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技术规范(DB45-T 2511-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技术规范(DB45-T 2511-2022).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11.020CCS C 04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25112022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 for technical of manipulation of tendon management in fasciitis oflumbodorsal muscle2022-06-24 发布2022-07-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5/T 2511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
2、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本文件由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玉林市中医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锦文、黄春英、刘辉华、黎裕朝、王芬、黄俊能、陆学滨、梁家王、钟永东、吕振瑞、何云、钟正任、何浩正、邱有能、吕佰锋、何惠宾、谢惠娴。DB45/T 251120221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腰背肌筋膜炎理筋手法治疗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给出了的诊断要点,规定了操作要点、操作方法及要求、注意事项、慎用症及禁忌症。本文件适用于腰背肌筋膜炎的理筋手法治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
3、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腰背肌筋膜炎fasciitis of lumbodorsal muscle由某些因素使筋膜反复受到牵拉、摩擦过量或过冷刺激,致局部筋膜产生缺血、肥厚、变性、粘连等内在病理改变而引起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筋痛点pain spot of muscle引起疼痛的病灶,类似于也称之为敏感点、触发点、应激点、板机点、反应点或阿是穴。理筋手法tendon management通过找到患者致
4、病筋痛点,施以拨、按、揉、推法进行松筋解痉、松筋散结,从而使病痛得以缓解或解除的中医推拿手法。4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4.1.1腰背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疼痛性质呈弥漫性钝痛,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较明显。4.1.2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长时间不活动或过度活动均可诱发疼痛,病程长,且因劳累及气候性变化而发作。DB45/T 251120222诊断要点4.2.1腰背部疼痛,性质呈弥漫性钝痛,晨起和天气变化时明显。4.2.2腰背肌紧张,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摸此点可引起疼痛和放射,无神经根放射症状。4.2.3磁共振检查,腰背部皮下可见条片状长 T1 长 T2 信号,边界较清
5、,为渗出的液体信号。5操作要求操作人员5.1.1仪容仪表衣帽整洁、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洗净双手、不应有长指甲。5.1.2诊疗资格诊疗人员应为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5.1.3人员培训和考核实施理筋手法治疗人员应定期接受专业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与考核。环境清洁、安静、保暖、避风、室温26 28 为宜。操作准备5.3.1消毒工作服、场所应每天消毒;理筋手法治疗用物应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制度,消毒程序按照GB15982的要求执行;按照WS/T 367的要求,配备必备的消毒剂和消毒设施。5.3.2评估5.3.2.1筋痛点定位及特点5.3.2.1.1定位:一般位于腰背棘突旁、横突及腰骶部位置范
6、围内寻找。5.3.2.1.2特点:胀痛为主,对手法刺激较敏感。5.3.2.2医者施术手触觉感受5.3.2.2.1局部筋紧张。5.3.2.2.2有饱满、厚实感。5.3.2.2.3触及筋结或条索状物。5.3.2.2.4筋痛点部位非局限固定于患者主诉疼痛部位,亦可在患者主诉疼痛部位之外。5.3.2.2.5局部肤色、肤温改变。5.3.2.3患者感受5.3.2.3.1有胀、痛、酸、麻感。DB45/T 2511202235.3.2.3.2反应明显,甚或强烈。5.3.2.3.3胀痛感会传导或扩散。5.3.2.3.4治疗前筋痛点可无异常感觉。5.3.3用物准备治疗床、一次性治疗单、手消液等。操作要点及要求5.
