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计算机行业研究报告.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340086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4.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计算机行业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1年计算机行业研究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计算机行业研究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计算机行业研究报告.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计算机行业研究报告1计算机行业上半年表现回顾计算机核心逻辑:技术变革+政策推动国家政策推出往往具备一定的周期性,且每个周期内都有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而技术的发展虽然是连续不断的,但对于计算机行业来说,技术变革的速度是缓慢和不 经意的,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实质性的突破,因此计算机行业的需求也随着政策和技术的周期性形成一定的周期性,需求端周期变化的根本因素为技术的变革,而行情启动的动能和信号则是政策,行情波动的变量为各细分领域产品3-8年的更新换代周期等。由于技术变革相对缓慢且不易感知,紧抓政策的脉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科技政策往往为计算机行业投资指明了方向。在我国,每个五年国家

2、规划都包含科技领域的规划,每个五年也都有相应的重点科技政策投入方向。通常,明确投资规模、投资期 限、投 资 目 标 的 政 策 往 往 会 引 领 最 强 主 线。图9计算行业周期性变动的内在因素技术周期款及件 J lttR 1 W计算5G政策周期十一JL十二五十三五十BJL计算机板块估值探讨整体看,计算机板块估值长期偏高,估值水平始终位于所有板块前列,且目前板 块内一二线标的、子板块之间的估值差异明显。这反映了一方面市场认可计算机行业的 长期成长性和景气度,另外一线龙头标的长期稳定性、成长性更好,景气板块的爆发性更强,市场愿意给予更高估值。总结过去十五年计算机板块的情况,计算机板块大级别行情

3、来临时具有4 个特征:1)估值低,计算机虽然是成长型行业,但大部分公司商业模式并不佳,业绩成长性存在不确定性,板块赚估值的钱似乎更容易,大行情启动时企业估值普遍在15-25倍之间,而在云计算时代,低估值不仅意味P E 估值的低,也可以 是 P S 估值的低。2)业绩驱动,政策和技术驱动行业需求增长,而政策一定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业绩的务实性政策,口号型政策意义较低。3)主线赛道,计算机细分领域较多,行情启动时需要有覆盖多标的主线板块出现。4)企业诉求,计算机行业中民营企业相比国资企业更加贴近市场,对产业上下游的需求更为敏感,其诉求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点。下半年行情判断负向:2020年 7 月 1 0

4、 号板块指数达到近几年最高点,开启下行通 道,从历史经验看,计算机板块的调整周期一般为2 0 个月以上,当下可能在下行周期中;从估值看,截 至 6 月 3 0 日,计算机板块P E 估 值 55.75倍,处于历史中枢位置,但距离历史底部仍有一段距离;从政策面看,我国每个五年规划都有重点的科技政策方向,但明确投资计划、投资目标的重磅政策往往在五年规划的后半部分正式发布,今年为“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政策预期相对较低;从产业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A I O T.5G等将是下一阶段重点的产业趋势,且各 项技术已逐步趋向于成熟,但需要看到,技术的迭代速度较为缓慢,尤其是应用的成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

5、突破,而计算机上市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软件和应用端,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从需求看,计算机板块的需求相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近年来,市场普遍担心政府财政较为紧张会导致信息化支出低于预期,尤 其 是 20年疫情以后,市场担忧更为突出,而经济的复苏传导到计算机行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正向:板块经过较长时间调整,目前板块估值已恢复到历史中枢位置,且一二线标的估值分化严重,多数二线标的估值合理,此外目前对于云计算公司或者龙头标的,市场倾向于使用PS估值法,客观上也提升了 PE估值区间;从政策端看,我国各领域信息化支出相对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政府也越来越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且信息化支出在

6、政府支出中占比较少,因此,对于 如网安、信创等重要领域的投资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政策端也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从产业趋势看,人工智能的应用已趋向于成熟,智能座舱,部分工业软件等细分领域也率先走出产业化趋势,另一方面,云计算作为长期发展方向,延长了产业趋势,云计算领域的机会源源不断的出现。综上,针 对 2 0 2 1 年下半年,依然要遵循以下标准布局。1、最优选产业景气赛道叠加个股景气,如 A I0 T 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2、政策和产业共振的赛道,从技术发展及政策路径看,应用软件层面国产化较为落后,且过去政策激励较少,而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工业软件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必然,因此工业软件大概率是未来五

