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押题预测卷(辽宁卷)(02)(全解全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生物押题预测卷(辽宁卷)(02)(全解全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高考生物押题预测卷(辽宁卷)(02)生物全解全析1、【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止 匕 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 0%,蛋白质约占4 0%,糖类占2%“10%。在组成细胞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2.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有如下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了细胞内有稳定的环境(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2)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 信 息 交 流(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染色质:
2、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4.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具有选择透过性,但不是绝对的,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也可能进入细胞中,如病菌、病毒等,A错误;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B错误;C、高尔基体在细胞内的囊泡运输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C错误;D、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一般大于外膜,因为内膜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前附着,D正确。故选Do2、【答案】D【解析】【分析】1、由题意知,VLDL是由脂肪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VLDL是大分子化合物通过胞吐的方式分
3、泌到细胞外;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促进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增加,通过促进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详解】A、VLDL含有蛋白质,与核糖体有关,A错误;B、VLDL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B错误;C、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C错误;D、血糖浓度升高,肝细胞合成肝糖原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过低,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故选Do3、【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水解酶是催化蛋白质的肽键断开,水解成氨基酸;无机盐离子一般是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细胞色素c 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生物氧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
4、在线粒体崎上与其它氧化酶排列成呼吸链,参与细胞呼吸的第三阶段,使出 和 Ch结合,生成水;细胞编程性死亡包括生物发育过程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病毒侵入体细胞,体细胞会启动凋亡程序释放病毒)。【详解】A、蛋白水解酶能使蛋白质的肽键断开,生成氨基酸,A错误;B、上述植物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B错误;C、细胞色素c 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促进还原氢和氧气结合生成水,C错误;D、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D正确。故选D。4、【答案】A【解
5、析】【分析】图中伴胞细胞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而蔗糖要运进薄壁细胞需要将蔗糖水解单糖才能运输,并且也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图中的物质运输过程都是顺浓度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A 正确;B.图中的运输方式体现了胞间连丝的通道功能,B 错误;C.单糖的运输是顺浓度的运输,不需要A T P,故 ATP的合成减少不会直接影响图中单糖的运输,C 错误;D.筛管内蔗糖水解后,细胞质的渗透压变大,D 错误。故选Ao5、【答案】D【解析】【详解】图 1 中,植物细胞中不能同时发生过程,A错误;图 3 中不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可以表示酒精途径的无氧呼吸
6、的植物的相关生理过程,B错误;图 3 中 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 中氧浓度为C时的一致,C错误;图 2 中氧气浓度为d 时,细胞只有有氧呼吸,能通过图1 所示过程产生C 5 和 Hz。表示,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6、【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两种纯合果蝇杂交,F2出现的4 种表现型比例为5:3:3:1,为 9:3:3:1 的变形,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基因型为AaBb;因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F2表现型比例为 5:3:3:1,说明没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基因组成为A 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 aaBB。【详解】A、由于F2出现4 种类型且
7、比例为5:3:3:1,所以果蝇体色与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也就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 正确;B、由分析可知,说明基因组成为A B的精子没有受精能力,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ABB,B 正确;C、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父本产生的精子中能受精的只有Ab、aB、ab三种,所以其子代基因型有Aabb、AaBb、A ab b,表现型有3 种,C 正确;D、F2黄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AaBB、AABb,A a B b,比例为1:1:3,所以双杂合子个体占都,D 错误。故 选 D,7、【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酶
