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_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1).ppt(8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程内容第二章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2.1信息处理平台概述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信息处理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以各种数据为载体而存在的信息。信息处理平台:是指为进行信息提供技术支持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平台、通信及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1.中央处理器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器组成。运算器主要是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则规定了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顺序,并根据指令的具体含义,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地工作。寄存器可以暂存指令和数据。2.存储器。微型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按用途和特性可以分为三类:内存(RAM+ROM),外存和缓存(Cache)。计算机软件:
2、计算机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的集合。软件的作用在于确定计算机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软件是用户与硬件之间的使用界面。根据计算机软件的总体结构和表现形式:系统软件:直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外部设备的软件。它们与具体应用无关,只是在系统一级提供服务,如OS。系统软件中还包括语言处理程序和作为软件研制开发工具的编辑程序、调试程序、装配和链接程序、测试程序以及为适应事务处理的需要而设置的数据库管理程序等。应用软件:直接完成某种具体应用的软件。如工资管理程序、管理信息系图形软件、文字处理软件、财会软件、计划报表软件、辅助设计软件等。媒体:人与人之间所赖以沟通及交
3、流观念、思想的中介物 也是信息比表示和传播的载体,表示信息的逻辑载体,如文字、图像、语言。承载信息的实际载体,如、纸和磁盘。多媒体:是指由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两个或两个以上媒体组合的信息载体。早期的计算机只能处理文字信息,可以叫做单媒体计算机。种能够综合处理多种媒体的计算机就叫做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必须增加声音、图像等媒体的输入输出设备及软件。2.2.2 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交互性。多媒
4、体技术与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系统的主要特征 多媒体系统的主要特征1.集成性。可以对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感觉媒体进行综合处理,达到各媒体的协调一致。2.交互性。可以实现人机交流,便于对系统功能加以控制和干预。3.实时性。能使人的感官感觉到交流是连续的、及时的。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4.数字化。系统处理的都是数字信息,而不是模拟信息。数据通信方式 单工通信:单向传输,如广播、电视 半双工:双方都可以发送或者接收,但不能同时,即当一方发送时,另一方接收。全双工:双方同时可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但其需要两条信道。2.3.5多路复用 无论是广域网还是局域网,都存在这样一个事
5、实,即传输介质的宽带大于传输单一信号所需的宽带,为了有效地利用传输系统,通常采用多路复用技术以同时携带多路信号来高效率地使用传输介质。多路复用分为三种:频分多路(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多路(timedivisionmultiplexing)码分多路(codedivisionmultiplexing)频分多路复用FDM 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传输介质的可用宽带必须超过各路给定信号所需要宽带的总和,如果将这几路信号中的每路信号都以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而且各路载波频率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以使各路信号带宽不相互重叠,那么这些信号就可同时在介质上传播。时分多路复用
6、 每个信号按时间先后轮流交替地使用单一信道,那么,多个数字信号在客观上认为是同时进行传输,对单一信道的交替使用可以按位,字节或块等为单位进行。2.3.6电路交换 在数据传输前,必须建立一条端对端的通路,称为连接,其中可能穿越多个交换局,每个交换局都必须进行连接。一旦建立连接,整个通路将被独占,数据传输无额外延时,数据中无需包含目的地址 线路的利用率较低 建立连接时间长,因为连接建立冲突概率高报文交换 无论数据传输过程要跨越多少个交换局,只要下一站不忙,该数据即送至下一站。数据的传输无需建立连接,数据的传输是一站一站往下送,所以数据中必须包含目的地址,采用存储转发机制,线路的利用率高 数据传输过
7、程中可能延时较大,且不可估量 每个中间站点都必须有足够大的缓存。分组交换 与报文交换相似,只是将报文分为若干个定长的分组,每个分组为一个子报文 数据中必须包含目的地址 采用存储转发机制 线路的利用率较高 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延时较大,且不可估计 每个中间站点必须有缓存,但是由于报文大小固定,所以缓存通常在内存中设置 接收分组和发送分组和发送分组的顺序可能不一致,并且可能还需要重组 通信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两个实体之间的数据交换。“信息源”是产生要发送数据的设备;“发送器”可以对发送信号进行编码或转换,产生能够传输的光、电信号;“接收器”将收到的信号转换成目的站设备可以处理的信号;“接收端”是信号传
8、送的目的地设备;“传输系统”是连接信息源与接收端之间的复杂线路网络。2.2.7 通信平台 连接信息源与接收端的物理和逻辑设备称为信道。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物理表示形式。信号电平连续变化才叫做模拟信号,以脉冲形式变化的叫做数字信号。传送模拟信号的是模拟信道,传送数字信号的是数字信道。通信系统需要完成的任务如下:(1)信号接口:产生或接收符合通信协议的信号。(2)路由和寻址:为发出信号选择到达目的地的路径。(3)呼叫和应答:信号发送前先呼叫,接收方应答后建立通信链路,这个过程叫握手。(4)可靠传输:采用各种措施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2.4OSI模型与TCP/IP模型Opensystemint