7、4.1操作方法采用揉、按、拔、推四种理筋手法进行治疗,见表1。表 1理筋操作方法施术手法具体操作动作要领揉法用拇指指腹、掌根、肘部着力于腰背部的施治部位上,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环形揉,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医者的拇指、掌根等部位与施治部位皮肤无摩擦,即手指不移开接触的皮肤带动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根的旋转而滑动,动作和缓轻柔。按法用一手拇指指腹,当拇指指力不足时,可用另一手的拇指或掌根重叠于该拇指之上着力于腰背部的施治部位上,逐渐垂直向下用力用力方向应垂直向下,由轻到重缓慢施术,当达到合适的深度及力度时,持续片刻后再缓慢放松。拨法用拇指指腹、肘部按压筋痛点,在肌束、肌腱、韧带等处做类似弹
8、拨琴弦样往返拨动用力下按至一定深度,用力应适当,缓慢加力,待有酸胀痛感时,再做与肌纤维、肌腱、韧带或经络成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推法用拇指指腹、掌根、肘部着力于腰背部的施治部位上稍施压力,沿直线单方向作速度均匀的推动操作时要沉肩,将力集中于拇指指腹或肘部,用力及速度要均匀,速度宜慢且用力稍重,在筋痛点施推法宜短距离、小幅度。注:施术顺序一般按照揉、按、拨、推顺序进行,可归纳为一揉二按三拨四推法,在揉的同时寻找筋痛点,在按的同时不断施以拨法和推法,四法合用,连绵不断,可反复交替进行。5.4.2施术手法基本要求5.4.2.1持久: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运用,在足够的时间内不走样,保持动作和
9、力量的连贯性。5.4.2.2有力: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5.4.2.3柔和:动作稳柔而富有节律感,灵活而不僵滞,缓和而不生硬,手法变换自然、协调,达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的效果。5.4.2.4均匀:动作幅度、频率的快慢与手法压力的轻重应保持相对的一致,平稳且有节奏性。5.4.2.5深透:要求手法的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能够克服各种阻力,使手法的效应达到疾病的深处,经脉骨肉,甚至脏腑。5.4.3手法力度要求根据治疗筋痛点时患者的反馈确定施术力度,见表2。DB45/T 251120224表 2施术手法力度要求患者感觉施术力度疗效又胀又痛用力,以患者能忍受的最大限度佳只胀不
10、痛稍用力,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有传导则稍加力好只痛不胀慎用力,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欠佳不胀不痛不宜用力(患者已适应、代偿,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无需打破)欠佳5.4.4治疗疗程根据疾病的不同程度制定,每天治疗1次,单次治疗时间以20min30min为宜,以连续治疗7次为1个疗程。急性发作则疗程宜短(1个疗程),病程较长者则疗程宜长(2个3个疗程)。5.4.5注意事项5.4.5.1患者与医者的位置安排合适;患者俯卧位姿势应舒适而又便于操作。5.4.5.2医者按摩手法轻重合适,并随时观察患者是否耐受。5.4.5.3注意观察在治疗过程中有无出现剧烈疼痛,或治疗后病情加重等异常反应,如出现应立即调整手法或暂
11、停手法治疗,查明原因。5.4.5.4理筋手法后若微量的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可热敷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5.4.5.5治疗后若出现筋肉酸痛,可能为治疗不适应所造成的手法反应,手法反应严重时,可予其他外治理疗(如:药敷、灸法、红外灯照射等)缓解手法反应,并暂停治疗。6慎用症和禁忌症慎用症6.1.1女性月经期、孕妇。6.1.2不耐受者及敏感者。6.1.3过劳、酒后的患者。6.1.4皮肤过敏者。禁忌症6.2.1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骨结核、严重骨质疏松等患者。6.2.2各种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等患者。6.2.3有局部皮肤破损、皮肤病、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6.2.4
12、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等急腹症患者。6.2.5有严重的心、脑、肝、肾、肺等脏器病症的患者。6.2.6有精神疾病等不能与医生合作的患者。6.2.7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症状的患者。6.2.8过度饱腹、过度饥饿、疲劳及酒醉的患者。6.2.9原因不明、未予明确诊断,并伴有疼痛、发热、眩晕等症状的病人。DB45/T 251120225参考文献1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7年版)2薛立功.中国经筋学J.中医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西蒙斯,特拉维尔,赵冲,等.肌筋膜疼痛与功能障碍:激痛点手册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年版)5宋柏林,于天源.推拿治疗学J.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6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7中医典籍灵枢8中医典籍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