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台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烟台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生物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 分,21-35题每小题2 分,共 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冠状病毒是一类致病性很强的RNA病毒,这类病毒()A.能够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核酸组成中特有的碱基为胸腺喀咤C.可用含有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D.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核甘酸及氨基酸等物质增殖2.同等小的适宜刺激刺激神经元时,胞 外 Ca2+浓度越高,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电流越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纤维素组成的神经元细胞骨架与囊泡运动有关B.乙酰胆碱与树突或胞体
2、上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C.任意大小的刺激刺激神经元均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D.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低3.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以下五种情况分别属于()有的人一经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HIV病毒侵入人体后,攻击T 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使该受体失去功能COVID-19”感染时,发现免疫细胞会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在消灭病毒的同时也严重破环了自身的细胞,导致人体发生休克、多功能脏器衰竭等。效 应 T 细胞与被新
3、型冠状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A.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过度免疫、免疫缺陷病B.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过度免疫、细胞免疫C.过敏反应、过度免疫、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体液免疫D.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细胞免疫4.下图甲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一条染色体(质)的系列变化过程,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的相关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时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图甲可表示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完整的染色体形态变化C.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 n=2D.图乙ab段可表示图甲过
4、程5.果蝇的红眼和朱砂眼是由等位基因D 和 d 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该性状存在纯合致死现象(若隐性纯合致死,则基因型为dd、XdX XdY 的个体死亡;若显性纯合致死,则基因型为DD、XXD.XDY 的个体死亡)。实验调查发现雌果蝇中基因型和表现型均为两种,雄果蝇只有一种表现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 因 D 和 d 位于X 染色体上B.该性状表现为显性纯合致死C.若亲代雌果蝇中两种基因型的个体各有2000只,随机选取多对雌雄果蝇杂交,F2雌果蝇中两种基因型的比例为1:8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杂交过程中等位基因D 和 d 的基因频率不断发生变化6,白化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两种常见的
5、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 是()基因1 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镶刀型红细胞基因2X 酪经酸豆 酪 就 酸 酶*黑色素A.分别表示转录、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B.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M i与 M2在结构上有差异C.图中两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D.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选择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7.下图为人体某生理活动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不氐确的是()甲-物质、乙A.若甲为T 细胞,物 质 N 为淋巴因子,则乙可以是B 细胞B.若甲为浆细胞,物 质 N 为抗体,则乙可以是位于靶细胞内的病毒C.若甲为肾上腺,物 质 N 为肾上腺素,则乙可以是肌
6、细胞D.若甲为突触前神经元,物 质 N 为神经递质,则乙可为肌肉细胞8.如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Ca 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重新吸收利用。下列叙述正确 的 是()教体A.过程、都需要消耗ATP,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B.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Ca?+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D.过程说明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间双向传递9.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i全部表现为红花。若 F i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
7、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人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z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 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z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1 0.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等量的蒸储水、0.4mg 3、0.7mg-L lm gM、1.3mg L 1.6mgM的 2,4-D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1 2 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析错误的是()52963036
8、92,4-D溶液浓度(m g-L1)A.0.4mg 的 2,4-D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B.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C.培养无根豆芽的2,4-D溶液最适浓度是lmg L-i左右D.2,4-D溶液对根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1 1.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子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的单体是脱氧核甘酸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空间结构有关D.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1 2.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55 58位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
9、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PKKP .能0突变型PRKP.不能100注:P一脯氨酸;K 一赖氨酸;R 一精氨酸A.突变型的产生是枯草杆菌的基因发生碱基对缺失或增添的结果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的结合,抑制了枯草杆菌细胞的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表明枯草杆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D.突变型枯草杆菌与野生型枯草杆菌不属于同一个物种13.某兴趣小组以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其中细胞提取物是加热致死的S型菌破碎后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细胞提取物RNAIB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焙养A.设第组对照可确定细胞提取物中存在转化因子B.第组利用酶的专一性去除对应物质
10、观察转化情况C.混合培养后4组的平板培养基上均会有表面粗糙的菌落D.混合培养后出现的S型菌与原S型菌遗传信息相同14.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相关的基因为B、b,乙病相关的基因为D、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以无甲病的致病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 2 3 4 0正常男女。患甲病男女in 6/611 2 3 4 5嫌患乙病男女A.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甲病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B.H i和口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明c.若u h同时患葛莱弗德氏综合征,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D.若H i和口2再生育一个儿子,其两病兼患的几率为1/161 5.
