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实践力之图形绘制或填涂类题型突破类型18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解析版).docx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9345182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实践力之图形绘制或填涂类题型突破类型18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实践力之图形绘制或填涂类题型突破类型18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实践力之图形绘制或填涂类题型突破类型18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实践力之图形绘制或填涂类题型突破类型18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类型18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1(2022山东济南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兰新高铁是中国首条穿越戈壁大风区和风沙区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250km。下图所示路段盛行风向为偏东风,大风天气频繁,是兰新高铁风沙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防治风沙问题,在铁路建设期间,有关部门建立了阻沙栅栏、石方格等工程防沙措施,但在风沙流长期作用下,这些防护措施旁形成了厚度50cm以上的积沙。(1)运用图例在图中方框内绘制高铁沿线石方格、阻沙栅栏和积沙段的位置。(2)简述积沙对该路段高铁的危害。(3)针对该路段的积沙问题,请为风沙防治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在方框内平行于高铁线,距高铁线由近及远依次为:石方

2、格、阻沙栅栏、积沙段。(2)在风力作用下,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加大钢轨的磨损;影响列车运行安全。(3)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形成固沙和阻沙体系;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破坏产生的沙源。【解析】本题以兰新高铁相关内容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积沙对该路段高铁的危害、风沙防治建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结合图例及材料可知,防风阻沙栅栏,可以有效降低风速,减弱风力的挟沙能力,使沙粒沉降,达到防治沙害的目的;石方格能阻止积沙覆盖钢轨,减少了沙粒对于钢轨的磨损,故分布上距离钢轨最近。防风阻沙栅栏相当于第一道防线,应布局在钢轨与石方格以外,距离钢轨有一定距离

3、。通过拦沙,使积沙被阻拦在防风阻沙栅栏外侧。绘制答案如下:(2)结合当地气候状况和材料分析。在风沙流长期作用下,这些防护措施旁形成了厚度50cm以上的积沙,随着积沙厚度的增加,可能会填埋路基和轨道;沙粒增加与铁轨的摩擦,加大了对钢轨的磨损,维护成本增加;材料“图示路段盛行风向为偏东风,大风天气频繁,是兰新高铁风沙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可知,该处风力强劲,在风力作用下,影响列车运行安全。(3)防风沙的措施主要是利用植被固沙,或是建设阻挡风沙的工程,即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该区大风天气频繁,降水少,不适宜种树,只有种草或用石块压沙,所以采取的防沙措施是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栅栏、石方格等工程防沙

4、措施,即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形成固沙和阻沙体系;还可以通过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破坏来减少产生的沙源。2(2022山东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部、赣江西岸的厚田沙地是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的沙漠,景观奇特。该地区年均温17.117.8,年降水量1519.3mm,年蒸发量1880.0mm,多大风天气。厚田沙地发育着范围较大、高度较矮、以蔓荆为主的灌丛沙堆。灌丛沙堆的发育一般经历雏形期、增长期、稳定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厚田沙地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21世纪初期,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厚田沙地沙化程度增强,灌丛沙堆进入衰退期,风沙侵袭农田和村落,给当地人民的生产

5、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为降低风沙危害,当地建设以乔木为主的防风固沙防护带。下图示意厚田沙地位置(图a)和灌丛沙堆景观(图b)及风频统计(图c)。(1)分析厚田沙地灌丛沙堆形成的自然原因。(2)分析20世纪21世纪初期厚田沙地灌丛沙堆衰退的原因。(3)请在下图中找出适宜建防风固沙防护带的位置,并在相应方框内填涂阴影。【答案】(1)此处位于赣江西岸,河漫滩发育,为灌丛沙堆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地处季风区,风速较大,强劲的风力提供了搬运动力;灌丛降低风速,沙粒沉积。(2)沙化程度增强,沙粒掩埋导致植物死亡;防风固沙作用减弱,风蚀加剧,沙堆衰退。(3)建设防风固沙防护带的合理位置如图所示。【解析】本大题以

6、厚田沙地位置图和灌丛沙堆景观图及风频统计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厚田沙地灌丛沙堆形成的自然原因、沙堆的发育阶段、防风固沙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分析厚田沙地灌丛沙堆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干旱、沙源、动力条件、植被因素等角度考虑,厚田沙地所在地区年降水量1519.3mm,年蒸发量1880.0mm,容易发生干旱,是沙地形成的基本条件;沙地位于赣江西岸,河漫滩发育,为灌丛沙堆提供了丰富的沙源,为沙地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地处季风区,加上湖口地区的狭管效应,风速较大,强劲的风力提供了搬运动力;灌丛可以降低风速,大量沙粒沉积。(2)灌丛沙堆的发育一般经历雏形期、增长期