7、年最核心赛道。3、云计算产业趋势将长期持续,当前云计算板块龙头估值均处于合理区间,长期配 置价值凸显。4、信创、网安、医 疗I T等板块与政府支出关联度较大,当前阶段市场对板块成长性信心不足,但上述板块均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出,从历史情况看,政府大幅削减投入的可能较小,且龙头公司有产品、技术、渠道等多重优势,长期稳定性更高,信创、网安、医 疗I T板块的公司多数处于估值底部,长期看,性价比明显。2 A IO T;最大的产业风口图 10牧联网产业虢全景图叨酷:AHN.M O I*!M KHU WRMK5IUKT,工 M i安令,班倒犷胃.ififrm W M H:AM.4M M 0M n:24

8、“ktnL%jM M M匕匕司仍W M R 9*RKKItS 中 笳2.1 物联网发展三大驱动力:政策、技术&企业因素一:各国政策推动,各国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物联发展。中国出台包括 物联网标志白皮书、物联网工作要点、物联网发展规划(2 0 1 6-2 0 2 0)、物联网安全白皮书、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等多项政策规定。因素二:技术进步。二维码、射频识别等各种感知技术随着传感器的智能化、微型化成本不断下降,有力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网络通信技术伴随从2 G到 5G的大发展,W i F i、蓝牙等通信技术的成熟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云计算、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嵌入式系统、微电机

9、、新材料等支撑技术的成本不断下降、I o T 架构技术、网络管理、信息安全、统一标识等共性技术不断进步为物联网的突破带来新的契机。因素三:国内外巨头及初创公司广泛参与。在商业上,移动、电信、联通、谷歌、F a c e b o o k 等国内外巨头广泛参与,成为了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动力。华为发布鸿蒙2.0,剑指万物互联。与计算领域的W i n d o w s系统以及移动端的A n d r o i d.i O S系统不同,鸿蒙采取分布式架构,剑指万物互联,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语言。鸿蒙的诞生本身并不主要为手机使用,而是为物联网,如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它 虽 然 也 基 于

10、“L i n u x ,但与安卓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架构。鸿蒙有统一的控制中心,使得多设备之间可以组成超级终端,并且消费者跨设备使用时操作更加顺滑,同时,对于开发者而言,一次开发就可以实现多端部署,按需调度各设备潜力,并且,鸿蒙可以精确控制延时在5毫秒以内,甚至达到毫秒级和亚毫米级,以上都是专门适用于物联网的功能,也是传统安卓和i O S 系统所难以实现的。5 G+鸿蒙共振,物联网时代加速到来。直 至 2 0 1 6 年,首个专门针对物联网的蜂窝网络标准N B-I O T 才冻结落地,助力物联网落地,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NB暴露出使用成本高于预期,覆盖质量较低等各种问题,物联网依然进展缓慢。而 2

11、 0 1 9 年开始,5G正式商用落地,5G低延时、高稳定性、广连接等特征正适合物联网的需求,且弥补了传统通信方式的各类缺点。在 5 G 解决了物联网的通信问题后,鸿蒙系统则可以实现不同硬件的深度融合,通过软件定义,将各类设备灵活地构成功能强大的超级终端。5 G+鸿蒙共振,预计物联网时代将加速到来。华 为 H M S 服务对标谷歌G M S 服务。基 于 鸿 蒙 操 作 系 统 的 华 为 H M S 服务参照对象是谷歌在A n d r o i d 操作系统上扩充的G M S 服务,H M S 服务也将可能是鸿蒙操作系统未来收入及盈利点所在,其商业化模式可参考G MS o 此外,在与终端软硬件

12、厂商合作上,鸿蒙将从三个层面与合作伙伴共创收益:做产品、卖产品和运营产品。在产品层面,华为向鸿蒙生态伙伴免费提供开源软件和商业认证;渠道上,帮助鸿蒙生态伙伴卖产品,从中收取渠道佣金;在运营产品层面,将原子化服务引入H a r m o n y O S C o n n e c t,与合作伙伴联合运营,方便消费者免安装直接使用,最终由华为与厂商共同分成。国内市场一直以来由于各方面原因,绝大多数用户不使用谷歌搜索、谷歌地图、谷歌商店等一系列配套应用,亦不使用G MS服务,G M S 生 态 与 A n d r o i d 操作系统捆绑程度较低,这给了华为缓冲发展H M S 生态的机会。同时,华为全球用

