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工作心得体会(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工作心得体会(8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制造业工作心得体会(8篇) 上下五千年,中国曾引领着一个时代的制造行业进展,周密探测的地震仪,深埋千年照旧锐利的古剑,无不彰显着当时顶尖的工业技术。然而反观现代,沿海城市的大型乃至超大型代加工厂比比皆是,均是以增加娴熟度或扩大人力来提高产能,却无丝毫创新之法。中国工业已然被称为“世界加工厂”,长此以往,中国工业将无以为继。近日,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理念风暴席卷全球,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进展战略让国人悚然惊醒。德国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国在已有顶尖工业水平上的持续创新力以及德国人专注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娴熟无失误,仅以为“工”,而未成“匠”;由表及里,
2、精益求精乃为“工匠”。中联重科作为全球工程机械先驱企业,不断有新型产品的.技术参数突破世界纪录,每年的专利创造质量和数量也都远远走在其他企业前面,创新研发力度不行谓不强。但作为基层员工,如何在治理岗位上实现自己的“工匠价值”,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也必需思索的问题。 先成为一个优秀出色的“工”。每个岗位所在都是公司整体运行中重要的一环,要保证自己在岗位上的工作无过失无拖延,需要急躁、细心和决心。急躁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多坚持,多努力,对待工作和同事不骄不躁,始终如一;细心了解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多发问,多求知,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决心克制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多取经,多探究,英
3、勇尝试,信任方法总比困难多。 后成为一个自我升华力量的“匠”。如何才能在人力有限的条件下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才能在本职工作完成后额外完成力所能及的细节使工作流程更顺当?如何才能针对自身岗位的优劣现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只有深层次的思索延长才能让个人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与工作相辅相成,真正实现从“工”到“匠”的价值升华。 企业作为员工进展共同体的同时,也是员工价值表达的重要载体,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长期以来,日本老字号企业的前瞻性令世界感到不行思议,他们怎么能从一瓶小小的酱油,看到一个巨大生态链的延展?由于背后的素直之心,对自己事业的执着精诚之心,对自己职业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纯净
4、无暇,不受名利侵染。工作已经不再是赖以为生的手段,而是人生的根本意义和最高追求,这,才是工匠精神的人格基石和灵魂所在。 制造业工作心得体会二 说到工匠精神,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匠人”这个日本词汇了,日本人自古便推崇“匠人精神”,就以食物为例吧,在日本,人们心中对饮食的最高标准,不是法餐、意菜或某个菜名这种单一的词汇,而是某某人做的某种食物,这便是匠人精神的表达了。日本京都标杆文与讲评的四大料理之神都是像寿司之神、天妇罗之神这样的以单一食物所形成的,这也就表达出了匠人精神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力求在单一领域做到完善。在日本,人们甚至可以说出细分到某一种茶点的匠人的名字,而这种崇尚匠人的社会气象又能使
5、很多传统技艺在匠人手中流传至今,可以说,工匠精神代表着传承。 不只是日本,其实工匠精神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瑞士的制表师能不借助电脑和机械,一把镊子、一副眼镜,就能组装出世界上最简单的机械表芯。每当我们捧起一块这样的手表,陀飞轮、星相、音乐、报时等功能之下,我们能听到齿轮咬合的轻响,这便是制表师日日夜夜在工作台上制造的奇迹。同样的工匠还有很多,法国的高级皮具师,德国的跑车发动机调效师,捷克的水晶工艺师,他们在世界上的不同角落,用自己的双手和技艺,制造出一件又一件完善的艺术品。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是高档、完善的代名词。 那么在中国呢?中国的工匠精神在哪里?我们可以在博物馆中找到它:一件件
6、精致的漆器、玉器、青釉、粉彩,古代的匠人们将这些精致的艺术品制造出来,保存至今,当我们对着这些文物赞叹古时匠人精神的宏大时,又会不会疑问:“我们现代的工匠精神在哪里呢?”当中国变为世界工厂,当机器替代了灯下工人的双手,当人们开头对千篇一律的电子产品热忱不已,又有几个人会想到爱护我们濒临灭亡的工匠精神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外国的事例中为中国工匠精神看似黑暗的将来中找到一点光亮。工匠精神是冰冷的机器所代替不了的,当工匠精神被群众所重视,当手工的艺术与流水线上的产品区分开来,当工匠精神带上本应属于它的名贵,我们的工匠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制造业工作心得体会三 重拾工匠精神,对教师教育的启发有四。 一是