8、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详解】A、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A 错误;B、与大肠杆菌中色氨酸合成相关的5 个基因协同表达是对不利环境的适应(色氨酸缺乏),所以,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 正确;C、基因不同,转录出的mRNA不同,最后翻译出的蛋白质不同,空间结构也不同,C 错误;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属于间接控制生物性状,D 错误。故选Bo8、【答案】A【解析】【分析】1.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
9、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止 匕 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2.病毒是非细胞生物,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无染色体结构,并且无有
10、性生殖过程,故该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A错误;B、基因决定性状,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B正确;C、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故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C正确;D、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会产生新基因,但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D正确。故选A,9、【答案】D【解析】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还有紫色色素,对实验结果有干扰,A错误;观察线粒体内膜需要用用电子显微镜,B错误:丙组中提取色素是用无水乙醇,分离是用层析液,C错误;观察染色体形态应先找到分生区,D正确。10、【答案】C【解析】
11、【分析】图中的自变量是IBA的浓度和植物的品种,因变量是不定根的数量。【详解】A、据实验结果可知1BA对两个不同品种木槿生根的影响都都是促进生长的作用,不能得出两重性,A 错误;B、据实验结果分析,促 进“粉红巨人”插条生根的最适IBA浓度在5001500mg-L-l范围内,“牡丹木槿”的最适IBA浓度在0 1000m gl-l范围内,最适浓度不能确定,B 错误;C、在该实验基础上可缩小IBA浓度梯度进一步探究IB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C 正确;D、嫩枝杆插后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因极性运输(主动运输)运输到插条基部刺激生根,D 错误。故选C。11、【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无花果
12、依靠榕小蜂为之传粉,榕小蜂在无花果花序中产卵,并以无花果花序为其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说明是互利共生关系;适应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详解】A、由分析可知,无花果依靠传粉榕小蜂为之传粉,小蜂在无花果花序中产卵,以无花果花序为其幼体唯一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两者是互利共生关系,A错误;B、由题干信息知,榕小蜂繁殖依赖于无花果,无花果是生产者,榕小蜂是消费者,B错误;C、携带花粉的榕小蜂进入花序I里就很难再爬出,就有利于其身上的花粉落在雌花的柱头上,有利于无花果的传粉,利于无花果的繁衍,C正确;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13、。因此在无花果和榕小蜂共同进化的过程中,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均会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C,12、【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 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 因(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有两个:一方面要控制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应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范围内;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程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适当的物质、能量投入
14、。3、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物质、能量的投入)。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从受损的退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详解】A、禁渔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恢复其正常健康状态,A正确:B、长江禁渔有利于鱼类的繁殖,有利于恢复长江流域中鱼类资源的多样性,有助于维持长江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C、过度捕捞使长江刀鱼种群数量下降,将直接引起基因多样性下降,C错误;D、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应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范围内,是人类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之一,D正确。故选
15、C13、【答案】D【解析】【分析】泡菜的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原理(1)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 1蔡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2、流程(1)泡菜的制作:(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操作过程:|配制溶洞-1 制备标准显色洒卜|制备样品处理浏f 雁【详解】A、酸菜制作过程中,白菜经乳酸菌发酵后产生大量乳酸,因此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A正确;B、真空包装
16、的酸菜可能会因杂菌污染而发生“胀袋”,B正确;C、腌制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会使蔬菜细胞渗透失水,导致坛中水分增多,C正确;D、酸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因此并不是腌制时间越长,口感越好,营养价值越高,D错误。故选D。1 4、【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分析可知,是酶解法去除细胞壁,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是杂种细胞,是筛选获得的具有耐盐特性的胚状体。【详解】A、是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在等渗透液中进行,以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和功能,A错误;B、到 的过程是融合细胞再生细胞壁的过程,而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可为该过程提供能量,故杂种细胞内高尔基体和线
