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外对教育史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大学毕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外对教育史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大学毕设论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论中外对教育史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论文作者:唐碧莹准考证号:010314163051作者单位: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指导教师: 主考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10月目 录内容摘要1关键词1引言2一、王守仁(一) 顺导性情,鼓舞兴趣(二) 循序渐进,量力施为(三)因材施教,各成其才(四)全面诱导,不执一偏二、玛丽亚蒙台梭利(一)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学习驱动力(贺尔美),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强烈学习与吸收能力(牧内美)(二) 、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儿童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探索环境时所获得的
2、经验从而实现的。(三) 蒙台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参考文献17论中外对教育史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内容摘要:阐述对王守仁顺导性情,鼓舞兴趣,循序渐进,量力施为,因材施教,各成其才,全面诱导,不执一偏这些观点的理解,阐述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学习驱动力(贺尔美),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强烈学习与吸收能力(牧内美)的观点,(二)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儿童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探索环境时所获
3、得的经验从而实现的。阐述福禄贝尔自我活动的原理,连续发展的原理,劳作和宗教的原理,生产活动和勤劳教育,社会原理关键字:王守仁 蒙台梭利 福禄贝尔 教育论中外对教育史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一、 王守仁明朝时期,我国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提出“心学”一说,认为心即是万物之主,他便是王守仁,王守仁通晓儒学、道学、理学,我就来说说王守仁在教育方面提出的四个观点(一)顺导性情,鼓舞兴趣1、为什么要学知识小时候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学知识,那时的我会回答:“为了有出息,为了以后当科学家。”随着我对学术的不断研究,渐渐地明了了好多,学知识,做学问,不是因为什么而做,二十随着人的求知欲,比如一个人想
4、知道什么事,他就会去做,去弄懂,所以我说人是顺应自己的本心而做着什么,万事凭其心。2、人心如洪水猛兽人心如洪水猛兽,若遇高墙天险,轻则停滞不前,重则一泻千里,坠入万丈深渊,误入歧途,可能我有些危言耸听了,打不得不承认若内心被高墙所堵,必回对人造成不小的影响,无论学习也好,生活也好,是求知欲在控制人的思想,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人喜欢看电视剧,看电视剧的时候,沉迷在跌宕起伏的剧情里,而在广告出来的时候会不高兴,并且一集一集的跟着看下去,知道最后到了大结局,当你看完引人入胜的第一集以后,你的求知欲便会促使你一直看下去,还有说现在有许多人声称自己有“强迫症”,当我跟一个强迫症说“我跟你说个事儿,哎、算
5、了不说了”一定会让他特别难受,着其实也是这位患者的求知欲在作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性情,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的人可能天生就对美术感兴趣,有的人可能一生都不会拿起画笔,当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的喜爱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顺导、是培养,我这里说的求知欲、兴趣,都是孩子性情的外在体现,培养孩子的真性情,顺应本心才能完美成长,特别是心智未完全开发的幼儿,顺导性情、鼓舞兴趣,实乃根本。(二)循序渐进,量力施为1、没有谁在呱呱坠地的时候就会通宵世间真理即使我们的孔孟圣人,在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一张白纸,是从小到大一点一滴的积累才会让人成长,做学问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一定有它的基础佛教讲求“
6、因果”,因即是条件,世间的知识有如汪洋大海,我相信无论是大文豪,还是科学家,没有人会说自己已经通宵了所有知识,我们在传授别人知识的时候不可醍醐灌顶,必须量力而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成长需要的是步步为营,只有基础打好,才能更好地成长,过多的传授知识,只会让学子压力更大,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2、 量力而为 我们常常做事很激进,老人家常说,没学会走就着急跑,这就是没有量力而为。有的父母着急让孩子提早学习不属于他们年龄段的东西,这是不对的,譬如,5岁的儿童骨骼和关节并没有发育完整,但是却叫他们去学习弹钢琴,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有碍于他们的发展,没有量力而为。(三)因材施教,各成其才1、为什么古代要分文