13、户数量超过5亿,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高达1 3%,拥有着深厚的用户基础,有利 于 华 为 H M S 生态的建设。华为开发者网站为开发者们提供A P I 参考、开发指南、示例代码及视频指导等功能,着力降低开发门槛和成本,助力开发者快速接入H MS C o r e,专注于产品技术创新。最后,华为面向全球开发者,还启动了投入1 0 亿美元的耀星计划,全方位扶持、激励开发者在H M S 生态上进行创新,实现 H M S 生态的繁荣,华 为 H M S 服务未来前景可期。2.3 A I 0 T 投资逻辑5G的商用部署将是物联网投资逻辑的起点,有了运营商建设运 营 的 5 G 网络,下游相应场景的物联网解

14、决方案得以实施,而下游 5 G 解决方案的实施,首先需要增加对传感器、物联网模组、智能控制器、物联网终端等硬件零部件的需求,此后各 类智能硬件终端和软件解决方案的需求也会兴起,在这个过程中,物联网平台层逐步成熟,相关平台型公司成长为龙头。当前阶段,5 G基础设施已逐渐完善,随着华为推出专门针对万物互联的鸿蒙系统,物联网行业预计将继续加速发展。3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与操作系统率先爆发3.1全球智能驾驶处于L2向 L3过渡的阶段智能驾驶级别:当前全球智能驾驶处于L 2 向 L 3 级别转变的阶段2 0 1 6 年,N H T S A 和 S A E 对智能驾驶发展程度率先给出了分级定义标准,将智能网

15、联汽车的无人驾驶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6个层级。2 0 2 0 年 3月 9 日,我国工信部公示了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拟 于 2 0 2 1 年 1月 1日开始实施。目前,全球智能驾驶处于L2向 L3级别转化的过程。在当前阶段,依据驾驶环境信息,由一个或多个驾驶辅助系统在特定工作情况下执行转向或加速/减速,同时驾驶员执行所有其余的各类动态驾驶任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自动驾驶基础的A D A S 应用快速发展。图 20预计2035年后可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现阶段高等级智能驾驶主要聚焦于限定区域应用场景。现阶段,高等级自动驾驶研发投入及商业化验证主要聚集在智慧园区/示范园区、港

16、口、码头、停车场、高速等限定区域应用场景,以及商用 车物流、自动泊车等细分领域,低成本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可弥补真实道路测试验证的自动驾驶仿真测试需求凸显。但随着汽车产业“四化”转型加速,以及国家频繁发布产业红利政策加速推进围绕智能汽车等新经济生态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载人、载物、高速测试等陆续开放,关键节点及核心领域具备前沿技术验证及整合服务能力的企业有望实现突破。智能驾驶产业链:上游感知、传输、决策和执行层,中游平台层,下游为整车与服务智能驾驶汽车功能的实现需要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车载计算平台开发商、出行服务供应商等多方主体参与,因此,智能驾驶汽车的产业链较长。具体而言,上游 包括感知

17、层、传输层、决策层和执行层;中游为平台层,包括整合的智能驾舱平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传统的车联网T S P 平台;下游主要为整车厂和第三方服务。3.2 智能座舱及操作系统率先爆发1)操作系统:为智能驾驶提供底层支撑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主要为车载信息娱乐服务以及车内人 机交互提供控制平台,是汽车实现座舱智能化与多源信息融合的运行环境,支撑用户应用平台的定制开发。从用户端为语音图像识别、人机交互、地图导航、信息安全、人-车-路-云数据融合等应用提供支撑。随着汽车场景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座舱操作系统需要通过支持更多个性化的应用服务及强大的生态,面向客户进行差异化竞争。智能车控

18、操作系统:智能车控操作系统是实现车辆自动行驶功能、动力性的运行基础。车控操作系统为车载控制E C U 的硬件与算法提供了接口与交互平台,基 于 P O S I X 标准的操作系统,适用于自动驾驶所需要的高性能计算和高 带宽通信。车控操作系统技术发展较早,目前标准化工作已经开展。智能驾驶操作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由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三个层面构成。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处于决策层,主要完成对收集上来的数据 的分类处理、分析、发出指令等操作,需要强大的算法以及芯片性能来支撑。从架构来看,智能驾驶系统又可分为底层操作系统、中间件层以及上层操作系统。底层操作系统:管理汽车整个硬件、软件资源,所有应用和服务都必