17、粒体活动明显增强,B正确;C、是筛选获得的具有耐盐特性的胚状体,但不能确定其是高产还是低产,故需要进一步筛选,C错误;D、甲、乙是二倍体植株,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目的植株是四倍体,是可育的,D错误。故选B.15、【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体外受精,表示早期胚胎培养,表示胚胎分割,表示胚胎移植。【详解】A、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前精子都需要获能,A错误;B、代表早期胚胎培养,该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分化,B错误;C、代表胚胎分割,需均等分割囊胚的内细胞团,以免影响胚胎发育,C错误;D、进行胚胎性别鉴定需取样滋养层细胞,做D N A分析性别鉴定,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
18、图解,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胚胎工程涉及的技术及相关操作,掌握胚胎移植的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6、【答案】BD【解析】【分析】1、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核孔具有选择性。2、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和分布: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细胞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内质网是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真核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由单层膜构成,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再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真核动植物细胞中
19、都含有高尔基体;溶 酶体由单层膜构成,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真核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溶酶体;核糖体无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有细胞都含有核糖体;中心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与有丝分裂有关,存在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中;液泡由单层膜构成,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能调节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详解】A、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A错误;B、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B正确;C、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不能观察到纺锤体,纺锤体是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C错误
20、;D、溶酶体内部有多种水解酶,可分解损伤衰老的细胞器,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D正确。故选BDo17、【答案】AB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
21、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所以不可能形成四分体,A错误;B、雄性蝗虫的染色体共有2 1条,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染色体1 0对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共2 1条,B错误;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内不会同时存在染色体3和4,C正确;D、由于雄性蝗虫只有1条X染色体,所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中,有货的细胞含有X染色体,D错误。故选ABD。18、【答案】AB【解析】【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22、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详解】A、富营养化水体中N、P等元素含量较高,可促进水生植物的快速生长,A正确;B、挺水植物和藻类为竞争关系,A区域中挺水植物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从而抑制藻类生长,B正确;C、A区域中以挺水植物为主,B、C区域以沉水植物为主,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D、流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流入的污水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之和,D错误。故选ABo19、【答案】CD【解析】【分析】分析甲病家系图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乙病家系图,再结合DNA电泳图可判断,乙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致病基因位于X Y同源
23、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详解】A.由 11-3患病而1-1和 1-2均正常可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可能位于X Y 同源区段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 错误;B.根据电泳结果,11-3只有1350 一个条带,而 1-1和 1-2除 1350的条带外还有1150和 200两个条带,可推知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前的序列能被Mstll识别,替换后的序列则不能被Mstll识别,B 错误;C.I-6为隐性纯合子,故 1.0 x104为隐性基因的条带,1.4x104为显性基因的条带,所以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C 正确;D
24、.II-4电泳结果只有1150和 200两个条带,为显性纯合子,不携带致病基因;11-8电泳结果有两条带,为携带者,二者都不患待测遗传病,D 正确。故选CD。【点睛】解答家系图的问题时,先利用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一女病。其父子有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一男病,其母女有正非伴性。进行判断,有些家系图含有的个体较少,可能无法判断具体的遗传方式,则利用假设法,如本题的乙家系。解答本题还要结合DNA的电泳图进一步进行分析判断。20、【答案】A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表示获取新冠病毒的R N A,表示逆转录得到D N A,表示用大肠杆菌构建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文库,表