11、遗传、变异与进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独立生活的生物体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B.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多方向性等特点C.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否定了 用进废退”现象的存在D.蛛螺、鳄鱼、大猩猩和人四种生物中,大猩猩和人的DNA碱基序列差异最小16.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将形成配子 D.处于有丝分裂后期17.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能引发糖尿病的因素是()A.一次摄入的葡萄糖数量增加
12、B.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或胰岛素抗体C.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D.参与信号转导的有关蛋白分子被激活18.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加工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主要场所C.所有细胞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膜蛋白有关而与磷脂分子无关19.(6分)某禾本科植物高茎(B)对 矮 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 圆 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 丁(bbddee),
13、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部分结果如下:亲本组合Fi配子种类及比例甲X丁BDe:Bde:bDe:bde=100:1:1:100丙X丁BdE:Bde:bdE:bde=l:1:1:1请据表回答.利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A.甲x 丁和乙X丙 B.甲x乙和丙x 丁C.乙x丙和丙x丁 D.甲x丙和乙x丁20.(6 分)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 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 细胞都具有细胞的全能性B.和的核基因基本相同,c 过程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使细胞的m RNA不完全相同C.由于细
14、胞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凋亡D.和细胞的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增大,可能会有基因的表达21.(6 分)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糖原不同的原因是组成其基本单位的排列顺序不同B.组 成 D N A和 R N A 的元素种类不同,含氮碱基也不完全相同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生成的水中的氧来源于氨基酸的较基D.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脂肪释放能量多,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质22.(8 分)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 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小、王i xSWPWLM
15、A.04 h 内物质A 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 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 3 h 内物质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l h 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23.(8 分)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24.(10分)下列实验操
16、作正确的是()A.在L B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用以分离产服酶的微生物B.接种环蘸取菌种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可用于计数C.制作葡萄酒时将葡萄汁装满发酵瓶以保证无氧的发酵环境D.制作泡菜时坛口用水封好,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25.(10分)下列以新鲜洋葱为实验材料的生物学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A.以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盐酸处理后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DNA的分布B.以鳞片叶为材料,捣烂取其汁液加入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可检测蔗糖的存在C.以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用1.3g/ml蔗糖溶液处理可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D.以根尖为材料,经低温等处理显微镜下观察到分生区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26.(12分)细胞是
17、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C、H、0、N等化学元素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在细胞中含量丰富B.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C.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D.同一生物体内不可能具有两种无氧呼吸方式的一系列酶27.(12分)某小组为了解某种加酶洗衣粉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将相同大小的蛋白块置于等量相同适宜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中,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蛋F 1块消失所需的时间A.该洗衣粉水解脂肪的最适温度也是45B.B和C两点催化效率相同的
18、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相同C.若改变洗衣粉溶液的p H,则A点会向左或向右移动D.若减小洗衣粉的浓度,A、B、C点均向上移动2 8.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可能会引起该部位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B.干旱条件下植物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C.在侧芽处施加人工合成的生长素来促进侧芽生长D.赤霉素可促使子房在无种子发育的情形下仍发育成果实2 9.已知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人感染该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挥免疫功能来消灭该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侵
19、入人体后,能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都能对该病毒进行识别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吞噬新型冠状病毒,依赖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C.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无论是否侵入细胞,都可以与抗体结合并被清除D.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3 0.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冲卵是把雌性个体中的卵细胞冲出来B.用于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过程的激素相同,处理的对象也相同C.几乎所有动物的胚胎都应该在原肠胚阶段之前进行移植D.核移植后进行早期胚胎培养属于有性生殖3 1.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然后观察相应变化,相关结构
20、关系如图甲所示,测得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B.图甲中细胞器能首先观察到3HC.细胞核内可能出现3H标记D.图乙中C对应图甲中的3 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B.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K+浓度C.注射血浆白蛋白可促进组织液的吸收以减轻病人水肿症状D.B 淋巴细胞在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的高尔基体增多3 3.选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可以通过被动运输跨膜B.水通过原生质层