7、臣武将小时候我也有想过,为什么古代要分文臣武将,为什么要安设文武百官,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并不是说一个出色的人就是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擅长。2、 因材施教三国名相诸葛亮,智慧超群,但却手无缚鸡之力;爱因斯坦一生发明无数,但却额写不出华美的文章,即使是伟人,也知识在某一个领域有所建树,“样样通,样样松”这句老话我们都听过,每个人都在某一方面有着自己的天赋,所以才有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可以发挥出人的潜能,也能让人在人生路上少绕弯儿,因材施教是很重要的,你不能强迫一位画家去歌坛发展,更不能强迫一名歌手去参加奥运会。(四)全面诱导,不执一偏1、对儿童的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全面诱导,才能让孩子发现自
8、己擅长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才能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路,而不至于迷茫,教育就是应该德智体美劳都要教育,单一的缺少哪一方面都是不健全的教育。2、 关于成长假设说,我们偏执于给一个孩子德的教育,而并没有关注予他的智的教育,那么很有可能,在他长大以后因见义勇为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没有考虑到见义智为。我们只追求一个方面。从而忘记其他方面的重要性是不可以的,不能全面发展的孩子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已经有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只发展智力的而不发展劳动力的所谓的天才是没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二、 玛丽亚蒙台梭利玛利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只要是学习过学前教育的,了解学前教育的没有人
9、不知道她。她十分伟大,并且对整个学前教育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蒙台梭利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她的很多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启发和影响着中外的学前教育机构,我所想论述的有以下几点(一)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学习
10、驱动力(贺尔美),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强烈学习与吸收能力(牧内美) 1、幼儿从出生起便开始对环境保持着不断的探索在这种发自内心的好奇心的影响下,儿童不断的探索环境,随着他运用自己身体的熟练度不断增加,其探索环境的范围也会日益增大。2、 在探索中能得到什么在探索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将会被接纳并成为日后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的基础;探索中所获得的喜悦与成就感,则会正向循环的支持儿童下一次的探索,并形成自信、积极、独立、主动的正向性格特质。(三) 、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儿童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探索环境时所获得的经验从而实现的。1、 帮孩子形
11、成正确的是非观蒙台梭利肯定,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尽早进行教育,丰富儿童的经验,可以消除和防止智力落后的现象。良好的生活以及学习环境会对幼儿造成很大影响,正确的教育措施可以及时的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会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2、 给孩子合适的环境蒙台梭利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通过活动得到表现、满足和发展,就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蒙台梭利为“儿童之家”设置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学生可自由进出;轻巧的桌椅,4岁儿童便能随意搬动;教室里放有长排矮柜,儿童可
12、任意取用放在里面的各种教具。这样的环境设置明显地是服务于儿童的自由活动的。(四) 蒙台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1、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所擅长的和不擅长的,我们要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抓住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个别教学,让幼儿充分发展个性。2、 因材施教可以发挥出人的潜能,也能让人在人生路上少绕弯儿,因材施教是很重要的,你不能强迫一位画家去歌坛发展,更不能强迫一名歌手去参加奥运。(四)为了促使幼儿
13、生理的正常发展,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动作熟练化,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肌肉练习,她除了顺其自然,让幼儿通过坐、起、走、穿衣、脱衣、取物、照料动植物等行为得到良好的体育练习外,还发明了种种器具,如螺旋梯、摇椅等等,帮助幼儿进行训练,还编制了体操乃至于呼吸、唇、舌、牙等方面的特别练习。1、如穿衣、个人卫生、室内整理等,使儿童不需别人帮助而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上的事项,培养其独立性。不难看出,蒙台梭利上述做法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有许多可取之处。至于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还须作进一步的分析。这是蒙台梭利方法中的中心环节,下文将予重点述评。蒙台梭利认为,感官训练既为儿童将来的实际生活作准备,又是儿童接受知识和发展智
14、力的基础。2、结合感官训练,提早让儿童接受读、写、算、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同时,通过谈话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通过特别设计的教具操作流程与数学教具,帮助孩子掌握“数量”的抽象概念。通过大量的语言活动与教具,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文字书写与阅读能力,并增加儿童口头表达能力。3、福禄贝尔于1782年4月21日生在德国乡村吐林根,其父是位虔诚的牧师,育有子女五人,福禄贝尔是他最小的孩子。福氏诞生后九个月,母亲就逝世了。他的父亲独立负责六、七所教会,所以照顾福禄贝尔之责,落在兄姊和佣人肩上。在他四岁时,父亲续弦,继母很喜欢他,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可是不久继母生了一个男孩,从此,福禄贝尔的日子起了变
