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12] 第四章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9345008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12] 第四章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12] 第四章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12] 第四章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练案[12] 第四章 第1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练案12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单项选择题(2022山东济南模拟)石笋是位于溶洞洞底的尖锥体,其高度往往与溶洞中的滴水量成正相关。通过对石笋的分析可推断气候演变特征。司岗里洞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洞内发育有丰富的石笋。下图为13001900年司岗里洞最深部一处石笋的距顶深度曲线和平均生长速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13001900年,司岗里洞内石笋(B)A生长发育变快B生长发育变慢C生长发育停滞D生长发育没有间断2根据石笋的生长变化可推断出该时段(C)A东亚寒潮多发B东南亚洪灾频发C南亚旱灾多发D西亚气候湿润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13001900年,司岗里洞内的石笋距

2、顶深度曲线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石笋呈生长趋势,并没有停滞,但16001700年缺少相关数据,所以无法判断其生长发育是否没有间断。结合图中平均生长速率可知,总体而言,其平均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表明其生长发育变慢。第2题,由材料信息可知,石笋高度往往与溶洞中的滴水量成正相关,该地处于云南省西南部,纬度低,受东亚寒潮的影响较弱,受南亚西南季风的影响强;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期间石笋生长发育变慢,表明溶洞中的滴水量呈减少趋势,表明南亚旱灾多发,该地区受暖湿西南季风的影响减弱,降水减少,洞内滴水减少;东南亚洪灾频发,表明西南季风增强,则该区域洞内滴水应增多,应有利于石笋的生长;该区域与西亚距离遥远,该地

3、区石笋的变化无法推断西亚的气候变化。(2022云南昆明模拟)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甲、乙两时期形成的沙坝上的细沙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B)A涨潮时海水沉积、退潮时海水沉积B退潮时海水沉积、涨潮时海水沉积C河流沉积、涨潮时海水侵蚀D退潮时海水沉积、海浪侵蚀4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海平面(A)A上升B下降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解析第3题,注意题目强调“细沙”,为沉积作用形成,再据图示,甲时期细沙在面向外海一侧,乙时期细沙在背向外海一侧,则可推断乙时期细沙堆积形成时为涨潮时,此时海水上涨,

4、可以把泥沙携带至沙坝的背水侧,流速减慢堆积下来;甲时期细沙为海水退潮时,细沙被海水携带至沙坝向海一侧,流速减慢堆积下来。 第4题,甲时期,沙坝位置更靠近海洋,乙时期,沙坝向陆地一侧推移,可以推测相比较于甲时期,乙时期海水作用更强,海平面上升。(2022河南洛阳模拟)碎屑物质的粒度特征是分析沉积环境的重要指标,沙漠沉积物的粒度分析可以反映风对颗粒的搬运过程。风对沙粒沉积的分选性(沙粒越单一,分选性越好)影响较大,离沙源地越远,分选性越好。下图示意某沙漠区沙山不同位置的粒级组成,据此完成57题。5下列与图示沙山成因相一致的地貌类型是(B)A密西西比河河口沙洲B撒哈拉新月形沙丘C北欧峡湾海岸地貌D云

5、贵高原喀斯特地貌6图示沙脊位置缺失极粗砂,最可能的主要原因是极粗砂(C)A受重力下滑B受山坡阻挡C风力难以搬运沉积D受风力侵蚀搬运7下列沙山不同位置分选性由好到差排列正确的是(C)A山脚山坡沙脊 B山脚沙脊山坡 C沙脊山坡山脚D沙脊山脚山坡解析第5题,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沙山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密西西比河河口沙洲为流水堆积地貌,北欧峡湾海岸地貌为冰川侵蚀地貌,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为流水溶蚀地貌,均不符合条件,撒哈拉新月形沙丘为风积地貌, 故与图示沙山成因相一致的地貌类型是撒哈拉新月形沙丘。第6题,沙脊海拔较高,极粗砂粒与其他等级的砂粒相比最重,难被风搬运至高处堆积,故图示沙脊位置缺失极粗砂

6、的主要原因是极粗砂难以被风力搬运沉积。第7题,由材料可知,沙粒越单一,分选性越好,再结合图可判断沙脊的沙粒组成最简单,山脚的沙粒组成最为复杂,故沙山不同位置分选性由好到差排列正确的是沙脊山坡山脚。也可根据沙山的形成判断,风将沙粒由山脚不断向沙脊搬运堆积,距沙源地越远,分选性越好。(2022长春模拟)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塞布尔岛表面为细沙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约24 m,因每年平均移动100 m而为人称奇。下图示意塞布尔岛位置,据此完成89题。 8塞布尔岛是由(D)A板块挤压隆起形成B生物遗体堆积形成C河口泥沙堆积形成D海流携沙冲积形成9该岛的移动方向是(B)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北向南

7、D自南向北解析第8题,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塞布尔岛表面为细沙覆盖,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较浅,每年位置都在移动,生物遗体堆积形成的是珊瑚岛,不会有流沙浅滩,岛屿位于大洋中,不可能是河口泥沙堆积形成的,图示区域不在板块交界处,故塞布尔岛是由海流携沙冲积而成的。第9题,据经纬度可知,该岛位于北美洲东岸,中纬度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该岛的移动方向为自西向东。(2021山东地理)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下图)。崖壁最高达50 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 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据此完成10