19、须在底层OS上运行,给用户和其他软件提供接口和环境。目前,较 为 主 流 的 底 层 汽 车 操 作 系 统 有 Q N X、L i n u x、A n d r o i d,以及鸿蒙、AHOS等中国互联网企业研发的操作系统。中间件层:下 接 OS厂商,将标准化产品接口对接到中间层平台上,同时,向上对接应用层开发商及服务商,在将定制化开发工作集中在业务层面。预测2 0 2 0 年国内自动驾驶系统中间件市场规模可达1 0 亿元人民币。上层操作系统:由各类车厂、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底层0S基础上为客户定制的各类个性化操作系统都属于上层操作系统。近年来,互联网巨头BAT H、造车新势力、整车厂均已进行布局

20、。其中,互联网企业依托其软件方面的经验以及多年积累的应用生态体系,在上层操作系统领域具有较大优势。互联网企业阿里依托 Al i OS作为底层架构的斑马智行系统,互联网企业苹果依托i O S 的 Ca r p l a y,造车新势力特斯拉基于L i n u x 的 V er s i o n 系统,以及传统车厂宝马基于Q N X 的 i D r i v e智能车载系统,目前都已经在部分车型上实现适配及应用落地。未来也将会有更多企业入局。2)智能座舱:汽车智能化的第一步,率先爆发智能座舱是车企智能化、高端化的刚需,也是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从汽车整体架构来看,座舱域控制器链接传统座舱电

21、子部件,进一步整合智能辅助驾驶AD AS系统和车联网V 2 X 系统,使智能汽车可以进一步优化整合自动驾驶、车载互联、信息娱乐等功能,完整的解决方案帮助智能汽车从代步工具逐渐成为可移动生活空间。智能座驶舱产业链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软硬件底层技术根据产品的不同需求应用到各个智能化零部件中;不同智能化零部件在座舱内集成形成一套完整解决方案,以整车体现,整车进而销售给车主;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参与整个流程,为各环节提供数据传输、运算存储等服务。智能座舱产业趋向于跨界、融合、集成的网状结构。对于整车厂而言,其拥有成熟的汽车研发、生产、供应链体系,但相对来讲软件开发实力略有不足,缺乏良好的生态体系。对于

22、新兴互联网公司而言,其具备完善的应用生态、强大的系统开发能力,但缺乏相关行业经验,对硬件的集成开发的能力相对较弱。对于T i er l 供应商而言,其独特优势在于系统定制能力和丰富的车规级硬件开发经验。4工业软件:产业与政策共振4.1工业软件即工业技术软件化工业软件应用于工业领域,是软件化的工业技术。工业软件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工业设备、计算机硬件、基础软件和平台,内含工业技术,用软件化的工业技术赋能工业发展。工业软件赋能工业发展,赋智创新工业产品。工业软件对于工业品价值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不仅仅在于提高工业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更因为软件已经作为“软零件”“软装备”嵌入了众多的工业品之中。发展工业

23、软件是复杂产品研发创新之必需。产品的结构复杂程度、技术复杂程度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迭代速度,需要各类工业软件的辅助支撑。4.2工业软件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增速高于全球全球工业软件产业稳步增长,国内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发达国家在工业软件领域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建 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软件在北美和欧洲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9%、32%O2019年国内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仅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6%,但国内产业规模增长率远高于全球水平,中国积极推进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近三年同比增长率约15%,2012-2019复合增长率为13%o研发设计软件:以PLM为主,高端工业软件与国外厂商差距明显。国内研发设计

24、类产品应用主要集中在建筑、汽车、电子等领域,广联达在建筑领域具备绝对优势,达索、西 门 子P L M产品在技术和市场上均大幅领先,Synopsys Cadence几乎垄断国内E D A市场。中国在研发类高端工业软件与国外厂商差距明显。生产控制软件:西门子保持行业龙头,国内企业流程工业显现优势。中国生产控制类软件多用于钢铁、能源、石化等流程工业,国内企业已具备一定优势,但在汽车、电子等离散工业M E S上,外资企业优势显著。信息管理软件:国内厂商抢占高端E R P 市场。以 E R P 为代表的信息管理类软件在国内已具备较高渗透率,整体格局较为稳定,国内厂商占据市场份额7 0%o大 型 企 业