9、erconnect(OSI,开放系统互联)Internernationalreferencemodelforlinkingdifferenttypesofcomputers$networksOSI模型与TCP/IP模型对应图 消息消息消息消息分组桢比特TCP/IP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包括主机至网络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1、物理层典型问题 用多少伏特电压代表1和0.一个比特持续多少微妙 传输是否在两个方向上进行 连接如何建立及如何终止 网络连接器有多少针 基本功能:1、数据比特的发送和接收,数据传输率。2、物理连接的建立、保持与释放。3、定义媒体的机械、电器参数及规格。数据链路
10、层典型问题:1、成帧2、差错控制3、流量控制4、确认帧和数据帧的线路竞争5、共享媒体的访问控制。基本功能:1、建立、保持和释放数据链路2、成帧和拆帧3、差错控制4、流量控制5、流量控制6、链路管理和媒体访问。网络层 1、确定分组如何从源头端到达目的端2、解决网络的拥塞3、记账4、异种网络互连。基本功能1、数据交换2、流控3、拥塞控制4、差错控制及恢复5路由选择6、网络互连。本层使用tcp/ipIP:提供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寻找一条能够把数据报送到目的地的途径,ICMP(intetrnetprotocol)提供控制和传递消息的功能。ARP(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为已知
11、的ip地址确定相应的mac地址RARP(reverse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根据mac地址确定相应的ip地址。传输层 典型问题 1、创建网络连接2、决定提供的服务3、真正端到端层4、区别报文属于那条连接5、流量控制 基本功能:1、顺序性及组装2、传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3、差错控制4、提供可靠透明的数据传输5、本层TCP/IP会话层 典型问题:1、提供类似传输层的普通数据传送和增强型服务2、管理对话3、令牌管理4、同步 基本功能 为有序地、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提供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机制。表示层 典型问题 定义和管理抽象数据结构2、管理这些抽象数据结构3、把计算机内部的表
12、示法转换为网络的标准表示法。基本功能 1、数据表示2、数据压缩3、数据库的不同库结构或字段之间的映像或变换4、数据加密。本层是异种机、异种操作系统连网的关键层应用层 典型问题 1、网络虚终端2、文件传输3、电子邮件4、远程作业录入5目录查找。基本功能 1、网络完整透明性2、操作用户源的物理配置3、应用管理4、系统管理5、分布式信息服务 本层为HTTPFTP网络互连设备 中继器:可在相互连接的两个局域网间进行双向的传送通信。桥接器:即网桥,用于连接多个地址兼容的,即同一类的局域网 网关:在osi模型的最高层,对物理层到应用层均能支持者是一种连接异构系统,特别是两个不同协议系统设备。它可以执行协议
13、的转换,使不同协议的网络实现通信,路由器:在osi模型的网络层互连,它可使分组以最便宜、最快、最直接的路由通过网上的不同通道。由于其在网络层,所以原则上他只能链接相同协议的网络。Internet是怎样工作的 计算机网是由许多计算机组成的,要在两个网上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必须做两件事:数据传输目的地地址和保证数据迅速可靠传输的措施,这是因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丢失和传错,internet使用协议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地到达指定的目的地。当一个用户给其他机器发送一块文本时,tcp把该文本分成小数据报,再加上特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看装箱单),以便接收方的机器可以肯定是传输正确无误的,ip在数据报上
14、地址信息。连续不断的tcp/ip的数据报可经过不同的路由到达统一个地点,有个专门的机器-路由器-位于网络的交叉点上,决定数据报的最佳途径,以有效的分散internet的各种业务载荷,避免系统某一部分的堵塞。Ip数据报到达目的地后,计算机去掉ip地址标志,利用tcp的装单箱检查数据在传输中是否有损失,并将各数据报重新组合成原文本文件,如果接收方计算机发现有损坏的数据报,就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被损坏的数据报。一种称作网关的专用机器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网可用tcp/ip同internet打交道,网关将计算机网络的本地语言转换成tcp/ip语言。或将tcp/ip语言翻译成计算机语言。对于用户来说,inte
15、rnet像是一个外巨大无比的无缝的全球性网,对请示可以立即作出响应,这是计算机、网关、路由器及协议保证的。通过internet所做的任何事,地址事实上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要同别的用户和计算机打交道必须知道地址。Tcp/ip的ip为internet上的计算机提供了地址。Internet地址有两种形式IP地址 Internet依靠TCP/IP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不同硬件结构、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网络系统的互联。在internet上,每一个节点都依靠唯一的IP地址互相区分和相互联系。IP地址是运行TCP/IP协议机器的通用标识,用于标识网络上机器以及和它相连的网络。IP地址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的地址,
16、由4个8位字段组成,每个字段之间用点号隔开,用于标识TCP/IP宿主机。每一个地址都包含两个部分网络ID和主机ID.网络ID标识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宿主机,主机ID标识该物理网络上的每一个宿主机,于是整个internet上的每个计算机都依靠各自唯一的ID地址来标识,IP地址的结构32位地址:例129.33.151.5710000001001000011001011100000111两个地址部分:网络标识主机标识扩展为子网网络地址子网主机地址课本分为,abcde四类地址Ip地址的特点 全球认可的通用地址格式 全球唯一的internet上的通信地址 运行tcp/ip协议的唯一标识符 任何网络接
17、入internet必须有他的ip地址 Isp给拨号上网用户动态ip地址 Ip地址和电话号码的结构不一样,ip地址不能反映任何有关主机位置的地理信息。掩码是一个与IP地址对应的32位数字。掩码的一些位为1,另一些位为0,通过掩码可以把IP地址中的主机号再分为两部分:子网号和主机号 作用:将IP地址分为子网地址和主机地址,用于将大的网络分解成若干小的网络。每个子网中所能包含的最多主机数比原来的要少。原理:主机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与操作,得到主机所在的网络的子网地址。传送数据前,将目标IP地址与主机IP地址的主机子网掩码相与,若结果相同,则表示数据属于同一子网上的另一主机。若不同,则将包送到缺省网