25、示翻译得到新冠病毒的S 蛋白,表示构建含有无限增殖的调控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表示把含有无限增殖的调控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X 中。【详解】A、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制 备 D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A 正确;B、过程构建病毒的基因组文库时,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 错误;C、根据题图分析细胞X 是从接受了新冠病毒的S 蛋白刺激的小鼠体内提取的,同时又导入了无限增殖的调控基因,由此检测筛选的细胞Y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S 蛋白的抗体,C 正确;D、该流程涉及转基因技术,但没有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D 错误。故选AC。21、(12 分)【答案】(1).氧 气 和 NADP
26、H(2).干旱(3).生长状况和籽粒重量(4).不能(5).可能存在个体差异,需要统计学意义才能说明结果(6).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值高于野生型,水分利用率高.ABA基因沉默植株.干旱(9).气孔开放度未减小(10).干旱环境中,白天关闭气孔,减少水分的蒸腾:晚上开放气孔,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这样既能减少水分的散失、又能保证光合作用。【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物是氧气和NADPH,氧气用于自身细胞呼吸,NADPH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实验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找到单一变量,确定实验目的。【详解】(1)水在光反应阶段被分解产生氧气和NADPH,后者用于C3的还原。(2
27、)由结果可知,在干旱条件下,L8品系的植物生长状况和籽粒重量均优于野生型。以上结果不能说明此时 L8品系的产量高于野生型,理由是可能存在个体差异,需要统计学意义才能说明结果。(3)由于L8品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值高于野生型,水分利用率高,所 以 L8品系能够抗干旱。(4)干旱环境中,白天关闭气孔,减少水分的蒸腾;晚上开放气孔,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这样既能减少水分的散失、又能保证光合作用。【点睛】本题以光合作用知识为载体,考察植物在干旱环境中抗逆性的实验。22、(9 分)【答案】.胭 酶(分解尿素的酶).升高 .鉴别(4).对该尿素分解菌扩大培养,使尿素分解菌的浓度增加(6).降低(7
28、).死亡菌体蛋白质核酸没有分解(或测得的是蛋白质核酸浓度而不是细胞浓度)(或死亡菌体没有自溶,不能与活菌区分).溶解氧【解析】【分析】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因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合成的腺酸将尿素分解成了氨气,氨气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用酚红试剂即可鉴定出。【详解】(1)由于细菌分解在尿素的过程中合成胭酶,胭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会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使 NA-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的溪甲酚紫呈紫色,从而有利于挑取出该种微生物。(2)根据题意可知,pH升高 使NA-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的澳甲酚紫呈紫色,从而有利于挑取出该种微生物”,因此本研究中的NA-尿素固体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
29、鉴别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正确的先后顺序是:装入待灭菌物品、加盖、加热灭菌锅、打开排气阀、关闭排气阀、切断电源、压力表的压力降到零、打开排气阀、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特别注意两次打开气阀,第一次是排出冷气,第二次是排出灭菌锅中多于的蒸汽。(3)研究初期,需将土样置于选择培养液中培养2 4 h,目的是对该尿素分解菌扩大培养,使尿素分解菌的浓度增加。若将此研究过程中的摇床转速由200r/min增加为250r/m in,提供的氧气量增多,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加快,因此生长曲线中的A 点(K在值)的增长速率将降低。(4)通常在培养末期细菌的数量会显著减少,但可能由于死亡菌体蛋白质核酸没
30、有分解(或测得的是蛋白质核酸浓度而不是细胞浓度或死亡菌体没有自溶,不能与活菌区分),导致实验人员实际测得的细菌浓度(OD60o)下降较慢。(5)根据题意可知,该微生物属于需氧型,因此使用该菌体和胶结液进行岩石工程原位加固时,还需向深层的岩土介质补充溶解氧。【点睛】本题以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知识为依托,考查微生物实验室操作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3、(12 分)【答案】(1).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融合,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2).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发挥完作用的神经递质没有被彻底降解,极微量的神经递质
31、引起微小的电位变化,但不足以引起动作电位(4).K+外流和C1内流(5).先用刻度尺测量两个微电极之间的距离,用刺激器刺激1 次,同时用计时器记录两个微电极记录设备发生变化的时间差,再计算出传导速率【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
32、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详解】(1)当图1 中的微电极M 记录到动作电位时,即兴奋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逐渐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融合后,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神经递质后,引起突触后膜上发生电位变化。(2)在突触小体未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下,微电极N 上也会记录到随机产生的、幅度几乎相等的微小电位变化,如 图 2 所示,说明有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但不能引发动作电位,推测可能原因是发挥作用后的神经递质没有被彻底降解,极微量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引起微小的电
