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2023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材料》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大2023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材料》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掺合料(名词解释)答案:混凝土掺合料,是为了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用水,调整混凝土强度等级, 在混凝土拌合时掺入自然的或人工的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粉状矿物质。2. 抗渗性、抗冻性(名词解释)答案:混凝土是孔径各异的多孔体,当其四周介质有压力差时(或是浓度差、温度差、电位差),就会有听从流体力学的介质迁移,即渗透。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混凝土的根本性能,也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特点。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含水状态下能经受屡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3. 脆性、韧性(名词解释)答案:脆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即断裂破坏的性质,与韧性相反,直到断裂前只消灭很小
2、的弹性变形而不消灭塑性变形。脆性材料抗动荷载或冲击力量很差。 韧性,物理学概念,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裂开过程中吸取能量的力量。韧性越好,则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4. 工程建设标准(名词解释)答案:工程建设标准指对根本建设中各类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 验收等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工程建设标准是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 得最正确秩序,对建设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运营维护及管 理等活动和结果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共同的、重复使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 对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环境和公众利益,实现最正确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最正确效率
3、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义。5. 吸水率、含水率(名词解释)答案:吸水率是表示物体在正常大气压下吸水程度的物理量,用百分率来表示。 含水率一般指含水量。含水量是岩石实际含水多少的指标,岩石孔隙中所含的水重量(Gw)与枯燥岩土重量(Gs)的比值,重量含水量(Wg);岩土含水的体积(Vw)与包括空隙在内的岩土体积(V)的比值,称为体积含水量(Ww)。6. 减水剂(名词解释)答案: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根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削减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外表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参加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削减单位用水量,改善混
4、凝土拌合物的流淌性;或削减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7. 耐燃性、耐火性(名词解释)答案:耐燃性是装饰材料的一项重要指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的燃烧量,高则耐燃性差,低则耐燃性强。 耐火性是指建筑构件、配件或构造,在肯定时间内满足标准耐火试验中规定的稳定性、完整性、隔热性和其他预期功能的力量。8. 耐水性、软化系数(名词解释)答案:耐水性是指材料抵抗水破坏的力量,通常用软化系数来表示材料的耐水性, 耐水性强的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易降低。软化系数是耐水性性质的一个表示参数, 表达式为 K=f/F。9.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积存密度(名词解释)答案: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
5、以体积,可以用符号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的质量与表观体积之比。表观体积是实体积加闭口孔隙体积。 体积密度是一个汉语词汇,表示材料在包含实体积。在建筑材料中,对材料的质量和体积之比称为密度。 积存密度是把粉尘或者粉料自由填充于某一容器中,在刚填充完成后所测得的单位体积质量。10. 弹性、塑性(名词解释)答案:弹性,经济学名词,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指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肯定比例的转变的属性。弹性的概念可以应用在全部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 塑性,对物体施加外力,当外力较小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当外力超过某一数值,物体产生不行恢复的
6、形变,这就叫塑性形变。11. 某材料的极限抗压强度为 21MPa,弹性模量为 3.010 MPa,利用该材料制成的柱子横断面尺寸为 400 mm500 mm,长度为 12m。假设在该柱子的轴向上施加1800KN 压力,在只考虑弹性变形的状况下,试计算分析该柱子受力后的尺寸变化。此荷载作用下该柱子是否已到达破坏状态?假设没有到达破坏状态,要使该柱子到达 受压破坏,须施加多大的压力荷载?12. 某工程需配制 M10 级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承受的原材料为:32.5 级复合硅酸盐水泥,积存密度为 1300kg/m3;含水率 2%的中砂,积存密度为 1450kg/m3;石灰膏稠度为 100mm,积存密度为
7、 1350 kg/m3。施工水平一般。试求该砂浆的质量协作比与体积协作比。答案:13. 混凝土的体积变形有哪些?它们对混凝土有何影响?减小混凝土变形的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答案: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包括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非荷载作 用下的变形主要有化学收缩、干湿变形、温度变形和碳化收缩。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有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即徐变。混凝土的体积变形过 大会引起混凝土开裂,产生裂缝。裂缝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量,而且还会严 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外观。无论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还是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产生的缘由都是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石的存在所引起的。因此,尽管
8、发生变形的种类 不同,但就其如何减小变形的措施来说,却有共同之处,即:1)合理选择水泥品种 如高强度等级水泥或早强型水泥的细度较大,则收缩较大掺大量混合材料的水泥干 缩较大。2)尽量减小水胶比方承受掺减水剂等措施。这是掌握和减小混凝土变形的 最有效的措施。3)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如用活性掺合料取代局部水泥等。14. 水泥储存中为何要严防受潮、过期和品种混乱?答案:1、防潮湿主要是防止水泥受潮起水化反响,凝固结块;2、过期是水泥在肯定时间内的各成分没有起反响,超过规定的时间各成分会起化学反响而结块;3、品种不能混放,因水泥的品牌不同、批次不同所含的成份也有所不同,直接影响水泥的强度。水泥粉状水硬性
9、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结实地胶结在一起。cement 一词由拉丁文 caementum 进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像,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 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 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15. 混凝土在以下状况下均能导致其产生裂缝,试解释缘由,并指出防止措施。 (1) 水泥水化热过大;(2)大气温度变化较大;(3)混凝土早期受冻;(4)混凝土养护时缺水;(5)混凝土碳化。答案:1、水化热大,
10、主要消灭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由于内外温差超过 25 度,内部受热膨胀力远大于外部混凝土所承受的拉力,易开裂,防止措施就是协作比承受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承受地水化热水泥。2、安定性不良,此水泥为废品,应坚决杜绝在工程上使用。3、大气温度变化大主要就是昼夜温差过大,常消灭在北方的春秋季节,防止措施,就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二次抹面,马上腹膜养护。4、碱骨料反响造成的开裂,成因是高碱硅酸盐水泥与高活性集料反响引起的过量膨胀造成的开裂,防止措施是对集料进展集料碱值试验,一旦确定后可承受适宜的水泥、混合 料和外加剂进展抑制。5、碳化主要的主要防止措施就是掌握粉煤灰的掺量和降低 水灰比,降低碳化值。6、早期受冻,
11、是混凝土中游离的液化水消逝,变成水晶体, 内部体积膨胀,混凝土破坏形成的开裂,防止措施承受防冻剂。7、养护缺水是水 化反响得不到足够的水来完成,干缩造成开裂,防止措施准时养护,冬季要腹膜养 护。还有一条,楼主没有提到,但很常见。8、水灰比过大造成的裂缝,由于水泥 水化后多余的水蒸发后遗留的大面积毛细孔造成的开裂,防止措施严格掌握水灰比。以上几种任何一种造成的开裂,应依据裂缝长度和面积实行不同的补救措施,比方 高强度水泥浆灌封抹面和侧面加固,假设消灭通缝,必要时要凿除重置。16. 为什么秋天建成的房屋的墙体当年冬天保暖性能差?答案:枯燥墙体由于其孔隙被空气所填充,而空气的导热系数很小,只有0.023W/(mK)。因而干墙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而建房屋的墙体由于未完全枯燥,其内部孔隙中含有较多的水分,而水的导热系数为 0.58W/(mK),是空气导热系数的近 25 倍,因而传热速度较快,保暖性较差。尤其在冬季。一旦湿墙中孔隙水结冰后,传导热量的力量更加提高,冰的导热系数为 2.3W/(mK),是空气导热系数的 100 倍,保暖性就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