18、关,以便送到远程网络。子网掩码运算子网和主机地址的方法:把主机接口的IP地址和其相应的掩码相与,就得到该接口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而把IP地址和掩码的反码进行与运算,则得到主机地址。例1:一个网络接口的地址为162.105.69.12.掩码为255.255.254.0则其子网地址为:162.105.68.0而主机地址为:0.0.1.12 例2 一个B类网络地址为162.105.0.0利用掩码255.255.244.0可把该网络分为8个子网:162.105.0.0162.105.32.0 162.105.64.0162.105.96.0162.105.128.0162.105.160.0162.1
19、05.192.0162.105.224.0WWW World-wide-web.国际译法,万维网,简称3w。Web Internet上的一种服务形式,系统或工具,出现晚,起点高,对商业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利用超文本连接对信息进行检索、编辑、显示。Internetaddress http:/Protocolforthewebhostcomputerextensiondirectory域名系统 运行TCP协议之上的网络服务,负责将符名-域名转换成实际一一对应的IP地址。这个过程就是域名解析,负责域名解析的机器就叫域名服务器。域名服务器负责管理存放主机名和IP地址的数据库文件,以及域中的主机名和I
20、P地址映射域名服务器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他们之间通过特定的方式联络,这样可以保证用户可以保证用户可以通过本地的域名服务器查找到internet上的所有域名信息,所有域名服务器中的数据库文件中的主机和IP地址的集合组成DNS域名空间。解析过程:首先从本地的主机的文件查找,没有找到就向本地域名服务器发出请求,若本地域名服务器也找不到,就把该请求发给负责该域的顶层域名服务器,由其把请求传递给相应的子域服务器,最后由该服务器域名对应的IP地址按相反的路径传递给发出请求的站点。Web的工作过程 客户端运行web浏览器程序,如IE 通过局域网或者由isp提供的远程连接与internet建立连接。向inter
21、net上的server服务请求一个页面,浏览器要发送的信息:1传输协议2服务器地址,Server收到请求后,查找页面文件,Server将所有请求的页面送到客户端。Browser收到HTML文本和图形后,对他们进行解释并在终端上显示出来。互联网基础 Internet Internet是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连接了全世界 是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连接了全世界千千万万个计算机网络的网络,所以也叫做网际网。千千万万个计算机网络的网络,所以也叫做网际网。Internet Internet也是基于客户 也是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所有的服务由 服务器模式的,所有的服务由服务器提供,而各种访问、存取
22、则由客户机完成。服务器提供,而各种访问、存取则由客户机完成。服务器常常是指主机,它总有一个标识地址;客户实质 服务器常常是指主机,它总有一个标识地址;客户实质上是客户端的软件程序,它向服务器提出请求,并翻译、上是客户端的软件程序,它向服务器提出请求,并翻译、转换和显示服务器传输来的信息。转换和显示服务器传输来的信息。2.5数据库系统平台1.人工管理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1)数据不能保存(2)数据管理软件尚不存在(3)只有程序,没有文件的概念(4)数据面向应用(5)对数据的存取以记录为单位,灵活性差应用程序2 数据组2应用程序1 数据组1数据组n 应用程序n.2.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1
23、)数据可以保存(2)数据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有了区别(3)文件的形式多样化(4)数据不属于某个特定的程序(5)对数据的存取基本上还是以记录为单位应用程序1应用程序2应用程序n 文件n文件2文件1文件系统.缺陷:(1)数据冗余大(2)缺乏数据的独立性(3)数据不能集中管理3.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1)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2)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3)较高的数据独立性(4)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并发控制功能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功能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功能数据库的恢复功能应用程序1应用程序n应用程序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2.5.2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数据库(DB):即存
24、放数据的仓库.可以定义为: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并存储在外存储器上的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能被多个用户共享,二是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合记录,包括数据的表现形式和数据的解释两个部分。例(黎明,男,1987,上海,计算机,2010)数据处理 对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和传播。有两个目的。1、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推导出有价值的的信息。2、利用计算机科学地管理这些数据。数据管理 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储存。数据库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25、并可以为各个用户共享。常见的数据库 AccessInfomixsqlserver Db2sybaseoracle 数据库系统,是指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它一般由数据库DB、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用户(最终用户End User、应用程序设计员 Application Programmer 和数据库管理员DBA)四个部分构成。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下建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简写为DBAS。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硬件硬件最终用户最终用户专业用户专业用户数据库管理员数据