25、的 高 端 E R P 仍以S A P、O r a c l e 的产品为主。目前企业管理软件云化趋势明显,龙头纷纷进行云转型,用友、金蝶产品等在大型集团化的企业应用也有突破,叠加国产化替代国内厂商有望在高端E R P 市场实现弯道超车。5云计算:长期产业趋势5.1 全球云计算市场:由 C端 向 B 端拓展,寡头垄断态势更加明显预 计 2 0 2 3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3 5 0 0 亿美元,年均增 速 为 1 8%o G a r t n e r 数据显示,2 0 1 9 年,以 l a a S、P a a S 和S a a S 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 883 亿美元,增速2 0

26、.86%,其 中 S a a S 服 务 为 1 0 9 5 亿美元,占比最高。预计未来4年全球公有云市场平均增长率在1 8%左右,到 2 0 2 3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 5 0 0 亿美元。图44全球云计算市场不同领域占比*IAAS MM PAAS M H B SAASIAAS增速 PAAS增速 一SAAS增速全球公有云市场集中度持续上升,寡头垄断态势更加明显。G a r tne r 数据显示,全 球 l a a S 公有云服务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C R 5 市场份额由2 0 1 7 年 的 7 2.6%提 升 至 2 0 2 0 年 的 80.3%,厂商排名也基本稳定在A WS、微软、阿里

27、、G o o g l e 等,寡头垄断态势愈加明显。全球云计算数据的重要启示行业仍然处于高速成长期;天然垄断;客户粘性强,迁移成本高,先发优势显著;客 户 从 C 端互联网和初创企业到B端企业级客户。全球市场看,S a a S 收入在整体云计算行业收入规模中占比最高,一方面与微软、A d o be O r a c l e 这些产品化软件龙头的快速转型高度相关,另一方面与美国整体信息化程度,企业对标准化产品接受程度高,且美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较长,大企业客户对公有云接受度较高有关。而对于中国市场而言,一方面产品成熟度较低,企业客户对信息化产品的接受度也较低,另一方面,中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大企

28、业习惯于定制化服务且对公有云接受度较低,中国企业级S a a S 的发展任重而道远。5.2 中国云计算市场:市场竞争激烈,S a a S 市场加速发展中国云计算发展迅速,从 l a a S 到 S a a S 各层级参与厂商众多。底层的基础设施提供服务保障。l a a S 层进入壁垒高,巨头优势突出;P a a S 厂商把应用服务的运行和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S a a S 服务可以分为通用型和行业垂直型。预 计 2 0 2 3 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2 3 0 0 亿元。从各领域占比来看,与全球云计算市场占比最高的是S a a S 服务不同,目前,中国公有云市场占比最高的仍为基

29、础的l a a S 层服务,但S a a S 服务增长潜力巨大。2 0 1 9 年,我国公有云l a a S 市场规模达 到 4 5 3 亿元,同比增长了 6 7.4%,预计受新基建等政策影响,l a a S 市场会持续攀高;公 有云P a a S 市场规模为42亿元,同比提升了 9 2.2%,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拉动下,未来几年企业对数据库、中间件、微服务等P a a S 服 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公 有 云 S a a S 市场规模达到1 9 4 亿元,同比增长了 3 4.2%,增速较稳定,与全球整体市场的成熟度差距明显,发展空间大,2 0 2 0 年受疫情影响,预

30、计未来市场的接受周期会缩短,将 加 速 S a a S 发展。图 4 6 2 O I 7-2 O 2 3 E 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中国公有云市场竞争激烈,呈现一超多强的趋势。2 0 2 0 Q 4 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中国电信天翼云、A W S 位居中国公有云l a a S 市场前五,在 l a a S 市 场 总 体 占 据 7 7%的市场份额。从过去三年的市占率看,阿里云市占率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2-5 名的份额总和,中国电信、华为云市占率持续上升,而 金 山 云 2 0 1 8年市占率有所下降。整体市场竞争激烈,呈“一超多强”趋势。A T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股行业型S a a S龙头厂商,

31、发力行业云。当前,国 内 行 业 云S a a S基本形成两大体系:阿里系和腾讯系。阿里系以恒生电子、石基信息、润和软件、卫宁健康、高伟达、千方科技等为主;腾讯系则以长亮科技、东华软件、常山北明、金证股份等为代表的。阿里系在新零售领域具有优势,而腾讯系则将重点放至金融I T以及软件开发S a a S行业。但两者共同点都是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弥补在细分行业的短板,同时以P a a S平台集成各类合作伙伴的应用,整合销售渠道与平台资源最终触达企业和个人用户。5.3第三方云服务市场:中国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5.3.1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第三方云管理服务(简 称 云M S P)是指作为某个/多