21、进出液泡C.紫色色素存在于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D.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3 4.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B.过程可在线粒体内膜上或细胞膜上进行C.过程均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发生D.过 程 均 产 生 A T P,过程的量最多35.下列有关动物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地影响种群密度B.保持替补出生率的人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自然增长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D.各种种群的年龄金字塔都有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三个年龄组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22、个小题,共 50分)36.近些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回答下列问题:(1)一分子的B一 胡 萝 卜 素 在 人 或 动 物 的、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缺乏维生素A 而引起的各种疾病。(2)提取薄荷油常采用萃取的方法。萃取过程常采用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其原理是。在萃取过程中会用到冷凝管,其作用是.(3)为确定分离获得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同时还要进行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测定纤维素酶活力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4)若要分离纤维素酶,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采用 法;也可以根据和分子大小、形状的不同采用电泳
23、方法分离。37.酸奶及果汁的生产过程中常用到生物技术,请回答有关问题:(1)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消毒、添加有益菌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营养保健品。生产过程中把温度控制在80将鲜牛奶煮15m in,采用的是 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消毒,而且使牛奶中营养成分不被破坏。起 发 酵 作 用 的 微 生 物 主 要 是,发酵中牛奶相当于其培养基,就环境因素来说,不仅温度要适宜且还需要创造 环境。(2)某种果汁生产过程中,如用果胶酶处理可显著增加产量,其主要原因是果胶酶水解果胶使(3)人们通常从腐烂的水果上分离产果胶酶的微生物,其依据是:。为了获得高产果胶酶微生物的单菌落,通 常 采 用 的 分 离 方
24、 法 是。(4)为了提高果胶酶的稳定性和处理的连续性,可采用 技术处理果胶酶,如常用的吸附法。38.通过基因工程将抗生素基因转入植物体内,可以增强其抗病菌的能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抗生素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细菌体细胞DNA、RNA和 合成系统的特定环节,干扰细胞的代谢作用,妨碍生命活动或使其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抗生素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o(2)基因工程中常需要使用DNA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的DNA连接酶是(3)若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包含目的基因、启动子、复制原点。(4)将 目 的 基 因 导 入 植 物 体 细 胞 通 常 用,原理是利用
25、其菌体中质粒的T-DNA片段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特点。(5)要确认抗生素禁言是否在转基因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转基因植株中该基因的 是否呈阳性。39.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电突触,它是两个神经元膜紧密接触的部位,通过电传递来完成信息传递,前一个神经元产生的一部分电流向后一个神经元流入,使兴奋性发生变化,故称为电突触。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电突触(1)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2)把两侧突触膜连接起来的间隙连接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这种结构与高等植物相邻两个细胞间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相似,
26、(3)研究发现只有一部分流入细胞A 的电流进入细胞B,所以细胞B 的膜电位变化比细胞A 的(选 大 小 相同)。(4)研究表明电突触的传递方向是双向的。请设计实验给予验证(要求:以图中突触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设计,提供一个含两个电极的电流计、电刺激仪器等)。实验方法:o预期结果:o40.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能否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成为疾病防控的关键。请回答:(1)下图表示SARS-CoV-2病毒检测的部分流程。科学家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过程合 成 cD N A,再对cDNA进 行 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
27、含痛毒样本(痰、鼻咽拭子)鎏*943。CR(2)进 行 RT-PCR需要加入的酶是 和。要从CDNA中扩增出新冠病毒特有的基因序 列 ORFlab和核壳蛋白基因N 关键在于要加入、dNTP及所需的酶一起构成反应体系。(3)RT-PCR加入Taqman荧光探针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产物浓度,原理如下: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互补的核昔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团R 和一个淬灭基团Q。探针结构完整时,R 发射的荧光被Q 吸收;而 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切断,使 R 和 Q 分离,R 基团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这样通过对荧光信
28、号强弱的监测就可实现对产物的检测。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越少,说明含有病毒的概率越 o(4)一次核酸检测历时需16小时,为快速检测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这一技术的关键是要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请写出生产这种抗体的思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 分,21-35题每小题2 分,共 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详解】A、病毒
29、无细胞结构,无核糖体,A 错误;B、冠状病毒为RNA病毒,不 含 D N A,无胸腺嗑腔,B 错误;C、病毒不能用培养基培养,必须寄生到活细胞中,C 错误;D、病毒能利用宿主细胞的结构和原料,在宿主细胞中增殖,D 正确。故选D。2.B【解析】【分析】【详解】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A 错误;B、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一种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而突触后膜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构成,B 正确;C、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才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C 错误;D、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产
30、生兴奋,此时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高,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 错误。故 选 B。3.B【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的机体,当再次接触到过敏原的时候所发生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一般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室内尘土等。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敌我不分的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来攻击。HIV攻击人体的T 细胞会造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详解】花粉引起人体打喷嚏、鼻塞,属于过敏反应;HIV攻击T 细胞使得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几乎丧失,属于免疫缺陷病;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属于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物质,属于自身免疫病;机体分泌的细胞因子在消灭病毒