26、库管理员4、统一的数据管理与控制 数据库为多个用户和应用程序所共享,对数据的存取往往是并发的,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为确保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有效和数据库系统的有效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下述四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1)安全性(security)控制:防止不合法使用数据造成数据的泄露和破坏,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机密;例如,系统提供口令检查或其他手段来验证用户身份,防止非法用户使用系统;也可以对数据的存取权限进行限制,只有通过检查后才能执行相应的操作。2.5.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3)并发(concurrency)控制:多用户同时存取或修改数据库时,
27、防止相互干扰而提供给用户不正确的数据,并使数据库受到破坏。(4)数据恢复(recovery):当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可靠时,系统有能力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最近某一时刻的正确状态。2.5.3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应用1 应用2 应用n子模式1子模式m子模式/模式映象模式模式/内模式映象内模式数据库2.5.3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模式主要分为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两个方面。描述物理结构的称为物理数据库描述(或物理模式、内模式),它直接与操作系统或硬件相联系。一个数据库系统只有一个内模式。描述逻辑结构的称为模式(或概念模式、逻辑模式),它是数据库数据的完整表示,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一个数据库系
28、统只有一个模式,它总是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统一考虑所有用户的要求,并有机地综合成一个逻辑整体。模式仅仅是数据型的描述,不涉及具体数据值。模式的一组值称为模式的一个实例,一个模式往往有许多的实例。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而实例是不断变动的。因为模式反映的是数据库的结构,一旦定义好基本上就不再变动;而实例反映的是数据库某个时刻的状态,数据库的数据是在不断更新变化的。针对每一个用户或应用,又由模式导出若干个子模式(或叫外模式、用户模式)。子模式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用户能够看见并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描述。每一个子模式都是模式的一个子集;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模式的一个窗口。一个数据库系统可以有多个子模式。3
29、、数据独立性高: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总体逻辑结构改变时,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不变,由于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编写的,所以应用程序不必须修改,从而保证了数据与程序间的逻辑独立性。如:在原有的记录类型之间增加新的联系,或在某些记录类型中增加新的数据项,均可确保数据的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数据的逻辑结构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如:改变存储设备和增加新的存储设备,或改变数据的存储组织方式,均可确保数据的物理独立性。2.5.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三级结构二层映像的优点 三级结构二层映像的优点(1)保证数据的独立性。将模式和内模式分开,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将外
30、模式和模式分开,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2)简化了用户接口。按照外模式编写应用程序或敲入命令,而不需了解数据库内部的存储结构,方便用户使用系统。(3)有利于数据共享。在不同的外模式下可有多个用户共享系统中数据,减少了数据冗余。(4)利于数据的安全保密。在外模式下根据要求进行操作,不能对限定的数据操作,保证了其他数据的安全。2.5.4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 数据库DB DB,就是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并,就是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并存储在外存储器上所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 存储在外存储器上所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应
31、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指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指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简称为 的软件系统,简称为DBMS DBMS。数据描述语言 数据描述语言DDL DDL。用来描述数据库、表的结构,供。用来描述数据库、表的结构,供用户建立数据库及表。用户建立数据库及表。数据操作语言 数据操作语言DML DML。供用户对数据表进行数据的查询。供用户对数据表进行数据的查询(检索与统计 检索与统计)和存储 和存储(增加、删除与修改 增加、删除与修改)等操作。等操作。数据控制语言 数据控制语言DCL DCL。实现数据库建立、运行和维护时
32、。实现数据库建立、运行和维护时的统一管理、统一控制,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完整,的统一管理、统一控制,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完整,及多用户并发操作。同时完成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及多用户并发操作。同时完成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转存、恢复、监控、通信,以及工作日志等管理控制的 转存、恢复、监控、通信,以及工作日志等管理控制的实用程序。实用程序。1、数据结构化:按照某种数据模型,将全组织的各种数据组织到一个结构化的数据库中,整个组织的数据不是一盘散沙,可表示出数据之间的有机关联。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易扩充: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程序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当前所有用户可同时存取库中的数据。这样便减少了不