7、敬重教育阅历。 教育阅历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积存起来的,对每个教师而言都带着自己的生命温度,而且不少阅历还是以教师或学生的某种牺牲为代价的,因而弥足宝贵。优秀的教育阅历是教育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将其全都视为低级、片面、浅薄的,认为他们需要被理论学问掩盖和替换。 敬重教育阅历,首先要培育教育阅历。教师要坚守育人为本的职业精神,各项工作都应当以育人为目标。敬重教育阅历,还要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的定位主要不是基于技术理性的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是杜威所言的“理论教学的工具”,而是通过实践形成教育阅历。教育阅历是长期积存的结果,因此,教育实习时间要延长,让准教师逐步从边缘
8、到中心,从依靠到独立,从而在上岗前积存其独当一面的阅历。 二是推行师徒制。 教育阅历弥足宝贵,但作为个人阅历,它却依靠教师的肉体,会随着某个教师的离职或离世而消逝,“人亡艺绝。”因此,教师教育必需重视教育阅历传承。教育阅历内含沉默学问,其传承要靠“传、帮、带”,要落实到师徒制。 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阅历传承是否有价值?答复这个问题,关键看我们坚持何种改革观。如若我们认为改革是“大破大立”,甚至“全破全立”,那么阅历传承担然是改革阻力。可是,教育改革其实是渐进和连续的,从肯定意义而言,是不断地“穿新鞋走老路”。教育改革中,教育传统、教育现实与抱负的教育之间虽有差异,也有共性。因此,即使是在改
9、革,哪怕是转型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都不能无视和轻视教育阅历传承。 积极提倡共享的气氛,努力构建共赢的机制,师徒制才能发挥最大价值。现实中的确有局部教师对公开教育阅历有顾虑,可怕“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不愿跟同行共享“干货”。有位教师曾跟笔者说,她找到了一个教化学某个学问点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很快理解,而且在考试过程中也极少遇到问题。可是,她不会将其用于公开课,也不会告知其他同行。可见,师徒制价值的发挥,在于共享的气氛和共赢的机制。 三是彰显力量本位。 教师教育要重视(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力量,要建构“力量本位”的课程观和评价观。教育教学实践力量是教师的核心技艺。其要义,
10、简言之,就是会教且教会。可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与评价偏离了教师核心技艺。 这种偏离在职前教育阶段的表现是,教育理论课程重过实践课程,导致准教师只是为考而学而不是为教而学;在职后教育阶段的表现是,“讨论”重过“教学”,导致教师只是为发表而讨论而不是为教学而讨论。 建构力量本位的教师教育课程观和评价观,就是教师教育的课程和评价都以核心技艺为中心。这意味着,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强化实践课程,而且理论课程也要紧紧围绕实践绽开,指向教师的核心技艺。教师教育评价应当以教师核心技艺为基准,重点考察其“应会”,而不是“应知”。 四是强调“技进乎道”。 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根本思路是先理念,后技艺,试图让准教师在还
11、没有足够的教育教学阅历的状况下把握科学概念,树立先进理念。这个思路,只能让准教师形成了“关于教育的观念”而非“教育的观念”。由于,正如杜威所言,“思想、观念不行能以观念的形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当一个人把观念告知别人时,对听到的人来说,不再是观念,而是另一个已知的事实。” 其实,正确的思路是先技艺,后理念,“技进乎道”。技艺当然包含沉默学问,但也有可明言的规章,即技法。技艺学习要从技法开头。教师教育中的技法,如操作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师教育的起点,是教师教育理念生成和创新的根底。所谓教学有法,指教学是有特定方法的,教师必需娴熟把握这些方法。 固然,教学有法无定法。所谓无定法,基于维特
12、根斯坦的视角,即对规章的使用本身无法复原为规章。换言之,教学本身虽有各种原则和方法,但是这些原则与方法在特定情景的详细运用,却无法复原为肯定的原则与方法,必需借助教师的推断力。 教师娴熟把握各种详细方法后,才能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提升关注层次,这时就要推动他们从对技法的关注提升到对艺术的关注,到达“技进乎道”的境地。 制造业工作心得体会四 幻想是驱动进步的动力,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需要有自己的幻想。靠什么来支撑和实现我们的幻想呢?工作之余,我阅读了付守永著的工匠精神,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线索和答案。 一、用工匠品质照亮前行的道路。 坚持、乐观、英勇、目标明确并为之努力,这就是工匠
13、品质。前行的道路上,从来都是布满荆棘,从一开头的勇往直前,迎风奔驰,到路上的跌倒和周遭的称赞,工匠们都会承受,他们用急躁化解悲伤,用坚持战胜孤独,用欢乐笑对过往,用忍耐支撑幻想。由于他们明白,不管经受欢乐还是苦痛,都只为在通往幻想的路上多一些风景观赏。 工匠的品质告知我们,要始终坚信自己选择的道路,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事业上的,我们要将软弱和害怕遗忘,用顽强的身躯和无穷的力气去飞行。当我们身心疲乏时,找个偏僻的角落细细思考,将喧嚣纷扰暂忘。“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跌倒最多的人;世界上最英勇的人,是每次跌倒都能爬起来的人。”当我们实现幻想时,会发觉所经受的一切其实就是我们实现幻想的翅膀,我们全部承受
