由各班主任管理,放在指定位置,禁止带入课堂及其他场合,未经允许,不可私自取回。若无如实上报者,一经发现,无论是否使用,学 校立即给予收缴代管。2.细化管理措施。家长如遇到紧急情况,请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联系,班主任会及时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保证家校应急联络。学生需要联系家长,可借教师电话或保安室固定电话进行联系。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用手机布置作业,不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3.做好家校沟通。在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

8、结合,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坚决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如果家长确实有些事情需要通过手机处理,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或者真诚地告诉孩子你是在处理工作,工作处理完立马放下手机。家长需要通过手机娱乐放松时,尽量选择在孩子睡着以后的时间。4.加强教育引导。家长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课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节假日可以让孩子锻炼身体或参加公益活动。通过丰富的亲子活动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转移孩子的手机注意力,逐步戒掉孩子的“手机瘾”四、读物管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书,也离不开阅读。在书海里浏览思考,在阅读中吸吮

9、品味,书能美化人生,孰能上善厚德;在诗的曼妙中诠释心语,在书的相衬下一展情怀;诗书同慧、读用合一,在书中感受知识的美妙,感受生命的快乐。家校配合鼓励学生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多读书,读好书 1.激发阅读兴趣。强化对中小学生阅读的深入研究与指导,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校组织优化校园阅读环境,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爱读书、善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活动中展示风采,树立自信,感受读书带来的收获。2.推荐优秀读物。学校会根据实际

10、需要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负责组织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严格进校园读物的推荐程序和要求,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推荐目录会向学生、家长公开,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课外读物坚持自愿购买原则,学校不组织统一购买,不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3.加强图书建设。加强中小学校图书室建设,提高图书室的使用率。鼓励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小书箱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 读体验。4.强化家长的表率作用。家长要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走走,让孩子从喜爱看书入手,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身教的魅力是不可低估的,家长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读书,营造家庭读书氛围础。五、体质管理

11、培养学生科学良好的锻炼习惯,是人生成长中一门必修课。学校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锻炼学生体魄,增强学生体质。1.确保开齐上足体育课。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 4 课时体育课,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 3 课时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2.加强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3 保证体育锻炼时间。学校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 1 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 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个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4.做好健康监测。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研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