33、必要的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同时也避免了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2.5.4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数据模型的好坏直接影响数据库的性能。数据模型的选择,是设计数据库的一项首要任务。常用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根本区别在于数据结构不同,即数据之间联系的表示方式不同。层次模型用“树结构 树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网状模型是用“图结构 图结构”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 二维表”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层次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
34、采用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的典型代表是IBM公司的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数据库管理系统。现实世界中,许多实体之间的联系都表现出一种很自然的层次关系,如家族关系,行政机构等。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 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1)层次模型的基本特征 层次模型用一棵“有向树”的数据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 除根结点之外的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层次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 层次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 层次模型的数据操纵主要有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进行插入、删除和修改
35、操作时要满足层次模型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进行插入操作时,如果没有相应的双亲结点值就不能插入子女结点值;进行删除操作时,如果删除双亲结点值,则相应的子女结点值也被同时删除;修改操作时,应修改所有相应的记录,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退出层次模型的优缺点 层次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比较简单,只需很少几条命令就能操纵数据库,容易使用;结构清晰,结点间联系简单,只要知道每个结点的双亲结点,就可知道整个模型结构。如表示行政层次,家族关系很方便它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完整性支持。缺点:不能直接表示两个以上的实体型间的复杂的联系和实体型间的多对多联系,只能通过引入冗余数据或创建虚拟结点的方法来解决,易产生
36、不一致性;对数据的插入和删除的操作限制太多;查询子女结点必须通过双亲结点。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退出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 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1)网状模型的基本特征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没有双亲;某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结点;有向树变成了有向图,该有向图描述了网状模型。2)网状模型的数据表示方法使用记录和记录值表示实体集和实体;联系(系)用结点间的有向线段表示。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网状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 网状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 数据操纵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它没有像层次数据库那样有严格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只提供一定的完整性约束。插入数据时,允许插入尚未确定双亲结点值的子女结点值
37、,如可增加一名尚未分配到某个教研室的新教师,也可增加一些刚来报到,还未分配宿舍的学生。删除数据时,允许只删除双亲结点值,如可删除一个教研室,而该教研室所有教师的信息仍保留在数据库中。修改数据时,可直接表示非树形结构,而无需像层次模型那样增加冗余结点,因此,修改操作时只需更新指定记录即可。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是发展较晚的一种模型,关系数据库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系统,如现在广泛使用的小型数据库系统Foxpro、Access,大型数据库系统Oracle、Informix、Sybase、SQL Server等都是关系数据库系统。1970年美国IBM公司的研究员E.F.Codd首次提出了数
38、据库系统的关系模型。他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银行数据的关系模型”(A Relation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在文中解释了关系模型,定义了某些关系代数运算,研究了数据的函数相关性,定义了关系的第三范式,从而开创了数据库的关系方法和数据规范化理论的研究,他为此获得了1981年的图灵奖。此后许多人把研究方向转到关系方法上,陆续出现了关系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一个“二维表框架”组成的集合,每个二维表又可称为关系,所以关系模型是“关系框架”的集合。关系模型与层次模型、网状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之上的。给出了教学数据库的关系模型及其实例,包含五个关系:教师关系T、学生关系S、课程关系C、选课关系SC和授课关系TC,分别对应五张表。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