14、过的痛,会换来实现幻想时的硕果馨香。 二、用工匠精神传承经典的厚重。 许多人对于工匠精神的熟悉还停留在一个很机械的阶段,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或许,现在我们正在戴着瑞士的手表,开着德国的汽车,回家时享用着日本的家用电器。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产品是如何传承至今的呢?我想答案每个人都应当很明白,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多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员工大多具有工匠精神。 其实,我们也能具备工匠精神的品质。我们要喜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更要喜爱自己的企业,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不能单纯地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赚钱的工具,而是要树立一种对工作的热忱和执着精神,对所从事的事业和生产出的产品及效劳要
15、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要形成一种与企业文化想匹配的价值观,并由此更深层次地推动企业的内在动力,不断超越自己,将自己与所从事的事业、企业建立起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制造业工作心得体会五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匠精神”被政府高度重视成为时代的必定要求,大势所趋。并且在“供应侧”改革力推的前提下,淘汰落后及过剩的产能已经成为必定,但无论如何,就像政府今日所提倡的,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组织和个人是不会淘汰的,由于真正的“工匠精神”必定经得起时间校验,并成为世代传承的珍贵财宝。 “创意无限,匠心支撑”。当下,创新创业大潮涌动,“互联网+”颇受青睐,大批创客投身其中。这里头有脚踏实地的深耕者,但也有不少一天
16、到晚想着如何造噱头、拉投资,梦想借互联网的东风,“抄一把就走”之人。与此相应,许多产品往往火了一把便再无踪迹。如此“创”法,除了搅出些过时即破的泡沫,难言价值。创新创业不应成为急躁的代名词,那些真正胜利的互联网神话缔造者,远非鼓吹概念、贩卖情怀这么简洁。许多大佬正是以其对细节近乎严苛的追求向大家证明,只有“互联网+工匠精神”,才能出优质产品。 人们在不断召唤工匠精神,然而要想养成工匠精神,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匠人”并没那么简单。它需要从业者不忘初心,始终都能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任周遭如何变化都不为所动,只精益求精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出一份份令人满足的产品。 制造业工作心得体会六 工匠,早先是指从
17、事手工活动的群体。为工匠者,必静其心,细其意,专于行,略于身外,乃成事业也。如今,工匠早已不局限于手工业群体,他们散布于各行各业,但他们身上,无不散发着深厚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专注,是细心,是仔细。更是一种忽视身外事物而把工作求精求秒的精神。正如钳工高级技师宁展允,手工研磨精度极高,构造简单的零件,十年如一日,从未消失任何过失。亦或是十万丝中挑一的四川蜀锦,美轮美奂令人叹浑然天成。没有十几位匠人共同“发扬蜀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蜀锦这般奇妙简单的技艺唯恐早不流传于世。这一刻,他们不再是身怀绝技的宏大技师,他们只是文化的工匠。 工匠精神是自古传承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
18、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鬓脚兵法修列”纵然他们面对人生种种绝难却没有消沉坠落。他们只是心怀孤愤,倾全部心血于作品。一代宗师,功成名就,而已矣。工匠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之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兴盛富强的精神根基。守住工匠精神,守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守住人民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根基,守住一代文明古国! 守住工匠精神,首先要“定平内外之分。”就是无论身外发生什么困难阻碍,都不能放弃工匠传统,坚持,恒久。毕加索生前未名,没有金钱,没有爱情的日子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穷愁潦倒,极度困难之境,他没有放弃作画,他以自己作鲜血,尽情挥洒在镀着光芒的画布上,他的坚持与努力,如向日葵一般光明
19、和倔强,最终照亮了欧洲花坛成为至今难以企及的现代派明星。正如他所说的“我无穷的作画,是在追求无穷的美。”他以画作,充分呈现了典型的坚持的工匠精神。守住工匠精神,其次要静心,专注做事。絮絮松烟雾,经过静心的,专注的工匠锤炼研磨,终成一代墨宝。乌亮的是墨汁,更是不朽的工匠精神。 静下心来,克制外物喧嚣,专注的,认真的做好工职工作,也可谓“工匠”。当今时代的吵闹沉浮之中,太需要如此一种沉静的“工匠精神”了,做一个工匠,就犹如在繁华红尘中做一颗最自然质朴的大树,扎根于地,顶立于天,默然生长,把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制造业工作心得体会七 时代飞速进展,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慢”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取
20、而代之的是机械化工业时代。中国式制造业大国,而现在许多企业都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理念,从而能忽视了“工匠精神”,导致如今中国人去日本等地大批量采批生活用品,甚至连马桶盖,剪刀等也求“日本制造”,对中国制造敬而远之。 这类现象的消失正是由于现在“工匠精神”的缺乏,放眼周遭,急躁之风滋生扩散,所以我们才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需要它让我们追求完善。_的_大师一生追求完善,他所做的夜宴图木板复刻至今无人再做其次份,由于他所做的太精妙,难度太大。他用1667块木板才做成,先打板打印,不适宜的再修改,如此反复,一年半才做成,其坚守细致完善的工匠精神令人叹服。正因这样的工匠精神,才让我们获得如此艺术