8、11题。10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B)A降低开凿难度B减弱风沙侵蚀C减轻风化破坏D方便生活取水11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C)A构造运动B太阳辐射C大气降水D人类活动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大泉河东西两岸都是河流阶地,两岸开凿难度、生活取水方便程度差别不大;该地气候干旱,风化作用东西两岸差别不大;该地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能够减弱风沙侵蚀。第11题,构造运动、太阳辐射对于上下层洞窟的影响基本相同;人类活动对于下层洞窟的影响较大;空气中的湿度越大,壁画就越遭受破坏,据材料信息可知,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上层洞窟距崖

9、顶更近,受大气降水影响更强,空气的湿度更大,故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大气降水。二、综合题12(2021河北唐山模拟)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位于大兴安岭余脉的黄岗岭,平均海拔1 800米,年平均气温01 ,一年中有150200天在0 上下波动。在花岗岩组成的山岭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北部是与云南路南石林相似但又有差异的地貌景观阿斯塔图石林,其沿山脊线延伸,岩层像“千层饼”状错落有致,成为鸟类的“天堂”;南部有大大小小数百个石臼(坑穴)。某科考团队经过十多年跟踪记录,发现石林东侧较西侧植被更茂盛,石臼在不断扩大。(1)阿斯塔图石林并非与云南路南石林一样

10、属喀斯特地貌,请从岩石类型、气候条件印证以上观点。(2)简述阿斯塔图石林对当地动植物生存创造的有利条件。(3)水在自然界中固、液态变化深刻影响着岩石。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推测大青山石臼扩大的原因。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阿斯塔图石林属于花岗岩,路南石林属于石灰岩;阿斯塔图石林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量较少,云南路南石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阿斯塔图石林位于长白山余脉的黄岗岭,平均海拔1 800米,年平均气温01 ,一年中有150200天在0 上下波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云南路南石林虽位于云贵高原,但平

11、均海拔较低,纬度低,气温高。第(2)题,由材料可知,阿斯塔图石林沿山脊线延伸,岩层像“千层饼”状。错落有致的岩层形成天然洞穴,在背风坡为鸟类提供生存空间;冬季可阻挡寒冷的西北风,为动植物提供较温暖的生长环境和越冬条件。第(3)题,由材料可知,石臼位于山脉南部,白天气温高,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岩石易受破坏,裂隙发育;冬春季节,偏西风强劲,携带山脉西侧达里湖、岗更湖湖泊水汽进入岩石缝隙,在凹陷处汇集;年平均气温01 ,一年中有150200天在0 上下波动,气温较低,缝隙中的水易产生冻融现象(或冰劈作用),结冰时撑开了石臼缝隙,融冰时水进一步渗入岩石缝隙中,如此循环往复,使石臼不断扩

12、大。答案(1)阿斯塔图石林属于花岗岩,路南石林属于石灰岩;阿斯塔图石林所在地区海拔、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阿斯塔图石林属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带,年降水量较少。(2)错落有致的岩层形成天然洞穴,在背风坡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冬季阻挡了寒冷的西北风,为动植物提供了较温暖的生长环境和越冬条件。(3)当地晴天较多,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岩石多裂隙;偏西风强劲,携带湖泊水汽进入岩石缝隙中,在凹陷处汇集;气温多在0 左右,缝隙中的水易产生冻融现象(或冰劈作用),结冰时撑开了石臼缝隙,融冰时水进一步渗入岩石缝隙中,如此循环往复,使石臼不断扩大。13(2021吉林模拟)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

13、要求。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其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丛、峰林、孤峰等(如下图所示),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 (1)简析西南地区地表石灰岩广布的地质条件。(2)与西南地区相比,简析我国东北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少的可能原因。(3)根据流水溶蚀程度,判断该地峰丛、峰林和孤峰中石灰岩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说明判断理由。解析第(1)题,据所学知识可知,石灰岩是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中沉积形成的;由材料可知,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由此可知,西南地区曾经为温暖的浅海环境,且地壳稳

14、定,经沉积作用形成了石灰岩;后来西南地区地壳整体抬升为陆地,石灰岩出露,地表石灰岩广布。第(2)题,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形成的。与西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石灰岩分布少;降水量较少,地形较为平坦,地表径流流速较慢,再加上气温较低,流水的溶蚀作用较弱,喀斯特地貌发育缓慢,从而导致喀斯特地貌分布少。第(3)题,喀斯特地貌由流水对石灰岩溶蚀作用形成,石灰岩出露地表的时间越早,接受流水溶蚀越早,流水的溶蚀作用越强烈。读图可知,孤峰基部为非可溶性岩石,说明受流水溶蚀程度最严重,接受溶蚀时间最早;峰林基部石灰岩厚度较薄,说明流水溶蚀程度较重,接受溶蚀时间较早;峰丛基部石灰岩连续且较厚,说明

15、流水溶蚀程度较轻,接受溶蚀时间较晚。故峰丛、峰林和孤峰中石灰岩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孤峰中的石灰岩、峰林中的石灰岩、峰丛中的石灰岩。答案(1)西南地区曾经为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利于石灰岩形成;后来地壳抬升,西南地区由海洋变为陆地,石灰岩出露,地表石灰岩广布。(2)东北地区石灰岩分布较少;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缓慢;雨季较短,降水量较少,喀斯特地貌发育不明显。(3)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孤峰中的石灰岩、峰林中的石灰岩、峰丛中的石灰岩。理由:石灰岩出露地表时间越早,接受流水溶蚀越早;峰丛基部石灰岩连续且较厚,流水溶蚀程度较轻,接受溶蚀时间较晚;峰林基部石灰岩厚度变薄,断续相连,流水溶蚀程度较重,接受溶蚀时间较早;孤峰基部石灰岩分离,厚度最薄,流水溶蚀程度最严重,接受溶蚀时间最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