31、的同时也严重破环了自身的细胞,属于过度免疫;效 应 T 细胞与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的过程;故选B4.D【解析】【分析】分析图甲: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染色质)的系列变化过程。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则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发生在前期;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发生在后期。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则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图乙:图 2 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详解】A、图乙中a
32、时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可能发生基因重组,A 错误;B、图甲还缺少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丝的过程,不可表示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完整的染色体形态变化,B错误;C、若图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从2n变 为n,则n=l,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由于着丝点分裂,减二后期染色体数暂时增加为2 n,后变为n,则n=l,C错误;D、图甲过程为着丝点分裂,图乙ab段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表示图甲过程,D正确。故选D5.C【解析】【分析】根据雌性有2种表现型,而雄性只有1种表现型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雌性有2种表现型可知,致死的基因型为
33、显性纯合子。【详解】A、根据雌雄的表现型种类不同可知,基 因D和d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B、根据雌性有2种表现型可知,该性状表现为显性纯合致死,B正确;C、若亲代雌果蝇中两种基因型的个体各有2000只,即雌性个体中1/2XX 1/ZXdXd,其产生的配子为皿X。、朔X*雄性个体XY产生的配子为以Xd、1/2Y,根据棋盘法计算可知,*雌果蝇中XDXd:XdXd=l:3,C错误;D、由于显性纯合子致死,故杂交过程中等位基因D和d的基因频率不断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C。6.D【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基 因1经转录形成Mi(m R N A),经翻译形成血红蛋白,构成正常红细胞或镰刀型红细胞
34、;基 因2经转录形成Mz(m R N A),经翻译形成酪氨酸酶,酪氨酸酶作用于酪氨酸形成黑色素。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 因1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 因2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详解】A、由分析可知,过程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A错误;B、由于M i和M2是由不同的基因转录形成的,所 以M i和M2在碱基排列顺序上有差异,mRNA的结构均为单链结构,B错误;C、由图示可知,基 因1控制生物的性状属于直接控制,基 因2控制生物的性状属于间接控制,两者控制方式不同,C错误;D、调查白化病的发病
35、率应该从人群中调查,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应该从患者家系中调查,故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D正确。故 选D。7.B【解析】【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D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作用于靶细胞心脏细胞,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促进心跳,作用后
36、立刻被灭活。3、效应器是由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组成。【详解】A、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作用于B细胞,促 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A正确;B、抗体无法和位于靶细胞内的病毒接触,B错误;C、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可作用于心肌细胞,使机体表现出心率加速,C正确;D、在特定情况下,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作用于肌肉细胞,使肌肉收缩,D正确。故 选Bo【点睛】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免疫调节、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8.C【解析】【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
37、后膜组成,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T化学信号T电信号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题图分析:过程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称为胞吐,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过 程 为Na+内流过程,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过程表示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回收神经递质,需要载体和能量。【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知过程需要消耗ATP(能量),A 错误;B、由图可知,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引起了突触后膜.上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B 错误;C、题意显示,Ca2+
38、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一定数量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从而加速释放神经递质,当 Ca2+跨膜运输受阻,会导致释放的神经递质(兴奋性递质)减少,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C 正确;D、过程分别表示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回收,但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D 错误。故选C。9.D【解析】【分析】题意分析,首先要把F2中 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利用统计学方法处理为红花:白花=9:7,9:7是双杂合子自交后代9:3:3:1 的变式,据此推知控制花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相关基因用A、a 和 B、b
39、表示)可 知 L 的基因型为A aB b,结合性状表现可知F2植株中 的 基 因 型 为 红 色 白 色 为(aaB_)、(A_bb)和双隐性(aabb),则可推断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 aabb。【详解】据分析可知:A、F2中白花植株不都是纯合体,A 错误;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双显性(A_B_),基因型有4 种,B 错误;C、红花与白花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 错误;D、Fz中白花植株共有5 种基因型,红花植株有4 种基因型,白花植株比红花植株基因型种类多,D 正确。故 选 D10.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
40、浓度,因变量是绿豆发芽过程中根、芽的长度,2,4-D溶液为0 的组作为空白对照,由题图可知,浓度为。1.6molL 的 2,4-D溶液,都能促进芽生长,浓 度 lmolL左右时促进效果最好;2,4-D溶液为0.4molL 时,促进根生长,2,4-D溶液浓度等于或大于0.7molL时则抑制根生长。【详解】A、由题图可知,2,4-D溶液为0.4molL 时,对根和芽都是促进生长,A 错误;B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2,4-D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说 明 2,4-D溶液对根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BD正确;C、培养无根豆芽即需要利于芽的生长,且抑制根的生长,据图可知,培养无根豆芽的2,