21、精品。信任有了这样追求完善的精神,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也就不复存在了。 工匠精神,需要它来让我们解放心灵,摒弃急躁之气。闻名拼布艺术家金媛善认为,工匠精神需要坚守,情怀和修行。她细心端坐,几百个小时做出世人精绝的百花争艳,在外国展览上备受赞扬。她肯静心做事,犹如修行一般地做布艺术,反观我们的制造业,恨不得一个小时做出成百上千的次品,让国人对“中国制造”失去信念,假设有金大师一般的不顾急躁,只用心做自己的产品,“中国制造”肯定会大放异彩。 逯耀东先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米饭为主食的国家,我们有一只有内涵的碗吗?我们每天点灯生活,我们有一盏有感觉的灯吗?是啊,如今文明推动文明太快,来不及体会传统文
22、化之美,做不出有中国人情怀的东西,即使有也是少数,所以我们要从今日开头抛下急躁做产品,慢一点也不是坏事,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发扬起来,融入产品,拉回国人总“向外看”的目光,让中国制造有朝一日成为人人争先购置的产品。 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它! 制造业工作心得体会八 奢谈一知半解的理念,执迷于建构教育派流或教学模式,轻视学科教学学问打磨和积淀,最终将导致教学荒凉。 教师教育:重拾“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及“供应侧”改革时,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众多媒体的关注热点。其实,不仅是经济改革需要培育工匠精神,教师教育改革也要重拾
23、工匠精神。 轻视工匠精神将导致“教学荒凉” 几千年来,工匠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艺阅历与“学问”“真理”无缘,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思想中,孔子对“学稼、学圃”不以为然。孟子更将它称为“劳力”,断言其被“劳心”者统治。这并非“中国特色”。杜威曾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差很大,却共同地贬低技艺。柏拉图把手艺人安置于“抱负国”的金字塔底层。亚里士多德把技艺称为“制作”,认为只是达成外部目的的手段。随着近现代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日益兴盛,人们对工匠技艺阅历的批判,就愈演愈烈了。 在此背景下,“教书匠”几乎成了教育领域的“过街老鼠”。“教书匠”和“教育家”间的虚假
24、对立,诱使“要教育家,不要教书匠”之类口号出炉。在它们的误导下,有些一线中小学教师,如宗健梅所言,“不去做详细的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讨论,甚至鄙视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把扎扎实实的教育教学轻视地称之为教死书,把实实在在的教育工轻视地称之为教书匠,却进展宏观的、不切实际的理论讨论,说一些专家们常说的话,写一些学者们已经写过的文章。”奢谈一知半解的理念,执迷于建构教育流派或教学模式,轻视学科教学学问打磨和积淀,最终将导致教学荒凉。 故而,教师要重拾工匠精神。这是我国时代精神的需要,也得到了当代学术讨论的印证。上世纪哲学讨论的实践转向及其对社会学、教育学的影响,都为技艺阅历的合法性、奠基性和重要性做了“
25、背书”。 这些学术思想资源包括:存在论层面,海德格尔对“用具透亮性”的现象学描述;熟悉论层面,波兰尼对沉默学问与名言学问之关系的“冰山比方”;语言哲学领域,赖尔对“知道什么”和“知道怎么做”的区分和维特根斯坦的“相像的对待”“相像的处理”;在社会学领域,布迪厄提醒的“实践规律”;在教育学领域,康纳利的“教师个人实践学问”和范梅南的“教学机灵”等。 简言之,教育教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作为艺术,它总有一些地方没有道理,总有一些地方不讲道理,也总有一些地方讲不出道理,教师只能靠技艺阅历。 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是有传统的 重拾工匠精神,先要为“教书匠”正名。匠,在汉语中并非只是墨守成规,而且有一丝
26、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之义。我们反对墨守成规的教书匠,欢送精益求精的教书匠,即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何谓工匠精神?付守永的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说,它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成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视工作为修行,视品质如生命,视产品为作品,努力戒除功利心、急躁心和投机心。 由此可见,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是有传统的。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工匠精神。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一位历史教师“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是工匠精神。甚至于那些拥有某项绝技,如在黑板上反手画圆、顺手画地图、能用二十种语气说“你好”、能在开学一周内记住宅有学生的姓名等,也表达了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