32、个公有云或私有云服务商的合作伙伴所提供的云咨询、迁移实施、增值开发和运维服务。现阶段,云管理服务主要包括云咨询规划服务、云迁移实施服务、云运维管理服务、云增值开发服务四个部分,第 三方云管理服务商至少需要具备前三种服务能力。云M S P的出现与发展源自云计算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在公有云日益普及的背景下,云管理方式相较于传统I T专注硬件管理、按技术驱动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不同,需要专业服务商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不同用户使用云的方式和逻辑各异,越来越多的企业趋于跨云或多云,云服务商只能专注于把同质化的计算、存储、网络产品做好。海 外M S P服务发展较为成熟海外市场较早的出现了具有托管性质的M S

33、 P 服务的原型,这些原型商家为企业提供I T 系统代运维或者代管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服务。海 外 M S P 云服务发展更为成熟,在 G a r t n e r 最新发 布 的 2 02 0年云管理服务商魔力象限所收录的20 家市场顶尖云 M S P 中,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要战略布局地区的就占1 9 家。且财富五百强公司大多通过M S P 供应商获得云服务,而非直接从公有云服务商处采购。中国第三方云服市场尚属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中 国 M S P 市场尚属于起步阶段。根 据 G a r t n e r 公共云基础设施托管服务提供商魔力象限,公共云基础设施M S P 被定义为:提供与基础设施

34、和平台操作有关的托管服务和专业服务的厂商。优秀的云M S P 厂商,需 具 备 C M P、自动化托管技术、服务能力三个必备要素,同时至少在两个或以上区域提供服务,支持两个以上的主流公有云服务商。中国仍未有云M S P 服务商上榜,东亚地区 仅 B e s p i n G lo bal进入领导者象限。主要原因在于中国M S P厂商主要立足于本土发展,跨区域厂商相对有限,同 时 M S P 在中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中 国 M S P 市场较为分散,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比为2 6.8%0I D C 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规模为6.8 亿美元,增速降至21.4%,受疫情影响,企 业

35、 I T 服 务、云相关服务市场预算缩减及项目延缓导致增速显著下滑。中国第三方云 管理 服 务 在 2020年 到 2025 年 间 将 保 持 4 0.6%的复合增长率,2025 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 7.4 亿美元。5.3.2第三方云安全服务市场我国云安全市场的参与方主要包括云平台服务提供商、专业云安全解决方案提供 商和传统I T 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中云平台服务提供商涉及企业有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专业云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涉及企业包括光通天下、途隆科技等,传统IT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有奇安信、深信服、安恒信息、绿盟科技、启明星辰、天融信等。中国云安全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云安全服务带来网

36、络安全行业商业模式的变革,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与增量,将成为网络安全行业极具发展前景的细分市场。根据赛迪统计,2018 年,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市场规模达到3 7.8 亿元,同 比 2017 年 增 长 4 4.8%o 2019 年中国云安全市场规模达到 5 5.1 亿元,年增长率为4 5.8%;预计到2021年中国云安全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5 亿元左右,三年年均增长率为4 5.2%,行业正处爆发式增长趋势。5.3.3第 三 方A P M 市场A P M 未来将逐渐向传统行业渗透。A P M 行业当前渗透率低,未来将逐渐向传统行业渗透。新媒体、新零售等行业由于具备先天的互联网

37、属性,信息化水平较高,其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且 A P M 产品在上述行业中的渗透程度较高。而汽车、电力、医疗、建筑、工业、农牧业等传统领域,由于其自身信息化水平较低,数字化转型进程较为缓慢,但其庞大的业务规模和稳定增长的用户群体都决定了其未来的数字业务规模巨大。阿里云成为国内唯一入选的云厂商。中国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用户可以使用云上监控工具来满足其可观测性需求,重视开源集成,具备成本优势。与此同时,听云成为国内唯一连续五次入选的中国厂商。随着国内云计算市场不断成熟,可以预见中国第三方云服务市场规模将会越来越大,云安全、M S P、A P M等各类服务市场均会逐步展开,在这个过程中