41、4-D溶液最适浓度 是 lmg(T 左右,C 正确。故选A。11.B【解析】【分析】脂质的种类与作用:脂肪:储能、维持体温;磷脂:构 成 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详解】A、核酸的单体是核甘酸,核昔酸包括脱氧核昔酸和核糖核昔酸,A 错误;B、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故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 正确;C、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与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无关,C 错误;D、胆固醇、维生素D 属于固醇,磷脂不是,D 错误。故 选 B。12.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可知,野生型的核糖体
42、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为-P-K-K-P-,而突变型的氨基酸序列为-P-R-K-P-,即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改变,该突变是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引起的。【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突变是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引起的,A 错误;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B 错误;C、突变型的产生表明枯草杆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C 正确;D、突变型枯草杆菌与野生型枯草杆菌仍属于同一个物种,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D 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表格考查了基因突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突变的定义、特征等,能够根据表格信息确
43、定突变型的抗性,识记核糖体上发生的是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13.D【解析】【分析】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提取物分别加入蛋白酶、酯酶、RNA酶和DNA酶,以除去相应的分子,研究它们各自的作用。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详解】A、设置第组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细胞提取物中含有转化因子,A正确;B、第组利用酶的专一性去除相应物质观察转化情况,B正确;C、R型菌菌落表面粗糙,混合培养后4组的平板培养基上均会有R型菌,C正确;D、混合培养后出现的S型菌是由R型菌吸收S型菌DNA转化而来,故与原S型菌的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 选Do1
44、4.C【解析】【分析】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根据目前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可以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环境因素的疾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详解】A、因n-4无甲病致病基因,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由n-1和n-2无乙病,但他们的女儿m-2有乙病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B、H-1和n-3的基因型均为DdXBX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45、B错误;C、若m-5同时患葛莱弗德氏综合征,则其基因型为XbXbY,而其父亲没有甲病,基因型为X B Y,即不含Xb基因,所以两个Xb基因均来自卵细胞,C正确;D、口-1的基因型均为DdXBX%H-2的基因型均为DdXbY,再生育一个儿子,其两病兼患(aaXbY)的概率为皿xl/2=:l/B,D错误。故选C。15.C【解析】【分析】1、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的特点。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内容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A、因为
46、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生活;独立生活的生物是指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 N A,所以任何独立生活的生物体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A 正确;B、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的特点,B 正确;C、用进废退是一种生物学现象,不是进化的原因,而自然选择学说内容是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所以说自然选择学说的提出没有否定 用进废退”现象的存在,C 错误;D、蝶嫄、鳄鱼、大猩猩和人四种生物中,大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DNA碱基序列与人的差异最小,D 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
47、了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需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对本题进行准确作答。16.C【解析】【分析】解答本题要紧扣题中的关键词“细胞膜开始缢缩,说明细胞即将分离形成子细胞,这有两种可能: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在充分利用题中所给的另一条件 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从而排除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A、有丝分裂中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 个 DNA分子,并且不发生细胞膜缢缩,A 错误;B、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也有2 个 DNA分子,B 错误;C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
48、裂的后期,将形成配子,C 正确,D 错误。故选C.17.B【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胰岛素与蛋白M 特异性结合,使参与信号转导的有关蛋白分子被激活,通过信号转导,能够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详解】A、一次摄入的葡萄糖数量增加,会加速上图过程,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下降,A 错误;B、如果体内产生蛋白M 抗体或胰岛素抗体,会影响胰岛素与蛋白M 结合而影响信号的转导,引发糖尿病,B 正确;C、加速含GIAJ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增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
49、葡萄糖,不会引发糖尿病,C 错误;D、参与信号转导的有关蛋白分子被激活,可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不会引发糖尿病,D 错误。故 选 B【点睛】本题考查胰岛素降低血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8.A【解析】【分析】1、溶酶体水解酶是蛋白质是由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合成的。溶酶体水解酶是消化酶应该算是消化类蛋白质需要经过高尔基在加工,溶酶体内的酶为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再加工和修饰,最终由高尔基体以出芽方式形成囊泡,即为溶酶体。2、在真核
50、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生物膜系统。3、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A、溶酶体内的酶为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再加工和修饰,最终由高尔基体以出芽方式形成囊泡,即为溶酶体,A 正确;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 错误;C、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不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C 错误;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膜蛋白有和磷脂分子均有关,D 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