33、位变化,但不足以引起动作电位。(3)正常情况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如图3所示,微电极N上记录到电位负值增大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 P S P),已知K +和C 1 通道都参与了 I P S P的形成,则在电位负值增大的过程中膜内负电位增强,是C 1-内流的结果,而在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恢复成静息电位过程中是K +外流的结果,故I P S P的产生是K +外流和C 1-内流的结果。(4)已知从刺激开始到动作电位产生有一短暂的延迟,且与刺激强度
34、有关。若要规避该延迟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精确测量动作电位在神经轴突上的传导速度,可通过测量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同时测量电极记录到的动作电位的起始点的时间差即可,即:先用刻度尺测量两个微电极之间的距离,用刺激器刺激1次,同时用计时器记录两个微电极记录设备发生变化的时间差,从而根据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式计算出传导速率。【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和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2 4、(1 0 分)【答案】.捕食 .生活空间 .适应环境(生存)(4).优势物种 .抵抗力稳定性(6).试验初期,轮叶黑藻对水体T N
35、、TP消减效果优于水葫芦,而从长期的削减效率来看,水葫芦处理组要优于轮叶黑藻处理组。【解析】【分析】1、水华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2、分析折线图:用水葫芦和轮叶黑藻对富营养化湖水进行了模拟实验,以研究水生植物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净化效果,在8月1 4日之前,轮叶黑藻对水体TN消减效果优于水葫芦,之后轮叶黑藻对水体TN消减效果不如水葫芦;在8月2日之前,轮叶黑藻对水体TN消减效果优于水葫芦,之后轮叶黑藻对水体TN消
36、减效果不如水葫芦。【详解】(1)蓝藻能产生黏液层,主要由胞外多糖组成,具有粘滞性,易形成网状群体,网状群体可以避免浮游动物捕食、病毒或细菌的侵染以及其他不良环境对蓝藻的伤害。胞外多糖在细胞间形成孔隙,为蓝藻细胞提供浮力上浮占据有利的生活空间。黏液层和网状群体的出现提高了蓝藻的适应环境(生存)能力。(2)蓝藻可以产生毒素抑制其他藻类生长,逐渐在群落演替中成为优势物种,蓝藻型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聚集N、P的能力,一旦形成则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不容易被外界干扰破坏。(3)折线图所示为水葫芦和轮叶黑藻对富营养化湖水中TN、T P消减效果,在实验初期,轮叶黑藻对水体T N、T P消减效果优于水葫芦,而
37、从长期的削减效率来看,水葫芦处理组要优于轮叶黑藻处理组。【点睛】本题考查了水华的形成、物种的抵抗力稳定性和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考点较多,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5、(12 分)【答案】(1).否子二代中的单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仅能说明两对基因分别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本实验未统计性状组合的表现型及比例,即未证明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互不干扰,因此无法推导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9(3).15(4).6 .雌性紫翅绿眼x雄性黄翅白眼.1.子代雌雄蝴蝶均为紫翅绿眼;2.子代雄蝶均为紫翅绿眼,雌蝶均为紫翅白眼;3.子代雄蝶均为紫翅绿眼,雌蝶均为黄翅绿眼【解析】【分
38、析】蝴蝶属于ZW 型性别决定,对于ZW 性别决定 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 W,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详解】两纯合的蝴蝶杂交后代的雌雄个体交配,子二代个体中,紫翅与黄翅的个体数比值为3:1,说明控制翅色的基因M 和 m 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子二代个体中,白眼与绿眼的个体数比值为1:3,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n 和 N 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本实验未统计性状组合的表现型及比例,即未证明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互不干扰,因此无法推导出控制翅色与眼色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 型,在雌性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用 ZW 表示;在雄性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
39、体,用 ZZ表示。若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则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只研究每一对等位基因,则蝴蝶的基因型各有3 种(如 MM、Mm、mm),所以将这两对基因一起研究,蝴蝶的基因型有3 x3=9 种。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Z 染色体上,则蝴蝶的相关基因型有5 种(ZNZN、ZNZn、ZnZn、ZNW、ZnW);若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蝴蝶的相关基因型有3 种(如 MM、Mm、mm);将两者综合考虑,蝴蝶的基因型有5x3=15种。若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Z 染色体上,则蝴蝶的相关基因型有5 种(ZMZM、ZMZm、ZmZm、ZMW、ZmW);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则蝴蝶的相关基因型有3
40、 种(NN、Nn、nn);综合考虑,蝴蝶的基因型有5x315 种 o利用现有的各种纯合蝴蝶若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鉴别以上三种情况,可选择具有双显性的雌性蝴蝶与具有双隐性的雄性蝴蝶杂交,即雌性紫翅绿眼与雄性黄翅白眼,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MMNN和 m m nn,子代的基因型为M m Nn,子代雌雄蝴蝶的表现型均为紫翅绿眼;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Z 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MMZNW和m m ZnZn,子代的基因型为MmZNZn、M m ZnW,子代雄蝶均为紫翅绿眼,雌蝶均为紫翅白眼;若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z 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上,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NNZMW和nnZm Zm,子代的基因型为NnZMZm、NnZm W,子代雄蝶均为紫翅绿眼,雌蝶均为黄翅绿眼。【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其难点在于设计杂交实验探究两对基因的位置,需要考生先假设亲本对应的基因型,再推出后代的表现型,进而进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