38、可能会涌现出新的云服务类领军公司,这值得重点关注。6信创:行业信创已经悄然展开6.1信创领域已实现整体I T产业链全覆盖,预 计2 1年将向行业国产化拓展预 计2 1年开始党政小信创将向行业国产化拓展。在中美贸易摩擦大背景下,2 0 2 0年开始政府小信创市场加速展开,2 0年招标数量预计超过1 5 0万套,预 计2 0-2 2年整体小信创市场可超 过5 0 0万套。2 1年开始,小信创市场将加速向行业国产化市场拓展,预 计将从逐渐从“8+2”向1 8大行业扩展。运营商服务器采购国产化比例不断提高,行业端信创提速。三大运营商从1 9年开始在每年的服务器集采中采购一定数量的国产芯片服务器,从中国

39、移动的情况看,1 9年其服务器集采中国产服务器占比约1 5%,2 0年比例上升至2 1%,今 年6月国产服务器占比已经达到三分之一;2 0 2 0年中国电信采购的国产服务器占比为2 0%,在 今 年3月的 服务器集采项目中国产占比达到了 3 5%;2 0 2 0年中国联通采购国产服务器占比高达4 0%o信创产业链:从 底 层C P U、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到应用软件全覆盖飞腾、龙芯、鳏鹏、海光、申威、兆芯等代表中国最强的C P U芯片,对 比 海 外I n t e l.AM D等。C P U芯片是整个信创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整个软件生态架构都建立在底层C P U 架构之上。目前,国 内

40、C P U 企业大多通过购买国外的架构授权在此基础上实现自主 创新。在创新可信程度上申威、龙芯 海思、飞腾海光、兆芯,但是未来鳏鹏和飞腾有机会基于AR M V8 永久指令集授权实现进一步创新可信。国产操作系统领域以麒麟和统信为代表,对 标 W i n d o ws.R e d h a t o 我国国产操作系统大都以L i n ux 开源操作系统为基础,正不断缩小与W i n d o ws 操作系统的差距,且由于支持国密算法和可信计算技术,在安全性方面优于W i n d o ws 操作系统。目前国内操作系统厂商可以掌握L i n ux 源代码,支持飞腾、龙芯、申威等国产C P U,同时也适配阿里

41、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国内云计算平台,并可与x 8 6 等主流计算芯片兼容。国内代表性的国产数据库厂商以人大金仓、武汉达梦、神舟通用和南大通用数据 库,对 比 O r a c l e.S Q L 等。人大金仓在我国政务大数据行业排名第三、军工大数据行业排名第三,整体数据库细分领域排名第一。国内中间件厂商主要以东方通、中创软件、金蝶天燕中间件、宝兰德等为代表,对比 I B M,O r a c l e,S a l e s f o r c e,M i c r o s o f t等。国内中间件市场早期由I B M 和 O r a c l e 以领先的产品技术占领市场,随着国产中间件厂商技术的升级,以东方

42、通、金蝶天燕等企业为代表的国产厂商赶超者,在电信、金融、政府、军工等行业客户中不断打破原有的I B M 和 O r a c l e 的垄断,正在逐步实现中间件软件产品的国产化自主可控。应用软件领域办公软件以金山W PS、永 中 Of f i c e 等为代表,对标微软Of f i c e。目前,办公软件市场主要参与者是金山办公和浙江永中,其中金山软件技术实力和市占率9 0%以上,处于实质上垄断地位,行业话语权与销售条款处于优势地位。6.2长 期 IT国产化可替代规模测算中 国 P C电脑市场总容量,年 化 B端 3 0 0 0 万,C端 2 0 0 0万台。I D C 报告显示,2 0 1 7

43、年中国P C市场整体出货量达53 3 3万台,其中消费市场2 2 1 7万台,同比下降8.1%,降幅放缓;商用市场出货3 1 1 6万台,同比下滑0.6%。商用市场是创新 可信核心应用市场。我们认为短期消费市场不是自主可控的主要目标市场,原因在于性价比和需求不匹配。服务器市场需求仍在稳定增长,2 0 1 9 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约3 2 0 万台,预 计 未 来 5 年复合增速约为9%0 I D C 数据显示,2 0 1 9 全年,中 国 X 8 6 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3,1 77,54 0 台,同比下 滑 3.8%;市场规模为1 76.8 4 亿美元(约 合 1,2 2 5.9 0 亿元人民币