7、、稳定期、衰退期四个阶段。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厚田沙地沙化程度增强,沙粒掩埋导致灌丛植物死亡,植被的防风固沙作用减弱,沙堆被风力侵蚀加剧,灌丛沙堆进入衰退期。(3)赣江西岸的河漫滩,为灌丛沙堆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冬半年,河漫滩裸露,由图片可知,强劲的冬季风从湖口吹来,携带沙尘堆积,因此,防风固沙防护带应该建设在沙堆的上风向:北部、东部。3(2022山东德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和若铁路(如下图)全长825km,设计时速120km,共设20个站点,其中9个为客运站点。2021年9月27日和若铁路全线铺轨贯通,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正式形成“闭环”。为防止沙害对施工的影响,该线路实行风沙防

8、护工程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的方法,防止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高立式沙障、种植耐旱植被等。和若铁路是目前国内利用沙桥(高架桥)抵御风沙危害最长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改变了以往现场浇筑桥墩的做法,破解了沙漠铁路的建设难题。(1)将和若铁路防止风沙危害的三种措施:草方格沙障(A)、高立式沙障(B)、耐旱植被(C),用字母按照距铁路线远近在下图中进行标注。(2)说明和若铁路没有设计成高速铁路的原因。(3)与现场浇筑混凝土桥墩相比,说出和若铁路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的优势。【答案】(1)(2)该地自然条件复杂,建设高铁成本高,难度大;高速铁路不宜进行货运

9、,普通铁路可以客货兼运,用途更广。(3)(该项目)工程量巨大,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可以提高效率,缩短工期;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解析】本题以和若铁路的相关资料和示意图为载体,主要涉及和若铁路沿线风沙的防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在荒漠地区,公路、铁路两侧可以采用一些措施降低风速或者阻挡风沙,草方格,高立式沙障,耐旱植被都可以。按照距铁路线由远到近依次是高立式沙障(B) 、草方格沙障(A)、耐旱植被(C) 。如图所示 西北地区风沙强度大,建设高立式沙障,沙障高度大可以有效减小风速,

10、发挥沙障作用,从而使得风携带沙尘的能力下降,使沙尘在铁路外围沉积,减少对已建成铁路的掩埋,后期也有利于固沙植被的生长;草方格固沙,其作用是: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从而使得风携带沙尘的能力下降,减小风力侵蚀,有利于固沙,其次地表覆盖有利于拦截水分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后期固沙植被生长;前两道措施有利于离铁路线最近区域种植耐旱植被。(2)根据图文信息,该铁路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该地自然条件复杂,建设高铁成本高,难度大;根据所学知识,高速铁路是客运,不宜进行货运,普通铁路可以客货兼运,用途更广,利用率更高。(3)根据材料,和若铁路全长825km,设计时速120km,共设20个站点,工程量巨大,采用装

11、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可以提高效率,缩短工期;根据图中信息,和若铁路沿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可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同时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4(2022北京延庆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红碱淖位于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高原交汇处,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和最大的遗鸥繁殖栖息地。淖,蒙古语中意为湖泊。材料2:红碱淖面积变化与湖水PH值变化相关数据年份1965197519881998200920152020面积(km2)52.455.0553.450.537.531.238.4PH值7

12、.07.07.28.28.89.69.2(1)绘制红碱淖面积变化及PH值变化统计图_,并说明湖泊面积的变化对湖水PH值影响_。(2)从水循环的角度,列举防止红碱淖演变为咸水湖应采取的措施。2018年2月,红碱淖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入了国家生态保护体系的总体布局。(3)说明红碱淖建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答案】(1) 总体上,随着湖泊面积变小,湖水PH值增加。(2)人工增雨,上游水库适当放水,减少地下水开采,从其他区域调水。(3)遏制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涵养水源,维持自然环境稳定;为珍稀物种提供生存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科学研究提供天然实验室;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科普、宣