15、化,继母开始待他如外人。在这种情况下,福禄贝尔受到很大的打击,自然而然,在继母和他之间形成了很深的“代沟”。由于环境的改变,精神上的孤独,形成了内向的性格,不喜欢交朋友,所以他的哲学思想性格,可以说是受了家庭及环境的影响。在乡村中生长,不仅形成他孤独的个性,同时亦喜欢和大自然接触,并沉浸在大自然的安慰里,不断的思索。以后几年,他更深爱花草树木,在大自然中体会出宇宙的真理和奥秘。日后他的思想来源,已在他幼小的心里发芽了。(一)自我活动的原理辅导幼童本身的活动,让幼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成人不加以干涉,让幼童藉此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辅导他们自我操练,通过他们的行动、工作,启发他们的潜在力量
16、。也就是说:使儿童把内在的东西表现出来,一直到能由外在的事物引发内在的能力,使内外能统一这些便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福氏说:“教师要由有限来考察无限的立场,由无限的来考察有限的立场,二者在人生中统一,认识人类中的神性,来证明人类的本质在神中,努力使这两者互相调和,并在生活中表现。”福氏在结论说:“辅导幼童从自身的活动中表现出神性”。(二)连续发展的原理1、“连续发展”这一句话在福氏的“人性教育”基础论中已有论述,人类的成长乃是连续的发展,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倡“教育乃从受胎同时开始”。2、福氏认为人类生命的发展,是由一点连续进行,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人类发展阶段,连续由内部进
17、行,彼此是有关连的,换句话说:青年是青少年的延续,成年是青年的延续。但社会上,往往不以此种态度来看幼年、青少年、青年的。仿佛这几个阶段是毫无关联性的,事实上,一般的父母往往也都认为当子女到了青少年的年龄,就说他已经是青年了,而要求他遵循青少年应有行为和生活,但他应该在儿童期中遇着儿童期的生活才能进入青少年。又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达到了成人的年龄时,并非代表他确实已是成人了,必须在他们幼年、青少年、青年,各个时期的要求已充实过,才能说是已成人。如果只有年龄达到,而实际的生活没有完全经历过,这个人可以说还是停留在少年或青年时代。每个人在儿童期像儿童、青少年期像青少年 ,才是正确的。福氏曾批评一般父母
18、,说有的父母对青少年时期的儿女,要求他们的行为各方面要像青年。这种父母要反省自己的幼年、青少年时期是怎样过来的,是如何才达到成年的呢?3、福氏特别期望父母不要对自己的子女有如此错误的要求生命的发展乃是连续性,如此的要求会妨碍他们未来的种种发展,父母的要求过多,过远,强迫子女去强加模仿,努力达到这种颠倒式的教育,会阻碍你的子女,使他们成为一虚弱的孩子。福氏曾特别强调,对正常的儿童,不能从小就施予特殊的教育,福氏再说到人类按各种时期的需要来努力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拿树来作比喻,一棵树的生长,由一健康芽,生枝渐渐顺序的生长,在生枝阶段中努力的完成,这阶段的工作,枝干健全了,再延续不断的生长,就可长成一
19、棵健全的树。(三)劳作和宗教的原理1、福氏认为人之劳动和生产活动是连续发展的关系。在福氏的那个时代,对一般生产活动的劳动,认为勤劳是人之精神本质的基本概念。也说是说,人之本质是神性,劳动、勤劳就是表现人的本性(神性),人之使命乃是把隐藏的神性表现出来,像神一样,时时创造、生产和表现。2、人不能怠惰而应当勤劳人的劳动、生产,不只是维持衣、食、住,而是要把隐藏内部的精神、神性表现出来,为了认识自己而劳动和创造这是最主要的,而对劳动所得的结果如衣、食、住是次要的东西。在各个不同的职业、地位、场所,按所要求的来练习和表现,自己走自己合适的路,如果外部的行为表现失败了,能由内部坚强的精神力量再站立起来,
20、如每人用自己的力量及神的力量充分的使用,一定能过着很好的生活,所以人不能怠惰而应当勤劳。(四)生产活动和勤劳教育1、福氏说小孩应早期开始教育勤劳的生活,这是人性之要求福氏说小孩应早期开始教育勤劳的生活,这是人性之要求婴儿的感觉活动及四肢活动是身体最初的活动。游戏、堆积木、造型是儿童生产活动的最初花朵,这时期乃是人未来的勤劳及勤勉生活的基础时期。福氏提倡不论幼童、表少年、青年每天至少要有一小时或两小时(依年龄的不同)专心的于制作而从事生产活动,由学习中来体验,理解。有些父母让子女在幼童时期,注重于学习很多知识方面的事却忽略了勤劳,认为劳务对幼童是无益的,而去学习所谓的专门知识,为将来的地位铺路,
21、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2、现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现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科,要知道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是等于停止了“能发展的无限的力量”,如果父母、教师能改善、重视勤劳教育,便能够挽回,这就是福氏创设幼稚园的时候,提倡生产活动、勤劳的原因。为了要给幼儿早有劳动精神,就设计了恩物Gift(教具)。福氏设计这恩物,让幼儿活动、思考、创造这些都是教育的第一目标。(五)社会原理1、个人、家庭、社会、民族、人类的关系个人、家庭、社会、民族、人类的关系是一种部分的全体。对个人来说是部分的全体。但也是全体的一部分。当我们注目每一个人的时候,他是完全的全体,其实也是人类的一部分。人类的“部分的全体”
22、是人,人是个人也是全体人。福氏对婴儿的看法,认为其不只是家族的一份子,也是全民族、全人类的一员。所以,婴儿的成长发展有关的,我们可由人类发展的现在、过去、未来的必然结合中,来观察小孩。福氏在基础论中说过:“小孩的教育,对人类发展的现在、过去、未来的要求能结合、调和而一致,是有神的素质、自然的素质和人的素质的人、神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在自己本身有统一性、个别性和多样(元)性。”由于这缘故,同时又在现在、过去及未来中观察、留意,在具体的教育上,家族一分子的幼儿的行动,精神的素质和力量相互调和,明了其发展来表现,每个孩子能完全发挥他个性的统一,而表现其真正的人生道路,做父母的子女,家族的一员,人类的一分子,完全的尽上自己的职责。福氏说统一个性多样的表现是“三位一体”的表现,引导其个性的、多样的、统一的表现,才能对万物作出正确的认识。福氏不只考察神、人和自然的连续性,也站在人类的历史、社会作一番考察。注释:1 2 3参考书目:12317