44、),同 比 增 长 2.9%。预 计 2 0 2 0 年中国X 8 6 服务器市场出货量将增长2.9%0随着疫情结束后市场需求回暖以及国家将加快 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中 国 X 8 6 服务器市场未来几年需求仍然会比较旺盛,在 2 0 2 0-2 0 2 4 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1%0图66 2OI7.2O24年中国X的服务器市场规模预测丽 2011 2OS9 XQO 皿 2022 2073 XS4UCMVMI-Nitame7 网络安全:从 等 保 2.0 到“三年行动计划”,政策长期支持7.1 网络安全行业持续高增长全球网络安全市场持续稳

45、定增长,1 8 年产业规模超过1100亿美元。2019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6 0 0 亿元,年增长率 超 过 20%,高于全球10%的平均增速。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预 计 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超过9 0 0 亿元。与全球市场比,我国网络安全支出比例较低,市场潜力巨大。网络安全支出占整个I T 支出的比例不断提高,2019年全球网络安全支出占I T 支出的比例为3.05%。中 国 在 2019年的网络安全支出占I T 支出比例仅为1.7%,相对于全球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7.2 政策频出推动网安需求网络安全相关法规、政策逐渐落地,推动行业整体发展。网络安全法出台,从法律层面

46、明确提出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自 2016年以来,公安部每年开展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实战攻防演习,被称为“护网行动”,随着等保2.0 时代的到 来,2019年“护网行动”涉及范围扩大至工信、安全、武警、交通、铁路、民航、能源、新闻广电、电信运营商等单位,等 保 2.0 落地给网络安全行业带来新成长动力。总体而言,新时期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具有鲜明特点:一是覆盖各地区、各 单 位、各部门、各企业、各机构,也就是覆盖全社会,除个人及家庭自建网络的全覆盖;二是覆盖所有保护对象,等级保护L 0 的基本要求中只有普适性的安全要求,等级保 护 2.0 则在满足共性安全保护需求的安全通用要求基

47、础上,针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 网、工业控制等新技术、新领域提出了安全扩展要求;三是测评难度加大、测评工作量 增加、测评标准更高,系统运营使用单位须在系统建设和整改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四是等保2.0标准采用了“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理念,从 等 保1.0标准被动防御的安全体系转变为等保2.0标准的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审计的动态保障体系,注重全方位主动防御、安全可信、动态感知和全面审计,将有望带动威胁情报、态势感知等主动防御产品的需求增加。7.3云计算、物联网的发展带来网络安全新需求云计算的进步将引发新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驱动云安全市场的高速增长。随着云端数据体量不断增长,企业用

48、户对云计算的需求亦越来越多样化,衍生出了多种云计算应用场景和云服务模式。与此同时,云计算的进步带动无服务器计算发展,亦将引发新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攻击者更容易利用无服务器计算隐藏活动踪迹制造网络威胁。这些都成为云计算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同时也为未来云安全产品与服务的研发与部署提供了广 阔的应用场景。中国云安全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的市场规模将随着云计算市场规模的增长而快速崛起。2019年,中国云安全市场规模达到55.1亿元,增长率达4 5.8%,且未来数年内预计仍将保持每年40%的高速增长。网络安全是刚性投资,影响有限。网络安全下游主要为政府和大中型企业,资金实力和承担风险

49、能力较强,且政府网络安全的I T支出一般为预算制,通常不会因为政府财政压力等因素减少安全投入。另一方面,过去我国平均网络安全支出占信息化支出的比例不到2%,重点行业及政府的支出比例也只有3%至5%,随 着“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未来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支出比例要提升 到 1 0%,网络安全支出确定性更高。同时网络安全项目实施周期较短,随着国内疫情结束,网络安全行业持续恢复景气。8医 疗 I T:景气犹在8.1 疫情加速区域医疗信息化及互联网医疗发展医疗信息化赛道众多,此次疫情预计将加速区域医疗信息化及互联网医疗发展。医疗信息化行业赛道众多,主要包括H I S(医院信息系统)、C I S (临床信息系统

50、)、区域卫生信息化、医 保 I T、互联网医疗等。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三十个年头,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其 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1 994 年为起步探索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建设一些单机版系统,包括门诊住院收费系统、病案统计系统等;第二个阶段为1 995 年 到 2 0 0 0 年的产业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建设升级为网络版,但仍主要集中于H I S 领域;第三个阶段是2 0 0 1 年 至 2 0 0 9 年的临床系统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信息系统建设由H I S 向 C I S 迈进,电子病历、电子医嘱、检验检查信息化系统等大规模推广;第四阶段是2 0 1 0 年至今的新医改与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