13、传教育场所。【解析】该题以红碱淖的地理位置图、红碱淖面积变化与湖水PH值变化相关数据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了湖泊的水文特征、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意义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1)根据材料2中信息可绘制(注意:需要绘制横纵坐标轴和名称,以及数值的准确性),如图: 由图可知,总体上,湖泊面积越大,PH值越小,湖泊面积越小,PH值越大。(2)水循环主要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环节,增加降水和地表径流可以使湖泊盐度减小,因此可以通过人工增雨增加降水、通过水库放水或者跨区域调水增加地表

14、径流的方式使盐度较小,此外还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减少下渗等。(3)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意义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珍稀物种提高生存环境;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也有利于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使自然环境维持稳定等。5(2022北京丰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多陡坡,土层薄,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出现石漠化。表为我国不同时期石漠化面积年平均变化率。

15、时间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20052011年20112016年年平均变化率(%)1.861.37-1.27-3.45(1)绘制统计图,并描述我国石漠化面积的变化特点。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因石漠化现象严重,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曾以种植玉米为生,用玉米和秸秆作为饲料养牛。在科研人员努力下,当地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的多年生牧草代替玉米,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实现了人地和谐发展。(2)说明当地种植多年生牧草对缓解石漠化的作用。【答案】(1)20世纪90年代至2011年,石漠化面积年变化率减小。2011年至2016年石漠化面积年变化率增加。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石漠化面积不断增加,随后不断

16、缩减。(2)多年生,对土壤扰动作用弱;生长迅速,植被覆盖率高,利于保持水土;根系发达,易形成苔藓结皮,利于水分下渗,土壤呼吸的二氧化碳增加,促进岩石风化,促成土壤发育。【解析】本大题以我国不同时期石漠化面积年平均变化率和石漠化的治理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石漠化变化特征的描述和治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形绘制能力、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学科素养。(1)根据表格,建立横坐标为时间段,纵坐标为年平均变化率的二维坐标即可绘制出统计图。从图中可看出,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石漠化年平均变化率为正值,表明石漠化面积不断增加,但数值有1.86减少到1.37,表明石漠

17、化面积年变化率减小,石漠化增加的速度趋缓。2005年至2016年石漠化面积年平均变化率为负值,表明石漠化面积在不断减少,数值来看,年变化率增加,石漠化减少的速度在加快。(2)根据图示可知,种植玉米需要翻耕,对土壤扰动作用强,以造成水土流失,种植多年生牧草则有利于减轻对土壤的翻动。多年生牧草生长迅速,可快速提高植被覆盖率,利于保持水土,减轻石漠化。结合图示,多年生牧草根系发达,在土壤表层易形成苔藓结皮,利于水分下渗。根系发达,土壤疏松,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促进岩石风化,促成土壤发育,缓解了石漠化的发展。6(2021北京房山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家住贵州乌江流域地区的小亮,对村寨

18、所在小流域的土地石漠化及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流域内石灰岩岩层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石漠化发生区。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下图为乌江流域和流域内石漠化景观。(1)概述乌江流域主要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任务一:查阅文献,获取乌江流域坡度与土层厚度关系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分组abCdefg坡度5-1010-1515-2020-2525-3030-3535土层厚度(mm)120818078714220(2)绘制统计图,并说出坡度变化对土层厚度的影响。任务三:探究减缓石漠化的措施小亮综合

19、分析调查数据后认为,不恰当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加重石漠化程度,不同坡度的土地利用应因地制宜。(3)针对不同坡度,提出两条减缓该流域石漠化的具体措施。【答案】(1)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势起伏大。理由:乌江干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支流短小且数量多(2)绘制统计图表如: 坡度越大,土层越薄(3)坡度小的地区:平整土地(修水平梯田);坡度大的地区: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保护植被。【解析】本题以云贵高原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判读地势特征及理由、及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1)读图可知,乌江是长

20、江的支流,支流汇入干流,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流,乌江的干流也是自西南向东北流,据此可判断乌江流域主要地势特征为西南高东北低;乌江流域支流多且支流短小,因此可以判断乌江流域地势起伏大。(2)绘制统计图表如:由表格可知,乌江流域坡度为5-10时,土层厚度为120mm;在坡度10-30范围时,土层厚度为7181mm;坡度大于30时,土层厚度为42mm以下。由此可知,坡度越大,土层越薄(3)根据表格可知,坡度小的地区土层还较厚,在坡度小于25的地区可以平整土地(修水平梯田),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又能减缓地表径流,保持水土;在坡度大的地区,土层厚度较小,因此在坡度大于25以上的地区要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保护植被。发挥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